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294 页/共 1860 页

○是日起、上以祭社稷坛。斋戒三日。   ○丙辰。谕曰、给事中陈大玠奏、许容捏款诬陷谢世济。以致民怨沸腾。许容身为大臣。敢肆其欺罔。罪既无逃于刑书。位何堪列于寮采。伏乞收回成命。另简贤员。庶欺罔知儆。而于封疆有益等语。邹一桂所奏亦同。朕因湖北巡抚员缺。一时不得其人。许容久历久任。颇能办事。是以宥过。令其署理。以观后效。今陈大玠既如此陈奏。其言亦是。许容不必署理湖北巡抚印务。晏斯盛著仍留原任。户部侍郎员缺。著汪由敦。调补。兵部侍郎员缺。候朕另降谕旨。向曾用赵宏恩、石麟、皆以言官纠论而罢。夫人材难得。岂可一弃终不复用。若果新进之人。师师济济。朕亦何乐于必用已罢之人。用人之难。外臣何由得知。其出于不得已者。往往类此。然言官各抒巳见。陈奏朕前。乃其职掌。今陈大玠、邹一桂、两人所奏相合。显有商谋扶同之处。且近日有旨。金溶、沈廷芳、著仍以御史用。独非弃而复用者乎。言官何无论列者。此风亦不可长。但朕既不用许容。此中情事。姑不究问。莫谓朕终不知也。将此并谕诸臣知之。   ○管理三陵事务、奉恩辅国公禄庆奏、从前总理陵寝贝勒大臣等。遇有庆贺事件。悉赴京请安。每致事务无人照管。嗣后请分为两班赴京。庶事件不致贻误。得旨。好。知道了。   ○蠲免安徽桐城、宣城、南陵、铜陵、繁昌、无为、庐江、临淮、建平等、九州县。并无为州归卫田地。上年水灾额赋有差。   ○丁巳。祭先师孔子。上亲诣行礼。   ○谕、上年江南淮徐所属歉收之州县。朕已谕令该督抚悉心体察。抚绥安辑。不使穷黎失所。但闻海州、赣榆、二州县。地瘠民贫。又当积歉之后其艰窘之状。较之他处为甚。计赈济之期。正二月便当停止。此时去麦熟尚远。民食艰难。朕心轸念。著于原议之外。将极贫者加赈四十日。次贫者加赈三十日。以恤穷困。又闻盐城、铜山、沭阳、三县。其情形较海、赣、为轻。而较他处则稍重。停赈之后。亦应量为筹济。著该督抚商酌速办。寻据两淮盐政准泰奏、淮安分司所属。莞渎、临洪、兴庄、等场。上年被旱灶户。系素不产盐之地。惟以耕种为业。请照海、赣二州县民户。一体将极贫者加赈四十日。次贫者加赈三十日。得旨。著照所请行。该部知道。   ○又谕、朕闻闽省地方。因循废弛之习。不独有司为然。武职各官尤甚。衙门兵役。均有缉捕查拏之责。文职衙门之壮捕。岂能如营汛兵丁之众多。遇有大夥枭贩。武职弁兵。自应首先擒捕。方不至于兔脱。乃上年十月内。晋江县枭贩庄胡三等。持械押护私盐二百余担。兵役拦截擒拏。竟被杀伤兵丁。将器械夺去。又十一月内。长乐县江田地方。枭贩陈德赐等、八十余人。哨捕向前擒拏。反被剥衣捆打。巡兵继至。见枭贩势众。不敢擒拏。尽被走脱。其余十数人及数人一起之私枭。在地方肆行者甚多。而弁兵捕获者甚少。朕所闻如此。盐枭既敢抗玩。则其他聚众不法等事。一任其疎纵可知。著总督那苏图、巡抚周学健、加意整顿。体国家设兵卫民之意。大破从前积习。严饬弁兵。缉奸禁暴。以靖地方。倘或仍蹈前辙。将允兵严加处分。毋得姑容。寻据那苏图等奏、沿海贩私奸民。处处都有。至大夥私枭。聚众至八九十人。及百余人之多。兵捕四路查缉。势力涣散。猝然相遇。众寡不敌。上前擒捕。转致损伤。欲清枭贩之源。当思捕缉之法。查各枭私挑。往来出没。定有经由之要隘要津。能于津隘处所。酌拨兵役。并力游巡。枭贩或知敛迹。但沿海产盐之处。地界辽阔。津隘颇多。非各处汛防之谙练员弁。不能熟悉。现在除庄胡三、陈德赐等多人。俱已拏获外。复移行提镇协营司道等。确核妥办。并饬令查保甲以防窝顿。严场灶以杜私售。得旨。知道了。诸事皆当如此上紧料理。方合。   ○戊午。祭大社、大稷。上亲诣行礼。   ○诣皇太后宫、问安。   ○御史胡宝瑔奏、特命大臣前往河南等省。查看营伍。该将弁等一闻此信。惟图掩饰一时。其修理戎器。刻期垫补。不无借派扣抵之累。请敕下该部。行文各督抚提镇。严饬营弁。毋得临时派累。事后坐扣。倘容隐徇庇。将该管上司一并议处。得旨。著照所请行。该部知道。   ○己未。孝康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陵。   ○谕、上年天津、河间、深州、等属十六州县。被灾较重。朕已格外加恩。赈济抚绥。毋令贫民失所。