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492 页/共 1860 页

○谕军机大臣等、阿里衮自调任山西以来。虽旧时懒见属员故习。稍加悛改。而每事俱不如前。盖从前办事。即未尽妥协。而居心尚知感恩奋勉。自伊兄讷亲获罪之后。伊时时多怀疑虑。其居心大非前比。即如保举参将傅谦。已属非是。更令其连夜驰赴来京。是诚何意。而又向傅谦言。我之保举。不是看大学士公颜面。夫保举属员。岂有看人颜面之理乎。亦岂口云不看颜面。即属不看颜面乎。总由其心意昏乱。狼顾狐疑之所致耳。且不思朕之加恩傅谦兄弟者。乃因皇后加恩。并不因其为大学士公傅恒之兄弟也。即大学士公傅恒之加恩。亦由于皇后。而况其兄弟乎。朕为天下主。何事非秉至公。何事能逃明鉴。而谓大臣能交结党羽。怀挟私嫌。分别门户。是乃自干罪谴耳。阿里衮如此私心窥测。必将无福承受恩典。不可不亟图改悔。昨朕谕及阿里衮之不能理会朕意。不知轻重。实觉愤懑。而大学士公傅恒、因奏称阿里衮受恩深重。但识见甚短。不宜巡抚。或用为将军。伊自当力图报效。而朕又不从其言。盖若调用阿里衮。伊必疑为朕听信他人之言。即外人亦难免议论。且山西本属事简之地。而阿里衮亦系就熟之人。但藩臬藉以佐理。而山西目今藩臬。皆不甚满意。其材庸庸。今已调朱一蜚为布政使。此人明敏历练。阿里衮果能推心置腹。事事和衷。晋省地朴民淳。朕可信其必能就理。此乃朕为山西地方政务起见。正为与阿里衮一得力之人相助。倘更疑朱一蜚之调。为用以伺察阿里衮行事。则益大谬。阿里衮之行事。朕何所不知。尚待一蜚之查察乎。阿里衮倘始终不能洗心涤虑。痛改前非。或且以朕不调伊之巡抚为可倚恃。心怀疑贰。政致阘茸。则是不知朕保全造就之深恩。实禽兽之不如。其罪较伊兄讷亲更重。则留任巡抚。所谓塞翁失马。祸福正未定也。著将此详悉开导。令其豁然猛省。顿改愚迷。慎之勉之。   ○缓徵山西宁乡、永宁、浑源、应州、广灵、右玉、朔州、马邑、五寨、荣河、万泉、永济、平定、乐平、寿阳、忻州、定襄、代州、五台、绛州、解州、芮城、稷山、蒲县、等二十四州县、本年水灾雹灾霜灾、应还耔种仓谷。   ○甲辰。上御懋勤殿、勾到朝审情实罪犯。停决斩犯三人。狡犯一人。余三十六人。予勾。   ○谕、朕今年办理情实勾到案件。于侵贪人犯、及关系军务者。皆按其本罪。不少假借。较之前次勾到。则为从重办理。然实有不得已之苦心。盖立法而法不行。则人心无由知警。向来侵贪之犯。人人皆知其必不正法。不过虚拟罪名。是以侵渔之案。日积而多。若不亟为整顿。则营私蠹国之风。由兹日长。渐至酿成锢习。朕之有此一番办理者。皆前此之相蒙入于缓决。有以致之也。至军旅之事。赏罚务在必行。方足以肃纪纲而振士气。若使畏葸退缩之辈。幸全首领。则当冲锋冒险之时。熟肯捐躯用命。国家之优爵禄。厚粮饷。以养之于平日者何用。即近年之领兵大帅之敢于偷安偾事。误国负恩。亦皆因昇平日久。军律不严。有以致之也。朕以大公御天下。事事求协于理之至当。至用刑之际。尤必再三详审。稍有情节。必加研究原减。即如亏空案内之胡世仁。因伊伯阵亡。虽在情实。亦即按会典所载。加恩免其正法。袁士弼、许应虎、皆系统兵大员。袁士弼乃朕上年令入情实之犯。近日细阅招册。