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596 页/共 1860 页
○又谕、苏昌摺奏、增城等县逆匪王亮臣等、谋为不轨一案。据称匪党多人。头目黄上言等。俱经就擒。惟首逆王亮臣、窜匿未获。现在严拏。其现获各犯。率同司道等、先行上紧审究等语。前据阿里衮具奏于正月初七日回至增城。即日赴省会同抚臣查审。而苏昌此奏。则系初六日拜发之摺。并未俟阿里衮到省。已先行审讯奏闻。合之。该督抚前奏先后到增城情节。似未免彼此各怀意见。督抚同事封疆。有此形迹。殊非和衷共济之道。现在阿里衮已到省城。该督抚等、遵照前旨。会同妥办。如班第到粤。尚有接办之处。务宜和衷商酌。妥协查办。方于地方有益。至此案首犯。必须上紧缉拏。克期就获。外省陋习。一入通缉。即属虚应故事。如罗田之马朝柱。至今远窜无踪。断不可复蹈其辙。其现获各犯。宜严行确讯。穷究党羽。一切从严办理。以儆刁风。不得稍涉姑息。将此一并传谕知之。
○又谕、永常等具奏、覆讯粤省所解逆党吴晟相、杨兴楼、二犯一摺。据称该犯等、实系苗人。其僧人福慧、俗名罗晟相。于乾隆十四年间披剃。上年七月内。杨兴楼往广西买盐被拏。实不知有天堂寨情事。诘其在粤何以供认。据供初因叠夹。又被用烧红铁炼。放之地下。使之赤膝令人扯耳跪于其上。受刑不起。即照诘混供。逐一质讯提到之邻族人等。咸各极力代辩等语。该二犯、经粤省两次质审。谓其实系逆党。毫无疑义。今观永常等所奏。则粤省所办。全属子虚。定长前奏称并未刑求。供吐凿凿者。看来不过一任属员录供详报。即据以定案。此等要件。岂可稍涉疑似。且坚执意见。始终回护耶。著传谕定长、令其将从前审讯情形。是否并未刑求。抑实有严刑取供之处。一一据实覆奏。
○免凤阳中卫帮丁无力完缴银、二百八十三两有奇。
○是日。驻跸黄新庄行宫。
○癸巳。驻跸半壁店行宫。
○甲午。遣官祭先医之神。
○谕、河南阳武、封邱、延津、武陟、等县。近年被水偏灾。屡经降旨加恩赈恤。并将乾隆十六十七两年、应徵钱粮。分别缓带。今届开徵之期。自应照例完纳。但念该地积歉之余。元气未能骤复。若一时新旧并徵。闾阎未免拮据。并加恩将阳武、封邱、延津、武陟、四县。十七年分缓徵钱粮。分年带徵。其历年所有借欠常平仓谷。均分作两年徵收。以纾民力。该部即遵谕行。
○又谕曰、富勒赫、著以布政使衔前往江南。随大学士高斌、学习河务。
○是日。驻跸秋澜村行宫。
○乙未。豁免福建闽县、侯官、长乐、连江、罗源、晋江、惠安、顺昌等、八县、无著渔课银、六百九十一两有奇。
○是日。驻跸梁格庄行宫。
○丙申。上谒泰陵。未至碑亭。即降舆恸哭。步入隆恩门。诣宝城前行礼。躬奠哀恸。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随行礼。
○皇后千秋令节。奉皇太后懿旨。停止行礼。
○谕军机大臣等。传钞伪稿一案。所有刘守朴得稿吴姓之处。已据江省将吴刚一犯解京。经王大臣等会同研鞫。讯明并无给稿刘守朴情事。现俟刘守朴到时。再行详讯。即可定案。至雅尔哈善所奏。访查已故之闻人裕。传看伪稿。辗转得自降调知县王清箱家人王忠等语。闻斯盛等犯。所供年月。俱属游移影响。看来不过彼此传钞传看之人。已据该抚移咨山东。将王清箱、及伊家人王忠郑升、查拏解京。应俟到京后。审明确供完结。其休致教谕龚春生及监生汪国宰等、既系生监职官。自应查明照例咨革。其余各犯。即遵照前旨。概行从宽省释不必再加根究矣。一并传谕雅尔哈善知之。
○又谕、据浙江巡抚雅尔哈善奏、访查金华府已故书吏闻人裕、传看伪稿。辗转得自降调知县王清箱家人王忠。已飞咨山东抚臣。将王清箱、及伊家人王忠、郑升、查拏解京等语。前经降旨。将各省传钞人犯。概行从宽省释免究但王清箱等犯。尚有应行质讯之处。著传谕杨应琚、令其仍行遴委员弁。即速由驿递。隔别押解来京不得延缓。
