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新档案选录行政编初集 - 第 35 页/共 110 页
新竹知县范,对庄书朱呈玉发给谕戳
赏戴花翎、在任候补直隶州、本任台湾县、调署新竹县正堂、随带加二级范为谕饬承充事。案据户粮税总书朱琛禀称:「缘本邑清理田赋案内,奉宪饬,设立庄书,以便稽查逃粮、越占情弊,当经各前宪,举充办理在案。第查庄书之设,专司催收过户,原为稽查粮额起见。今庄书郑镜清等,过户为过户,而征粮为征粮,各办各事;以致业户买卖之后,向催钱粮,每每互相诿延,催收为难。兹查有朱呈玉一名,为人诚实,公事熟识,兼有家室,堪以承充竹北一、二、竹南一各保庄书之责,俾得着令在书房下,凡有过户,随时就于实征户册,更换户名,以期联络,而便稽查」等情。并取具认充、保结粘连,禀请给发谕戳前来。据此,除禀批示,并出示晓谕,暨颁发印簿,随时登记外,合行给发谕戳。为此谕,仰该庄书朱呈玉,即便遵照。嗣后凡遇各保内,各业户有典卖田园、房屋、山场,即令赍契报明挂号,按照契载户粮、甲数,立时推收过户,于契内盖戳为据。一面填打印簿,每季造册送核;一面知会户粮税总书,在于征粮户〔册内〕注明,先行催纳契税。以后因时征粮,该庄书仍照前定章程,收买户每契价百元,取费银五角,不得分外需索。务须照章办理,均毋违延,致干咎戾。切切。特谕。
计发戳记一颗。
一、谕仰
光绪二十年六月二十三日承粮总
印 新竹县印 私记
正堂范行 私记
●第九一出示光绪二十年六月廿三日一一二一七-一三
新竹知县范,因庄书朱呈玉充任,出示晓谕本城及各庄
赏戴花翎、在任候补直隶州、本任台湾县、调署新竹县正堂,随带加二级范为出示晓谕事。案奉宪饬,设立庄书额缺,以为稽查逃粮、匿契等弊,业经各前县遵照定章,举充办理,分别示谕在案。兹据户粮税总书朱琛,以「庄书之设,专司推收过户,原为稽查粮额起见。今郑镜清等,过户为过户,而征粮为征粮,各办各事;以致业户买卖之后,向催钱粮,每每互相诿延,催收为难。禀举朱呈玉一名,堪以承充竹北一、二、竹南一各保庄书额缺,俾得赍令在于粮房下承办。凡有过户,可以随时将实征户册,更换户名,以期联络,而便稽查」等情。取具认、保各结前来。据此,查核所禀,系为慎重粮额起见。除禀批示,并给发谕戳,颁发印簿,随时登记,按季造册送核外,合行出示。为此示,仰合邑绅民、业户人等知悉:尔等须知,庄书原为查办催收,并稽查欺隐逃粮等弊。嗣后凡有典买田园、房屋、山场,应即持契,向现充庄书朱呈玉报明挂号,按照户粮甲数,推收过户清楚,由该庄书于契内盖戳为记。该业户随即备价,赍契赴县投税。以后按时完粮,倘敢隐匿抗税,许该庄书指名禀究。该庄书仍照定章,每契价百元,向买主算给办公经费银五角;毋得分外加索,致干未便。凛之,切切。特示。
一、出示本城各庄
光绪二十年六月二十三日承粮总
印 新竹县印 私记
正堂范行 私记
●第九二案由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十八日一一三○一案由
淡水厅奉巡抚杨牌行:查厅蠹庄德等拘禁酷勒差礼
一件厅蠹迭刑等事。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十八日奉署抚部院杨牌行,查淡水厅民陈喜呈控厅蠹庄德等,诬禀伊兄陈谅等采买,拘禁酷勒差礼一案。
印 淡水厅骑缝印
●第九三付乾隆五十四年七月十九日一一三○一-一
淡水同知准台湾府关移:奉巡抚杨牌,饬查厅蠹拘禁酷勒一案,饬粮总书张升等赶办
□。(注一)毋轻信地保查覆,毋滥授佐杂(注二)讯供,随到案之后〔先〕,(注三)权事理之轻重,以次〔赶办〕,〔定限文到〕□□内一月,扫数完结,其中设有原告畏质潜逃,或被、证逃亡、物故,无从拘讯,即按例详销。或事非重大,无关风化伦常,非常赦所不原,两造不愿终讼者,□□□□□□□□□(注四)饬清厘之后,各属如再因循,不审不覆,该管上司,立即揭参。如该上司不揭,即并一照徇庇例,参奏办理,并移行。于文到之日,出具『限内不结,愿甘参处』遵依备案。该□□□□□□□摘叙各衙门积案事由,挨顺年月,于二日内汇总,缮具清折呈送,以凭察核,毋违等因。奉此,除开册呈送院宪查核外,合亟飞饬备札,仰府速即遵照□□□□□□□查办。如应解司严审者,即将犯卷迅速详解,以凭勘转。其应由道府提审查办者,并即勒限催提,议拟详司察转。