与违误失律者有间。特命军机大臣、会同刑部覆审。已降旨改为缓决。至许应虎则加恩摎用。发往军前。而恇怯无能。围困被辱。畏贼如虎。密请让地。此而不诛。何以为戒。故凡不勾者。皆情之有可宽。而所勾者必法之无可赦。不教而诛。朕不为也。水懦而玩。朕亦不为也。不然。朕何爱于袁士弼。而何恶于许应虎哉。法不可弛。因时立制。并非有意从严。诚不得已耳。经此一番办理。所愿文官不要钱。武官不惜死。人人奉公洁己。勉为良有司。人人奋志忘身。勉为名将帅。虽不敢高言刑措。而辟以止辟。制治保邦之道。不外乎此。已另颁训旨。令文武衙门存贮省览。特将办理苦心。谕令中外知之。   ○又谕、朝审情实案犯周学伋。因听王湛夤缘。收受银物。向伊兄周学健请托。律以枉法受财。定拟绞候。固属应得之罪。但周学健不能屏绝苞苴。其弟始敢以营私干请。若使冰兢自矢。必且严为拒绝。痛加惩诫。何敢听从保题。致罗重谴。是周学伋之干犯国宪。皆周学健之簠簋不饬。有以成之也。九卿之拟入情实。未免太过。若以其为周学健之弟。遂不敢不以情实定拟。是乃先存意见。岂为平允。朕明罚敕法。一秉大公。权衡详慎。如许应虎等法无可贷。明正典刑。周学伋有一节可宽。即免其勾到。今念周学健已抵于法。周学伋尚可原宥。不必久击圜扉。著加恩从宽释放。   ○又谕、朕于侵贪各案。谆谆垂戒。前后所降谕旨。不啻三令五申。此次勾到。办理侵贪各案。有督抚轻拟。经九卿改入情实者。有九卿混入缓决。经朕指示情节。改入情实者。所有二年限满之犯。完数如例者。业经分别原减。其逾限未完。营私入己。确然有凭者。予勾正法。诚以律不容弛。法当共守。与其失之宽而犯之者众。不如显然示以无所假借。俾知所戒。而不致更蹈覆辙。所全者实多也。朕前降旨、令刑部于秋朝审时。将各省官犯、汇为一册。得以详悉推勘。以昭慎重之意。此虽不仅指侵贪。而官犯内惟侵贪者常多。以理论之。洁己奉公。人臣之职分应尔。仓库钱粮。莫非小民脂膏。上以供军国经费。人君且不得私有。而乃漫无顾忌。如取如携。婪正供而入私橐。是闾里之输将。徒为若辈填溪壑也。夫取非其有者谓之盗况取国家之所有乎。贪人财犹谓之盗。而况其贪国家之财乎。此其情尚有可恕乎。乃向来锢习。以为宁盗毋贪。此在为上者爱民之深。权其轻重。谓与其厉民。毋宁损上。以是重言人臣之不可贪耳。而岂忍以盗待臣子哉。为臣子者。又岂甘以盗自处哉。人徒知渔利于民者贪也。蠹蚀于官者侵也。援律傅罪。轻重判然。不知贪者固有害于下。而侵者实无所畏于上。以无畏之心。而济之以无穷之欲。则派累以肥橐者有之。因事而勒索者有之。甚至枉法而受赃者有之。朝廷之府库。且所不顾。更何民瘼之可矜。何民膏之足惜。此侵则必贪。势使然也。此等劣员。多留一日。则民多受一日之残。国多受一日之蠹。既已劣迹败露。尚可因循姑息。系之囹圄。获全首领。下愚不肖之辈。其何所警惕。而绝其行险徼幸之心。又安知其不转以身被刑辟之虚名。而子孙享富厚之实惠。且自谓得计耶。是斧锧一日未加。则侵贪一日不止。惟一犯侵贪。即入情实。且即与勾决。人人共知法在必行。无可幸免。身家既破。子孙莫保。则饕餮之私。必能自禁。何至甘心捍网冒法。此狂澜之必不可不回。而膏肓之必不可不救。旋转之机。端在于此。用是再颁谕旨。详悉开导。俾共知洁已奉公之大义。凛服官典守之大防。