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411 页/共 1860 页

○是日、驻跸中关。   ○壬辰。上奉。皇太后驻跸避暑山庄。至丙申、皆如之。   ○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遣官祭黑龙潭昭灵沛泽龙王之神。   ○户部等部议覆、漕运总督顾琮奏称、清理各卫屯田。请定州县卫所官弁处分一摺。应如所请。屯田典卖与民。许旗丁备价回赎。由卫所移明州县。令民收价退田。倘州县不即饬退。照承查迟延例。扣限查参。分别议处。如该丁不即备价。混控退田。官弁未及详查。旋即更正者。罚俸一年。实系民地。捏报军田者。官弁降一级调用。旗丁责革。再有倚恃书役。隐占军田者。官照失察衙役犯赃例参处。役、照侵盗官粮例治罪。嗣后各省屯田。如有影射侵渔等弊。州县卫所。不即审结。将该管各粮道。一并题参。从之。   ○刑部议覆、贵州巡抚孙绍武奏称、定例四川棍徒、勾通贵州奸匪。将民苗肆行据卖者。为首立斩。为从绞候。如致死人命者。为从亦斩候。查向来案情不一。请略区别等语。应如所奏。凡贵州流棍。勾通本地奸徒。将民苗人等杀害。掳其妇人子女贩卖者。无论已卖未卖。曾否出境。俱照强盗得财。不分首从。皆斩枭示。其迫胁同行。并在场未经下手。于疏内声明。减为拟斩监候。请旨定夺。至杀一家三人以上者。仍从重依杀一家非死罪三人律例定拟其用威力强绑、及用计诱往四川等省贩卖。不论已卖未卖。曾否出境。为首者拟斩立决。在犯事地方正法。为从者拟绞监候。其将被拐之人。伤害致死者。除为首斩决外。为从拟斩监候。若和同诱拐。不论已卖未卖。但起行在途。为首拟绞监候。为从杖一百。流三千里。被诱之人。仍照例拟徒。再窝隐川贩在家。指引杀人捆掳。及勾通诱卖。藏匿子女者。与首犯同罪。若但窝隐护送分赃。与知情窝留而未分赃者。仍照旧例分别定拟。从之。   ○予故奉恩辅国公逢人、祭葬如例。谥恭恪。   ○贵州上马桥长官司方世雄、缘事革职。以其弟世杰、袭职。   ○旌表守正捐躯之浙江乐清县民陈景和妻王氏。   ○癸巳。谕、本年七月十四日。苏松等处。猝被风潮。而崇明一邑。受灾为尤重。朕前据安宁奏报。深为悯恻。即降旨谕令加意抚恤。并截留漕米。以备接济。又令大学士高斌、留南查办。月余以来。忧心未尝稍释。今续据安宁查报。崇明一邑。坍塌房屋。漂没人民甚多。似此非常之灾。朕览奏彷徨轸恻。寝食为之不宁。惟有速筹补救。庶灾黎得获安全。现据安宁奏报、已拨运仓谷二十余万石。并弛海口之禁。俾商贩流通。米价不致甚贵。则米粮一项。似可无虞。惟是房屋坍塌。灾民无栖身之所。况转瞬即届严冬。应速行给赀修葺。并于常例之外。量为加增。俾得从容措办。至于来春播种。关系綦重。亟应借给耔种。及时耕作。亦令该督抚董率有司。豫行经理。又思崇邑被灾既重。纵使赈恤多方。元气不能骤复。所有该县应徵明年地丁钱粮。特沛殊恩。全行豁免。至本年未完地丁。以及折徵漕项。并历年带徵缓徵银两。概予停缓。其绿旗兵丁。朕已加恩一体抚恤。但念伊等庐舍人口。同被灾伤。虽经安辑。未免拮据。著再加恩各赏给一月钱粮。以资用度。至宝山、镇洋、各处。被灾次于崇明。轻重不等。其应如何赈恤加恩之处。著大学士高斌、会同督抚悉心酌议。无拘常例。妥协办理。务使凋瘵复苏。登灾黎于衽席。以副朕夙夜焦劳。怵惕靡宁之意。该部即遵谕速行。   ○甲午。命原任布政使安图、办理北路军营粮饷事务。   ○乙未。谕军机大臣等、据玉保奏准夷熬茶来使。先遣阿喇布扎报知、伊等至塔里木河。因水大难渡。不能如原约、于八月十五前后到来缘由。又询问此处现派大臣几员。领兵若干。驻劄何处各情由。看其光景。似有疑虑等语。此次准噶尔进藏熬茶。诸事皆允其所请。又系伊等从前经过之事。理宜无所疑虑。玉保此奏。亦甚含糊。并未详悉声明。