其无须提讯,责成该县审详者,务须□□□□□□□□□□□□〔公〕定,断毋轻信地保查覆,毋滥授佐噪声供,随到案之先后,权事理之轻重,以次赶办,定限文到五日,扫数完结详报。间或有原告畏质,要证逃亡,事〔非重大〕,〔无关〕(注五)风化伦常,非常赦所不原,两造不愿终讼者,或准请息,或按例详销,不得仍前因循。倘再不审不覆,及应解犯卷,不行解审,该府即行严揭请参,毋稍徇违。□□□□〔先〕将现在查办缘由,并出具『限内不结,愿甘参处』遵依各三本,送司以凭呈送备案。至本司衙门移道,并批发各府、州、厅、县各词讼案件,未经办结者,亦复不少。此次〔既〕□□□〔清〕厘,尤应一体办理,迅速移行所属各厅、县,暨该府衙门,一律着承,先行赶紧,查开事由,挨顺年月,分晰登注,将如何办理缘由,于二日内汇总,缮具清册,星飞送〔司以凭〕(注六)核办。案关奏明清查尘案,限期紧迫,均勿违延,致干参咎,火速等因。计抄册一本,内开:一件厅蠹迭刑等事,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十八日,奉署抚部院杨〔牌行〕(注七):查淡水厅民陈喜,呈控厅蠹庄德等,诬禀伊兄陈谅等采买拘禁酷勒差礼一案,到府。蒙此,查此案先为厅蠹迭刑等事,业经备移查讯,各去后,延今未准□□移解。现奉宪催严切,未便延缓。兹蒙前因,合再开单移催。为此备关,烦依事理,刻将单内所开陈喜控庄德等一案,查照前移供看,及陈喜续控各情节,即日齐犯□议拟解府,以凭转解道宪讯详。案关奏明清厘要件,未便再延,致干参处,切速、切速等因。计粘单一纸。准此,查此案,先准关移,业经付办去后,兹准前因,合再催〔办〕。〔为〕(注八)此付,仰粮总书张升、陈璧,即将单开陈喜控告庄德等一案,遵照来文事理,毋再违延,干咎。速速。须付。
计粘单一纸。
右付。准此。
乾隆五十四年七月十九日给
关防 印文不明,似为淡水厅关防
付行 私记
(注一)本付前部残缺,但似系淡水分府准台湾府移,而饬付粮总赶办者。
(注二)以上十二字,依残缺字面,且参看后文补之。
(注三)后先二字,后文作「先后」。
(注四)此数缺字,依后文,似是「或准请息,或按例详销」。
(注五)此五字,依前文补之。
(注六)此三字,以意补之。
(注七)据本件案由补之。
(注八)以意补之。
●第九四禀同治十三年九月七日一一三○四-一
大甲站驿书吕洲,禀解遣领脱逃之跑勇温天送
具禀案下、派办大甲站驿书吕洲,为遣领脱逃,拿获解案,禀请察讯究追事。缘前月十九日,因专跑勇温天送赴署,支领工食、行粮,计银十三元五角,〔书〕令回家取挪长衫、夹裘、短衫裤、小帽等件,于二十二日,在署起身。讵料该勇,见财晕心,突起昧良,思欲逃脱,乃于念二日至后垄,托站馆代其写信,到下书处报病,因信以为然。及至数日不返,打听,始知将饷项、衣物一切逃逸。下书曾经函致站务专书,请先回明在案。书疾,专人四处查拏,迨至二十八日回报,逃在彰属梧栖港。书随派勇,往查无讹,即将该逃勇,指交该地乡保。书向三皂请拨一、二帮伙,互为帮解。据蔡照称:伊无闲暇帮伙,与伊无预,不肯派拨。再三与相,又云:欲解费。是以迟至初二日,无奈转请大甲司,派差协差勇,抵解来甲。查检,银物俱逝。据称:银在后垄赌完,衣物至梧栖典尽,唯领簿三本、红簿二本存。似此恶徒,无良若是,罔法已极。合亟禀解赴
辕,恳请察追严惩,俾知有法纪,庶不敢效尤。理合据情禀解。伏乞大老爷电察,讯追施行。再此名系跑勇郑清荐补陈古之缺,有信可稽,合并声明。沾感。切叩。
计粘失单壹纸、郑日升信壹封。
分府陈批:已批李禄禀内,失单、原信并附。据称领簿三本、红簿二本尚存,究竟存在何处,着再明白禀复。 私记 私记
(同治十三年)九月初七日叩 图记 寓大由站记
●第九五禀同治十三年九月七日一一三○四-四
三快头役李禄,禀解脱逃之跑勇温天送
台下三快头役李禄叩首叩禀,为解交禀讯事。缘据大甲站书吕洲禀称:「署内给银一十三元五角,交与跑勇温天送,带赴大甲站馆,给发勇资,被温天送花销脱逃,跟至彰属梧栖港,拏获逃勇温天送一名,解案究追」等情,交役管带。理合禀讯。伏乞大老爷电察施行。切叩。
分府陈批:温天送吞没勇粮,殊属可恶,既据获解,候即提案严究。 私记 私记
〔同治十三年〕九月初七日叩
●第九六提讯名单(堂谕)同治十三年九月十三日一一三○四-五
淡水分府陈,提讯脱逃之跑勇温天送,并堂谕:限半月呈缴
提讯名单承温程差李禄
计开 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