杜绝侵渔。终远刑辟。为良有司。国家实嘉赖焉。如其不知畏慎。不知悛改。则三尺具在。断在必行。前鉴昭然。慎勿视为具文也。此谕著刊刻颁发。令内外文职衙门。入于交盘册内。永远传示。各宜凛遵。   ○又谕、国家设立营伍。领以将弁。所以禁暴止奸。折冲御侮。责綦重也。兵法失律有诛。书称不用命戮于社。立法之严如此。近来法司衙门。于官犯相蒙多入缓决。因而武弁亦邀宽典。大非立法之本意。夫军旅之事。国家不能保其百年不用。必当申明纪律。信赏必罚。方足以振宪纲而作士气。诚使为将弁者。在平时则勤训练。严拔补。谨巡防以固疆圉。设有缓急。统帅则详审机宜。熟筹胜算。其偏裨士卒。则奋勇争先。摧锋陷阵。不避矢石。效臂指之使。自能克敌制胜。若平时不能拊循士卒。或因循而流于废弛。或苛急而激为忿怨。偶遇小丑窃发。则号令不明。指挥不定。畏葸退缩。纵寇老师。或临阵之时。望风委靡。甚至欺蔽容隐。负恩偾事。国家所倚为干城腹心者何在。此而不诛。何以示惩。乃使久击囹圄。累岁经年。虚拟罪名。获全首领。是骩法也。后之任事者。何由知戒。朕以仁治天下。慎重民命。罔敢弗钦。而天讨所在。朕弗敢赦。如讷亲、张广泗、之误国负恩。屡颁谕旨。已立正典刑。庆复之欺朦纵寇。亦已赐令自尽。而详阅秋朝审册内。除李质粹、宋宗璋、尚须待质。袁士弼情非退缩。应改缓决。此外如许应虎之失误军机。临阵退缩。都司沈瑞龙之私回任所。托病偷安。胡璘、刘钟、之恇怯退避。离汛失守。又如张通杨文富之弃地不守。阻回援师。皆法之断不容贷。而情之毫无可原者。即其中有先经缓决之犯。皆令改拟。予勾正法。以为炯戒。凡在披坚执锐之徒。当思临阵争先。赴蹈危险。死于锋镝。或所不免。而国家加恩赠恤。荫及子孙。如其退缩偷安。挫衄失事。纵一时苟免。终于身伏斧锧。等死耳。死敌者荣。死法者辱。虽至愚亦当审择而知所处矣。若专事姑息。积玩成疲。于军务殊有关系。讷亲、张广泗、庆复、之敢于贻误。未必非向来失律幸免。人必无所震悚。有以启之也。今于勾到后、特颁此谕。详悉开导。令武臣咸知偾事者必无轶罚。罹罪者断难幸生。与其伏法于误事之后。不如捐躯于临事之时。大义昭然。将必致身效命。以战则克。以守则固。不致苟且偷生。蹈于显戮。正辟以止辟之义也。此谕著刊刻颁发。令内外武职衙门。入于交盘册内。永远传示。各宜凛遵。   ○又谕、大学士伯张廷玉、年将八十。不能复兼监修总裁之任。大学士公傅恒、著充五朝国史馆监修总裁官。刘统勋著充总裁官。刘纶著充副总裁官。   ○又谕、盛安现在患病。齐召南亦因坠马。调理未愈。阿哥书房内、行走需人。著内阁学士蒿寿、在尚书房行走。孙嘉淦著该部行文调取来京。赏给左副都御史衔。汪师韩仍授为翰林院编修。俱著在尚书房行走。   ○又谕、嗣后凡遇巡幸所用柴炭。该地方官酌量应用数目。不得多行豫备。致滋糜费。著内务府临期奏派该衙门总管一员。稽察办理。   ○以直隶马兰镇总兵官布兰泰、为古北口提督。降古北口提督海亮、为马兰镇总兵官。   ○乙巳。上诣奉先殿、寿皇殿、行礼。   ○谕军机大臣等、据总河顾琮奏署管河道胡振组、檄调主簿朱沂、领解拨贮道库岁修钱粮。在祥符县渡河。遇风覆船。沉失银一万九千八百余两。严饬该道设法捞取。倘不能全获。其不足之数。著落胡振组、朱沂、分赔等语。顾琮身为总河。