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452 页/共 1860 页

○庚午。谕、据大学士讷亲、总督张广泗、奏报、军前情形。披阅之下。见其失当之处颇多。如马奈一路。于八月二十四日四更时。有贼二三十人。于杂谷营卡。假装革布什咱之土兵。值汉土官兵俱皆熟睡。守备王良弼、外委马如麟、漫无稽查。以致贼入营垒。杀伤兵丁。抢去炮位。王良弼亦腿带枪伤。所得营卡尽失。夫立营警夜。严更鼓。慎巡防。乃军法所最要。今有贼入营。而兵将皆酣眠不觉。且以二三十人。遂至伤兵失械。营卡不守。则其平日毫无纪律。视同儿戏可知。大金川自用事以来。大约失之严迫者少。失之懈弛者多。总由军纪不明。以致无一人合宜。殊非朕本意所及料也。又是日有投顺番民五十名。参将永柱、即向粮务移取银二百两。米五石。赏给安插。并岳钟琪所报党噶及木耳金冈、逃出投顺之众番民。每户赏银五十两。大银牌一面。布二疋。此等番民。从贼日久。得之即应正法。今因其投诚。待以不死足矣。何庸加以重赏。即云藉此招徕贼党。以孤其势。不知彼中人民颇众。纵令尽出投诚。亦安有如许银布以浪掷之。且大金川番民。若果能缚献莎罗奔。即优加赏赉。亦不为过。乃以泛泛投顺之人。用赏如此。是以利购也。即尽得其众。仅余一落罗奔。取而戮之。究竟大金川之地。仍不过安插此等番民。是始而费我兵力。中而利以诱之。终而投顺之番。仍得居其旧处。岂有以数千百万之帑项。为此无益之举耶。再军营进攻年余。所得碉寨。原不为多。乃岳钟琪又称、每打一碉一寨。大者官兵带伤不下数百名。小者不下百数十名。现今带伤官兵。每百名中竟有数十。且有身带四五处伤不等者。兵丁临阵带伤。自系奋勇向前之人。既已受伤。又至四五处。即应加以体恤。令其调治。或遣之回营。另调补额。然后妥洽。岂有受伤之兵。悉行留于军前。虚糜粮饷。又不另调精壮之兵。迁就苟安。一无筹办。何怪肤功之不克奏耶。凡此种种失当之处。皆行军所宜戒。讷亲、张广泗、将起程来京。可传谕傅尔丹、班第、岳钟琪等、令其留心。以此为鉴。申明纪律。详酌机宜。善为调度。以副委任。   ○军机大臣议覆、四川提督岳钟琪奏称、金川逆酋不法。请用兵三万五千。以一万由党坝水陆并进。直捣勒乌围。以一万由甲索进攻。先夺马牙冈、乃党、两沟。直抵河边。会党坝兵。并力攻破勒乌围。至刮耳崖、乃莎罗奔之侄郎卡所居。应于卡撒留兵八千堵御。俟夺获勒乌围。以得胜兵从后夹攻。堵御兵从前进击。郎卡亦不难擒。复于党坝留兵二千。防护粮运。正地留兵一千。防护打箭炉隘口。余兵四千。护运各路军粮。均选精壮汉土各兵。专责臣办理。一年内可成功等语。查岳钟琪注意巢穴。似有成竹在胸。是以一力肩任。唯是由党坝一路。是否可以直达。不致又如腊岭之难攻。泸河一道。是否可以径过。先据上游。俾贼番不能两岸阻截。并甲索进攻马牙冈等处。是否易于夺据。可以会合河边党坝之师。逆酋不致逃遁。及卡撒留兵八千。是否足敷防御。更能夹攻刮耳崖以擒郎卡。一年之内。果否可以成功。其中机要。尚须审度周详。方可决策。应将所奏交与傅尔丹、班第、令将党坝、甲索、两路。及卡撒、马奈等处。一一细审形势。如何进兵运饷。并需用军械舟楫等事。逐一熟筹定议。从之。谕军机大臣等、岳钟琪自愿以三万五千人。由党坝一路进攻。再由泸河水陆并进。尽一年之力。勒乌围可破。逆首可擒等语。计此时讷亲、张广泗、尚未起程。著会同傅尔丹、班第、岳钟琪等、将各情形逐一详悉定议具奏。至岳钟琪所需祇三万五千人。