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598 页/共 1860 页

○户部议覆原任江西巡抚鄂昌、条奏办理截留漕米事宜一此次所截漕米应照乾隆八年例正改兑米与副米搭配共成二十万石。并照江南之例旋经放粜者每石加耗三升一截漕原为通省储备。有漕各县。应留补者存留本县附郭应拨本府者拨存本府至无漕各县附近水次与不近水次应拨给者分别查办一拨运水脚等项查照乾隆八年例办理。一拨运脚费。俱于司库乾隆十六年各属买谷赢余银内支用一截留拨运九江、赣州、二府米石。应照例会九赣二关。一体免徵税料一拨米补仓。请以仓谷算法截留漕粮以漕粮算法积零成总。各符二十万石之数。应如所请从之。   ○兵部奏定例江南、浙江、山东、湖广等省繁卫守备千总缺出。由总漕拣选题补第经年累月。始行题调。要缺久悬。而漕督统辖通漕。与督抚专辖一省者不同。若照文职定限一月为期太迫应酌定三个月题补迟延照例议处。从之。   ○乙卯。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回圆明园。   ○遣官祭贤良祠。   ○丙辰。谕马步营器械向例每年查验一次马营器械需用之处尚多应照例阅看至步营兵丁专司巡查街道平治道途。非马营可比。其查看器械之例。著永行停止。   ○又谕刑部定拟革职把总谢又荣一案殊属错谬谢又荣身为武弁。分驻上犹缉匪安良职守攸寄当逆犯何亚四等聚众不法。经该县会同该弁带兵前往。并不奋勇擒捕。又知县高显宗、促令放枪尚必勒取凭据。始行施放。且仅图骇散逆党。当下并未拏获一人。以致首逆窜匿。久而始获。此特大吏办理尚觉迅速。么魔未致猖獗耳。不然其为民害可胜言耶。似此懦怯偾事之员。实与临阵退缩。贻误军机者无异。即以军法从事亦所应得。故特降谕旨。拏交刑部治罪。而该部乃曲引知罪人所在不即捕律、拟以杖流夫谋叛之人。岂得与寻常窃盗赌博诸罪可比为此市恩故纵何足以肃官常而昭军纪刑部堂官、著交部严察议奏其原摺掷还令其另行定拟。   ○是月署两江总督江西巡抚鄂容安奏、江省各属棚民类皆闽粤流移。编甲稽查。不足以资约束。现已严饬地方官。详议切实规条再广信府属上饶广丰境内之封禁山。界连闽浙周三百余里。兵役惮于深入。民人多有私入禁地居住者。恐山中或有藏匪。兵役明知故纵。现在派员前往。详查实在情形。另为酌筹。又鄱阳湖、波涛险恶。岁败公私船只。奸民乘危捞抢。官民视为畏途。前议于星子县属诸溪、王湖垄、地方开河避险。旋以议费中止。今仍委员前往履勘。据实筹办。得旨。诸凡具见留心。但亦不必欲速妥酌为之可也。   ○安徽布政使江宁织造高晋奏、龙江西新关税务惟东坝、芮嘴、和州、含山、四口距省最远。差役积弊甚多。请于所属州县佐杂、及上江候补人员内调取四员分委要口。勤者记功。惰者掣换玩法者咨明请参报闻。   ○署山东巡抚杨应琚奏报东省屡次得雪深厚。得旨。欣慰览之但雪泽过多。不无酿寒伤麦之虞乎。   ○又奏、搜掘蝻子诸务皆已办有成局。得旨、此尤第一要务勉之莫为空谈。   ○署山西巡抚胡宝瑔奏、雁门关西邻宁武东接紫荆逼近临边朔州、威远等处。向止安兵十名。外委把总一员。甚觉单弱。每遇公事差遣。汛房几于虚设酌拟改设经制把总一员。兵三十名。仍于代州东路营内抽拨。报闻。   ○陕西固原提督齐大勇奏、准延绥镇总兵马乾咨覆、延安营不法兵丁张广等、现已拏赴督臣衙门审办。守备赵廷辅、参将高时农、不能设法消释于恳求之始。复畏避跪央于喧噪之后。