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242 页/共 1860 页
○甘肃巡抚黄廷桂奏。皋兰、金县、陇西、安定、通渭、平凉、固原州、盐茶厅、秦州、徽县、秋禾被雹。现饬勘查。分别赈免汇题。惟秦州、通谓县、二处。冲倒房屋压毙人口。殊堪悯恻。亦经檄令赈给银两。得旨。所奏俱悉。
○署两广总督庆复奏覆。交地荒歉。饥夷流入内地。良匪莫辨。已饬令查明。病饿者暂与存恤。强壮者酌给口粮。押送出关。并严禁民人。不得收留贩卖。至审讯与夷目韦福琯往来之民人叶蓁、并未在夷境主谋多事。周老六、亦无教习拳棒之事。俟并案审拟办理。得旨。是。知道了。
○又奏。两粤雨水调匀。晚禾丰茂情形。得旨。览奏曷胜欣慰。卿在滇而滇丰今在粤而粤稔。可谓一路福星矣。
○又奏。粤西思州边境土司。偶值雨泽愆期。地涌水泉。灌溉千亩田禾。农田有赖。得旨。欣悦览之。所悦者非为嘉祥。乃为农田之利耳。
○福建陆路提督苏明良奏。兵丁关格等不法。失于觉察。乞严加议处。得旨。此事、尔等调度有方甚属可嘉。何罪之有。至兵丁同谋。乃汝等向来不能约束之咎。但有此功。可赎前愆。今后慎之。其闻上达、林三、待事定之后。交那苏图、给咨送部引见。朕欲加恩也。
○漳州镇总兵龙有印奏。兵丁关格等不法。臣有统辖之责。乞敕部严议。得旨。汝等此番料理。颇属可嘉。已交部议叙矣。至于平时失于防范。不能辞其责。而甚至兵丁同谋为匪。汝岂得无过。俟审明后。功过亦不相掩也。
○潮州镇总兵武绳谟奏。诏安县匪犯陈作聚众不法。臣属黄冈饶平。界连闽省。当饬将备带兵接应。拏获夥匪九名。解县审讯。并堵缉余党情形。得旨。所奏俱悉。至汝如此策应有方。殊属可嘉也。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三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四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七年。壬戌。九月。丁巳朔。谕大学士等。江南淮、徐、凤颍等处。今年被水甚重。民人困苦。朕宵旰忧劳。百端筹画。为养民裕食之计。查山东德州、临清两处。有截留漕米共十万石。原以备山东直隶缓急之用者。今两省秋成丰稔。无需米粮接济。若以之拨发下江淮徐等处。则顺流而下。一水可通于地方正有裨益。著江南督抚、知会山东巡抚。将如何运送。公同妥议。速行办理。毋得迟延至于江南赈济需米正多。据德沛、陈大受摺奏。已将江南各州县仓谷。拨运三十万石。并淮徐等处现存谷二十四万石。为平粜赈恤之用。又借浙江仓粮十万石。又从前上下江巡抚奏称发银十万两。前赴河南采买麦石。运江应用等语。朕又降旨。令将江南明年漕粮。应截留若干之处著该督抚定议具奏。并降旨将山东登州贮谷六万石由海运送江南。今又添运山东截留漕米十万石。不知江南被水地方。已足敷用否。著德沛、陈大受、张楷等通盘计算。现存有米若干。陆续运到若干。如何接济至明年春夏之交。共须米粮若干。始可敷用。一一具摺速奏。该部即遵谕行。
○又谕、出场马匹。原定以不拘八九月。惟看时令之燠寒再行解送。今秋天气尚热。值草秀之时。正宜牧放马匹。俾得肥壮。乃伊等即行解送。殊属过早。嗣后出青之马。务令饱饫丰草。俟实应解京之时。详报该部查核。俟覆准到日。再行解京。并交察哈尔左翼总管。于每年入场时。将天气之燠寒。霜降之早晚。随时报部。以便查核。