著即传旨询问。若因伊迟误约期。豫先遣人来报。即料其有疑虑。玉保尚属晓事人。不应至此。或准噶尔人等违背约期。自知食言。遂有掩饰之意。玉保即从此生疑。亦未可定。务将实在情形。明白速奏。以便豫行办理。朕思准噶尔人等、素行诡诈。难以凭信。近又新袭台吉。或借赴藏缘由。窥我边界。且进藏熬茶。离青海甚近。藉端谋袭青海。亦不可不虑及。凡一应豫备防范之处。即令玉保会同地方大员。密行商酌。设法办理。倘伊等本无疑惑之形。而内地稍露张皇之意。反致伊等疑惧。则更大有关系。此事已令大学士庆复、暂住陕西。豫行筹办。凡应行会商之事。就近密商妥办。仍俟玉保覆奏到日。再行酌量。并将此旨寄庆复知之。   ○又谕、据侍郎玉保奏称、准夷熬茶来使、于中途遣阿喇布扎前来、告称伊等、至塔里木河、因水大难渡。将约定八月十五日期。不能到来缘由。先行报知。又询问此处。现派大臣几员。领兵多少。驻劄何处各情形。看其光景。似有疑虑等语。准夷如何疑虑之处。具奏不明。已降旨询问玉保。著将此摺抄寄大学士庆复阅看。准夷向来不可凭信。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勒、新袭台吉。往藏熬茶。离青海甚近。藉端谋袭青海。亦未可定。自应防范豫备。现在玉保止领兵丁四百名。提督李绳武远在安西。总督张广泗又驻军营。西宁等处、并无大员。设或偶生事端。亦属可虑。前令大学士庆复回京。必取道陕西。此时如已起程。即令在陕西暂住静候玉保信息。就近将一应豫防事宜。暗为备办。设有事端。一面具奏。一面办理。然不过先事豫筹之计。务宜加意慎密。断不可令夷使等稍有知觉。反生疑惑。即内地人等。亦不可稍露形迹。致令泄漏。俟应令伊回京时、候朕降旨。再行回京。   ○户部议覆、绥远城将军补熙等疏称、清水河所属。时和丰、家室盈等里田苗间被雹伤。被灾地亩。应徵银米。请分别蠲免带徵。旧欠钱粮。亦请展限一年。于来岁徵输。如有无力贫民。来春酌借口粮耔种等语。均应如所请。得旨、依议速行。   ○豁除浙江严州所、冲废田地二十一亩有奇额赋。   ○赈恤安徽歙县、黟县、绩溪、宿州、灵璧、虹县、五河、等七州县。并宿州一卫。本年分水灾饥民。   ○赈恤河南通许、鄢陵、中牟、阳武、封邱、兰阳、郑州、商邱、宁陵、永城、鹿邑、虞城、夏邑、睢州、考城、柘城、上蔡、西平、淮宁、西华、商水、项城、沈邱、太康、扶沟、临颍、郾城、等二十七州县本年分水灾饥民。   ○赈恤山东齐河、齐东、济阳、禹城、临邑、长清、陵县、德州、德平、平原、德州卫、泰安、肥城、新泰、莱芜、东平、东阿、平阴、惠民、青城、阳信、海丰、乐陵、商河、滨州、利津、沾化、蒲台、滋阳、曲阜、宁阳、邹县、泗水、滕县、金乡、鱼台、济宁、嘉祥、汶上、阳谷、寿张济宁卫、东平所、菏泽、定陶、单县、城武、曹县、钜野、郓城、濮州、范县、观城、朝城、兰山、郯城、费县、蒙阴、沂水、聊城、堂邑、博平、茌平、清平、莘县、馆陶、临清、高唐、恩县、夏津、武城、东昌卫、临清卫、益都、博兴、高苑、乐安、寿光、昌乐、临胊、安邱、诸城、掖县、平度、昌邑、胶州、高密等八十七州县卫所。本年分水灾、雹灾、饥民。并予缓徵。   ○旌表守正捐躯之湖北随州民王宏文妻杜氏。   ○丙申。赐扈从诸王大臣等宴。   ○谕、闽省请开海岛以广民业一案。兹据喀尔吉善、陈大受奏称、各岛田园无几若议开辟。于民食终无所济。转于海防。大有未便。现在绅士不候查勘定议。先贴告条。招令渔佃诸人。向其批字。方许耕种。显欲包收重利。节次委员查勘。实在有损无益等语。从前议开岛屿。周学健、原因民食起见。是以未详查而奏请。兹经该督抚查出情形。实由绅士图利。借开垦之名。以为霸踞之地。既与民食毫无所补。著照旧严禁。永行停止。绅士受国厚恩。必持躬端谨。遵循礼法。始足为乡闾之表率。岂可不知检束。惟利是图。其占踞开垦。遍贴告条之绅士内、进士举人等。