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293 页/共 1860 页

○是日。驻跸半壁店。   ○戊申。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是日。驻跸黄新庄。   ○是月。直隶总督高斌奏报、得雪情形。得旨。数日以来朕日夜焦思以待天泽。想卿同此忧也。   ○江苏巡抚陈大受奏、上下江所属之凤、颍、淮、徐等处。连年歉收。蠲赈、兼施。抚循安辑。现在春秋二季。均有收获。自当督率地方有司。勤加教导。务期风俗人心。尽归淳厚。得旨。所奏俱悉。正德厚生之事。非可以岁月计。汝其实力留心。教养之事。尤必正其心以及万民。不可徒令有司为告示之文即为称职也。   ○又奏、江苏宝山县杨家嘴一带。建筑石塘。帑繁工钜。拟于二月中亲赴该处细勘。得旨。此等查勘。不可虚应故事。必身履其地。逐一细查。若有工不固而冒帑者。即应参究以示警也。   ○又奏、漕粮徵收米色。因上年久晴无雨。稻谷不能圆足。援照乾隆六年谕旨。饬令红白兼收之例。酌量收兑。是以米色不能一律纯洁。得旨。去年岂可比前年灾重之年此端不可开。汝见颇觉小矣。   ○江西巡抚塞楞额奏、江右民多刁悍。家鲜盖藏。近来米价。贵于曩昔。倘措施稍有未协。贻误正自不浅。得旨。数年以来。米贵之毙。各处皆然。是应平日留心樽节。方可有备无患耳。至察吏为安民之本。尤当加意。而正已率属。则在尔之自立何如耳。   ○闽浙总督那苏图等奏、各省督抚提镇协营。每兵百名。扣守粮二分三分不等。名曰公粮。以为修理旗帜器械军装、及营中公用。浙江所辖标兵。前因石塘工程紧要。添设召募。未经扣除。今工竣、应照例每百名扣守粮二名。得旨。著照所请行。   ○又奏、闽省鼓铸钱文。现在需铜。今有遭风商船。愿将自本洋铜。抽卖一半。以资鼓铸。请按数给值。以恤难商。得旨。著照所请行。咨部知之。   ○又奏、据兵科给事中胡定奏请、申禁兵民结盟。以杜骄悍。查闽省此风尤甚。现在密会提镇。再行司道府等官。时刻提撕。竭力查拏。得旨。所奏俱悉。化民先须管兵与吏。而管兵与吏。尤须先令文武属员。各知法纪。奋勉有为。方可稍期有移易耳。未有不治其本而治其末者。寻据覆奏、民间如联盟、械斗、谤讪、抗官、拒捕、罢考、罢市、造军火器械、揭旗聚众等事。干系甚大。密速赶办。严加惩治。其余平常小疵。仍当加以教导。如再不率。然后案治。得旨。所见是矣。若能行之以实。日积月累。自可抒朕南顾之忧。   ○福建巡抚周学健奏、闽省兵役。借领银米。积弊已久。请将从前已借之项。彻底清厘。渐次归补。嗣后岁底豫借之例。永行禁革。得旨。此事尚可通融。亦不但闽省为然。所见殊过当矣。   ○湖北巡抚晏斯盛奏、楚省徵催钱粮。每乡每里。各有里书、册书。盘踞乡曲。包揽侵收。飞洒诡寄。以及需索册费等弊。前署荆门州知州高世荣、纵用里书。朋比为奸。业经参革。嗣后顽抗之户临限无完。令该管官照例查比。即山区窎远。亦分委佐贰。就近徵比。无事蠹没代赔。藉为弊柄。得旨汝在湖广年余。惟此事尚属办理得宜耳。告之许容、令其继此妥办。   ○川陕总督公庆复奏报、郭罗克番民。习于为匪。扰害行旅。前经天兵问罪。俱已输诚畏服。认赔抢劫物件。今现在咨谕在事文武。布以诚信。明白告谕。使愚番知儆。永断夹坝恶风。得旨。所奏俱悉。彼既悔罪。岂可穷兵。亦不能必其终不为恶。其何以令其终不致为恶。则在我之措置得宜。卿到彼、因时制宜可耳。   ○陕西按察使赫庆奏、谢授臬司恩。得旨。汝小心谨慎则有余。明达谙练则未能。当奋勉。不当玩愒。   ○护理广东巡抚、布政使托庸奏、粤东通省额中举人七十八名。其广、南、韶、惠、潮、五府。连、嘉、二州。文风稍优。每科获中六十余名。至肇、高、雷、廉、琼、五府。罗定一州。