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599 页/共 1860 页

○吏部议覆、陕甘总督黄廷桂疏称、洛川县黄龙山。深在万山之中。止有外委把总。带兵巡防。例不干与民事。盗窃命案。应设专员稽察弹压。现有同州府属华州州同一员。地非辽阔。事务不繁。该处知州、吏目、足资办理。应移驻黄龙山。改为直隶鄜州州同。兼管洛川、宜君、中部、三县。捕务。并专查黄龙山一带近山村庄。至联界之白水、澄城、韩城、郃阳、四县交接之处。倘有潜匪。听该州同查移地方官。就近查办。铸给鄜州州同、分防黄龙山、兼管捕务条记。并于洛川、中部、二县。各抽民壮四名。宜君、抽拨。民壮二名。交该州同以资缉捕。均应如所请。至称新设直隶州州同。即以华州州同孙宗翰调补。与例不符。应归选补。从之。   ○旌表守正捐躯之河南祥符县民张尚智妻姚氏。   ○戊辰。谕军机大臣等。提督林君升摺奏、据潜山营禀报、闻罗田县盘获马朝柱之乾丈人郑后然。现在该县就犯严讯马朝柱下落等语。逆犯马朝柱、窜匿未获。屡经传谕各督抚、严行查缉。勿致久而愈懈。该督等、自应设法严缉。不时确访。上紧查拏务获。今罗邑现获匪党。严讯下落。已据林君升星速奏报。鄂容安、庄有恭、何以竟未具奏。著传谕询问。倘伊等现在查缉。一有下落。即速奏闻。再朕闻江南冬春以来。得雪颇大。天气寒冷。于麦苗有无妨碍。又米价稍长。青黄不接时。应否有豫为调剂之处。著鄂容安、庄有恭等、详悉查明具奏。可一并传谕知之。   ○己巳。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遣官祭先蚕之神。   ○户部议覆、广东巡抚苏昌疏称、丰顺县、僻处万山。难于挽运。额贮谷仅五千二百八十九石九斗八升四合。除碾支兵米外。所存无几。不敷粜济。请将乾隆十六年、领运三水县广益仓谷二千石。又南澳同知粜在三水县广益仓谷一千石之价银。移交丰顺买补。一并加贮入额。应如所请。从之。   ○庚午。谕、大理寺所奏、传钞伪稿案内永远枷号之陈俊臣、江起保、二犯。未便据咨释放一摺。各省传钞之犯。前因首犯既得。特降谕旨。无谕已未发觉。概行从宽免究。此原指未经定拟者而言。乃格外之恩也。其已经定拟发落者。无庸另办。至永远枷号人犯。情罪较重。又非仅传钞传看者比自应入于大理寺年终汇奏案内。候旨定夺。乃该抚恒文、既未奏明。亦不咨该衙门。遽将陈俊臣等释放。办理殊属错谬。该寺所奏甚是。恒文著交部严察议奏。其各省传钞案内、凡有永远枷号人犯。俱著照此办理。   ○又谕、阿桂著来京。补授内阁侍读学士。其江西按察使员缺。著范廷楷补授。   ○又谕、原任科尔沁贝子达尔玛达都。为人诚朴。宣力有年。前因患病。在京调治。忽闻溘逝。朕心深为悼惜。著加恩、派御前侍卫副都统富德、赍经被一件赏给。并银三千两。照贝勒例办理。   ○礼部议奏、裁减各省乡试房考官。据各省督抚疏奏。除山西、江西、四川、房考官。实无闲旷。无庸议裁。山东、酌减易、诗、各一员。定为十二员。河南、酌减易、诗、各一员。定为十二员。贵州、酌减易、诗、各一员。定为八员。湖北、酌减易经一员。定为十员。浙江酌减易。诗、各一员。定为。十六员。福建、酌减易经一员。定为十一员。广东酌减易经一员。诗经二员。定为十员。又调任广西巡抚定长疏称、广西外帘。旧设受卷、誊录、二所官。均系四员。应并各裁二员。均应如所请。从之。   ○补行湖广乾隆十七年分军政、卓异官五员。年老官三员。才力不及官四员。分别议叙处分如例。   ○旌表守正被戕这直隶永清县民张荣妻杜氏。   ○辛未。月食。   ○予故闽粤南澳镇总兵何勉祭一次。