○吏部议覆、湖南巡抚许容疏称。湘潭县遗缺听部拣补。查有拣发之于文骏、汪度、冯运栋、李松等、俱系候补人员。应令该抚等、即于命往人员内、酌量委用题补。毋庸再行拣选。如拣发人员内、实无可题补之员。即声明具题。再行照例拣选。嗣后各省应调补之缺。如该督抚声明、无可调补题升之人。遇该省现有拣发人员。即照此例办理。如命往人员。尚未到省。该督抚题请拣发。臣部亦照此例办理。从之。
○左都御史管广东巡抚王安国疏报、乾隆六年分。雷州府属。垦复迁移税、二顷二十三亩有奇。广、惠、潮、肇、琼、连、六府州属。共报垦额外水田税、九十五顷六十亩有奇。又广、潮、惠、三府属。共报垦沙滩税、一百五十三顷七十七亩有奇。又广州府属。番禺、香山、二县。归并卫所屯田。共垦复迁移税、一十亩有奇。
○戊午。上御勤政殿听政。
○户部议准、云南巡抚张允随疏称。运铜船只。若用头号大船。尽量装载。未免转掉不灵。十损二三。查有夹<?舟秋>秃尾中船。较大船平稳。八分装载。可以无虞。应令各运官、会同地方官雇募。运官水手。不得夹带米石货物。从之。
○兵部议准、直隶总督高斌奏称。天津、沧州、二处。应添驻满兵一千二百名。所需加筑围墙。建造衙署营房。约估工费、不下五六万两。原存该营生息银。不敷动拨。请于司库地粮支用。于库项内拨银三万两。交运使转发商人营运一分起息以敷岁需恩赏弁备、新添满兵开赏之用。再添建各工。需帑数万。工程重大。该地方官未能谙练。并请简命内务府、或工部司员。会同天津道估计监造。得旨。依议不必简派司员。
○工部议准、直隶总督高斌疏称。宣化府西门里面瓮城墙一段。同东南西北四面城墙。累年被雨渗坏。边关重地。应动帑修理。从之。
○以太仆寺卿赵大鲸、为大理寺卿。
○己未。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大学士等。从来节烈之妇。祀于其乡。所以旌善端化树之风声也。刑以弼教。其致死本妇之犯。法无可贷。是以乾隆五年。福建秋审萧充一案。该抚拟以情实。九卿改为缓决。朕曾降旨申饬。盖以节妇之死。由于该犯之调戏。若将该犯轻入缓决。非所以重名教而端民俗也。今正值九卿秋审之时。其在萧充以前、定为缓决之案。俱系九卿集议。经朕览阅降旨者。此番毋庸改为情实。其在乾隆五年以后。此等案件。各省督抚多入于情实之列。九卿执法。自不得轻纵。但强奸未成。本妇因调戏而羞忿自尽者。其中情形不一朕办理勾到之时自有权衡。如果有一线可原。仍当免勾。既经一次免勾之后。下年即可改为缓决。如系停止勾到之年入情实者。下年不得即改缓决。将此传谕九卿知之。
○大学士鄂尔泰议奏。安徽巡抚张楷奏覆。凤、颍、泗、三属。从前虽常被灾歉。然每次不过数州县。且水旱兼有。独迩年合属、全被潦灾。内如阜阳县等。未尝不沟洫修治。支河通流。无如淮水一涨浮于平地数尺。即有沟洫支河。无救淹浸。臣广为访询。实因淮水下流、不能迅趋入海。洪泽湖每年开放之天然坝。闭塞不通。滚水闸又复加高。以致壅滞难消泛滥为害。此其积潦之由。不在安省而在下游。不在支河而在二渎。必使淮黄迅趋入海。洪湖坝闸。宣洩如旧。无停滞涨溢之患。然后开浚支河沟洫、以防雨水。庶民生得安等语。查治河必先筹下游。以去路无阻。而来路可通。此决川距海之说也。筹下游、亦必先筹上游。以来路有制。而后去路顺流。此浚浍距川之义也。就凤、颍、泗、而论。则以淮水为下游。就高宝、扬、而谕。又以淮水为上游。而由淮以注海。