均属庸懦不职。合并题参。得旨。汝无一语及马乾。足见庇护。使汝当此事。亦不过如马乾之畏缩耳。何以胜一省武弁表率耶。   ○广东巡抚苏昌奏、粤东濒海依山。民多犷悍。逆匪王亮臣等、纠众不法。虽经翦除。尤当密为防范。查保甲之法。向来奉行故事。遂致陋弊种种。现拟通饬各属。逐户亲编。畸零户口。设法归甲。慎选保正甲长辰。申严连坐之条。定以举首赏格。至粤东山场险远。奸徒易于潜匿。如钦州属之十万山。新会县之古兜山。增城龙门之蓝汾山。俱绵亘数百里。应令州县官、按季会同城守武员。亲行会哨申报。捏饰参处。又矿厂工丁、多至数百人。应令将姓名年籍。备造循环清册。送官倒换稽查。至烧炭种菰种靛等项。虽系异籍民人。搭藔居住。无异土著。亦应编成保甲。设立保正管束。并派就近佐杂闲员。不时赴山巡查。又广、惠、潮、肇、高、雷、廉、琼、八府、海疆口岸甚多。拖风渔船。久站洋面。难保无抢劫商旅之弊。应照保甲例。十船编为一甲。连环互保。地方官、每月查点一次。站洋者严押船主保甲。克期寻归究处。徇隐一体连坐。为匪十船并治。以上次第兴举。不任阳奉阴违。亦不敢进锐退速。得旨。二语得要。仍应实力行之   ○云贵总督硕色、云南巡抚爱必达奏、开化府属沿边。与交趾接壤。马白、八寨、坝洒等汛。又与沙匪所踞之猛康、洪水、接壤。据报该国剿除、沙匪。恐被攻窘迫。逃窜越境。即交兵远来。亦恐不谙地界。追入内地。臣已飞饬开化镇总兵。派委将弁。督各汛兵练。协力巡防。报闻。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三十三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三十四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八年。癸酉。三月。丁巳朔。清明节。上诣安佑宫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   ○遣官祭孝贤皇后陵。端慧皇太子园寝。   ○谕豫省今岁雨泽应时。麦秋可望丰稔但念该省积歉之余民气尚未全复所有旧欠仓谷耔种等项。若一时并徵闾阎生计。未免拮据前已降旨。将阳武等县借欠仓谷。分年带徵著再加恩。将祥符、陈留、兰阳、郑州、荥泽、河阴、商邱、永城、鹿邑、夏邑、汲县、新乡、获嘉、淇县、滑县、浚县、上蔡、太康、等十八州县。借欠仓谷及商邱永城、鹿邑、夏邑、睢州等。五州县借欠耔种银两。俱一体分作两年徵还。以纾民力。该部遵谕速行。   ○谕军机大臣等。现命侍郎兆惠。前往西藏。所有驻藏官兵如将届更代之期。应于川省各营内。早为选派豫备其将领中、如李中楷马如龙辈亦即速调数员赴省。俟兆惠到时酌量带往现在应行代还兵丁。仍令暂留防所。不必彻回应于何时彻回。听该侍郎会同驻藏大臣酌量办理此系豫筹密备之事。不可稍涉张皇。致骇众听可传谕黄廷桂、岳钟琪知之寻兆惠等奏、派换官兵、共五百余员名同时行走需用乌拉甚多且换班之期尚早今拟带副将李中楷、游击马如龙本进忠拴住兵五十名先行出口继令游击纪万年李华带兵二百名随后起程约于六月底抵藏其余派换兵二百五十名来岁二月。酌派将弁带领。于四月抵藏换回旧兵并请嗣后换班兵五百名均于春夏之际。分两起赴藏交替。现在下班兵俟到藏后察看情形。酌量彻回得旨。如所议行。   ○又谕、去年准夷曾来北路贸易。当经该处逐回。此正肃清疆界之意。伊等未经获利。今年岂复再来。但准夷卑鄙近利。