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徽商资料选编 - 第 52 页/共 55 页

《扬州画舫录》卷15 1496 公名梦星,字伍乔,一字午桥,号疾江,又号香溪。康熙壬辰进士第,官编修,著《今有堂集》。……其宗族友朋之盛,附记于后: 程名世,字令延,号筠榭。工诗,著《坐雨安居诗》、《渌饮吟稿》、《云山小稿》、《小酉馆诗存》、《杯溪集》、《捞虾集》、《拓溪续集》、《海上集》、《海上续集》、《纪游集》、《春雨楼集》、《秋水芙蓉馆稿》、《老屋吟稿》、《海上吟稿》若干卷。……晚年与叔午桥葺《扬州名园记》,仅成朱自天“念莪草堂”、“王家玉树”、倪俊民“耕隐草堂”三园图记而卒。 程晋芳,先名志钥,字鱼门。善属文,勤于学,著有《尚书集注》、《左传通解》诸书。…… 程沣,字圣泽,盐策多经济,亦家淮安。 程茂,字莼江。程卫芳,字述先。皆工诗,有专集行于世。 程志乾,字学坚,一字书舸。工诗,世传其《七夕诗》:“人当离别真难遣,事纵荒唐亦可怜”句。自名世至志乾,皆午桥侄。 程沆,字晴岚。进士,官庶吉士。弟洵,字邵泉,官舍人。为午桥侄孙,皆工诗文。     《扬州画舫录》卷15 按:程梦星为寄籍扬州之歙商子弟。参见《歙事闲谭》第11册。 1497 程邃,字穆倩,号江东布衣,又号垢道人。歙县人。博学工诗文,精金石篆刻鉴别古书画及铜玉器,家藏亦夥。善画山水,纯用枯笔,写巨然法,别具神味。工隶书。为人品行端悫,敦崇气节。早从漳浦黄公道周、清江杨公廷麟游,晚年侨居江都。文简冶春诗云:“白岳黄山两逸民”,即谓邃与孙默也。秀水曹侍郎过扬州,作长歌赠之。     《扬州画舫录》卷10 1498 胡春生,字夏昌,号赤岸,顺康间布衣。阮元《江苏诗事》云:春生本姓吕,父光吉,明季官鸿胪,拥厚资,徙居江都,以任侠名天下,春生亦有父风,家遂中落,善作水墨山水,著《赤岸诗稿》。……     《歙事闲谭》第8册《胡氏诗人传》 1499 鲍双玉有《感旧诗抄》一卷,人各一诗,各有小序,歙人居多,同时英俊,大半与焉。兹节录其序之关于歙人者,以资征考。……鲍漱芳,少多能,长而练达,有深识,随尊肯园公,盐禺旬于扬,动操胜算,业日隆起。肯园轻财好义,先生佐之,累巨万无所吝,感德美举,盖不胜书。己未冬,曳乡俗布底鞋见访,笑曰:“吾足素不耐靴。”吴在玉茂才,讳尊楣,世业禺旬,家于扬。能文,工书法。程剑秋上舍,讳国陛,侨于扬,家素封。中落,屡试京兆,客死于燕。……江元卿比部,讳士相,先世业鹾于扬,因家焉。吾少勤学,能为明七子诗。任秋曹十载,卒于官,年才四十。喜蓄书画,每下值,辄往琉璃厂坊肆,流连玩索,月无虚日。     《歙事闲谭》第10册 1500 姚际恒,字立方,又号首源主人,歙人。居仁和,为商籍庠生。著《古今伪书考》,为近人所称。富收藏,著《好古堂书目》,近中社为重印之。……际恒著作,收于府志,明书歙人,必无伪误。吾徽流寓于外者,奇士甚多。     