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选辑 - 第 14 页/共 37 页

钦差大臣李鸿章呈递与日议约往来照会及问答节略咨文(三月二十九日)   山东巡抚李秉衡奏议和条约尚须斟酌折(三月三十日到)   内阁大学士额勒和布等代奏侍读奎华等条陈折(四月初一日)   侍郎陈学棻奏和议已成请宣示中外折(四月初一日)   翰林院侍读学士冯文蔚等奏和议条款要挟太甚万难曲从折(四月初一日)   户科掌印给事中洪良品请力黜和议专修战备折(四月初一日)   河南道监察御史宋承庠奏倭人要挟太甚请更改草约折(四月初二日)   署南洋大臣张之洞来电(四月初二日到)   河南巡抚刘树棠来电(四月初二日到)   署台湾巡抚唐景崧来电(四月初二日到)   督办军务处代递詹事府左赞善贻榖等条陈呈文折(四月初三日)   翰林院代奏编修王荣商条陈折(四月初三日)   翰林院代递编修黄曾源条陈时务呈文折(四月初三日)   浙江道监察御史易俊请力黜和议折(四月初三日)   都察院代递工部候补主事喻兆蕃等呈文折(四月初四日)   都察院代递户部主事叶题雁等呈文折(四月初四日)   署台湾巡抚唐景崧来电(四月初四日到)   署台湾巡抚唐景崧来电(四月初四日到)   署台湾巡抚唐景崧来电(四月初四日到)   浙江道监察御史李念兹奏和议有可成之机宜思设法维持折(四月初五日)   军机处电寄李鸿章谕旨(四月初五日)   都察院代递各省举人呈文折(四月初六日)   内阁侍读学士贵贤奏倭夷和款贻害无穷亟须集议以冀挽回折(四月初六日)   江南道监察御史锺德祥奏和议要挟不堪请力辟邪说进用忠劲雄略之臣亟起补救折(四月初六日)   广西巡抚张联桂来电(四月初六日到)   台湾巡抚唐景崧来电(四月初六日到)   军机处寄北洋大臣李鸿章上谕(四月初六日)   山东巡抚李秉衡奏和议要挟过甚万难曲从折(四月初七日到)   吏部代递郎中延熙等昌文折(四月初七日)   吏部代递主事王荣先等呈文折(四月初七日)   都察院代递各省京官举人呈文折(四月初七日)   都察院左都御史裕德等绦陈六事折(四月初七日)   湖广道监察御史陈璧奏台地碍难畀敌折(四月初七日)   给事中余联沅奏请饬令张之洞等设法以水师直攻日本折(正月初九日)   吏科掌印给事中臣余联沅跪奏:为倭氛甚恶,现更事势危迫,拟仍吁想干断,俯采众议,直捣日本,饬令疆臣密筹决计,以纡近忧而拯眉急;恭褶仰祈圣鉴事。   窃维旅顺、威海为北洋门户,旅顺陷,威海危;是门户皆为贼据矣。闻李鸿章曾有奏称「渤海可保无恙」之说,今则门户尽失,「渤海之险安在?行将历我庭阶,入我堂奥;不知李鸿章更何说以处此!此时遂任其历我庭阶、入我堂奥,而不早为之计、豫为之防,倭之虎视鲸吞何所底止!李鸿章之误国者无论矣,不知枢臣之谋国者又将何说以处此!于此而欲救目前之急,仍莫如以水师直攻日本,为批亢捣虚之计。斯计也,臣屡言之,即各台臣亦莫不言之;闻始则阻于李鸿藻,继则格于翁同龢。倭事初起,即有以「攻日本」之说进者;李鸿藻则谓其有碍于公法,而未之许也。刘坤一到京时,又闻署台湾巡抚唐景崧电致刘坤一:须饷百万,即拟率遍师攻倭各岛;刘坤一商之翁同龢,翁同稣力以为不可行,并将电报亦弃而不存。刘坤一素尚圆通,亦无担当;此事竟作罢论。在诸臣不过谓无船也,然合疆臣之力,岂竟不能设法!抑或因惜费也,然筹兵、筹饷耗帑无算,岂于此紧要之事而靳之!又恐其轻于一掷也,然边疆土地轻掷者多矣,而独于此兢兢焉,殊不可解也!夫诸臣为辅弼之大臣,而臣为建言之末僚,识见才力,自问亦何能及诸臣之万一;而惟于国步之艰难、敌人之情伪、军情之利钝、将士之勇怯,则未尝不博访周谘,凡有可以利国家而益圣明者,不敢不尽言而无隐。今倭既据旅顺、复图威海,其势已逼我庭阶而窥我堂奥;若再虚与委蛇,视朝延安危所系如秦、越人之肥瘠渺不相关,而仍不投袂奋起,立定大计以奠盘石而固苞桑,试问误国之罪,诸臣与李鸿章有以异乎、否乎?   倭人以中国之无能为也,全师而出;其国内之空虚,不问可知。若果能以水师深入其阻,微论长崎、鹿儿岛沿海可据而有,即神户、东京亦无不震动而瓦解。即不然,我不必直取其各岛,而但以师船游弋其海口,彼旅顺之兵将撤而回顾、威海之寇亦不战而自馁;是我不必取旅顺而旅顺有可取之机,我不必制威海而威海有可制之势。于此不讲而徒张皇于某处必陷、某处可危,坐令金瓯无缺之山河日侵月削而不已,臣不知诸臣之远筹若何而决胜竟无其术也!此真可为长太息者也!   昔以贼氛尚远,而犹可从容;今则寇入已深,而岂容犹豫!署两江总督张之洞勇于任事,其谋国之忱较诸人为优;拟请旨饬下张之洞与唐景崧密商妥筹,必须设法以水师直攻日本或游弋其各岛。如实有出力将弁奋勇前往,准其破格请奖。此计若行,捣彼空国直如摧枯拉朽;即不能全师致胜,使彼有内顾之忧,而我得抽薪之计。古人行师如此类者,指不胜屈,并非行险以侥幸;诸臣亦何惮而不为哉!   臣以此事所关至为紧要,不能不披沥再为上陈。而议者不察,或谓此举实有碍于和局。不知倭奴恃胜而骄,必多方以要挟;诚以水师胁之,彼将帖耳受款,不求和而和乃速成矣。愚昧之见,是否有当?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光绪二十一年正月初九日。   军机处电寄张之洞谕旨(正月初九日)   奉旨:『有人奏:倭人全出师,国内空虚;若以水师深入其阻或游弋其各岛,使有内顾之忧,我得抽薪之计等语。着张之洞与唐景崧会商办法具奏。钦此。正月初九日』。   --以上见原书卷三十。   北洋大臣来电(正月十三日到)   密新。龚使真电:『张、邵议不成,将回。探倭除已运军火,尚有定购计价六十余万镑。乞转电』云。鸿。元。   军机处寄署南洋大臣张之洞上谕(正月十四日)   军机大臣字寄署南洋大臣张:   光绪二十一年正月十四日奉上谕:『御史张仲炘奏:「上海接济倭寇米石,有奸商叶成忠、何瑞棠两人所售不下数千万石;或以台湾采办为影射、或用小船绕川沙出口。税务司查出两起、委员拿获一起,均有奥援解脱;今仍照常售运。请饬查拿」等语。运粮赍寇,大干法纪!着张之洞确切查明,严拿惩办;并随时设法严禁奸商弊混,以杜偷漏。原片着钞给阅看。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   --以上见原书卷三十一。   北洋大臣来电(正月十五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