○又谕曰、喀尔吉善奏到、平和县逆匪蔡荣祖谋为不轨案内究出兵丁李改吴天凤等。听从入夥。现在切实追究。逐名拏获质讯管兵将备。非寻常失察可比。应立时严参。但漳郡现在情形。若骤行全彻。恐兵心即致惶惑无措恳暂宽参处。俟镇臣马大用回任。督率有人。详悉分别题参等语。设兵正以缉拏奸匪。乃至身为逆党。其罪自浮于齐民。但若辗转根究。恐愈究愈多。其中倘有诬扳株累情弊。则兵情惶惧。人怀不安。非绥靖地方之道。此旨到日。其已供出者。自当缉拏。其余竟不必再行追究。以致蔓延多人。其余究出从逆各兵虽系为从必当即行斩决。以儆戎行。不可稍为姑息。再拏获匪徒。既有二百余名。此时已觉为时稍久。若再迟时日。恐致意外别生事端。殊为可虑所有供证明确之犯。应处以极刑及决不待时者。此旨到日。即可一面即行正法。一面奏闻。余犯照例题达。不妨先后完结总以迅速办理为要。至将备管辖营伍。不能先事觉察。咎无可辞。但此等匪犯。诡秘多端。断不肯于本管官耳目所及。稍露形迹。该将弁罪止失察。尚不至干罹重谴。此时暂缓参处该督所见甚为合宜。即其闻风盘获。飞速扑捕奋勇出力之处功罪各不相掩。该督题结此案时。亦应据实叙入。方为公当。并将此旨晓谕各将弁等。以安其心。一并传谕知之。
○吏部议覆山东按察使阿尔泰奏称东省民俗强悍。凶徒挟仇。往往放火延烧。险恶与强盗相等。应严定承缉处分之例。凡凶徒放火延烧地方官立即扑拏。如有显迹证验或致脱逃。无论曾否致死人命俱以报官之日起。照盗案例、题参议处。勒限缉拏。或并无显验。失火之家。妄扳混控。希图挟制官府者。照例治罪。该地方官、希免处分。讳匿不报。照讳盗例革职。既经获犯。不按律究拟。自行从轻完结者。照故出人罪律革职上司通同徇隐不揭报者。照徇情例降一级调用其尚未延烧。即被救熄。及故烧人房屋田场积聚之物本犯罪止。军流。如脱逃未获扣限六个月查参。照实力察访巡窃例、罚俸一年。应如所请。从之。
○是日。驻跸秋澜村行宫。
○丁酉。孝康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陵。
○是日。驻跸半壁店行宫。
○戊戌。谕军机大臣等。鄂容安奏、详讯刘守朴一摺。据称该犯供于十五年七月间。在金华县丞任麟书处得稿。差家人王玉琳。于家信中寄与伊父等语。王玉琳寄信之事。前刘时达在江西、及来京初供。曾有此语。可以刘守朴现在所供。恰与暗合。若非该犯等先期串供。豫为弥缝掩饰之地。则或实有寄稿情事。抑或别有来历。此等处、不可不详悉结讯。不可因刘时达已经供认。少有迁就糢糊。可将此传谕大学士来保等。将刘时达再行研质。务得确情。其刘守朴一犯。现在患病。已令军机司员。前往途次密饬防护到京矣。
○又谕曰、舒赫德奏、卢鲁生现在病势沉重。请速正典刑一摺。早间鄂容安、奏到刘守朴供情。曾传谕大学士来保等再将刘时达详加诘讯。想亦不过一二日之事。如卢鲁生尚在可待。俟覆奏到日。再行降旨。如或病势迫不及待。则该犯本属必当明正典刑之人。即著在京军机大臣、会同议政王大臣。大学士。九卿等、一面将卢鲁生、押赴市曹。凌迟处死。一面进本题达。其刘时达、或应俟刘守朴到京后。再行酌量办理。但据鄂容安奏称、该犯现亦病重。其能到京与否。亦尚未可知。已令军机司员。前往途次。密饬防护矣。一并传谕知之。
○以故五经博士关显宗弟绪宗袭职。
○是日。驻跸同口店大营。
○己亥。上诣金陵行礼。
○先是。丁酉日。皇太后自畅春园启銮。是日。皇太后驻涿州行宫。
○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补行直隶宝坻等处驻防官乾隆十七年分军政。卓异官一员年老有功绩官二员。年老官一员。分别升赏处分如例。
○云南永顺镇总兵刘应莲、缘事革职。以湖广督标中军副将哈峻德、为永顺镇总兵。
○是日。驻跸涿州行宫。
○庚子。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是日。驻跸紫泉行宫。
○辛丑。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休致翰林院检讨王太岳、著加恩照旧供职。
○是日。驻跸赵北口行宫。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三十二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三十三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