但今已届仲春。雨泽未降。二麦收成。不能期必。倘青黄不接之际。已经停赈。恐贫民仍不免乏食。朕心轸念殷切。此十六州县。著于从前议定之外。再加赈月分。以济民食。总督高斌、可分别妥议具奏。早为办理。其或米谷不敷。著一并豫筹。以备临时之用。该部遵谕速行。   ○又谕、江南布政使安宁、现丁母忧。其布政使并关务。著吏部郎中爱必达署理。即前往赴任。   ○庚申。大学士张廷玉等奏。京官郎中以下至小京官。外官道府以下至杂职。捐纳议叙。论俸升补。均有成例。惟各部院官员。议叙保题。款项繁多。旧例内未有明条者。须详参定例。明立章程。一、员外郎。由降官补用者。照降官补用主事之例。试俸二年升转。一、内阁侍读。由中书保题者。照保题员外郎之例。试俸三年升转。一、内阁票签中书。吏兵二部掌稿笔帖式。户部三库大使。宝泉、宝源、二局大使。刑部司狱。年满升补主事等官。俱照议叙之例。试俸三年。题请实授。其未题实授者。概不准升用。一、理藩院堂司主事。于本衙门人员内拣补。黑龙江、宁古塔、将军衙门主事各缺。于京部院笔帖式内拣补。盛京五部委署主事。于盛京各部笔帖式内拣补。侍卫衙门主事。于本衙门应升人员内拣补。稽查钦奉上谕事件处、委署主事。于笔帖式内拣补。提督衙门主事。于本衙门笔帖式内拣补。起居注满洲堂主事。于各部院衙门。熟习繙译。应升主事人员内拣补。宁古塔各处仓官。于本处有品级、无品级、笔帖式内拣补。俱照保题之例。试俸五年。照常升转。从之。   ○户部议覆、山东巡抚喀尔吉善疏称、历城等各州县。旧设民壮三千一百五十五名。裁四百六十七名。留二千六百八十八名。部议存留过多。驳令再行酌减。该抚以东省东环大海。为九道通衢。自应准其存留。时加训练。专责巡防拨护。从之。   ○理藩院议覆、喀尔喀郡王功额萨木丕尔之王爵。不应准承袭。得旨。功额萨木丕尔、原系施恩。著在额外郡王上行走之人。因无甚效力之处。故议不准承袭。甚是。但功额萨木丕尔。已经在郡王上行走。遽行永替。朕心有所不忍。特加殊恩。著照功额萨木丕尔遗本所请。将伊四子丹津、赏与贝勒。伊后日行走若好。朕再加恩。   ○御史钱度奏、直隶天津、河间、等处。旧岁偶有灾荒。流民至京者以千数计。请敕下各直省督抚。严谕所隶州县。一有偏灾。如办理稍迟。致民人四散者。立即纠参。得旨。钱度言之似是而是实非也。地方水旱之灾。使有司一面具报。一面办理。务使得所。不致流离。此皆久。定之功令。朕亦不啻三令而五申矣。去岁天津、河间、之灾民来京者诚多。亦以离京路近。而京师赈恤厚也。远方州县。安能如京师五城御史之多。办理就近而得宜乎。若定民人四散。立即纠参之例。是使穷黎饿死沟壑。而阻其谋生之路矣。然督抚办理。又不可泥于遵朕此旨。以为卸责。而使民轻去其乡也。钱度所奏不准行。该部知道。   ○旌表守正捐躯之直隶任邱县民赵昌印养女郭氏。   ○免长芦永利富国、涛雒、等三场。并海阳县灶地。旱灾额赋有差。   ○免江苏溧水、高淳、金坛、溧阳、铜山、丰县、萧县、阜宁、安东、海州、沭阳、赣榆、并徐州、大河、二卫、及盐城所。一十五州县卫所。水灾额赋有差。   ○加赈湖南龙阳、沅江、二县。被水贫民三个月口粮。   ○辛酉。谕、安西提属布隆吉、双塔、柳沟、等处营兵。于乾隆元二两年。屯种恒田案内。喂养牛骡马匹。采买豆草。用银一千八十七两。当时无项可动。是以于屯粮内借给。后经该督抚以戍卒寒苦。请于元年秋收粮内。作正开销。部议不准。朕思此项银两。已历多年。当日屯种各兵。事故开除。正复不少。难以责令现在之兵丁还项。著将此项银一千八十七两。准于元年秋收粮内。扣抵开销。以示朕优恤边兵之意。该部即遵谕行。   ○大学士等议覆、巡视南漕御史王兴吾奏称、直隶、山东、去岁偶有偏灾。米价昂贵。请将本年重运漕船所带余米。暂准粜卖。于德州、天津、等处。报明押运员弁。每船以十石为率。且令天津巡漕御史。实力稽查。毋许于十石外多行粜卖。应如所请。得旨。依议速行。   ○吏部左侍郎田懋奏、今春京师直隶等处。雨泽缺少。曾命刑部清理狱犯。至外省未结之案甚多。虽定限四个月完结。违者处分。而案犯患病。例得扣除日期。外官恃有此例。于难结之案。每故捏案犯患病。有病至数月二三年不等者。伏思案情不结。人犯拖累无穷。请谕刑部、将各省案件。逐一细查。有托案犯患病。及别项事故迟延。其正限外、在四个月以内者。情理尚有。其在四个月以外、至二三年者。逐一奏明。严行催结。