《歙事闲谭》第5册 1501 《皖雅》引《星岩》云:新安程氏多诗人,侨居淮扬,有专集行世者,指不胜屈。余所交契,如江明经茂、鱼门编修晋芳、述先大使卫芳,皆筠榭兄弟;晴岚庶常沆、邵泉舍人洵,筠榭兄子也。筠榭四子:赞和、赞皇、赞宁、赞普,皆能诗。赞普字凫塘,送秋句云:“黄叶满身人独立,碧云无际雁长征。”程沆,字瀣亭,一字少泉,号晴岚,安东籍,乾隆癸未进士;沆弟洵,字亮斋,袁延梅《国朝诗选》录其《秋日斋中读书》诗。程茂,字江,康雍间人。……程恩泽,字云芬,号春海,嘉庆辛未进士,道光中官至户部右侍郎,著有《程侍郎遗集》。     《歙事闲谭》第8册 1502 江承固,字五,号拙庵,江都籍。康雍间,官两浙江南盐驿道。阮元《淮海英灵集》云,公父(江)演,由歙迁江都。公居官多惠政,爱民教士。天台齐次风侍郎,为公所识拔。     《歙事闲谭》第8册 《江氏诸人》 1503 江敢,字旭东,号橙里,承固子,(江)春从弟。官后选知府。有《晴绮轩诗词集》,冯金伯《墨香居画识》云:橙里性忄爽,喜交游,工诗。尤善宋元词曲,著有《练溪渔唱》。一时名士,如程绵庄、闵玉井、吴梅查、金棕亭诸公,相与酬唱无虚日。亦善绘事,其写秋葵为最工,金苞翠羽,倬有风韵。     《歙事闲谭》第8册《江氏诸人》 1504 江振鸿,字撷云,一字文叔,(江)春子。乾嘉间候选道,著《莺花馆诗抄》。江藩云:文叔,橙里先生子,(按:江文叔,据江藩云为江橙里之子即江春之侄。但许承尧则说为江春之子。待考。)为鹤亭方伯后,好善乐施。嘉庆八年,徽州大饥,捐赀赈济。性孤冷,喜吟咏,工绘事。诗宗光羲,画法天池,延接名流,座客常满。如方子云、钮非石、袁寿阶、吴兰雪、郭频加皆下榻康山,极一时文酒之盛。自君亡后,邗上无风雅总持之人矣。其题果堂诗后云:“林中惟独坐,偶读果堂诗。云影在潭底,清光人不知。君方侣方外,我亦识前期。一片秋天月,相逢会有时。”承尧按:彼时我县盐商,富且敌国,窃奢极欲,文林乃淡静至此,品格弥可贵也。     《歙事闲谭》第8册《江氏诸人》 1505 江立,原名炎,字圣言。侨居扬州,乾隆太学生。江于九先生洵之侄。著有《小齐云山诗抄》,《湖海诗传》录其《渔庵诗》。     《歙事闲谭》第8册《江氏诸人》 1506 程让堂《五友记》云:江衡,字岳南,歙丰瑞里人,而侨居钱塘者也。博词强识,能诗,善属文,杭君大宗,于人少许可。当乾隆初年,杭郡人文极盛之时,独称岳南,以为非凡所及也。乙丑之冬,(程)瑶田至杭州应商籍试,居与岳南门相对,遂识岳南。……汪随,字谨度,后更名某,为钱塘诸生,其先也歙之鄣岐人也。长余四岁,师事岳南之兄名兆歧者。余与岳南交时,则其师已死,遂从岳南游也。其人性僻而笃于朋友,为人谋而能忠,吾于谨度见之。余之主岳南,以应商籍试也。商籍必由盐运司录送督学使者,乃得就试。余至稍迟,运司录中无名,意将止矣。谨度私计曰:“商民互考旧矣,今某不于商则于民。”遂为余谋考民籍,得补录,县府试牒皆有名,乃始告余,初不令余知也,其与朋友他事皆类此。