淮水则为黄水之上游。分黄以入淮。淮水又为黄水之下游。有分势。有合势。有相因之势。有相妨之势。臣按安属滨河州县。屡被水患者。由淮涨之故。淮涨之难消者。由洪泽湖底淤垫之故。洪泽湖底之淤垫者。由从前朱家海口决黄水横流。直灌数月之故。湖底既高则容纳数少。就下之水。不能进而自返。返则停滞。积渐溃溢。即沟洫支河。亦何能减洩。张楷谓因淮水下流不能迅趋入海。以致壅滞泛滥。此言是也。至谓洪泽湖每年开放之天然坝。闭塞不通。滚水闸又复加高。以为阜阳等处积淹之由。此安省人之私言。不独不为淮扬计。亦并不为淮黄计。诚使淮黄病。即以邻国为壑。终何利之有。臣按洪泽湖之天然坝。并无每年开放之例。三滚水坝、原以洩湖之有余。至滚水坝亦不及洩。然后不得已而开天然坝。盖下河既不能保。则不如保高家堰之为愈。缓急次第。固应如是。若谓开放湖坝。上游即可无水患。则古沟坝决后。洪湖水已大洩矣。上游之水。似可无停滞矣。而淹浸之患。至今未除者。抑又何故总之淮欲其常盛。黄欲其可抵。高家堰长堤。原以遏湖水之东注。使气不旁洩。以全力抵黄。设开坝导之东注。则气洩而力弱。不特下河州县将岁被淹没。而无以抵黄。黄水且倒行。既已倒行。能保其祗灌下游。绝不至壅阻上游乎。常开天然坝之说。故知为安省人之私言。非通论也。据臣愚见。现在情形。惟以治淮为急先。但使湖水深通。黄流迅速。专黄之力以刷沙聚淮之力以驱黄则上游赴淮之水。皆以海为归。而不至东溃下游车逻等坝、亦自不须开。凡入海入江之路。不过阻者通之窄者宽之。便可不至停滞。何由涨溢。伏祈敕下河臣完颜伟、与直督臣高斌、令速堵古沟坝。速浚裴家场等河。并将淮黄之来路去路。通盘计算务治、其本。毋徒治其标。或可补救。得旨依议速行。
○兵部议覆、镶红旗汉军都统和硕恒亲王等奏。八旗汉军情愿为民一案。除现任者均有额缺职守。其进士举贡生监、及捐纳职衔。未经出仕当差。应俟一年限满。汇奏请旨。至领过老圈地亩。并自置旗下、及抵买公产地亩。如移居外省。不在近京五百里内居住。并不倚赖为生者。俱彻出。入籍在近京、五百里之内。如情愿转售旗人者听不愿转卖者。仍听耕种。其抵买公产地亩价银。未经扣完。不愿接扣者。给还价银。彻出地亩。其有仍欲接扣者仍令按季交银。地亩、令其管业。至各旗兵丁官房。应行彻出。另给穷苦兵丁。若陪嫁公主人等既经内务府拨出。已隶公主属下。不便准其为民。应如所请。从之
○庚申。谕、朕车驾所至。鸿胪寺堂官有带领地方官接驾之例。从前查斯海随从时在途骚扰。甚不安静。有玷鸿胪之职。其人亦甚平常著解退。以旗员用。此次著德山随去。嗣后鸿胪寺官员派出随驾者。务须谨慎小心。不得需索生事。倘仍蹈前辙。经朕访闻。必严加处分。
○谕军机大臣等。朕闻今年湖河为患。皆由淮水下流不能迅趋入海。洪泽湖天然二坝。及高邮之南关、五里、车逻、等坝。永闭不开。水无宣洩之所。又毛城铺分减黄水十三口。虽束而为三。而各未断流。洪泽湖不能容纳。以致泛滥冲决。此次水灾。虽系完颜伟承办。实由鄂尔泰、与高斌、从前办理未协。以致水潦频仍。今复差高斌前往。恐伊回护前非。于事无益。京师议论皆然。即江南士民。亦有俟高斌到彼呈控之语。朕思河务重大。若非谙练之人。即目睹情形。亦未能深悉。况仅得之传闻乎。至于该处人民。居上游者则利于疏洩。居下游者则利于堵闭。均属一偏之见。未悉河防全局。其说尤未足凭。况此次湖河异涨。非比寻常。未可执一而论。惟是水以海为归。必顺其就下之性。斯上游不致泛溢。亦事理之常在高斌自必悉心筹画。