文风稍次。每科仅中十一名、至十五六名不等。今酌定。录送遗才科举。广韶学臣。以五千二百名为率。肇高学臣。以二千六百名为率。得旨。所见亦是。知道了。   ○广西巡抚杨锡绂奏、镇安府属魁来旧村。于上年十月内。被贼焚毁茅房。劫去牛只。现在设法严拏。得旨。此等要犯务须缉获汝等徒云设法严拏。而从未见获一人。以后戒之。   ○广西左江镇总兵杨刚奏、督率营弁。时加训练。又饬从容教习。毋得过急。急则锐进无成亦不得过缓。缓则易生罢玩。惟循循训练。庶兵力不劳。日计不足。月计有余。得旨。好。实力为之。以副所言。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九年。甲子。二月。己酉朔。谕大学士等、直隶按察使方观承、前经随往江南看视河道。此次著随讷亲前往。即从天津驰驿起程。其按察使事务。著总督高斌、酌量委员署理。   ○调任江西巡抚陈宏谋疏报、南昌丰城县、修筑沿江堤防。以捍卫水乡田庐。从之。   ○是日、驻跸黄新庄。   ○庚戌。上幸南苑。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上行围。至甲寅。皆如之。   ○谕军机大臣等、各省城垣自应加谨防范。以资保障。其残缺处所。修理虽有缓急。若地方官果能随时补葺。自不至介然成路。岂可纵容民人登陟。不为查禁整理。朕从前经过地方。见有残缺之处。听民人踰越。渐成路迳者。昨已面谕高斌、尔等可寄信与各督抚。令其董率有司。留心整饬。毋得仍前玩视。   ○驻藏副都统索拜奏、郡王颇罗鼐、告臣等云。准噶尔来使第巴喇嘛、吹纳木喀等、于起行前一日。过我辞别。据吹纳木喀云。自今以往。我台吉噶尔丹策零。于大皇帝前。永矢恭顺。阐扬黄教。不但兵戈永息。群生亦皆乐业。不知如何能得结信于大皇帝。可以永久不渝。我答以大皇帝包容四海。以天地为心。与日月并明。中外并无歧视。诸部之人。悉皆一体同仁。即如尔等至藏熬茶。大皇帝格外加恩。赏给马驼路费。俾极充裕。尔等将还。又加恩赐。尔熬茶之事。得以完善者。悉由尔台吉于大皇帝前。恭顺有加。诚心恳请之所致也。闻尔台吉素奉黄教。自今以后。惟有恭敬释迦佛。常如临之在上。虔心供奉。事大皇帝恭谨弥笃。一切悉遵谕旨训诲。必得厚福。我土伯特、虽为黄教藏地。前此初无如此蕃盛。唐古忒人、亦从无此安乐。后因大皇帝广阐黄教。休养众生。是以自五世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至我颇罗鼐。悉予印授封。叠荷隆恩。有加无巳。人物愈加庶富。此蒙古唐古忒人所共知者。尔归、将我言告知尔台吉噶尔丹策零。是否任其自择。吹纳木喀等、皆以为然。彼又云。前闻入藏人言。此地唐古忒人。不能乘马。兵械亦不完备。今我至喀喇乌苏时。尔子扎萨克台吉珠密纳木扎尔。率兵迎接将军侍郎。观尔地之人。乘骑兵械。亦甚可观。我答以此乃兴黄教之地。素不以武备为事。因尔前台吉起兵袭藏。我唐古忒始重武备。悉加意练习。且大皇帝加恩。令我统辖藏事。我悉力简阅甲兵。缮治器械。他部即以兵犯我边圉者。亦久已有备。蒙古唐古忒兵。藉大皇帝天威。足资抵御等语。吹纳木喀等、唯唯而退。奏入。得旨。颇罗鼐与夷使答应言语。极为得体。此皆伊平日感朕厚恩。实心报效。是以所言皆合朕意。实属可嘉。著传谕颇罗鼐知之。   ○是日、驻跸新衙门。翌日亦如之。   ○辛亥。谕、上年御史沈廷芳、条奏行营事件。颠倒谬妄。金溶。保奏孙嘉淦。袒护师门。二人身居言路。显挟私心。不得不加处分。以示惩儆。是以降旨分别降革。谅伊等此时。亦自知愧悔矣。朕以广开言路为心。于诸言官。宁可待之以宽。沈廷芳、金溶、俱著复还原官。遇缺补用。以观后效。   ○以调回北路军营参赞大臣塔尔玛善、为镶黄旗蒙古副都统。   ○以故青海扎萨克补国公策凌第三子、达什扎布、袭爵。   ○壬子。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大学士等议覆、直隶总督高斌奏称、古北口外零星余地。请仍听民耕种。臣等前议、该处本非民地。若听民人占种。则旗地转多侵碍。且有地民人。轻去乡。反致抛荒故业。如无业之人。听其出口。则五方聚处。旗民交杂。易滋事端。再热河地方。原驻满兵二千名。若将此项民地。分给旗人耕种。则兵粮充裕。尚可添拨驻防。于边防更为周密。是以令该督查明定议。请旨办理。今该督详查、喀喇河屯厅所辖之白马关、潮河川、热河厅所辖之张三营、白马川、四旗所辖之波罗河屯各汛内。凡有平坦可耕之区。悉系旗地。间有民人新垦者。俱系旗圈余地。自雍正十年奉旨、听民认垦输粮。从此民人安立家室。悉成土著。如一旦拨给旗人。恐民糊口无资。难于别处安置。且系零星段落。计地二千九百余顷。而地段有十万四千余段。散布山巅溪曲。即分给旗人。亦不能自种。是旗人未受得地之益。而民人先有失业之累。应如所请。将喀喇河屯等处地亩。仍听民人照旧耕种。但古北口外。边防所系。尤宜慎重稽查。应令该督转饬该管各员。留心约朿。实力严查。无许无藉游民。藉口垦地滋事。从之。   ○兵部议覆、甘肃巡抚黄廷桂疏称、大通卫守备衙署。驻劄向阳堡。该处并无城郭防汛。仓库监狱。均关紧要。查附近之白塔营。既有城垣。又有都司驻劄。请将守备移驻白塔营。不惟仓库监狱严谨。即番民纳粮诉讼亦便。应如所请。从之。   ○予故江南副都统兼骑都尉七神保、致祭如例。   ○旌表守正捐躯之直隶盐山县民张得财妻、邵氏   ○是日、驻跸南衙门。   ○癸丑。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诣永慕寺行礼。   ○谕军机大臣等、张若霭一摺。朕已交讷亲带去查办。但讷亲归途始到山东。为时尚迟。可照原摺钞录一封。密寄与喀尔吉善。令其留心访察。若易于办理。便可早结。若不能即结。则俟讷亲到彼会同妥办可也。寻据山东巡抚喀尔吉善奏、奉到密寄原摺。有登州府属海阳县。私立央央教名色。得自传闻。现在留心密访。一得确实。即行拏究。得旨。览。   ○大学士等议覆、御史史积琦奏请、敕令州县。化导乡人。各省立有规条。似无庸议。得旨。牖民正俗之要。虽屡经朕谕。不啻再三。而各省督抚。实力奉行者鲜。其去取属员。不过以听断明、应对给者为能。如该御史所指者实有之。若概以屡奉上谕。立有规条。无庸再议为辞。则颓波日下。民不知礼义。所系诚非小也。其令各省督抚。将历年所奉教养百姓之事。现今如何奉行。并行之有无成效之处。悉心条对后。大学士九卿再行详议以闻。   ○是日、驻跸旧衙门。翌日亦如之。   ○甲寅。上诣元灵宫瞻礼。   ○遣官祭先医之神。   ○乙卯。上奉皇太后还宫。   ○春分。朝日于东郊。遣諴亲王允秘、恭代行礼。   ○工部议覆、甘肃巡抚黄廷桂疏称、秦州罗峪河、发源于州治西北之凤凰山。东流至周家磨。绕城而过。汇入汐河。从无水患。嗣州民因利目前取水之便。将周家磨河流故道。建坝堵塞。引归西流。由罗峪河桥下。南入汐河。不能畅洩。以致屡受冲淹。又城南之吕二沟。向于南岸修筑长堤。开浚小河。引水东流。至城东关对面之南。汇入汐河。嗣因废河为地。将旧堤掘开。直冲汐河。以致州城东西两面受冲。请将周家磨新开河。筑坝堵塞。使河流仍归故道。并于坝上建龙王庙一间。复于坝之上流。疏浚旧小渠。引水济用。建大小木桥。上盖卷棚。以济行旅。其吕二沟缺口。照旧筑坝堵塞。使沟水仍由小河东流。均应如所请。从之。   ○予故原品休致领侍卫内大臣萨穆哈、祭葬如例。谥勤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