是岁,谨度先偕余归歙试,被落。反于杭,杭又不录,乃刻其途中所吟诗曰《重研集》。盖与余徒步归里门,足下茧生,故以重研自名其集。……(洪)鞯原,名性钅,歙之桂林人也。余长鞯原一岁,岁乙丑,始相见,时与诸人共饮酒,鞯原豪迈善谈辩,余则终席无一言,饮毕散去。明日鞯原以书与余曰:“人不可无友,昨见子,乃真吾友也。”遂定交焉。其后四年应小试,同为博士弟子员,鞯员尊甫,始有鹾业在怀宁,已而业滋大,遂商于扬州。尊甫乃老,鞯原代焉。鞯原固才大,而在鹾业一以诚信行之,十年之间,声名出诸巨商之右。然而鞯原固非商人者流也,少日为举子业,每考试,曹伍莫敢伦比。其文根据经术,间以示余,未尝不望而畏之。好赋诗,格调高远,步趋韦孟间。一时文彩风流,有凌铄古今之概。而家人生产,身肩其任,运筹决策,同业者又从而敬惮之。向使以经生起家,得膺当世之务,所至不知当何如矣。然即屈其才能以业鹾,而鹾之利病,所关非小,亦未尝不与为政相表里也。乃未及中身,倏焉厌世,是区区者,亦莫能竟其用,余安能不为鞯原惜。     《歙事闲谭》第23册《程让堂五友记》 1507 凌君讳廷堪,字次仲,安徽歙县人。远祖安,唐显庆中任歙州州判,遂家于歙。父文火业贾于海州。君生海州,六岁而孤,困苦穷巷中。母王氏,鬻簪珥就塾师,粗记姓名而已。去学贾不成,年二十余,始复读书向学,能属文,惧时过难成也,著《辨志赋》以见志。乾隆四十六年,游扬州,慕其乡江慎修、戴东原两先生之学,(乾隆)四十八年至京师,始多交游。……五十四年,应江南乡试中式,明年成进士。出朱文正、王文端二公之门,盖与洪君亮吉等皆以宏博见拔者也。殿试三甲,例授知县,君投牒吏部,自改教授,曰:“必如此,吾乃可养母治经。”文端曰:“吾不强子改冷官,子愿之,甚善。”文正题其校礼图曰:“君才富江戴。”又曰:“远利就冷官”。盖甚重之。既选宁国府学教授,乃奉母暨兄嫂之官,孝弟安贫,谨身节用,毕力著述。君之学博览强记,识力精卓,贯通群经,而尤深于礼经。不辍寒暑,三十余年,著《礼经释例》十三卷。……病卒,年五十有五。     《歙事闲谭》第6册 1508 汪纯粹,字暴士,(清嘉道间 )黟县人。由商籍补杭府学生。     道光《黟县续志》卷6《人物 孝友》 1509 (歙县新馆鲍氏之鲍寅初)曾祖父之未迁会稽也,家中落,两世祖妣皆苦节,嗣以禺策起家,始克请旌于朝。……而余(按即鲍源深)之先世亦以业鹾迁和先。……寅初射策甲科,翱翔蓬署。(鲍源深在)同治间诰授荣禄大夫,山西巡抚兼提督盐政,前户部右侍郎顺天学政。     《歙新馆鲍氏著存堂宗谱序》 1510 (咸丰四年三月甲辰)户部右侍郎王茂荫奏钞法未善,酌拟章程四条,并以兵民怨恨自请严议。得旨:王茂荫身任二卿,顾专为商人指使,且有不便于国而利于商者,亦周虑而附于款内,何漠不关心国事至如是乎 ……此摺著军机大臣详阅后,专交与恭亲王载铨速行核议,以杜浮言。…… (咸丰四年三月丁未)谕内阁,……王茂荫由户部司员经联擢为侍郎,宜如何任劳任怨筹计万全。