或又欲祈请通商可寄谕成衮扎布此际如遣使来求贸易。即当明白晓谕伊使以尔台吉屡次遣使恳求。可否准行之处。俟代奏请旨即行奏闻。如不遣使豫求竟称贸易。伊等性情诡诈。不无藉此窥伺。致滋事端。著成衮扎布、饬令各卡加意严防。并将情形速行奏闻。   ○又谕、前因防备准夷。令萨喇勒前赴哈密。会同永常防守西路。以鄂尔坤军营。并未派有大臣。伊一人前往。不能使彼处无疑。且办事亦恐掣肘。是以降旨。由京师察哈尔、挑派员弁三百名。令其统率带往。可传谕萨喇勒、令于牧所。豫备行装。俟朕特派尚书舒赫德于四月中旬。由京起程。经过察哈尔地方时。随同前往。一切应办事宜。务抒所见。协同办理。再察哈尔所派二百名蒙古兵弁。业已选定。伊起程后。即交彼处总管。仍于游牧所驻劄如一时调用。即照来文限期起程。   ○戊午。定刑部驳议议叙例。谕刑部议驳外省题达案件经督抚遵驳改正者。司员得并邀议叙夫指驳案情。必有首先立议之人。乃将各员通行议叙。其中随同画稿、并学习额外之员。均得滥邀叙录非核实之道。且由刑曹升调别衙门者。恃有加级纪录。可以抵销。往往不肯认真勉力办事。因思吏部司员。向因议处之案。较多别部。仅将承办之满汉司员各一人开送议处。此虽非正例。然以吏部议罚。可以通刑部议叙。其于考课之法。方为平允。嗣后刑部各司。遇有因题驳议叙者。著照此旨行。   ○己未。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藩臬两司、履任三年届满。请旨陛见。乃古述职之意。朕得随时察看。以备简用。其奏请未经允准。次年以后。每年俱应复行具奏。若又待三年之期。是六年矣近来各省藩臬中具奏之例。多未画一。该部可通行传谕。嗣后均照此旨行。   ○谕军机大臣等。各省藩臬到任三年之后。请旨陛见。经朕临时酌量降旨。其批示未准者。次年自当再行请旨不必仍扣三年之限。温福于十五年奏请未准。直至今岁再奏已届六年。伊系满洲世仆。在外年久。不应亦以请旨陛见、视为举行故事也。著于奉到此旨时。三日内交代、驰驿星速来京陛见。   ○兵部议覆、陕甘总督黄廷桂疏称、同州向未设郡。原驻把总一员。马、步、守、兵二十七名。除分防羌白镇等四汛。各兵五名。存城兵止七名。今同州已改为府治。请将华州驻防之潼关协千总。移驻同郡。即将原设把总。移驻华州。就近于潼关协营内。拨马、步、守、兵十三名。以足四十名之数。并抽羌白镇等四汛兵各二名归城内。每年应支本折粮饷。仍随潼关厅仓按季支领。又新旧兵住房、营房、马厩、并操演空地。均置买建盖。应如所请。从之。   ○庚申。上御勤政殿听政。   ○军机大臣、会同刑部奏、捏造伪稿一案。行锴云贵总督参奏。辗转追至江西传钞之江锦章。递究至彭楚白。经江抚审拟彭楚白得稿于段树武。发落完结。臣等因案情可疑。将传钞授受未明之段树武、彭楚白等、请旨行提到京。详细推究。据。段树武供称、实未给稿。曾经彭楚白告知。伊另有得稿来历。及研讯彭楚白。始供系伊本官抚州卫千总卢鲁生给稿传钞。所供得稿于段树武。实因卢鲁生之次子卢锡荣。嘱令隐瞒等情。随提卢鲁生审讯。诘其得稿来历。初供系伊次子卢锡荣。不知从何处钞来。迨再三究诘。忽供系伊在赣州卫千总李世璠处。得稿于永新所千总石宪曾。忽供得稿于南昌卫守备刘时达。并称系刘时达之子刘守朴。任所寄来。因其言语支离。反覆开导。始据该犯供认自行起意。与刘时达商谋捏造。缘该犯系四川南部县人。曾任长淮卫守备。缘事降调千总。乾隆十五年七月内。在刘时达家。虑及办差赔累。妄希停止巡幸。遂与刘时达编造奏稿。