以拯救地方为重。不致固执成见。朕既有所闻。可密寄信前去。或此番大水之后。湖河形势不同。固当因时度势。慎重区画抑或从前措置。本属未尽合宜。尤当及时变通。力为补救。断不可回护前非。务须通盘计算。悉合机宜。俾湖水安澜。黄流顺轨。上游之凤、颍、泗等属。无湖水倒漾之虞。下游之高、宝、兴盐均免田庐淹没之患。庶克纾朕南顾之忧。并令伊等将现在情形、及应如何办理之处。据实速行奏闻寻高斌奏臣查今年湖河为患之处。一系古沟漫工。一系石林水口。盖古沟不漫。高邮之三滚坝、原可不开。下河地方、自不致受洪湖之水患。但古沟之漫。实由于洪湖之异涨。而洪湖之异涨。实由于淮河上游、雨潦过多。暴水骤至。迥与寻常盛涨不同。是以高堰水志。长至一丈五尺六寸。山盱三滚坝、过水至七尺之多。其时清口大辟。势若建瓴。直注外河山安海防。畅行入海。若古沟不漫。再守旬日。涨水自消。并非入海不能迅趋。与宣洩无所之所致。其毛城铺减坝、过水无多。较之洪湖异涨之水。不啻千百之一二。分洩适合机宜。并非该坝洩水过多。以致洪湖不能容纳。至古沟漫工之为害。较于常年开放天然坝之害。实属相等。天然坝之必应永闭、不开。以免下河淹漫之患。毫无疑义。至若石林口之水患。则系今年八月内。河工疎于防范所致。原非平时经理未善。臣查下江被灾州县。计二十有九。皆系夏秋。雨潦为灾。惟下河兴、盐、等处。复受古沟漫水之患。至上江凤、颍、泗、被灾之处。计十九州县。亦因天雨过多。山水大发所致。当六七月水发之时。淮河上源诸水。俱汇注洪湖。以致洪湖异涨。泗州、即在洪湖上口。水势直注入湖。其最近之泗州。犹顺流直下。并无倒漾之事。其不能逆流远至数百里之上。为害凤颍。尤显然可见者也。伏惟圣明。深悉河防机要。指授方略。谓邵伯以下入江之路。宜多开几处。特命臣等留心详勘办理。臣等钦遵到扬州、同督抚面商。即遍寻通江河路。于湾头之下。董家沟之上。查有石羊沟一处。原有旧河形。直达于江。此处可以挑河。修做滚坝四十丈。又芒稻闸之下。有董家油房、白塔河、孔家涵、三处。亦有河三道。现俱通江。因防私盐偷越。俱有土坝堵塞。今拟挑通河道。口门处、添建滚坝四十丈。以应石羊滚坝。并修理运盐河路。盐漕运行俱便。而淮水入江。更可畅达。查古沟漫口、及高邮各坝、堵闭之后。各处水落工平。田畴涸出。湖河形势。依然如旧善后事宜。不过修补残缺。俾一律整齐坚固。除淮水入江之路。必应钦遵圣训办理。此外实无另应区画变通之处。其地方水利事宜。讲求沟洫之通塞。亦并无有碍于河防之处。容臣钦遵谕旨。悉心筹画。详勘定议奏闻。得旨。览奏稍慰朕怀。但知过能改。圣人所难。悠悠之论。固不足凭。而啧啧之言亦殊可念。一切与周学健等、和衷悉心妥议为之。至朕所指示。不过据朕一时所见。尤不可以为必是而从之。
○又谕、章隆前任广东左翼总兵官。有人奏其办事因循、不胜要地总兵之任。朕是以降旨。令其来京。因赣州尚属内地。事务较广东为简。是以将伊补用。但伊年力就衰。才具平常。恐不能振作。废弛营伍。其尚可办理镇臣事务与否。著德沛留心试用。据实陈奏。
○鸿胪寺卿梅珏成奏。正一真人张遇隆、恭祝万寿。据礼部文称。随班行礼。应列左都御史下。侍郎前。臣思真人乃道家之流。祈禳驱邪。时有小验。仍而不革可也。假以礼貌可也。乃竟入朝班。俨然与七卿并列。殊于观瞻有碍。应请敕部定议。不必令入班行。得旨。此奏是。该部议奏。寻议、应如所请。嗣后真人承袭谢恩。臣部带领引见。并遵三年来朝之例。准其入觐。照例筵宴。宴毕还山。倘在京适值百官朝贺之期。免其列班行礼。从之。