即可奏功。今军前现有兵四万余众。何以旷日持久。尚未克捷。屡称兵力单弱。不敷调遣。此中情节。著一并据实奏闻。再讷亲奏称、党坝、卡撒、两处。现俱进兵。伊与岳钟琪未暇觌面。俟今冬不能攻剿之时。再往党坝面商等语。讷亲既经召还。党坝情形。傅尔丹亦须谙悉。正可乘隆冬雨雪。不能进攻之时。前往面会岳钟琪。详议一切事宜。较之文移往来。更为妥便。一并传谕傅尔丹知之。   ○经略大学士公讷亲覆奏、党坝一路。驻兵万余。土兵居其大半。前岳钟琪所奏土兵无用、汉兵不敷之处。俱属实情。至称进攻贼巢之路。卡撒不如党坝。臣思党坝为进攻勒乌围之要路。卡撒为进攻刮耳崖之要路。刮耳崖既破。固应进兵勒乌围。即勒乌围既破。亦仍应进攻刮耳崖。两路皆逆酋巢穴。未便因地险碉多。置而不问。又岳钟琪添调楚兵之请。无非为兵力不敷起见。但楚省遥远。调兵又多。按程须四五月之久。已届寒冬。不能进剿。况以官兵易土兵。需粮尤多。更须纯用本色。以难运之粮。供坐守之兵。殊为非计。至所请召募新兵、减撤土兵之处。已会商督臣、咨覆准行。又所奏良尔吉应行正法之处。查良尔吉之罪。原应伏诛。但张广泗既已宽之于前。今投顺随征。已及年余。此时忽加诛戮。反出无名。是以未经办理。奏入。谕军机大臣等、览诸摺所奏、办理不能惬当之处。不一而足。即如良尔吉本一奸匪土舍。且为逆酋姻党。王秋亦系汉奸。在寻常尚须治罪。况为良尔吉亲信党羽。经略至军营。既知张广泗堕其术中。实与庆复误信汪结无异。当时即应早为翦除。及该土舍于紧要处所。全不用命。该督有意徇庇。经略亦应申明军律。按法加诛。乃因该督攻围太近。情有可原一语。遂至失刑。至逆酋求降之时。该土舍洩漏军情。领兵大臣既所亲闻。罪状昭著如此。尚称暗传消息。无迹可据。诛戮反出无名。是何语耶。王秋托病告归美诺。张广泗始终回护。经略何以亦听其远扬。倘至兔脱。则将来贻害更大。此旨一到。著将讷亲奏摺与张广泗看。令其明白回奏。即令张广泗、亲提良尔吉、王秋、二人随同尔等牢固解至京师。明正其罪。自入秋以来。即屡有欲召卿回京之谕。卿亦自请来京。而摺中尚称、俟今冬不能进攻之时。再往党坝。与该提面商。斯言果出中心之诚然耶。抑何前后矛盾若此。殊所不解。可一并传谕知之。   ○以云南督标中军副将刘应莲、为云南临元镇总兵。   ○赈恤福建彰化县被水贫民。   ○以乌珠穆沁扎萨克和额亲王阿拉布坦纳木扎勒子、彭苏克拉布坦袭爵。   ○辛未。云南巡抚图尔炳阿疏报、乾隆十二年分昆明、晋宁、富民、寻甸、宾川、南安、文山等州县垦复荒田五顷八十一亩有奇。   ○壬申。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还圆明园。   ○兵部以武会试中额请。得旨。这考试、汉中取中六名。直隶取中十三名。陕西取中十四名。广东取中九名。河南取中七名。山东取中五名。江南取中四名。山西取中五名。湖北取中三名。湖南取中二名。四川取中二名。广西取中二名。福建取中七名。浙江取中五名。江西取中五名。云南取中三名。贵州取中二名。余依议。   ○宗人府参奏、简亲王神保住、擅令太监责打伊兄忠保之女。得旨、神保住自袭爵以来。不知自爱。恣意妄为。致两目成眚。因辞王俸。朕加恩赏给半俸。赡其度日之资。伊竟不知感恩守分。且罔顾近派族人稍加周恤。今据宗人府劾奏神保住凌虐伊兄忠保之女。其行事更出情理之外。著革去王爵。另行请旨承袭。   ○豁除江苏沛县、昭阳湖水沉田地额赋银三千二百六十八两有奇。