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三十四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三十五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 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八年。癸酉。三月。壬申。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幸丰泽园演耕。   ○还宫。   ○谕、山西归化城口外善岱等处、各协理通判所管、招民垦种荒熟地亩。历年应徵租粮草折。自乾隆二年、至乾隆八年、积欠未完银两甚多。若一时新旧并徵。民力未免拮据。且该处情形。与内地不同。应加恩分别带徵。著将善岱旧欠。自乾隆十八年起。分限二年。昆都仑旧欠。分限四年。和林格尔旧欠分限五年托克托城旧欠。分限八年。清水旧欠。分限十年。该承追督催各官。照依分定年限。如数带徵。俾渐次清完。以纾民力。该部即遵谕行。   ○江西巡抚鄂容安、疏报上高萍乡、新喻、万安永新、铅山、弋阳、鄱阳、余干、德化、南康、上犹、定南等、十三县、劝垦老荒续荒、及额外新生田地塘、二十顷二十亩。有奇。   ○河南巡抚蒋炳。疏报内乡、确山、二县、劝垦荒地、四十八顷七十七亩有奇。   ○癸酉。谕、八旗世职官员。往往安于逸乐。遂致国语骑射。日见生疎。朕曾降旨。择其可教之人。带领引见。或补用侍卫。或著在护军营当差。令其加意学习。此皆眷念旧勋。教育旗人至意。然既经选择者。如或行走平庸。尚须斥退另袭。其未经选择者。又或以未行引见。暴弃自甘。转非教育成全之道。伊等身系满洲。不过由祖父得官。而于国语骑射。不能自勉。黜革另袭。亦属当然。但原议尚未详尽。著将此项在旗行走之世职恩荫等官。应如何考验。并此次考验后。如何著为定例之处。交八旗大臣另议。具奏。   ○又谕、督抚参劾属员。请旨革审。自应确按款证。速为审结。乃向来外省陋习。遇有参革发审案件。往往稽迟悬搁。甚至有历二三年尚未具题者。该督抚于题参摘印后。即诿之承审各官。一任其辗转迁延。并不实心查办。此在劣迹昭著者。事隔经年。人言渐息。既可避重就轻。巧为开脱。若款证本属未实。迹涉枉抑者。则又必回护原参。不能即为定案。即使审虚开复。被参之员。羁候年久。不独赀产耗竭。无以自存。而志气隳颓。亦多不堪录用矣。督抚皆朕所倚任。不应藉此以行其好恶之私。至承审各官。或未免有迎合上司之意。则亦皆该督抚之咎也。此等陋习。不可不亟为整顿。嗣后各省题参革审之案。俱著另行严立限期。如有不能依期完结者。令该督抚据实摺奏。请旨展限。不得仍前延玩。致滋弊端。其应如何分别立限之处。该部即行酌议具奏。寻吏部议、向例钦部事件。以文到日为始。限四个月具题。兼管二省之总督。限六个月。惟不能依限完结者。随本展限。即准扣除。是以往往藉辞悬搁。请嗣后务遵定限完结。如任意迟延未经奏请展限。部臣不准扣除。承审各官。照例议处。得旨。六个月限者。著改为四个月。四个月限者。著改为两个月。   ○又谕、据山东巡抚杨应琚奏、武定、登州、曹州等府、今年雨雪调匀。麦收可望。但各该府属之利津等县。俱经被水之后。若将节年拖欠未完之项。照常徵比。民力未免艰难等语。著将武定府。属之利津、沾化、蒲台、海丰、四县、登州府属之蓬莱、荣城、福山、栖霞、四县、及曹州府属之濮州、范县、二州县、应徵节欠谷石。统于本年秋后。起限徵收。分作两年完纳。以纾民力。该部即遵谕行。   ○户部议覆、湖北巡抚恒文疏称恩施县外屯一处距郡城四百余里。在川省巫山、奉节、建始三县之中。屯民五百余户。遇一切公务。以越建始。往返旬余。实为不便。从前改卫为县时。建邑尚隶川省。是以未及议归。今建邑已改隶施郡。请将外屯一处。改建始县管辖。