乃于钞法初行之时,先不能和衷共济,只知以专利商贾之词,率行渎奏,竟置国事于不问,殊属不知大体。……     《东华续录》咸丰卷26 2511 (咸丰四年六月庚辰)谕军机大臣等:前因王茂荫奏请将皖省徽郡暂归浙江管辖,当经谕令黄宗汉将该郡防剿事宜悉心筹画,未据该抚将办理情形覆奏。本日复据王茂荫奏称:“徽州知府达春信任门丁李姓并廪生潘炳照于捐输团练,多方扰累。该处民捐钱文不下十数万,因被经手人冒销用尽,乃复立续捐局,按户诛求,怨声载道。所雇乡勇多花会中人,于祁门黟县市镇奸淫抢掠。两邑之民群起公愤,欲竖义旗以抗勇。请饬黄宗汉就近查办”等语,……即着黄宗汉迅派明干之员前往徽州严密查办。该府达春如不胜任,即著据实参奏。……     《东华续录》咸丰卷27 1512 (咸丰四年十二月壬子)谕军机大臣等:本日据王茂荫奏:大江南北捐局过多,官私错杂,扬州以下沿江各府州县设有十余局,苛敛行商过客,假公济私,包送违禁货物,甚至聚众敛钱,以钱聚众。普安、薛家港等局竟至互图并吞,大肆争斗,商民无不受害等语。雷以诚创议捐厘,协济军饷,原在扬州一带办理,尚属妥协。何以普安等局竟有收捐未解粮台之弊。著托明阿等确切访查。如有奸徒藉端渔利,藐法营私,即著饬令该地方官严行究办。其在大江以南者,并即移咨怡良就近查明。如系私设,即行严禁。     《东华续录》咸丰卷30 按:据《碑传集补》卷59《王节母赞》载:王茂荫祖父曾“远贾于潞河”。由此可知王茂荫系徽商后代。 1513 北京歙县会馆观光堂,有题名榜,有清一代,吾歙木籍、寄籍之官京朝取科第者皆与焉。录之以备参考: 计大学士四人;康熙朝文华殿徐元文、乾隆朝文渊阁程景伊、嘉庆朝体仁阁曹振镛、道光朝体仁阁潘世恩。 尚书七人:户部徐元文、刑部徐乾学、吏部程景伊、户部曹文埴、吏部潘世恩、礼部吴椿。 侍郎二十一人:吏部右徐秉义、工部左阮尔询、户部左李俊、吏部左凌如焕、兵部左胡宝王、礼部左谢溶生、工部左汪廷王、吏部左曹城、兵部左江兰、刑部左金应琦、工部右鲍桂星、刑部左程国仁、工部左程左洛、工部左吴椿、户部右程恩泽、礼部右吴文溶、吏部左潘曾莹,吏部右王茂荫、户部左汪元方、工部左潘祖荫、工部右鲍源深。 都察院都御史七人:徐乾学、程景伊、曹文埴、曹振镛、潘世恩、吴椿、汪元方。 内阁学士十五人:徐元文、徐乾学、徐秉义、李绂、凌如焕、程景伊、谢溶生、汪廷王、曹城、潘世恩、曹振镛,鲍桂星、程恩泽、吴文溶、潘会莹。 状元五人:顺治己亥科徐元文、乾隆壬辰科金榜、乾隆癸丑科潘世恩、嘉庆乙巳科洪莹、同治戊辰科洪钧。 榜眼即一甲二名二人:乾隆庚子科江德量、乾隆庚戌科洪亮吉。 武榜眼一人:乾隆癸丑科鲍友智。 探花即一甲三名八人:康熙乙丑科黄梦麟、雍正甲辰科汪德容、乾隆戊辰科汪廷王、乾隆庚子科程昌期、乾隆辛丑科汪学金、乾隆乙卯科潘世璜、道光庚戌科谢增、咸丰壬子科潘祖荫。 传胪即二甲一名五人:乾隆甲戌科汪永锡、乾隆庚辰科曹文埴、乾隆辛巳科蒋雍植、嘉庆己未科程国仁,光绪甲午科吴筠孙。 