米一千二百一十八石有奇。麦二百三十六石有奇。麻一千八百六十七斤有奇。湖地租银一千三百二十八两。   ○癸酉。谕、神保住已获罪革爵。德沛于此王爵。既有承袭之分。且在等辈中较为厚重。可即令承袭王爵。德沛袭王之后。宜追念从前诸王。将族中应行资助之人。加意周恤。共相和睦。以期仰沐朕恩于无既。   ○谕军机大臣等。据直隶总督那苏图奏称、臣兼管总河印务。蒙恩赏养廉银三千两。前因大学士高斌、以吏部尚书兼管总河。与总督本有养廉者有间。蒙恩赏给四千两。今臣暂管总河。已有总督本任养廉。又于上年添给养廉银三千两。尽足敷用。所有总河养廉。按月存贮司库。俟有应用之处。再行奏请等语。那苏图虽有总督本任养廉。又有添给银两而所办之事。视高斌任内较多。著将总河养廉三千两内。赏给银一千两。其余二千两。存贮司库至高斌自前年即出差。未尝事事。而且好名邀誉。诸事不能经理。岂可任其虚糜帑项。其本年八九月以前、至前年八月、二年养廉。系高斌支领者。俱著照数追还。所有应赔永定河银两。仍领按限清缴。   ○又谕。内大臣傅尔丹、四川提督岳钟琪。川省自瞻对用兵而后。继以金川之役。庆复疏纵于前。张广泗怠弛于后。旷日持久师老无功。朕特起尔等于废弃之中。委以军机重任。今讷亲、张广泗、俱已召取回京。军中事务。一听汝二人办理。事权归一。当合两人为一人。合两心为一心。汝二人自思曩受皇考异数殊恩。历膺重寄。其后干犯重辟者何事。即释罪家居。而败辱之名终身不能湔洗。今弃瑕录用。予以自新之路。当如何感激奋勉。如何竭力报称如果能克捷。速奏荡平。岂但收之桑榆。前耻可雪。皇考厚恩向所未能报效者。亦足仰酬万一。显爵厚赏。朕何吝焉。是惟汝二人之福。如其彼此各存意见。不能鼓舞军心。以致公事不能就绪。不独军法难逭。将并前罪一体追问。非庆复张广泗等可比。盖伊等本无罪愆。但以办理不善。不称任使。尚当绳以军律。不容假贷。何况汝二人罪弃之余。若更不能奏绩。其罪更当何如。汝二人当日同获重罪。今又同在一方。胜则同其功。负则同其咎。勿稍有参差。互相推诿。勿因循而怠事。勿粉饰以邀功。勿口为大言而防范不密。勿急于督责而别滋事端。务期协力和衷。同心筹画。迅奏肤功。以称委任。   ○户部议准、原任四川巡抚纪山疏称、江津县产余茶五千斤。请增腹引四十四张。自本年始。领引纳税。于永川、壁山、二县行销。从之。   ○甲戌。谕、喀尔吉善、潘思榘、奏称、漳、泉、二府。晚收已成旱象。应豫筹接济。朕思漳泉为闽海岩疆。户口繁众。本省官仓。恐不敷用。今岁各省秋成。俱称丰稔。漕粮可尽数起运。著于江南漕粮内。截留九万石。浙江截留六万石。共十五万石。由海道运至闽省。以裕储备。较之该督抚于本省中筹接济者。为益广而便。其酌量情形。遴委妥员。乘时于棹。著该督抚会商妥协办理。   ○以河南按察使富明为河南布政使。以湖南驿传盐法道严有禧、为河南按察使。   ○予故山西归化城副都统因扎那、祭如例。   ○乙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诣安佑宫行礼。   ○谕、金川用兵以来。将领参劾者接踵。而题补者无人。殊失鼓励戎行之道。前曾传谕讷亲、张广泗等、而伊等仍未办理。因命军机大臣等。查明情节。据今年五月。张广泗原奏、川陕副将以至千总。遇有缺出。即于此次立功人员内题补。特传谕该部议准。并令同讷亲拣选。至八月初讷亲奏到。则称将弁获过者多。立功者少。尚未拣选题补等语。夫行军纪律。全在赏罚得当。鼓舞人心。今将士有罚无赏。