凑成五不解十大过名目。复思孙嘉淦肯上条陈。借名耸听。于各帮会议公事时。给众阅看。交书办彭楚白钞传。旋据刘时达供、系广东海阳县人。现任南昌卫守备。于乾隆十五年七月内。因卢鲁生起意捏造伪稿。一时听从编凑。当经卢鲁生取去。给人钞传。从前所供儿子刘守朴金华寄来。实系自知罪重。希图推卸。一一供认不讳。卢鲁生、业经先行正法。其通同捏造之刘时达。应不分首从。一律凌迟处死。卢鲁生之子卢锡龄、齿锡荣、均应斩立决。缘坐家属、及见稿不首之犯。均按律分别定拟。得旨。卢鲁生、刘时达、二犯。商撰伪奏。肆行传播。其诬谤朕躬。凡天下臣民自所共晓。不足置论。而当此承平之世。乃敢作伪逞奸。摇惑众听。其贻害于人心风俗者甚钜。自应并置重典。以昭炯戒。但刘时达提解来京。一经研讯。即将与卢鲁生商谋伪撰。及从前串供捏饰情节。逐一据实供认。且伊子刘守朴、系患病垂毙之人。该犯亦何难坚执江省初供。以希狡卸。而王大臣等、再三详鞫。始终自认不讳。此可见其天良犹未尽昧矣。朕君临海宇。刑赏一秉至公。从无丝毫成见。卢鲁生起意捏造。实为此案罪首。已经先行正法。刘时达、著从宽免其凌迟处死。改为应斩。卢鲁生之子卢锡龄、卢锡荣、亦著改为应斩。俱监候秋后处决。其刘时达家属之应行缘坐者。俟解京之日。该部另行请旨。   ○以散秩大臣平保、为镶黄旗蒙古副都统。   ○以詹事府少詹事于敏中、为詹事。   ○壬戌。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还宫。   ○谕军机大臣等、阿里衮、苏昌、覆奏查办增城匪案、先后到增日期一摺。所答非所问。甚属支吾糊涂。此案阿里衮一闻匪信。即由肇庆取道往增。入山搜捕。其办理自合机宜。但其摺内。有据抚臣札致。不过无赖棍徒诈骗乡愚之语。及据苏昌所奏匪逆情形。又与札致督臣之语。迥不相同。前之降旨询问。盖专为此而不在到增之先后也。若使苏昌并无此札。阿里衮何至捏词入告。如其札致语实。则苏昌于办理之初。全然不以为意。又何至二十日闻信。二十一日即行往增。派兵查办。此等处、甚不明晰。该督抚接到谕旨。自应将前后情节。据实覆奏。乃其摺内。止将伊二人到增日期。牵混搪塞。增城为广州属邑。总督驻劄肇郡。其道路之远近。得信之迟早。抵增之先后。皆可不问而知者。著再传谕该督抚、令其另行、联衔据实奏闻。如再稍有回护。朕断不容其彼此含混。以图了事也。   ○又谕、总漕瑚宝、因失察逆犯卢鲁生等捏造伪稿一案。部议革职。朕已降旨从宽留任。但该督节制全漕。卫所员弁。是其专辖。伊等系由武途出身。乃以职司漕务。辄自附于文员。既无营伍差操。又无地方考成。其本分弓马。一切置之不问。惟事群居宴会。饮酒博奕。恶习极为污下。甚且造言生事。无所不至。有如卢鲁生等、丧心病狂。身撄重辟。此实该督平日不能留心整饬之咎也。可传谕瑚宝此番留任。系朕格外之恩。嗣后务宜加意振刷。严行训饬倘将来所属卫弁。仍不能痛改积习。不法滋事。必将该督从重治罪。   ○刑部侍郎蔡新、奏请给假省亲。并恳开缺得旨。准给假。不必开缺。   ○癸亥。谕军机大臣、审讯陈公寿传送伪稿一案。不独由报封发之事全属诬枉。而陈公寿亦始终并未见稿。无怪乎吴进义从前之坚不承认也。浙省办理之初。未免以事涉同省大员。恐蹈瞻徇。遂专向吴进义追求。过于周内。而吴进义于喀尔吉善等参奏之后。屡摺奏辩。迹似肤受。即如武进升、有检举孙鼎元禀送伪稿之奏。安知吴进义未经见稿。伊屡任提镇。身受厚恩。见稿之罪尚轻。欺隐之罪甚重。且据该抚节次具奏。