会元三人:乾隆辛巳科陈步瀛、乾隆丙戌科胡珊、乾隆庚戌科朱文翰。 解元十三人:康熙癸卯科湖广乡试黄士焕、康熙庚午科浙江乡试吴筠、康熙戊子科江西乡试李绂、康熙癸巳科江南乡试许霰中、康熙甲午科江南乡试方炳、乾隆癸酉科江南乡试胡溶、乾隆壬午科江南乡试吴钰、乾隆丁酉科江南乡试吴汶、乾隆丁酉科浙江乡试吴一骐、乾隆甲子科河南乡试吴国仁、嘉庆戊午科江南乡试黄承吉、道光辛卯科江南乡试汪立权、同治甲子科江南乡试江璧。 进士计二百九十六人:顺治朝丁亥朱延瑞,张光祁;乙丑张习孔、刘兆元(寄籍浙江,以下注县者皆寄籍)、方跃龙(于潜)、汪继昌(嘉兴);壬辰洪琮、何如龙、王仁云、罗汉章(丹徒)、吴元石(按:更名雯清,杭州)刘廷献(仁和)、胡方学;乙未许书、郑嗣武、汪友明、闵叙(江都);戊戌程瀚(上元)、吴铲(钱塘)、黄如瑾(溧阳);己亥罗苍期、王国相、洪乘轩(经)、项时亨、鲍济、郑为光(仪征)、吴涵(钱塘)、徐元文(昆山);辛丑徐斌(昆山)、程涞(山阳)、江皋(桐城)。 康熙朝甲辰王铉(江宁)、程万钟(常山)、洪圩、汪溥勋、黄士焕(湖广);庚戌汪浩然、汪虬(繁昌)、江德新、徐乾学(昆山);癸丑汪鹤孙(浙江)、徐秉义(昆山);丙辰许承宣(江都)、程浚(仪征);己未鸿博、汪灵(钱塘)、鲍荐(繁昌);壬戌吴苑、阮尔询(宣城);乙丑汪薇,许承家(江都)、黄梦麟(溧阳)、汪煜(黄岩);戊辰唐鸿举、程榔(休宁);辛未程文正(江都);甲戌程饰仪征)、程湄(江都)、吴岳(湖广);丁丑许迎年(江都)、程本节(合肥);庚辰江为龙(桐城)、鲍夔(杭州);癸未吴瞻淇、吴蔚起、吴涟(浙江)吴焕(钱塘);丙戌程彦(武进);乙丑汪徙、程喈、方觐(江都)、李绂(临川)、吴筠(仁和)、吴观域(钱塘);壬辰洪译、鲍开(常熟)、汪泰来(钱塘)、程梦星(江都);癸巳曹志宏、程觅、江发(乌程);乙未凌如焕(上海)、吴鲲。 雍正朝癸卯洪肇林(仪征)、朱世勋(宜兴)、周炎(杭州);甲辰朱陵、程锡琮(六安),汪德容、胡先(仁和);丁未黄斐然(溧阳);庚戌吴炜、吴华孙、汪振甲(浙江)、胡际泰(杭州)、方邦基、江宏禧(钱塘)、唐廷赓(定海)、罗克昌(高邮);癸丑金士仁、程仁秩(江都)、朱桓(宜兴)、项樟(淮安)、汪师韩(钱塘)、凌应龙(上海)。 乾隆朝丙辰程栋、方骞、叶昱(嘉兴);丁巳程隆家、洪本仁(扬州)、许宗峻(仁和)、黄克业(如皋)、凌应兰;己未程景伊(武进)、叶苑(仁和);壬戌郑捷甲、谢溶生(仪征)、仇然(钱塘);乙丑徐光文、江权、李友棠(临川)、吴毅(杭州)、张文(扬州);戊辰金长溥、曹学诗、庄来、吴缓诏、汪廷(镇洋)、叶世度(仁和)、胡梦桧(钱塘)、洪其哲(贵州);壬申曹日、刘标、吴以镇、汪涛、郑鸿撰(钱塘)、程忻(仪征);甲戌徐焕、程阐、胡王、汪永锡(钱塘);丁丑罗廷梅、洪钧、郑眦、朱芫会、江廷泰(江都)、程文球(繁昌);庚辰曹文埴、程之章(浙江)、汪献芝(浙江);辛巳项淳、金云槐、蒋雍植(怀