如仍迁延观望。督抚加以严议。得旨。各省案犯。有因患病迟延。至一二年未结者。著刑部查明行文。速催完结。在京各犯。亦照此办理。   ○礼部议覆、安徽巡抚范璨奏称、各处僧道。多自称参禅访道。朝东暮西。或假星相医卜之名。纠结匪徒。作奸犯科者。虽向有僧道阴阳等官稽查之例。但未明立治罪之条。是以止存按季取结之具文。毫无实益。请嗣后凡外来投歇。验无牒照者。许住持僧道、报明地保邻甲。呈官驱逐回籍。若私自容留。犯案事发。将住持僧道分别治罪。地方官徇隐。并行议处。又民人情愿出家者。必投师呈官注牒。方准簪剃。如并不投师注牒。私行出家者。以违制例治罪。并严饬各地方官。实力奉行。应如所请。从之。   ○考试满洲繙译童生。以吏部右侍郎宗室德沛、工部右侍郎德龄、为考官。蒙古繙译童生。以理藩院尚书纳延泰、国子监司业多尔济、为考官。   ○免长芦兴国、富国、丰财、等三场。并沧州、南皮、盐山、庆云、青县、衡水、海丰、交河、东光、乐陵、等十州县。被旱灶户灾民额赋有差。   ○壬戌。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曰、户部尚书张楷、著宽给假限。令其安心调理。俟疾痊愈后。到部办事。此际户部事务。著彭维新署理。   ○吏部议覆、甘肃巡抚黄廷桂疏称、高台县屯田县丞。专司屯务。向无衙署。请于附近屯所毛目城添建。工料银在司库存贮捐纳土方银内动支。应如所请。从之。   ○又议覆、云南总督、张允随疏称、姚安府沙地。新开盐井。锡名安丰。一切煎盐事宜。请归并就近之白井提举兼管。应如所请。从之。   ○太常寺卿李世倬奏、太常寺汉官已足敷用。请将汉赞礼郎十八员内。裁汰四员。司乐二十九员内。裁汰六员。得旨。如行请行。下部知之。   ○又奏、坛庙工程。一千两以上者。俱由太常寺行文工部修理。嗣后一千两以上工程。仍照旧例。交工部会同太常寺修理外。其一应未及一千两以上之土工木作。俱移咨工部。派员修理。至于修理祭器等工。事属零星。照旧令太常寺派员修理。得旨。如所请行。下部知之。   ○予故多罗贝勒允祜、致祭二次。立碑造坟如例。谥恭勤。   ○免福建台湾、凤山、诸罗三县旱灾额赋有差。分别赈贷。   ○癸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诣大高殿行礼。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一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九年。甲子。二月。甲子。上御乾清门听政。   ○遣官祭关帝庙。   ○吏部议覆、解任兵部尚书陈德华。将伊弟陈德正、密封奏摺。及部科揭帖。有意隐讳不奏。应照例革职。得旨陈德华、应照部议、革职。但兄为弟隐。与他人有间。著从宽降二级调用。   ○又议覆、湖北学政吴嗣爵奏称、向例训导专用岁贡。其由生员补廪挨次二十余年。始得出贡又候选十余年。大约迟暮方能补缺。其有教谕训导兼设之处。一学两官。尚可协同办理。若施南府恩施、建始二县。只设训导一员。况地属苗疆。必须年壮学优。实心牖迪。方为有益。请以会试后拣选之明通举人选授。以教谕管训导事。仍照教谕原衔升转。应如所请从之。   ○山西巡抚阿里衮议覆、按察使多纶奏州县承审案件。有呈报犯证患病者。照例委员查验后。具结详该管知府直隶州知州、核明加具并无捏饰印结。详抚司备案。至报愈有无迟延。亦责该管府州、稽查。臣与按察使、仍不时留心倘承审官捏报委员徇庇捏结及病愈而迟延不报者。严参分别议处。知府直隶州知州、冒昧出结。不行查揭者一并严参照通同徇隐例议处。其知府直隶州审转案件。有犯证患病者。结报该管道员察实加结倘有捏报迟延徇隐等弊。将道员照知府直隶州知州一例参处。得旨。如所议行。   ○命大学士史贻直、在紫禁城骑马。   ○以通政使司通政使励宗万、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补行直隶省乾隆七年军政、年老官一员。有疾官一员。才力不及官一员。分别处分如例。   ○广西太平府罗阳土知县黄恩宪故。子泽远年幼。以族弟宏宪护理印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