自必志气隳颓。何由使之感激奋勉。踊跃用命是以前批讷亲奏摺。有此番办理军务。似觉过严之谕。正谓张广泗委过于下。偏裨动辄得咎。实为过刻。而非军律严明之谓也。若以驭军而论。此番正失之于宽。岂有刁斗森严。如马奈军营。贼人夤夜潜入。将卒酣寝。漫无知觉之理。又岂有队伍整齐。冲坚犯阵。而如讷亲所奏麾之不前。侍卫等从后用刀背驱迫之理。观此则将弁之怠玩。士卒之疲懦。直如儿戏。何怪其久无成绩。屡有失事也。至谓将弁立功者少。无可拣选。此语亦谬。同一戴罪图功。其中岂无一二鼓勇先登之士。就其临阵奋往。即可定为优等。藉以激励众心。赏一人而得千百人之力。其机端在于此。不待建立殊勋。方可奖拔也。讷亲等从前办理未妥。可即传谕。计信到日。伊尚未起程。令其传谕班第、傅尔丹、岳钟琪等、当以此为戒务从公赏拔。为戎行作气。使出力者知所劝勉。并不得误会。此番办理过严之旨。一意从宽。则军力益致懈弛。失之更远。此于军务大有关系。即传谕知之。   ○刑部等衙门议准、山东按察使李渭奏称、嗣后东省有因事聚众斗殴数至十人以上。并执持器械者。俱照沿江滨海持枪执棍斗殴例办理。其未至十人及虽十人以上。并未执械者。仍照斗殴本律。从之。   ○豁除湖北宜城县编审不实丁银一百十七两有奇。   ○广东巡抚岳浚疏报、乾隆十二年分雷、廉、二府属。垦额内迁移田三十顷三亩有奇。广、惠、潮、肇、琼、嘉、六府州属垦额外水田一百五十一顷四十三亩有奇。广、潮、二府属垦额外沙坦田一百四十八顷四十亩有奇。德庆州垦丈溢地十四亩有奇。   ○丙子。上诣大高殿行礼。   ○奉皇太后还宫。   ○诣皇太后宫问安。   ○至观德殿、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上还宫。   ○礼部议准、顺天学政吕炽奏称、遵化州现升为直隶州。并拨永平府属丰润、玉田、二县分隶管辖。其文武生童。俱随遵化州附通州考试。查通州一棚。汇考顺天府属生童几二万人。请改附永平府考试。从之。   ○工部等部会议、直隶总督那苏图题覆、直隶唐县、满城、定兴、宁晋等县。改设佐杂。及驻防把总案内。请将唐县主簿。满城县方顺桥巡检。并驻防把总。各建衙署。以定兴县县丞旧署给典史。典史旧署给本汛把总居住。又宁晋县百尺口巡检旧署。拆移城内。给外委把总居住。应如所请。从之。   ○丁丑。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御乾清门听政。   ○谕、大金川用兵一事。两易寒暑。尚无成绩。贼酋僻处穷山。本属么么小丑。但即命名观之。莎罗奔者。番语为诸酋之长。是其意虽未显称名号。而夜郎自大。抗拒天朝。并吞番众。蓄志已非一日。前春侵扰霍耳章古毛牛等处。切近炉地。纪山仓猝发兵。逆酋虽归巢窜伏。而未经惩创。势复鸱张。因命兴师致讨。该督庆复办理瞻对一役。草率了事。所奏班滚烧毙之处。朕洞悉其疏谬。当为批示。岂可复诿以军务。因思张广泗从前经理苗疆。熟于戎旅。调为总统。伊又先经奏请从戎。初到军营。亦有急公任事之意。但以二万余人。派定十路进攻。势分力薄。即已非计。又奏称、冬月可以克捷。届期罔效。则易为次年春夏。再易为次年秋冬。迨至副将张兴阵亡。失机难掩。则又称兵力单少。朕复允调滇黔陕甘劲卒万人。意谓一举而肤功可奏。惟善后事宜。所关更重。因命大学士讷亲、前往经略。讵料张广泗漫无成功。又因讷亲至彼。輙怀观望。即先是凡所陈奏。亦悉浮游闪烁。于张兴、马良柱之事。