不思读书自爱。居乡多事。已属不合。然犹可诿曰、未登仕籍。若原任郎中李德绚、庶吉士李修卿、孙拱极、侍卫林明、知县施廷瓒、俱已身列职官。理宜安分守法。而踰检贪利如此。甚属卑鄙。俱著交部察议具奏。   ○以福建建宁镇总兵萧瑔、台湾镇总兵陈汝键、对调。   ○丁酉。上奉皇太后自避暑山庄回銮   ○诣皇太后行宫问安。上行围。   ○谕、朕至汤山王大臣等前来接驾时。大学士张廷玉、年逾古稀。汤山距京尚远。看其精神。可来则来。不可稍有勉强。在京接驾。亦同一体。著传谕王大臣等酌量之。   ○是日、驻跸喀喇河屯。翼日如之。   ○戊戌。户部议准、四川巡抚纪山疏称、涪州额引不敷。请增水引二十九张。应徵税银。自乾隆十二年为始。按数徵收。从之。   ○己亥。上行围。   ○谕、据巡抚阿里衮奏称、山东被水州县卫所。已照例先行抚恤。东省动用谷石。多未买补。明春青黄不接之时。需用米谷。实属浩繁。除拨运蓟粮四万七千余石。关系陵糈。仍照例起运外。下余漕粮。请全数截留。以资赈济之用等语。该省被水灾黎。朕心深为轸念。将来赈恤。需米自多。著将本年应徵漕粮。及应运蓟粮。一并截留。以备赈粜之需。其陵糈应用米石。仍交与直隶总督那苏图、于八沟采买米石内。照数运往。   ○山东巡抚阿里衮奏、今岁东省。因六七两月。雨水过多。洼地被水甚众。其抚恤口粮。及出借麦本等项。银谷兼资。现在藩库无项可动。请将乾隆十一年地丁银两。扣留本省。以资赈务。得旨著照所请行。该部知道。   ○是日、驻跸常山峪。   ○庚子。川陕总督张广泗奏、大金川地势。尺寸皆山。险要处皆设碉楼。防范周密。枪炮俱不能破。应用火攻。现派弁兵。多砍薪木。堆积贼碉附近。临攻时、各兵齐力运至碉墙之下。举火焚烧。再发大炮。易于攻克。各路行之。已有成效。得旨、看此则奏凯尚需时日。何能慰朕西顾之忧哉。   ○是日、驻跸两间房。   ○辛丑。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军机大臣等、前据张广泗奏报大金川情形。虽未大胜。而连破番寨。去刮耳崖仅二十里。似乎不久可以成功。朕方望捷音之踵至。乃此次所奏、以贼碉所踞。俱在绝险。攻克颇难。并未言及刮耳崖如何进取。是奏凯尚需时日。伊前后奏报。相隔不过数日。而情事各异。即奏到之日。亦迟速不同。且此次未与大学士庆复会奏。即庆复接到令其来京之旨。已经起身。彼即应奏明。庆复既未奏闻。而张广泗此摺亦未声明。著传旨询问。至所奏查访班滚踪迹。其未死可知。从前以其焚烧自缢。朕即谓其情节可疑。焉知不诡计兔脱。潜往大金川。勾通致衅。今查奏如此。则班滚之潜逃。舍大金川而何往。伊既附贼酋。必教之谋逆。勾结党援。众番耸听。是以螳臂自恃。敢于跳梁盖番性难驯。又多狡狯。虽各分门户。而声气相通。鬼蜮之伎。随在皆有。即如郭罗克之后。则有瞻对。又继之以金川。即崇喜土司之仇杀。虽为穴中之斗。亦系启衅之端。若瞻对办理妥协。何至复有金川等事。即里塘土司汪结、于征瞻对时。效力著有功绩。为大学士庆复所任用。今览张广泗所奏、王怀信供词。上年汪结授为土司。班滚亦差人到汪结处投哈达道喜。则其心怀叵测。番众之暗传声息。从可知矣。且据昔什绰所供。汪结做。中班滚的兄弟俄木丁投降了。叫班滚逃往别处去。益可证班滚之始末。汪结咸知。则汪结盖一阴巧小人。彼既外示出力于我。而内仍不使班滚怨彼。此乃番蛮两下获利之巧智。而庆复特堕其术中而不知耳将来此人、须另有一番处置方可。今汪结现在军前。尤宜事事密为留意。不可稍露机宜。致彼生疑。而踪迹班滚之事。尤不可付之此人也。总之此次用兵。非小小克捷。惩创于目前。所可了事。必须统计金川番情。大为筹办。实足以慑服诸蛮。为一劳永逸之策。方不至事久复有蠢动。若此时稍有迁就。以图速成。将来办理愈难。反不若无此役之为得计矣。金川之役。兴师运饷劳费已烦。且天气渐寒。正宜乘时剿灭。