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科活人全书 - 第 25 页/共 42 页
及将收收后。则又以无咳为佳。如麻已出而咳不止。身热作渴。烦躁不食。脉洪者。以古方黄连解毒汤(见三十五条)加生地黄、鲜骨皮治之。肺热如咳喘者。用生地黄散去陈皮。加黄芩、葶苈、桑白皮治之。喘甚者。加栝蒌霜、白芥子、苏子、莱菔子治之。出尽及收后微微咳嗽者。此余邪未尽。肺气未平也。不须服药。若欲治之。则以泻白散合三味消毒散。俱去甘草与服。如肺燥塞不利而咳者。以利金汤去陈皮、桔梗、甘草、生姜。加麦冬、牛蒡子、黄芩、桑白皮治之。麻尽透而壮热咳嗽大便闭者。以除热清肺汤去赤芍、甘草。加黄连、黄芩、地骨皮、火麻仁、枳壳以清利之。或加大黄下之。如出尽及收后。咳嗽甚而仍不止者。是属瘀热。治宜清热降火。佐以消痰之品。以清咽滋肺汤去玉竹、桔梗、甘草。加黄连、枯黄芩。或聂氏清肺饮去陈皮、柴胡、桔梗、甘草。
加贝母、黄连主之。出尽收后。咳嗽不止而多痰者。以清咽滋肺汤去玉竹、麦冬、桔梗、甘草。加枳壳、茯苓、陈皮治之。或聂氏清肺饮去柴胡、桔梗、麦冬。加枳壳治之。若麻至五六日。而仍咳嗽气粗。外热不退。乃尚有余毒留于肺胃。宜用孟介石清肺饮。除僵蚕、柴胡、陈皮、桔梗、甘草。加地骨皮、桑白皮、葶苈治之。或以静远主人清肺饮。去桔梗、甘草。加石膏、黄芩治之。如麻后咳嗽。声音不清。不思饮食。眼目不清。唇口干燥者。以清肺消毒化痰汤去桔梗、甘草、治之。
若麻后气喘。咳嗽连声不住者。此乃毒流于肺经。肺中伏火。金虚叶焦。故咳嗽连声不住也。以秘本门冬清肺汤。或用骨皮清膈散。俱去桔梗、甘草、糯米治之。如体热者。亦以秘本门冬清肺汤。去甘草、桔梗、糯米。加黄连、黄芩、牛蒡子治之。咳嗽甚而气喘连声不住。甚至饮食呕水者。
此热毒乘肺而然也。亦以秘本门冬清肺汤去甘草、桔梗、糯米。加蜜炙枇杷叶治之。见血者。再加茅根、阿胶治之。如咳嗽有吐血者。以麦冬清肺汤去楂肉、桔梗。加生地黄主之。兼有呕水者。
亦以此方除楂肉、桔梗治之。如麻后咳嗽气急者。以枳壳前胡汤除甘草、桔梗。以苏子易苏梗。
加芥子、莱菔子、葶苈、栝蒌霜以治之。然亦有加沉香者。在麻后似亦无害。如麻后但气粗者。以聂氏清肺饮仍除柴胡、桔梗、甘草。加芥子、苏子、莱菔子、葶苈治之。如麻后咳嗽不止。内热不清。心神不宁。夜卧不安。以天真膏除黄 、白朮、薏苡仁。加酒炒黄连、酒炒黄芩、辰砂主之。如麻后咳嗽失声发热者。以葶苈丸加地骨皮、天花粉、酒炒黄连、黄芩。水煎与服。麻后咳嗽、腹胀、喘急、烦躁、泄泻、声哑、唇青、口青者。以贾兰峰传方。除麻黄、陈皮、桔梗、甘草、白芍、加麦冬、骨皮、芥子治之。或不除白芍。更加柴胡亦可。此在麻后治法。变通在乎其人。然切不宜遽用白朮等味。如麻后久咳不止。以生地黄、当归身、白茯苓、川贝母、桑白皮、杏仁、柿霜等味。以养血、凉血、清金。而咳自止。然竟有以四物汤(见二十五条)合枳桔二陈汤。加栝蒌霜、杏仁治之者。虽曰无碍。反不若以前之七味治。药简而功捷也。如兼渴者。加麦冬、枳壳。兼喘者。加苏子、芥子治之。或更加葶苈、莱菔子亦可。其有感触风寒。咳嗽烦闷。呕逆清水。眼赤咽痛。口舌生疮者。以防风败毒散(见第五条)加生黄芩治之。如咳嗽气喘唇焦。