动輙诿过于下。朕已微窥其意。及讷亲奏至。与朕所见相符。又称其偏徇黔省将弁高宗瑾。里庇失律千总。信用贼酋姻党良尔吉、汉奸王秋。军中消息。贼輙先得。一闻讷亲奉朕旨有按法当诛良尔吉之言。而张广泗代剖甚力。后于腊岭贼番喊降时。在军营大臣。曾闻良尔吉有怨望实情。称不知已之下落何如。焉能顾汝。而王秋亦复称病避归美诺。则是张广泗始终回护。情节显然。且密露军机于贼党矣。张广泗从前奏称、庆复误信土目汪结。堕其术中。而伊之任用良尔吉、王秋、如出一辙。何以明知而故蹈之耶。且伊于二人。若止用人之误。犹为可恕。至以军情相告。骩法而曲庇之。其居心如此。又安望有犁庭扫穴之期耶。至讷亲素未莅师。摧锋陷阵之事。实非所长。但张广泗调集大兵。布置经年当有成算。计经略抵营之日。正当告捷之时。便可筹办善后事宜。并物色班滚。致之阙下。此朕命往本意。在讷亲自所优为。初不料讷亲至军营。于彼处情形。既未谙悉。将吏人等。方且心怀观望。群待经略之指挥。而伊并无奇谋异算。以竦动众心。且身图安逸。并未亲临行阵。士气因以懈弛。不思廷臣中平日受恩深重者。孰如讷亲。其应感激图报者。孰如讷亲。虽朕因伊身素羸弱。屡次降旨。令伊随时将息。此在朕体恤之道则然。然以满洲大臣。当此戎马倥偬之际。孰不同仇共愤。剪此朝食。而讷亲因有此旨。輙安坐帐中。不亲临行阵。朕犹待之数月。及见所奏。动称兵士向碉放枪。伊自帐中望见火光。是从未督军奋勇矣。于理可乎。即谓大臣动关国体。恐有意外之虞。纵不可亲冒矢石。独不可临阵指挥。使士心踊跃乎。况意外之虞。又未然之事。抑何示怯若此耶。及经朕严加饬谕。始前往督战。果夺碉据险。设早能如是。其克捷又岂仅此乎。且自古岂有开关延敌。坐获全胜之理。可见前此实由伊等顿兵不进。不能勇往出力。而非坚碉之必不可克也。讷亲既旷日持久。了无成绩。朕不得已。欲召之回京。又恐于命往颜面攸关。屡次传谕询问。且宽其期以待捷音。诚使得朕此旨而奋不顾身。则自闰七月以至于今。尚可有所剿洗以盖此羞也。且独不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今命伊前往者何意。办理者何事。回京将何以报命。而乃一闻召入之旨。如获更生。并不请命留驻以待事竣。惟以入觐得以将实在情形陈奏。明岁再往军营为词。不知军营有何必面奏之情形。又有何朕尚未悉之事宜。仆仆来往。有是政体乎。大臣躬膺重寄。岂宜若是乎。满洲大臣。身当军旅。又岂曾有是乎。至傅尔丹、班第等、同在军中。自列名请安而外。军中事宜。从无一事奏及。因降旨询问。而讷亲即以傅尔丹等覆奏之词。叙入摺内。批阅之下。不知孰为傅尔丹之言。孰为讷亲之言。朕思西北两路用兵。大臣等习气。惟以摺奏相倾轧。讷亲亲见其事。以此为戒。故不令傅尔丹等纷纷陈奏。后降旨询问。而讷亲并未覆奏。傅尔丹等、至今亦始终默无一语。岂讷亲竟未向伊等傅谕此旨耶。夫不使众人之鼓舌摇唇可也。而同事之人。漫不集思广益。不使陈一谋。建一议。而已又无奇谋异策。可以服众。此何心也。若恐他人揭其所短。制之使不入告。此在他人或虑及此。在讷亲则不必也。伊在军中。有何事畏人攻讦。而必不使人陈奏乎。且军务非比其他。能制胜、则虽欲暴其短而不能。不胜、则人人指摘。欲掩之亦不得也。廷臣中孰有能于朕前萋斐他人者乎。自朕临御至今。又孰有受人摇惑者乎。此在大臣等皆不可存此心。而讷亲尤不可存此心。若谓朕历次饬谕。或由军机大臣中。有与讷亲不相能者。且有觊觎而倾陷之者。于朕前有所浸润。