以奏肤功。上年瞻对出师。朕屡加督策。始得结局。兹以张广泗娴于师旅一以委之。自无烦西顾之忧。是以未屡颁旨训饬。今看尚无奏凯之期。又不能不廑怀矣。若班滚果在金川。则殄灭丑类。擒获逃首。一事而成两功。全在此举。可传谕张广泗、令其审度机宜。速殚智勇。筹全制胜。永靖蛮氛。以副朕特用之意。瞻对乃前车之戒。不可蹈也。   ○又谕、现在征剿金川。不过与前此办理瞻对相仿。并无善策。如所奏攻击碉楼。惟开挖地道。施放地雷。已为众番所熟悉。不知用兵之道。岂必专仗火攻。即碉楼亦仅止一隅。何若相度地势。或断其粮道。或绝其水路。使之坐困。谅无不毙之理。张广泗于此等俱未筹及。朕意兴师已久。尚未奏凯。绿旗兵丁。不足取胜。与其日久而师老。不如选京师旗兵之精锐。一以当十。汰录旗之间冗。以省无用之费。益劲旅之资。若功成迅速。较目前为尤省也。且张广泗以旗人管旗军。料亦无掣肘之处。但是否应如此传谕张广泗。著大学士等再行详悉酌定具奏。   ○是日、驻跸要亭。   ○壬寅。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上行围。   ○谕、江西武备。远不及他省。乃人所共知。是以于该抚奏事之便言及。令二总兵明白回奏。高琦奏到时。降旨交部察议者。盖因高琦莅任三载。全无整顿。非如岳钟璜之到任未久者。批知道了。而可以不必交部察议也。该部惟应按例以定处分。乃复议交该督详查。自来已降旨察议之人。有如此办理者乎。殊属违例邀誉。著将该堂官交部严察议奏。此本发还。另议具奏。   ○谕军机大臣等、据江西巡抚开泰奏称、委员领解川省饷银。抵湖北宜昌府属之巴东县。该县将鞘银落歇空寺。无故稽留。且虚填夫数。玩公慢事。或解员有无别情。现在俱移咨楚省饬查等语。拨解饷银。最关紧要。自宜加谨防护。依限接解乃地方官似此拖延玩忽。甚属不合。著传谕湖广总督塞楞额、伊何以未行参奏。今既江省饬查。令其秉公确查。据实具奏。毋得瞻顾。   ○是日、驻跸密云县。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八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九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二年。丁卯。九月。癸卯。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军机大臣等据德沛自山西回奏称、自万泉安邑之后。复有似此者四案。皆已从严办理。朕询以山西民风。既如此刁嚣。何阿里衮在彼时。未闻有一案。而彼一离晋省。便有如此之多乎。德沛奏称、阿里衮在彼时。已有九案。内六案皆外结存案。其三案则以大化小。以小化无。亦并未存案等语。朕闻之骇然。既有如此多案。阿里衮何无一言奏及而到京见朕时。亦未面陈也。似此隐讳。在他人尚且不可。岂阿里衮亦为此乎。或因地方有此不法之事。随宜外结。可以不烦朕心。彼愚民无知。岂喻此意。转以宪章为不足惧。而轻犯走险。岂除奸去暴。防微杜渐之意哉。即万泉一案。未必非因此而起。总之已往之事。朕已不咎。即屡降谕旨训诲者。亦不因山西一任。办理有所未协。今伊在东省事务较晋省更繁。而齐东椎鲁之风。更甚于山西。若仍以处山西者处山东。是更增朕之忧虑矣。彼不比他人。岂不思朕用人颜面乎。   ○工部议覆、浙江巡抚常安疏称、浙省原设便民船一百只。日久朽烂。现存四十只。亦已损坏。亟应修造。请再添造十只等语。查便民船现存四十只。承应差务。并无贻误。应令该抚将现存船只。动项修造。所请添造十只之处。无庸议。从之。   ○以故五经博士冉天琳之子冉上成、袭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