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八年。癸酉。二月。壬寅。春分。朝日于东郊。遣諴亲王允秘、行礼。
○上奉皇太后御舟、至莲花淀阅水围。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谕、此次朕恭谒泰陵。巡视河堤。并奉皇太后阅视水围。所有经过地方。著加恩、蠲免本年应徵地丁钱粮十分之三。总督方观承查明照例办理。该部即遵谕行
○谕军机大臣等。据苏昌覆奏、增城逆匪王亮臣等谋为不轨。该督抚等、先后办理情由一摺词语仍复含糊看来此案发觉之始。苏昌据该营协禀报。殊不以为意。及第二次据该县禀到。知事不可掩。方行亲往增城查办。而阿里衮一闻禀报即赴该处搜山拏犯。阿里衮办理颇为合宜。苏昌则不免沿外官积习。朕早洞鉴及此。今苏昌覆奏、乃以慎密为辞。又谓分头布置。则更属回护取巧矣。且传谕询问阿里衮、苏昌、二人。理应联衔覆奏。乃听苏昌独自具摺。而阿里衮摺中。仅报获犯办理大概。而苏昌不欲查办初意。一字不及。阿里衮身为总督。如抚臣果有此等情节。何难明白指出。而乃又存意见。并不据实陈奏。益属非是。朕用人行政。一秉至公。于诸臣是非所在。不容稍有朦混。该督等、岂竟未之知耶阿里衮、苏昌、俱著传旨申饬。至此案逆首现在远扬。该督抚遵照前旨。上紧严拏。期于必获。其东莞令周绂将王亮臣曾经拘唤到案乃听信狡供。率行取保。以致兔脱。该令昏庸不职之罪。实无可逭。但既据该督等奏明勒限一月缉拏。计此摺回粤已届满限。如果将王亮臣擒获。再行奏闻请旨。如尚未就获。该督抚等、一面另行严缉、一面即将周绂严行题参一并传谕班第知之。
○兵部议覆、漕运总督瑚宝疏称江淮卫六帮、兴武卫头帮、九帮镇海卫后帮均改简缺。归部铨选至浙省之台州卫。前后二帮、金衢头帮。丁穷帮困。实属疲难改为繁缺。应如所请。从之。
○是日。驻跸郭里口行宫。
○癸卯。上奉皇太后御舟、至和乐淀阅水围。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谕、前经降旨。令各省督抚将同知直隶州知州能胜知府之任者秉公保荐。奏闻引见。据该督抚前后奏到。摺内往往有保举一人塞责者。此特虑将来罹滥举之咎。自为地耳。如荐贤为国之义何或因前旨有在任三年一语。难得合例人员今不妨稍宽其途从前皇考时遇才猷杰出之员竟有由知县逾格升用知府者其令各督抚、再通行保举一次如同知直隶州内果有可胜知府者不妨不拘年限设又不得人即于所属知州知县内择其才猷出众能胜知府之任者据实。秉公保举送部引见。以广储用
○又谕、前经降旨各省督抚将传钞伪稿人犯、毋论已未发觉俱加恩免究释放。虽未尝区别官民言之。但传钞一事。在愚民无知。固有应得之罪。而首犯既伏厥辜。尚不妨曲为宽宥。若职官列荐绅。见此大逆不道之词。当无不发指痛恨。且其真伪原属了然。岂有通仕籍。阅钞报。而不知此为伪者。是其罪实不得与愚蒙无识者等。正不可因有此旨。概置勿问也。今据江苏巡抚庄有恭奏、山阳县知县韩墉、湖南巡抚范时绶奏、提塘武进士萧引鹏均于得稿之后。不据实首禀。辗转传阅各请革职治罪是各督抚原知职官之不与平民等也。韩墉、萧引鹏俱著革职照该抚等所拟治罪。并再传谕。各省督抚自奉前旨以后。传钞各犯。降平民免究外。其已经究出到案之文员交吏部。武员交兵部。仍行照例定拟。汇齐归结。不必逐案具题。至于未经发觉者。俱从宽免究。用昭肆眚包荒至意。
○谕军机大臣等。鄂乐舜覆奏、保举能胜知府之同知知州一摺。甚属非是。荐贤本以储用。甘省所属丞牧。何至无一可登荐牍者。即云抵任未久。尚有未经亲见之员。而该省藩臬大僚。于属吏贤否平时岂无见闻。此系明颁谕旨。并非甚密之事。何难向该司等悉心咨访商酌。务得其人以入告耶看来鄂乐舜不过心存推诿欲避将来滥举之咎聊为此奏以塞责耳殊非为国得人实心任事之道著传旨申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