则是伊等能排挤讷亲。安知将来又无人能排挤伊者乎。即讷亲自思数年以来。曾有为讷亲所排挤而朕不能觉察者乎。且朕于讷亲到军时。亦至两月之久。见其漫无建立。始降旨督饬。而前后陈奏自相矛盾之处。不可枚举。在讷亲平日。岂非办事勤敏。为国家竭力宣猷之大臣。即朕命往之始。实欲委以筹善后。而非属之统兵进剿。即不以张广泗之老师糜饷。移其责于讷亲。而讷亲以第一受恩之人。诚不料其舛谬若此。今若按法以绳。人将谓讷亲平时宣力如此。尚不能免。何以示劝。若委曲含容。人又将谓前此庆复之草率朦混。后此张广泗之迟延错谬。朕则知之。而于讷亲则不知。何以示惩。二者朕必居一于此。然朕诚不能辞过。朕亦实为抱惭。今观金川穷寇。以国家全胜之力。何患不捷。今年不捷。不妨待之来年。即班滚亦釜底游魂。不足介意。惟是大臣如讷亲。其受恩非他人比。乃此次奉命经略。诸事错误。一至于此殊出意外。实难于措置。是以特召庄亲王、来保、史贻直、阿克敦、舒赫德、及军机大臣等、面降此旨。著讷亲、张广泗、明白回奏。大金川军务。朕已谕班第、傅尔丹、岳钟琪、协心办理。经略印信。讷亲即行缴还。   ○谕军机大臣等、据大学士讷亲等奏报、进攻阿利山左首一碉情形。拣派扑碉之兵三百四十人。内有四十名首先奋勇俱已扑至碉楼。有跃上碉楼者。有进入碉内者。因贼人守御甚严。枪石交加而退。朕思我兵既已扑入碉内。正有可乘之机。祗缘后兵不能接应。以致未经克获。但从前瞻对攻碉。有用地雷火罐之类。亦曾见效。乃内大臣班第所亲见。纵金川贼酋。鉴于前事。业有堤备而既身入碉内。则火罐等器。自亦可用何以不行施放。又奏称、马奈一路。夺获江边之木札寨。现拨官兵据守。其申达一带正路。俱已疏通等语。彼地情形。朕未能深悉。第已夺获要寨。是贼酋南路之咽喉。现为我兵控扼。其势自当震动。则由此进攻。或不似前次之阻格。亦未可知。可传谕班第、傅尔丹、岳钟琪、令其留心。将来兵丁奋勇。有能扑上贼碉者。可否兼用火器助攻。其申达路迳。既已疏通。即当熟筹良策。激励将士。鼓勇前进。以收犁庭扫穴之功。并将作何筹办之处。具摺奏闻。寻奏、地雷火罐诸器。各路俱经豫备。缘贼知我兵习于上碉。豫于碉顶穿小孔。我兵跃上。贼即从孔内施枪。各兵不能站足。不及挖投火器。死伤甚多。后兵不敢复上。至马奈一路。夺获木札寨。申达正道。得以疏通者。缘未获木札以前。运粮申达。须绕道数十里。今木札既通。可省纡途。其前抵刮耳崖贼巢。尚有曾达等处阻格。必须克取。乃能绕出现攻未须巴郎之前。仍归卡撒一路。非此路可直通刮耳崖也。报闻。   ○以侍讲学士鹤年、侍读学士顾汝修、充日讲起居注官。   ○旌表守正捐躯之安徽桐城县生员齐邦祚妻汪氏。山西阳曲县民王玉环妻康氏。守正被戕之安徽合肥县生员李菖妻陈氏。夫亡守节逼嫁捐躯之浙江诸暨县民宣拱妻宋氏。   ○以故云南鹤庆府土通判高浤子万松袭职。   ○戊寅。孝慈高皇后忌辰。遣官祭福陵。   ○上至观德殿、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谕、朕前降旨。命策楞署理两江总督。仍兼管巡抚事务。今据策楞摺内。有即交代抚篆。将廷寄事件交雅尔哈善接办之语。又一摺、有于九月十五日将印务交与雅尔哈善署理。无庸暂管之语。其雅尔哈善于何日抵苏。策楞并未奏及。如雅尔哈善既已到任。何以未经奏闻。策楞是否将印信遣官交送。著传谕令其覆奏。再策楞又奏称、会审事竣。即将印信暂交大学士高斌署理。伊即起程来京等语。朕将意欲用策楞为川陕总督。