一应河工钱粮。提解拨运。皆其专责。今朱沂漫不经心。不度风色。以致沉失银两。固属胡振组遴差不慎。顾琮宁得漠然度外乎。乃伊陈奏之摺。并不自行引咎。但请将胡振组等著落分赔。竟若于已毫无关涉者。甚属不合。著传谕严行申饬。其沉失银两。将来胡振组等若不能完帑。即著于顾琮名下追赔。   ○理藩院奏、喀喇沁、土默特、等处。派官往查民典蒙古等地亩。得旨。此初次稽查。当派大员。喀喇沁、土默特、两处地方。罗布藏等才经查过。著此次不必往查。察哈尔地方。著派纳延泰、会同副都统罗山往查。敖汉、翁牛特、等处地方乘罗布藏前往游牧回去之便。添派通政使富森、一同前往详查。下次再照所奏、派理藩院章京往查。   ○是月。巡视台湾御史伊灵阿等奏、八月初、据淡水协厅等禀报。闻人传说、拳头母山。聚有匪人。居民间迁他处。随饬令确查严究。嗣据报、查明该处止有刘富家衣物被抢一案。乃系无藉之徒。借此捏造流言。摇惑乡愚。随拏获抢犯。并自行投首各犯。审无聚匪不法事。得旨。览奏俱悉。此事早已闻知。而汝等此时方奏。何耶。此等寻常无甚关系事件。尚可若要紧事件则不可。   ○署湖广总督唐绥祖奏、沿江塘汛。向多坍损。勒限概行修葺。并于江省接界之汉黄要地、八吉堡、阳逻等处。以及汉口大镇。拨员梭巡。访获积匪二十余名。其江湖港汊。凡有渔船小艇。均令于船傍大书粉字。编列保甲。安、襄、郧、三郡所属。与河南、陕西、交界。游匪易于窜匿。分派文武。兑旗会哨游巡。并咨邻省照对。四川接界之归州新滩一带。为川江客货聚集之区。亦易藏奸。臣于新滩刊刻木榜。不许多索船价。编查保甲。南省苗疆州县。每有汉奸、重利盘剥。占夺田土。以致仇杀滋事。随时惩创化诲。均各相安。得旨。须行之以久。而要之以实。现虽署总督。即总督回任。而地方一切。原汝巡抚分内之事也。勉之。   ○钦差户部尚书舒赫德、湖广总督新柱奏、洞庭协兵丁、缴械辞粮一案。臣等抵长沙府后。提齐各犯。会同开泰研讯。据各犯供认确凿。此案倡谋之徐宏义。业已杖毙。应照例查起尸身。仍行斩首。其赞谋之胡家胜。情罪与为首无异。亦已即行处斩。其为从各犯。均杖一百。流三千里。被胁同行各犯。均照例折责。洞庭协副将孙宗夏、擅扣兵饷。酿成事端。例应参处。但当此兵丁刁玩之时。亦不可骤行离任。以长悍卒之志。容俟数月后、臣新柱另行查办。得旨。览奏俱悉。   ○山东学政李因培奏、请将御纂清篆成书。译汉颁行天下。报闻。   ○陕甘总督尹继善奏、西安按察使吴士端、奏浚陕省诸渠一摺。奉朱批、交臣议奏。伏查通省渠道。如泾、渭、灞、浐、沣、滈、汧、洛、等河。以及地泉山峪诸水、可此注者。或接其源。或承其流。开渠筑堰。支分派别。据各州县平日查报。不下数百道。而渠之最著者。则龙洞、郑白、通济、龙首校尉、天津、文昌、实惠、永兴、广济、顺阳、永寿、兴隆、遗爱、长泽、清水、金定、直城、玉带、怀德、之类。水利甚溥。其余各随渠身大小。及沾泽多寡。要皆灌溉田禾。民受其益。臣细查原委。或系古来旧有。或系节年开浚。今该按察使所奏。是欲照依成规。再加扩充。事属应行。至办理之法。必须逐查悉计。现饬各州县确勘定议。俟勘议到日。再遴道府覆勘。报闻。   ○陕甘总督尹继善、西安巡抚陈宏谋奏、陕甘督标、抚标西安城守营、潼关协、神道岭营、兴汉、延绥、宁夏、河州、四镇各营马。