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疡医 - 第 118 页/共 122 页
行气之非
有一患者,服行气之剂,胸痞气促,食少体倦,色黯脓清,此形气俱虚之证也,先用六君桔梗二剂,胸膈气和;后用补中益气,去升麻,加茯苓、半夏、五味、麦门治之,元气渐复而愈。若用前剂 贼元气,多至不救。
卷之六 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下血之非
有一患者,去其患处瘀血,用四物、柴胡、红花治之, 痛顿止,但寒热口干,饮食少思,用四物白术、茯苓、柴胡、黄芩、花粉四剂,寒热即退。用六君芎归、藿香而饮食进,腐肉虽溃,脓水清稀,以前药倍用参、 、归、术、茯苓二十余剂,腐肉俱溃,脓水渐稠。误服下药一盅,连泻四次,患处色黯,喜其脉不洪数,乃以十全大补倍加肉桂、麦门、五味数剂,肉色红活,新肉渐生,喜在壮年,易于调理,又月余而愈,否则不救。凡杖疮跌扑之证,患处如有瘀血,止宜砭去,服壮元气之剂。盖其气血已损,切不可再用行气下血之药,复损脾胃,则运气愈难营达于下,而反为败证,怯弱者,多致夭枉。
卷之六 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寒药之非
有一患者,肿痛,敷寒凉之药,欲内消于血,反致臀腿俱冷,瘀血并胸腹痞闷。薛急去所敷之药,以热童便酒,洗患处,服六君、木香、当归;敷回阳膏,臀腿渐温。又以前药去木香、加川芎、藿香、肉桂、四剂,瘀血解乃刺之,更以壮脾胃,养气血得痊。盖气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寒极生热,变化为脓,腐溃深大,血气既败,肌肉无由而生,欲望其生难矣。 云间曹子容,为室人中风灌药。误咬去指半节, 痛寒热,外敷大黄等药,内服清热败毒,患处不痛不溃脓清,寒热愈甚。薛曰:此因凉药遏绝隧道而然也,遂敷玉龙膏以散寒气;更服六君子汤以壮脾胃,数日后,患处微痛,肿处渐消,此阳气运达患处也,果出稠脓,不数日,半指溃脱,更服托里药而敛。 上舍王天爵,伤足 肿,内热作渴,外敷内服,皆寒凉败毒,患处益肿而不溃,且恶寒少食,欲作呕吐。薛曰:此气血俱虚,又因寒药凝结隧道,损伤胃气,以致前证耳。遂用香砂六君子、芎、归、炮姜,外症悉退,惟体倦晡热,饮食不甘,以补中益气汤加地骨皮、五味、麦门,治之而愈。
州守王廷用,伤指即用帛裹之,瘀血内溃, 肿至手。薛谓宜解患处,以出瘀血,更用推陈致新之剂。不信,乃敷凉药,痛虽少止,次日复作,又敷之,数日后,手心背俱溃出瘀秽脓水,尚服败毒之剂,气血益虚,色黯脓清,饮食少思。仍请予治,投以壮脾胃,生气血之剂,由是脓水渐稠而愈。
卷之六 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不砭之非
有一患者,发热烦躁,用四物、黄芩、红花、软柴、山栀、花粉,烦热已清,瘀血深蓄,欲针出之,不从。忽牙关紧急,患处作痛,始针去脓血,即安。用托里养血,新肉渐长。忽患处瘙痒,此风热也,用祛风消毒之剂而痊。
卷之六 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不补之非
有一患者,臀腿胀痛,发热烦躁,刺去死血,胀痛少宽,热躁愈甚,此血脱,邪火旺而然也,急用独参汤补之,少愈。又以健脾胃养气血药治之,腐肉渐溃遂愈。大抵此症,宜预调补以顾收敛,切不可伐其气血,不行补益,以至不能收敛矣。
卷之六
汤火疮(灸疮)
凡汤火伤,急向火炙,虽极痛强忍一时,即不痛。慎勿以冷物塌之,及井底泥敷之,使热气不出,烂入肌肉。
〔丹〕 火烧,以好酒洗之;又以盐敷其上。如皮塌者,以酒熬牛皮胶敷之。如汤伤,以淋过第二次灰渣敷,立安。热酒伤,糯米粉炒黑末,酒调敷之。治汤火灼,未成疮者,用艾白根烧灰,鸡子黄和敷之,如成疮,用白蜜封之,以竹中膜粘贴,日三。
〔世〕 治汤火疮,麸皮炒黑灰。为末敷上神妙。此方有补性,始终皆可用。治汤火疮,取旧烹银炉中,烧过焦黄土,研细如粉,以生姜调于帛上,贴之痛止。一方,用溶银锅子细末,油调敷佳。
〔千〕 治火疮未起,栀子仁烧灰,麻油和封之,浓乃佳。已成疮,烧白糖灰粉敷之,燥即瘥。(用白糖,葛氏方。)
治汤火烧方上用荞麦面,炒黄色,蜜水调敷如神。
保生救苦散 治火烧热油所损,或至肌肉亦脱,一切犬啮损伤,并刀斧所伤。
用生寒水石不计多少,为极细末,调涂之。或干上,然不如油调,其痛立止,并不作脓,无分毫厘苦楚,日近完复。永无破伤风证。
水霜散 治火烧,皮烂大痛。
寒水石(生) 牡蛎(烧) 朴硝 青黛 轻粉(各等分)
上为细末。新水或小油调涂,立止。
治汤火所伤,赤烂热痛。
赤石脂 寒水石 大黄(各等分)
上为末。以新汲水调涂伤处。
治火烧桐油 水银(各等分)
上二件,以柳条不住手搅成膏。再入大黄末、石膏末,和以牛皮胶,入少水溶开,外用猫儿肚底毛,细剪掺上贴之。
绿白散 治汤熨、火烧疼痛。
用苦参,不拘多少为细末。每用以小油调搽。
凡被伤热油,痛不可忍,取厕下黑淤泥,量伤大小,斟酌多少;次以老姜汁、麻油十分之一,共研令匀,搽伤处立愈。以青黛敷之,亦妙。
治汤火伤大黄 黄芩 黄连 山栀子 黄柏 知母 贝母 密陀僧 乳香 没药 轻粉 甘草(各等分)
上为细末。用鸡子清加蜜调,不住手时时扫之。
清凉膏 治汤泼火烧,此药止痛解毒,润肌生肉。
栀子仁 黄连(去须) 白芷(各二钱半) 生地黄(二两) 葱白(十茎,擘) 黄蜡(半两) 清麻油(四两)
上细锉,于油铛中,煎地黄焦黑色,绵滤去滓,澄清。却于铛内入蜡,慢火熬,候蜡消,倾于瓷盒内。用时以鸡羽 少许,涂疮上,以瘥为度。
麻子膏 治火烧人肉烂坏。
麻子(一合,取仁,碎) 白皮 柳白皮 山栀子(碎) 白芷 甘草(各二两)
上锉细,以猪脂一斤煎,三上三下去滓。以涂疮上,日三。
黄柏散 治汤火伤。
黄柏 大黄 朴硝 鸡子壳 寒水石(各等分)
上为细末,用水调涂,极效。
柏叶散 治汤火伤。
柏叶 栀子仁(各一两) 胡粉(研,半两)
上为细末,以羊髓五大合,熔化和药,以木椎研三五百遍,一日三次,涂之瘥。
蛤粉散 治汤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