宁)、汪为善(昆山)、曹坦(河南)、陈步瀛(江宁);癸未唐采松、汪百名、吴珏、程沆(安东)、洪锡璋(扬州)、丙戌胡珊(元和)、吴礼(镇详)、王邦治(浙江);己丑汪焕(宜兴)、程元基(仪征)、潘奕隽(浙江);辛卯程晋芳、曹城、吴覃诏、程世泽、洪朴;壬辰金榜、王照(仁和)、郑宗彝(江宁);乙未吴绍唔、许火(浙江)、汪铭魁、汪日永、吴绍浣、吴一骐(浙江);庚子程昌期、江德量(仪征)、吴甸华(沐阳);辛丑曹振镛、程嘉读、程嘉训、汪学金(镇洋);甲辰潘奕藻(吴县);丁未朱承宠、郑文明(仪征)、汪彦博(镇洋);庚戌朱文翰(元和)、洪梧、凌廷堪、洪亮吉、黄诛(甘泉);癸丑潘世恩(吴县);乙卯潘世璜(吴县)。 嘉庆朝丙辰赵慎畛(湖南);乙未鲍桂星、程祖洛、王家景(浙江)、程国仁(河南);辛酉吴鸣捷、方振(江西)、吴毓宝(云南);壬戌吴椿、金式 玉(浙江)、程赞清(仪征);乙丑程家祥(芜湖)、黄承吉(江都)、程元吉(安东)、程家督(河南);戊辰张廷浩;己巳鲍珊、黄台、洪莹、积厚、郑士杰(仪征)、胡勋尧(青浦)、汪士侃(无锡);辛未吴榕、朱文来、程恩译、罗尹孚;甲戌程川佑、郑兆杞(江宁);丁丑汪熙、徐王;己卯吴文(仪征);庚辰徐宝善、方用仪(江西)。 道光朝壬午鲍承焘(浙江);癸未鲍廷淳(改名文淳)、许球;丙戌徐上镛、项名达(浙江);己丑周茂祥、程德麟(全椒);壬辰王茂荫;奏巳胡正仁、程葆、朱丽宣(荆溪)、汪元方(余杭);乙未汪觐光(甘泉)、叶朝采(浙江)、程锡蕃(全椒);丙申江健、方允环、陈鲁(上元);辛丑汪藻(浙江)、潘曾莹(吴县)、汪(昆山);甲辰吴骏昌(仪征);乙巳潘遵祁(吴县);丁未鲍源深(和州);庚戌谢增(仪征)。 咸丰朝壬子潘祖荫(吴县)、胡履吉(青浦)、吴潮(仪征);癸丑宋梦兰、汪承元(甘泉)、张德容(西安);丙辰徐景轼、鲍勋、张光藻(广德)、潘祖同(吴县钦赐);庚申汪国凤(仪征)。 同治朝壬戌鲍功枚;癸亥胡隆询(仪征);乙丑黄崇性、江璧(甘泉);戊辰鲍存晓(山阳)、朱世璺(钱塘)、郑崇龄(上元)、洪钧(吴县);辛未汪运纶、郑成章、洪镔、周孚裕(芜湖);甲戌程开运。 光绪朝丁丑程夔、蒋其章(钱塘);庚辰汪宗沂、江昌燕、鲍恩缓、徐贞;乙丑鲍琪豹,吴丙湘(仪征);丙戌潘尚志、鲍公增(丹徒);壬辰吴宝(仁和)、汪春榜;甲午吴筠孙(仪征);癸卯徐谦;甲辰许承尧。 举人约近千人。……     《歙事闲谭》第11册 索引: 237 256 265 340 340 341 373 375 379 441 750 1406 1409 引用书目 《明实录》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本 《清实录》 伪满影印本 《东华录》 (清) 王先谦撰 光绪十年刊本 《东华续录》 (清) 王先谦撰 光绪十年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