○赈恤湖北潜江、沔阳、天门、监利、枣阳、宜城、光化、七州县。并沔阳、武昌、襄阳、三卫。续被水灾军民。并缓徵额赋。
○辛酉。准噶尔部人都噶尔来降。命赏给安插如例。
○兵部议覆、两江总督宗室德沛疏称。水师营分。马步未为合宜。船只间有冗设。请将太湖营、马兵内裁四十八名。各官随丁马粮。应于步饷内、照应支银数拨给。又额设唬快船八只。分派巡防外。尚有沙船六只。水汛所用。止须三只。其马山等三汛。已有唬船驾巡。所设沙船各一只。应裁。又苏镇四营。设立小哨船九只。每营各存一只。足资巡遣。应裁五只。共裁船八只。交厂变价报部。应如所请。从之。
○调福建按察使王丕烈。为河南按察使。河南按察使储龙光、为福建按察使。
○调福建福宁镇总兵雷泽远、为漳州镇总兵。漳州镇总兵龙有印、为福宁镇总兵。
○蠲免广东崖州、感恩、二州县。上年被风灾民额赋。
○壬戌。兵部议准、直隶总督高斌疏称。直省所裁民壮九百六十八名。于各标镇营、分别派定。在兵丁子弟内、挑选精壮余丁。随营操演。每月每名给饷银五钱。遇营兵粮出。即于此内挑补。是余丁之设。仅为兵丁子弟起见。但查额兵缺出。原系先尽兵丁子弟顶补。兵丁果有壮健子弟。不患进身无阶。且现今所养余丁。俱系幼小孱弱。除宣化余丁一百六十名。已经另案改为守兵八十名。其余臣标、并提标、马兰、正定、二镇余丁。应请悉行裁汰。循照裁兵之例。按月给与养赡银两。俟拔补事故缺出。停其募补。再查直隶督标前后两营。并马兰镇总兵官。河屯协水东村将弁。应得亲丁名粮。从前恐占兵额。俱于司库存公项下动支。后因司库存公耗羡不敷。节经题明。动支建旷银两。查各省亲丁名粮。俱于额兵数内开支。即直隶提标、正定、宣化、泰宁、等镇协营。俱于额兵内支给。自应一例办理。毋庸另糜公帑。内除马兰镇、并水东村。据报系陵寝重地。现在兵丁。不敷派用。照旧办理。应请将督标前后两营。并河屯协官弁养廉。亲丁名粮。俱于额兵内扣支。督标左右两营。亦应画一办理。其从前议留之公费名粮一百四十四名。悉行裁去。从之。
○工部议准、江南河道总督完颜伟疏称。清河县运口惠济大闸。为淮扬运河门户。漕艘往来。束湖水以运行。最关紧要。自雍正十年修造。每当大汛。冲动蛰裂。应请修砌。并将下鴈翅下口。添宽五丈。使溜出金门。畅入运河。应动帑兴修。从之。
○癸亥。谕曰。僧衮扎卜曾祖色楞、原系镇国公爵。因僧衮扎卜之父沙穆巴拉锡、甚属诚恪。皇祖加恩。晋封贝子。后僧衮扎卜、承袭伊父贝子之后。御前行走多年。甚属谨慎。因往军前。皇考加恩。晋封贝勒。是此贝勒。原非世袭罔替之爵。朕欲施恩。将此贝勒分袭与伊二子。瑚图凌阿、著袭与扎萨克固山贝子。扎拉丰阿、著袭与辅国公。若日后瑚图凌阿、果有效力之处。朕自加恩。晋封贝勒。
○户部议覆、甘肃巡抚黄廷桂奏称。奉发查议之刑部郎中樊天游条奏。一、宁夏府属新渠、宝丰、二县。原系河滩。当日按户授田。地之肥瘠。尚未分晰。即照抚臣原题。每亩升科六升。至开垦之后。地多起鹻沙压。以及低洼不堪耕种者。小民授地已定。竭蹷输将。臣思地有肥瘠。起科应分轻重。垦恩饬令该抚臣查勘。于原授地内。除肥田照旧升科外。其实在瘠薄之地。量减正赋。及有类此续行报垦者。并请减额起科。倘系沙压起鹻。及水淹不可耕种之地。悉予开除等语。查新、宝、二县、新开地亩。乾隆三年。正值勘定升科之期。适遭地震。新、宝、县治议裁。归并宁夏、平罗、二县管辖。复因田地荒芜。经前督臣鄂弥达奏明。开修惠农渠口。展长汉渠之尾。引水灌溉。