在台支过草料除按各该营额支马乾。尽数扣除外。尚不敷银三千四百七十四两零。应即以今岁买豆还仓之节省银抵补。至旗营马、共应扣马乾银二万五千七百八十七两零。若一时并扣。兵力未免拮据。应请自庚午年春季起。分四季扣还。得旨。览奏俱悉。   ○又奏、大兵进剿金川。陕省安设台站。一应徵调车马等项。除照定例开销外。尚有杂项军需。应补给银二万余两。查上年西、同、凤、乾、被灾。赈济余米。臣陈宏谋已奏明、提充煮粥公用。今除陆续动用外。尚有余存。应即以此项拨抵。尚不敷银八千四百十四两零。于督抚司道府州县等官、养廉公费内。分别已未办差。派捐扣抵。得旨。览奏俱悉。   ○又奏、前大学士等议覆侍郎蒋溥、奏垦陕甘沿边地方屯田一摺。奉旨交该督抚等查办。臣查甘州所属之聂贡川。约宽四五里至七八里不等。长约百里。两边皆山。可垦田二千余顷。内有水三道。泉源细小。灌溉不足。此地向为六族番民世居牧放之所。并非内地官荒。如议开垦。必须移内地民人、前往屯种。番族不能安居。又无地可迁。且高寒止宜青稞。尤虑霜雪最早。收成难必。以垦地二千余顷而计。一切牛具人工。并开渠杂费。约需银十余万两。况在二十四关以外。番族甚众。移民耕种。需兵弹压。费更不赀。兼离河州二百余里。经火里藏龙脑等处险阻。挽运艰难。此地非惟不可开垦。即垦亦属无益。又山丹县属之大草滩。除从前已垦之地。皆系沙漏地高。无渠水可溉。况近雪山。气候早寒。米谷不能成熟。余地实难收耕获之利。并请毋庸屯垦。其余口内口外、并沿边一带。凡系可垦之地。节经招民开垦。并给兵屯粮。间有未开旷土。非无水可引。即沙石难耕。均未便轻垦。其柳林湖等处。收获著有成效。自不敢漫无查察。致成废弃。报闻。   ○又奏、遵查参革宁夏道阿炳安、侵冒城工一案。缘宁夏、凉州、庄浪、三处城工。共原估续估银一百二十六万五千五百余两。除未经动用银二十五万六千四百余两外。实在节省银四十万六千余两。虽三处城工。俱非阿炳安原估。而一切工程。勒令匠夫并日赶办。又克扣脚价。科派里民。巧取节省之名。阴为自私之计。皆出之阿炳安一人。内庄浪城工。虽系榆葭道王凝分办。亦系阿炳安主持。今阿炳安业经参革病故。所有三处城工损裂之处。一并著落伊弟纳英阿修补。其工价即在阿炳安家产变价余剩银内支给。得旨。览奏俱悉。又批。此节不无所谓并案罪归一人之意乎。   ○四川总督策楞奏、前奉谕旨、察看小金川土司暨番众等。于大郎素、小郎素相继物故后。有无别生议论。并令明白晓谕。臣等遵旨、派员前往察看。该土司及番众等。凡言及大小郎素者。无不以为死后荷此荣耀。真天朝浩荡之恩等语。实系目击情形。人人羡慕。并无别生议论之处。报闻。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五十一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五十二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 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四年。己巳。十一月。丙午朔。