以黄廷桂补授两江。已有旨召黄廷桂来京陛见后即令赴任。策楞俟伊到江南接印。始行来京。因尚未明降谕旨。是以策楞尚未知悉。至黄廷桂到后。所有策楞会审钦案。谅已完竣。其余交办事件。即移交雅尔哈善接办。著一并传谕知之。   ○大学士管理江南河道总督高斌奏、奉旨学习河务之仓场侍郎张师载、于题奏咨行事件。恳赐与协办字样。得旨、允行。下部知之。   ○己卯。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大金川用兵一事。前因张广泗布置经年。应有成算。是以命讷亲前往经略。筹办善后事宜。不意讷亲至彼。张广泗既漫无成功。诸事推诿。而讷亲以羸弱之躯。复不能躬历行阵。惟图安逸。经朕督饬。究不能大有克捷。即摺奏一事。亦前后矛盾。于情形并不明晰。较之向日在京办事之勤敏精详。竟似两人。实出朕意料之外。若非伊福薄。难胜斯任。何至于此。朕实为之惭愧。自御极以来。第一受恩者。无过讷亲。其次莫如傅恒。今讷亲既旷日持久。有忝重寄。则所为奋身致力者。将惟傅恒是属。傅恒年方壮盛。且系勋旧世臣。义同休戚。际此戎马未息之时。惟是出入禁闼。不及援枹鼓勇。谅亦心所不安。况军旅之事。乃国家所不能无。满洲大臣。必历练有素。斯缓急足备任使。傅恒著暂管川陕总督印务。即前往军营。一切机宜。悉心调度。会同班第、傅尔丹、岳钟琪等、妥协办理。务期犁庭扫穴。迅奏肤功。以副委任。   ○又谕、金川逆酋不法。虽出师征剿。因无满兵。尚未奏凯。若不早为筹画。不但兵丁久驻塞外。甚属劳苦。亦且虚糜国帑。朕思我朝满兵。素称勇敢。身临行阵。唯有捐躯效命。奋勇先登。从无退缩。若选派满兵数千前往。必能速奏肤功。现今虽于八旗前锋护军内挑兵一千名。操演云梯。但为数尚少。著再择汉仗好者一千名。合为二千之数。从前已降旨令东三省各选骁勇兵一千名。以备调用。云梯兵丁。应如何料理起程。东三省兵如何量其道路远近。令分起于何时自彼处起程。明岁几月抵京。作何料理令赴军营之处。著军机大臣、会同督理操演云梯大臣庄亲王、恂郡王、阿克敦、丰安、详悉妥议具奏。其京城兵丁。即著派出之王大臣等会同挑选。寻议奏、自京至西安计程二千六百余里。分为八站。每站备马八百匹。车三百辆。自西安至军营。交该督抚等按照自京至西安、分设站数。酌量道路险易。详加筹画。如遇不可行车之处。照车数备马。倘驿马不敷。即于各该省绿旗马内通融。如仍不敷。即雇骡应用。马有倒毙。动项买补。车辆均令雇觅。至现在操演云梯。先令三百名起程。其余京城及东三省共兵四千七百名。每起酌定三百名。共为十六起。每隔五日一起。京兵自十一月初五日始。先行起程。盛京兵于本年十一月。船厂及黑龙江兵于十二月。陆续俱可抵京。即备行装。自十二月初五日始。随京兵次第起程。派往官员。俱分别等次赏银。东三省兵丁。沿途俱给口粮。再查云梯兵一千。已属敷用。其添派一千名。不必再行操演。令该管官操演枪箭。熟习步伐。仍令大臣时加查察。从之。   ○又谕、现在额驸策凌、派巴尔品、至乌里雅苏台、更换塔尔玛善来京。乌里雅苏台。系管理兵马防守事务。最关紧要。俟参赞大臣萨布喀善到日。即令其前赴该处军营办理著传谕额驸策凌知之。   ○命户部侍郎舒赫德暂在军机处行走。   ○调正蓝旗汉军都统舒赫德、为镶红旗汉军都统。命恒亲王弘晊、管理正蓝旗汉军都统事务。   ○是日起上以孟冬享太庙。斋戒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