热结在内。烦躁不宁。或口鼻出血。不拘前后。并宜以犀角解毒化痰汤。去赤芍、甘草。加麦冬、杏仁、葶苈治之。或用聂氏清肺饮。去陈皮、柴胡、淡竹叶、甘草、桔梗。加黄连、当归尾治之。收后如见此候。以加味人参白虎汤(见二十九条)去人参、甘草、糯米。加生地黄、地骨皮、黄芩以滋润之。倘或久咳不止。面浮目肿、胸高如龟、肩耸气喘、摇手摆头、口鼻出血、面色或青或赤、或白而枯、鼻燥昏闷者。皆不治之症也。(朱曰 不治之症加此。)
三味消毒散
治咽喉疼痛。及麻疹已出未出。与未出匀。又治一切疮毒。并能凉膈消痰。
牛蒡子(炒研二两) 荆芥穗(二钱五分) 甘草(五钱) 研末。每用三钱。水煎服。
泻白散
治喘嗽。并脾肺经有热。目黄。口不吮乳。
桑白皮(蜜炙) 地骨皮(各一钱) 炙甘草(五分) 糯米一百粒引。水煎。食后服。加人参、白茯苓、知母、黄芩。名加减泻白散。治肺炎喘嗽。
二母散 治麻后咳嗽甚。及肺热咳嗽。
知母 贝母(去心童便洗) 生姜一片引。水煎服。或为末。白水下一钱。
麦门冬汤
(即二十八条内葛根麦门冬散去人参、淡竹叶)。
麦冬(去心) 葛根 熟石膏(各一钱) 茯苓 赤芍药(酒炒各六分) 升麻(四分) 炙甘草(四分) 水煎服。
清肺汤
治麻后咳甚。
枯黄芩 贝母 桔梗(各七分) 防风 炙甘草(各四分) 水煎服。
秘本清肺汤
治不时咳嗽。寒热唾红。
黄芩 当归 麦冬 防风 赤茯苓 生地黄 连翘 苏叶 前胡 桔梗 甘草(各五分)
桑白皮(一钱) 水煎服。
聂氏清肺饮
治麻后气粗咳嗽。
桑白皮(蜜炒) 地骨皮(去骨各五分) 麦冬(去心一钱五分) 天花粉 元参(各八分) 柴胡(六分) 桔梗 黄芩(酒炒) 川木通(去皮各三分) 熟石膏 生地黄(各一钱) 陈皮 生甘草(去皮各三分) 淡竹叶、灯心引。水煎。加羚羊角磨汁对服。
清扬饮子
麻疹主方。
西河柳(五钱) 麦冬 元参(各二钱) 牛蒡子(炒) 葛根(各一钱五分) 知母(蜜炒) 蝉蜕肚(洗去土) 薄荷叶 荆芥穗 甘草(各一钱)
淡竹叶(三十片) 水煎服。
贝母麦冬饮
贝母 麦冬 薄荷叶 元参 栝蒌仁 桔梗 甘草 水煎服。
生地黄散
治麻肺热喘咳。斑疹身热。口干心烦。
生地黄(一钱) 麦冬(五分) 杏仁 款冬花 陈皮(各八分) 水煎服。准绳有甘草。一书并有桔梗。
利金汤
治肺燥塞不利而咳。
贝母 茯苓 枳壳 陈皮 桔梗 甘草 生姜、白蜜引。
除热清肺汤
治麻尽透而壮热咳嗽。大便闭结。
石膏(三钱) 麦冬(去心一钱五分) 元参 生地黄 贝母 栝蒌根赤芍药(各一钱) 甘草(五分) 水煎温服。
清咽滋肺汤
治麻后余热。咳嗽声喑。
元参 牛蒡子 荆芥 贝母 麦冬 栝蒌根 马兜铃 明玉竹 桔梗(各八分) 甘草(四分) 水煎服。此方缪仲淳有薄荷。无马兜铃。
孟介石清肺饮
熟石膏 生地黄(各一钱五分) 麦冬(二钱) 淡竹叶(七分) 陈皮(七分) 元参 柴胡(各一钱) 当归尾 黄芩 知母(炒) 桔梗(各七分) 僵蚕(炒五只) 甘草(去皮三分) 灯心五十寸引。
静远主人清肺饮
治麻后传肺胃二经。咳喘急。
麦冬 牛蒡子 防风 茯苓 桑白皮 地骨皮 知母 桔梗 甘草 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