谕、据甘肃巡抚鄂昌奏称、甘州府属之张掖县暨东乐堡县丞分驻地方。凉州府属之镇番、平番、二县。宁夏府属之宁夏、宁朔、中卫、三县。直隶肃州、并所属之高台县。秋收俱仅五分以上。实属歉薄等语。收成五分以上。例不蠲免钱粮。但该省土瘠民贫。偶值歉收民力不无拮据。宜量加体恤。著将张掖、东乐、镇番、平番、宁夏、宁朔、中卫、肃州、高台、等州县堡属本年未完正赋。及带徵各年正借钱粮。暂予缓徵俟明岁麦熟后照例催纳。该部即遵谕速行。   ○谕军机大臣等、岳钟琪所奏请发川委用之废员五人。内费我衡、高纲、梁德龙、皆系侵贪治罪。赃迹累累。遇赦援免。现在办理侵贪之案。此等以赃获罪之人。岂可复行简发。其王廷松虽在年羹尧案内。尚无赃款。王世爵以失察降调。尚属因公。此二人著照该提督所请。已降旨该部。令其赴川。交该督抚策楞酌量差委。并谕岳钟琪知之。   ○丁未。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御乾清门听政。   ○谕、协办大学士尚书陈大受、现在患病。尚须调理。其吏部尚书事务。著梁诗正暂行兼管。   ○又谕、据礼部侍郎齐召南、奏称坠马伤重。风痰时发。难以供职。且有老母在家。恳请解任调理。明春回籍等语。齐召南著照所请。准其以原衔回籍调理。   ○以吏部郎中德舒、为太仆等卿。   ○豁除江苏滨江各属、坍没芦洲田滩课银四千一百二十九两有奇。   ○戊申。谕军机大臣等、前据丁士杰奏称、接抚臣爱必达来札。内称据遵义府知府四十七。奉尚书舒赫德面谕。寄信抚臣以安笼、古州、具有瘴气。可否于经由大道。调出看验。抚臣因酌拟将安笼调至普安。古州调至都匀看验。但苗性多疑。不可不虑。随将不可调验情由具覆等语。当经朕降旨传谕舒赫德。令亲往阅看。已据舒赫德具摺奏覆。并亲往古州阅兵事竣。今哈尚德又奏、前接准抚臣爱必达咨称、据司道会议。交秋以来。古州时疫渐起。钦差大臣、不便轻临其地。应将古州调赴都匀。但调验之处。实属未便。经臣劄致抚提等语。此事是否先经舒赫德谕令四十七、寄信爱必达商酌调验。抑系爱必达同司道商议调验之说。移咨提镇。哈尚德曾否劄致抚提。现在阅兵事毕。此等情形。亦属无关紧要。但所奏既有互异。须查明确实。著传谕爱必达。令其据实覆奏。不必别生疑揣。其丁士杰、舒赫德原摺。著抄录于爱必达奏事之便。寄与阅看。寻爱必达奏、五月初。据委赴威宁之遵义府四十七到省。述钦差面谕。闻古州、安笼、颇有瘴疠。可否于经由大道。走入一二站。官兵调出一二站。彼此相就验看。并云六七月间可抵贵州等语。原据口禀。未准来文书劄。臣思该处秋夏之交。实有瘴疠。古州更岁有时疫。今钦差到彼。适当其时。因同司道商酌。咸以调验为是。是以商之提臣。有安笼调出普安。古州调至都匀之议。旋准舒赫德、新柱、来咨。不必檄调。即在各镇豫备考验。兼知钦差抵黔。已在八月尽间。迨至古州。时逾霜降。疫气已减。即经通咨照办。时古州镇总兵哈尚德、离省较远。未及知亲临考验之咨。因尚有不便调验之说。报闻。   ○己酉。遣官祭。先医之神。   ○谕、圣贤之学。行本地文、末也。而文之中。经术其根柢也。词章其枝叶也。翰林以文学侍从。近年来因朕每试以诗赋。颇致力于词章。而求其沉酣六籍。含英咀华究经训之阃奥者。不少概见。岂笃志正学者鲜与。抑有其人而未之闻与。