其顷亩粮银额徵、烟户册籍、饬令恩施县、造移建邑接管。应如所请。从之。   ○予故和硕康亲王巴尔图、祭葬如例。谥曰简。   ○甲戌。谕军机大臣等。方观承奏、据宣化镇总兵吴士胜禀报、水沟台汛兵。被蒙古捆缚抢去一案。此事前据游牧总管惠色奏称、察哈尔牛羊群牧长策凌达什等禀报、该处失马八匹。寻至边城。见三人赶马进边。正在寻看。有汛兵向伊等施放两枪。并拔刀恐吓。将伊等捆去。至夜半放回。次日伊等将兵丁一人拏住呈报等语。看来窃马贼人。扰累蒙古。复恃有该地兵为之窝庇。致窃匪益无畏忌。该镇吴士胜、平日不能约束。已难辞咎。乃所禀该督情节。则但称蒙古欲行越边。汛兵拦阻被缚等情。明系袒护汛兵。欺朦该督且伊现任总兵。遇有此等事件。并不自行陈奏而以一禀支饰其希图含混了事更属显然伊由参将节次擢用总兵。似此存心是全不知朕恩矣此案现派部员前往审理。倘吴士胜、仍尚欲始终回护。或授意兵丁。令其狡供掩饰。一经朕察出。定必重治其罪。著郎中福德、苏崇阿将此旨传谕吴士胜。令其将此案情节。另行秉公确查。自行回奏。   ○又谕、前降旨。将各省传钞伪稿案犯。无论已未发觉。概行从宽免究原指愚民无知。未经定拟者言。若已经定拟永远枷号人犯。其情罪自属较重。非仅传钞传看者比。至于身为职官。复转行传播。其罪益无可逭。岂得与平民一例省释。是以朕复降旨。将此案文武员弁。仍交与吏兵二部定拟。汇题完结。乃署督鄂容安前奏、将永远枷号之江锦章一犯、及守备王百祥等六名俱行释放。殊属非是。现在湖北巡抚恒文。并不分别案犯情罪遽释陈俊臣等二犯。已经交部严加议处。鄂容安亦在应行议处之内念其查办此案以来尚属勇往出力。特从宽免其交部。若使他人如此。定不能邀朕曲宥也。   ○补行乾隆十六年分广东、广西、湖北、河南、等省大计。不谨官十二员。罢软官三员。浮躁官三员。才力不及官十员。年老官二十二员。有疾官十一员。分别处分如例。   ○户部议准湖广总督永常疏称、襄阳镇标中前、左右、四营。并襄阳城守、均房安陆等七营。所辖地方。乾隆十七年被旱歉收米价昂贵兵食拮据各该镇营请豫领米折银二千四百四十五两有奇采买米石接济从之。   ○乙亥。上耕耤诣先农坛行礼更服至耤田所躬耕三推复加一推御观耕台命怡亲王弘晓裕亲王广禄和亲王弘昼各五推吏部尚书达勒当阿户部尚书蒋溥礼部尚书王安国、兵部尚书李元亮、刑部尚书刘统勋工部左侍郎德尔敏左副都御史广成、通政使多德、大理寺卿齐达色各九推毕顺天府府尹。率农夫终亩赏赉耆老农夫如例。   ○丙子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幸圆明园。   ○谕、朕为旗人筹画生计节次加恩将护军领催马甲养育兵缺。陆续增添。但八旗生齿日繁。用度不无拮据。著加恩增添马甲一千名。归并健锐营添盖官房。拨给居住。再八旗养育兵。并无差使月支粮银二两。自当调剂。即如十人中。现止六人食饷。若于每月二两内。匀出五钱六人所匀之饷。足增二缺。再赏给二缺。则十人皆可沾恩。而现在所匀之饷亦并非一时全行裁减。其八旗如何分缺。如何补放之处著军机大臣会同八旗大臣核议具奏。   ○以喀喇沁固山贝子扎拉丰阿为理藩院额外侍郎。   ○旌表守正捐躯之江苏海州民王廷和妻杨氏   ○丁丑、谕考绩古制也。前因部院大臣及各省督抚届期循例自陈。近于故套。且皆朕所深知量其材具随时黜陟何待三年故降旨停止。非怠于披览也。其四五品堂官特派王大臣验看。察核后带领引见。惟三品京堂。虽列大僚不同卿贰即交部通行考核。势必无所殿最。或藉以高下其手者有之故令该部开具事实。逐加详定此足以见朕之核实慎简矣。今次吏部所进各官事实清摺内如李世倬、文保不过旅进旅退。即姑容延待数年。未始不可。但使衰庸者久居班列。有妨后进迁次之阶。亦非澄叙官方之道。李世倬、文保、俱著以原品休致。余著照旧供职。   ○又谕、向例八旗军器。每年特派王大臣查验一次。事既烦扰。而兵丁等不无繁费。著改为三年查验一次但既经展限。钦派王大臣等自不得仍前塞责了事务宜悉心认真察看若仍不以为事。至朕亲阅之时。军装不整定将所派之王大臣治罪。决不宽贷。查验之时。除八旗骁骑营官员兵丁、前锋护军、包衣护军仍照例阅看外。其包衣佐领下披甲人、及王公门下包衣佐领。下兵丁军器。俱不必查验。戊寅。谕军机大臣等。定长覆奏保荐知府一摺。据称所属同知知州、并无合例应行送部引见人员。此泥于前旨在任三年一语。若接到朕续降谕旨。自当另具摺奏。定长在粤西已及数载。果有才能出众之员。即年例未符。何妨具摺保荐。看来此案、颇有因已经调任。离粤在迩。欲避滥举之咎。但为联衔一奏以塞责耳。甚非实心任事之道。著传旨申饬。仍令遵旨据实保荐奏闻。   ○又谕、据定长覆奏、审讯吴晟相等情形一摺。内称初次审出该犯自认为吴方曙、从逆天堂寨、事发逃窜等情。不过扯耳端跪。并未严刑。续准楚咨解回。复行确讯。据该犯将引进烧炭。逼胁从逆及事发披剃各情。一一供吐。并自绘寨图。亲书口供。亦仅将该犯刑夹一次。并无严刑叠夹。使赤膝跪于烧红铁炼之上等语。此案经楚粤两省。往返讯鞫。该犯到粤。则俯首供认。至楚忽翻异前供。而永常所奏。乃系粤省全用刑求。强令诬认。是以降旨询问定长。今观该抚所奏审讯情节。未必尽属刑求。而所委承审此案之平乐府知府顾珊。看来亦非酷刑枉法者。吴方曙一犯、已经永常拏获。审明正法。该犯在粤就捕。又行自认。则永常前奏。未免有回护之见。著将吴晟相、李兴楼、二犯。即行解京。交军机大臣等讯问。并传谕永常、定长、知之。   ○户部议覆、漕运总督瑚宝疏称、严嘉二帮。截留漕粮。与杭宁帮丁船。同系一年减存。请将严、嘉、二帮丁船六十八只。循照杭宁等帮减丁前奉恩旨。一体加给二分苫盖口粮。应如所请。从之。   ○赈恤安徽寿州、凤阳、临淮、定远、霍邱、泗州、盱眙、天长等、八州县、及凤阳、长淮、泗州等三卫、乾隆十七年旱灾饥民。并蠲缓额赋其寿、定、霍、泗、盱、天等、六州县漕粮、漕项、银米。凤阳、临淮、二县漕项银。及旧欠漕粮。并卫田应徵新旧漕粮、漕项、均予缓徵。   ○己卯。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幸静宜园驻跸。翼日。如之。   ○谕曰、永常著来京陛见。其湖广总督印务。著再泰署理。俟开泰到楚交代后。起程来京。定长著署理贵州巡抚。开泰著于交代后。起程前赴新任。   ○谕军机大臣等、鄂乐舜奏。巡查甘凉肃情形一摺。已于摺内批示。其所称番性犷悍难驯。控驭之道。宜于防范中。仍加。矜恤。勿格外苛扰。勿过于胁逼等语。如果巡查所至。实有应行振刷办理。以为绥靖疆圉之计。自应据实入告。但鄂乐舜此奏。全属泛论。不过因巡察一番。敷衍其说。以见不虚此行耳。未必于地方实有裨益也。封疆大吏。不能实心实力。随事筹办。而徒以虚文相尚。何事此喋喋为耶。然或伊误会此旨。辄思勉强振作。又故为更张纷扰。则尤其大不可者。朕于一切政事。务期实际。鄂乐舜始终未能领悉朕旨。不免沿习故套。著将此一并传谕知之。   ○署山西巡抚胡宝瑔奏、据护理总兵印务巴泰禀称、原任大同镇总兵、今调延绥总兵张乃义。亏空存营公帑一千八百余两。临行未能归款。又部准应给各营制造梆锣牌架等银、二千九百余两。未经给发。即行交印起程等情。旋于巡查北镇时。面询中军游击色伦泰、并各参游等官。佥称并未给发实系捏冒开销。私侵入橐。至色伦泰、专司钱粮出入。一任该镇侵那私用。并不详揭。恐有徇情容隐。及通同侵冒情弊。均应参革究追。得旨。这所参张乃义、色伦泰、俱著革职其侵冒徇隐各缘由。该署抚一并严审定拟具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