又俱持之甚坚。是以将伊革审。殊不意其悉属子虚也。若非陈公寿在江翻供。经庄有恭奏请覆讯。岂不竟成冤狱。外省审谳之案。非迁就草率。虚应故事。即豫存意见。不能虚心推究实情。此等陋习。牢不可破。雅尔哈善系屡次获谴之人。加恩录用。膺封疆重寄。宜倍矢实心。以图报效。不应仍复如此。且其审理此案。多据承审各员录供禀报。亦未逐一亲加详鞫。尤非慎重之道。著交部严加议处。将来若再不痛自湔洗。惟有重治其罪而已。其浙省承审官。查明一并交部严察议奏。至吴进义、如果见稿属实。既不查拏于前。又复掩饰于后。自难辞咎。今既审属无辜。又岂可以已经宽宥。遂不予昭雪。况武进升、不过令其休致。吴进义并未见稿。是不但无罪。亦且不应废斥矣。著该部行文调取来京引见。另降谕旨。朕经理庶务。至公至平。毫无成见。必不以曾经奏结之案。稍有回护。嗣后各督抚、凡遇一切刑名案件。各宜一秉虚公。务臻平允。副朕此意。可通行晓谕知之。   ○户部议覆、前任四川总督策楞、条奏开采铅厂事宜。一、冕宁县沙鸡铅厂。与紫古哵铜厂相近。其抽收课耗。稽查透漏。约束商匠。令紫古哵厂员、就近兼管。至发价收买等事。亦令建昌厂总理经管。一、外来客商。本地殷实良民。均由地方官查验工本。并所采地名。指界注照。庶无占混。一、煎出净铅一百斤。应抽课铅二十斤。收耗铅四斤八两。余全归官买。同课耗铅解局供铸。其铅内罩出银星。亦照例每银一两。抽课二钱。收耗四分五厘。余给商。一、官买余铅。应照长宁厂收买黑铅之例。每百斤、给价一两六钱。一、解铅脚费。应照运铜例支给。仍由该总理、具批赍局交兑。一、煎获银铅。抽收课耗。巡查登记。应照建昌铜厂之例。厂员设书记二名。巡役六名。课长一名。一、总理及兼管厂员。已有铜厂月费敷用。惟往来盘费纸笔等项。不无所需。应请每月各给杂费银二两。书记巡役、课长、月给公费如额。一夫匠中、每十名。择一老成勤慎者。立为头目。凡钱债口角。听其调处。惟贼赌私铸假银行凶等事。责令本商禀究。更选干练者一二名。立为商总。稽查各商一切私铅漏课等弊。仍于出入要隘。设卡巡防。一、煎炉前一日。该商协同巡役。赴官领票。每煎一炉。即将所获银铅若干。填注印簿。至应抽课耗、及官买余铅。俱令商交厂员公廨。照数给价。一开厂后。商民采获若干。抽课耗若干。给价收买若干。厂员按月通报。季底总理造册送司核请汇题。一、建盖房屋。应令司库扣存项下。动支一百两。一、买铅应发现价。但铅厂每次请领。不过二三千两。若令专差赴省。未免糜费。应俟领铜之便。随请铅价。其运铅赴厂需用驮脚等项。亦照建昌向请铜价之例议给。均应如所请。从之。   ○和硕康亲王巴尔图薨逝。遣皇三子永璋、前往祭奠。   ○补行西安驻防、乾隆十七年军政、卓异官八员。议叙如例。   ○甲子。谕、科尔沁贝子达尔玛达都之子班珠尔、著在御前行走。   ○乙丑。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幸圆明园。   ○军机大臣等奏、举行常雩典礼。请交太常寺具题。毋庸先由礼部具奏。报闻。   ○丙寅。广东巡抚苏昌、疏报保昌、四会合浦文昌等、四县、劝垦荒税地七百八十五亩有奇。广、惠、潮、肇、雷、罗、嘉、七府州属、劝垦额外旱田四千七百一十四亩有奇。又广、惠、潮、肇、嘉、五府州属、劝垦额外水田一万七千九百一十二亩有奇。   ○丁卯。孝贤皇后忌辰。遣官祭陵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