夫穷经不如敦行。然知务本则于躬行为近。崇尚经术。良有关于世道人心。有若故侍郎蔡闻之宗人府府丞任启运。研穷经术。敦朴可嘉。近者侍郎沉德潜、学有本源。虽未可遽目为钜儒。收明经致用之效。而视獭祭为工。剪彩为丽者。迥不侔矣。今海宇昇平。学士大夫。举得精研本业。其穷年矻矻。宗仰儒先者。当不乏人。奈何令终老牖下。而词苑中寡经术士也。内大学士九卿、外督抚、其公举所知不拘进士举人诸生。以及退休闲废人员。能潜心经学者。慎重遴访。务择老成敦厚。纯朴淹通之士以应精选。勿滥。称朕意焉。   ○又谕、云南楚姚镇总兵张廷柱、著来京引见。其员缺、著吕九如补授。   ○大学士等议准闽浙总督喀尔吉善等奏称、台属番社存谷。共二十万四千七百四十石零。除留借穷番四千石。仍请存县、春借秋还外。其余已粜未买价银。一体提解。拨充台营兵饷。剩谷、于明岁青黄不接时。粜解候拨。其借碾南路下淡水兵粮。并拨运内地兵眷米。俟归补清楚。粜价提解。从之。   ○庚戌。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紫禁城外周围地方。原系下五旗护军等传筹。今看西华门外杀人一事。护军等传筹。不以为事。此显系该护军统领、参领等。并不严察管束所致。外间传筹。若如此怠惰。紫禁城内传筹。岂得无间断乎。宫院传筹。不比他处。关系尤重。将此旨晓谕八旗护军统领等。著嗣后留心严察。务使传递更筹。绝无耽延间断。伊等若不实心遵行。尽有值班御前侍卫。不拘何时。皆可派往察看。若朕不降旨。即行派人往察。一经察出。伊能当乎。朕降旨以后。仍有轻慢不以为事者。经派出御前侍卫等察出。将值班护军统领、并参领等治罪。断不宽贷。   ○钦差礼部尚书王安国等奏、臣等行抵盛京。提讯荣大成、臧根嵩、二案。查荣大成先有亏空。借差开销八千二百余两。臧根嵩办差侵欺尚少。差后盗出库银一万五千九百余两。臣等再四勘问。毫无疑义。即遵旨一面奏闻。一面监视正法。得旨。该部知道。   ○两江总督黄廷桂奏、江右省城、典铺质物。皆用银不用钱。缘用银则平色出入。易于巧取。应令一两以外者仍用银。一两以内者均用钱。再典铺多用两戥。应行禁止。得旨。不如听民便之为妥耳。且各省因用钱不用银而钱贵矣。今江西又勒令用钱不用银。则钱不愈贵乎。但禁其两戥剥利者可也。   ○辛亥。上诣雍和宫行礼。   ○谕、今年朝审秋审案内之袁士弼、刘子瑜、陈应魁、孔成龙、李氏、张天序、蒋钦、王琳、简可文、王好述、缪珍、何应祥、张雄、刘昇东、刘大才、郭惠人、三音口、萨尔济勒、巴雅尔图、达木巴尔扎布、王遇孝、陈智修、杨同范、王湛等。已经降旨改入缓决。其朝审案内、情实未勾之江兴汉、胡世仁、高华、留保、徐姐。秋审案内、情实未勾之黄亚长、丁文义。崔永龙。俱著于次年改入缓决。   ○大学士等议准御史钱琦奏称、各部保送汉郎中应升道府人员。以不宜外任仍留部者。应照外省府州县调简之例。按其俸次。与堪胜繁简郎中。一并带领引见。所有从前不胜外任留部。未经引见人员。吏部汇齐带领引见。去留均候钦定。从之。   ○以署兵部右侍郎刘纶、为礼部右侍郎。仍兼管兵部右侍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