以安新、宝、无业穷民。试种另报升科。是新开地亩。应请俟渠工完毕。穷民按地安插后。将前项地亩。试种有效。再加确勘。视地之肥硗。定其等次。立科额赋。一、宁夏府属各渠。每年挑浚时。绅衿免役。不下五六千户。民劳绅逸。似属不均。今新、宝、二县。所开惠农、昌润、二渠。渠长户少。挑浚非易。倘绅衿一概优免。小民独任其劳。恐工力不敷。挑浚未能深广。渐至淤塞。臣愚以为别项差徭。绅衿仍准援免外。凡一切渠道岁修工作。无论绅衿庶民。按田均派。不致偏役编氓等语。查挑浚渠工。原为防护村庄。灌溉田亩。事关切己。非比别项差徭。凡有田之家。时值挑浚。需用夫料。绅衿庶民。自应共勷其事。应请自乾隆七年为始。凡宁夏、宁朔、灵州、平罗、中卫、各属之大清、唐汉、西河、惠农、秦汉、七星、美利、以及一切官民等渠。若值需夫挑浚修筑之时。无论绅衿庶民。俱按田地之分数。一例出备夫料。共勷力作。不得借名优免。如有绅衿不便亲执力作者。听其出赀雇募代役。违即详革究拟。并请勒石以垂永久。均应如所议。从之。
○甲子。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奉皇太后幸山高水长。御长春仙馆。
○谕、近日通本。三法司命盗案件甚多。刑部进呈本章。每止七件。著交刑部作速办理。勿使积累。
○大学士议准、安徽巡抚张楷奏称。凤、颍、泗、三府州所属。凤阳等十九州县。连年灾歉。今岁复被潦灾。民力更困。所有额徵漕米漕项。请照地丁之例。分别蠲缓。其勘不成灾区图。又不被灾之高阜。应完漕米。照例每石折徵银一两。俾灾地多留米石、以裕民食。得旨。依议速行。
○赈恤湖南湘阴、长沙、益阳、巴陵、华容、武陵、龙阳、沅江、安乡、等九县。续报被水灾民。并缓徵本年额赋。
○乙丑。上奉皇太后幸同乐园。还畅春园。
○谕大学士等。哈密赤靖等处防所。现有马驼。皆系昔年陆续骑驮。拨往军营者。用力已久。劳伤过甚。连年以来。多有倒毙。亦非防所弁兵、不尽心经理之故。今仍照常例、责令买补。弁兵未免苦累。著该督提、变通办理。将现今齿老有病之马驼。查明不拘价值。就近发卖。若一时无人购买。即分群牧放。如有倒毙。委员验看。准其开销。其尚足备防所之用者。仍令弁兵加意牧放。如倒毙过额。照例著赔。又安西牧放之驼只。前后倒毙一千有余。定例每百只内、准其开销四只。其余俱著弁兵赔补。但塞外弁兵。多系寒苦。若令赔偿此项。力有不支。查该管官弁报称历年所养驼只。产获驼羔六百余只。不在交牧之额朕思若以孳生之驼羔。即补倒毙之驼数。免其赔补。于弁兵甚为有益。著该督提查明、遵谕办理。其余驼只若有年久劳伤者。亦照哈密赤靖等处之例行。该部即行文该督提知之。
○丙寅。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还宫。
○谕、朕回銮至汤山时。总办事务王大臣。不必前往接驾。部旗文武大臣。亦不必前往。俟朕到圆明园之日、再接。若有应奏之事。朕在汤山驻跸时。各大臣轮班往奏。
○户部议覆、两淮盐政准泰奏称、淮北纲盐、未完额引。请援照长芦引盐、通融运销等语。查长芦引盐、系奉旨允行。他处未便援引。应令嗣后遇歉收之年。于奏销后确查。实在不能销售引数。题明、暂准通融运销。常年仍遵旧例。各销各引。得旨。著照所请行。
○予故领侍卫内大臣、赠太子太保常明、祭葬如例。谥恪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