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疡医 - 第 116 页/共 122 页
加味芎 汤 治打扑伤损,败血流入胃脘,呕吐黑血如豆汁。
芎 当归 白芍药 百合(水浸一日) 荆芥(各二钱)
上作一服。水一盅半,酒半钟,煎至八分。不拘时服。
百合散 治打扑伤损,败血流入胃脘,呕黑血汁者。
川芎 赤芍药 当归 百合 生地黄 侧柏叶 荆芥 犀角 牡丹皮 黄芩 黄连栀子 郁金 大黄上水煎。加童便,和服。大便利者,去大黄。
卷之六 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喘咳
若出血过多,面黑胸胀,或胸膈痛而发喘者,乃气虚,血乘于肺也,急用二味参苏饮。若咳血衄血者,乃气逆血蕴于肺也,急用十味参苏饮加山栀、芩、连、苏木。 举人杜克弘,坠马,服下血药反作喘,日晡益甚,此血虚所致耳。非瘀血为患,遂以四物加参 、五味、麦门治之,其喘顿止。又用补中益气加五味、麦门而愈。此证果系瘀血蒸熏瘀肺而喘,只宜活血、行血,亦不可下。若面黑胸胀,或膈痛作喘,当用人参一两,苏木二两作一剂,水煎急服,缓则不治。产妇多有此疾。
二味参苏饮 治出血过多,于血入肺,面黑喘促。
人参(一两) 苏木(二两)
上水煎服。
十味参苏饮 治气逆,血蕴上焦,发热气促;或咳血衄血;或痰嗽不止,加黄芩、山栀,即加味参苏饮。
人参 紫苏 半夏 茯苓 陈皮 桔梗 前胡 葛根 枳壳(各一钱) 炙甘草(五分)
上姜水煎服。
卷之六 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作渴
若因出血过多,用四物、参、术,如不应。用人参、黄 以补气,当归、熟地以养血。若因溃后,用八珍汤。若胃热伤津液,用竹叶黄 汤。胃虚津液不足,用补中益气汤,胃火炽盛,竹叶石膏汤。若烦热作渴,小便淋涩,乃肾经虚热,非地黄丸不能救。 有一患者,瘀血虽去,饮食形气如故,但热渴 痛,膈痞有痰,以小柴胡汤加天花粉、贝母、桔梗、山栀,二剂少愈。又加生地、归尾、黄芩、柴胡、山栀、花粉而愈。薛治百余人,其杖后血气不虚者,惟此一人耳。
卷之六 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大便秘结
若大肠血虚火炽者,用四物汤送润肠丸;或以猪胆汁导之。若肾虚火燥者,用六味地黄丸。肠胃气虚,用补中益气汤。
卷之六 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手足伤损
若元气虚弱,或不戒房劳,或妄行攻伐,致死肉上延,或腐而不痛,黑而不脱者,当大补元气,无可保生。若手足节HT 断去者无妨,骨断筋连不急剪去,若侵及好肉则不治。
若预为调补脾气,则无此患。大凡脓瘀内 者,即针之而投托里散,或口噤、遗尿而似破伤风者,急用十全大补汤加附子,多有生者。
卷之六 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手足疼痛
有一患者,愈后腿作痛。薛意脓血过多,疮虽愈,肝经血气尚未充实,而湿热乘虚也,遂以八珍加牛膝、木瓜、苍术、黄柏、防己、炙草,以祛湿热,养阴血,痛渐止,乃去防己、黄柏服之遂瘳。
应痛丸 治折伤后,为四气所侵,手足疼者。
破故纸 骨碎补(去毛) 苍术(生用) 草乌(各半斤) 穿山甲(去膜,桑柴灰炒,泡起为度,柴灰亦可) 舶上茴香(炒,各六两)
上锄草乌半斤,用生姜一斤擂烂,同草乌一处淹两宿,焙干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酒或米汤送下,忌热物片时。
乳香散 治打伤损,手足疼痛不可忍者。
乳香 没药(各另研,三钱) 白芷(二钱) 肉桂(五钱) 白术 当归(各炒) 粉草(各五钱)
上为细末研匀。每服二钱,不拘时,酒调下。
卷之六 薛氏分证主治大法
破伤风
河间云:风证善行数变,入脏甚速,死生在反掌之间,宜急分表里虚实而治之。邪在表者,则筋脉拘急,时或寒热,筋惕搐搦,脉浮弦,用羌活防风汤散之。在半表半里者,则头微汗,身无汗,用羌活汤和之。传入里者,舌强口噤,项背反张,筋惕搐搦,痰涎壅盛,胸腹满闷,便溺闭赤,时或汗出,脉洪数而弦,以大芎黄汤导之。既下而汗仍出,表虚也,以白术防风汤补之。不时灌以粥饮为善。前云乃气虚未损之法也。若脓血太泄,阳随阴散,气血俱虚而类前证者,悉宜大补脾胃,切忌祛风之药。详见杂病第五。 有一患者,仲夏误伤手,腰背反张,牙关紧急,脉浮而散,此表证也,遂用羌活防风汤一剂即解。此证若在秋冬腠理致密之时,须用麻黄之类以发汗,此乃暴伤气血不损之治法也。
有一患者,杖处略破而患此,脉洪大而实,此里证也,用大芎黄汤一剂,大便微行一次悉退,若投表药必死。宜急分表里虚实而治之,庶无误矣。 有一患者,寒热口干,用四物、参、 、白术、软柴、炒芩、麦门、五味,四剂少退。薛欲砭去瘀血,不从。后怔忡不寐,饮食少思,牙关牵紧,头目疼痛,恶寒发热,此脓内 也,遂砭去之即安,以八珍、枣仁、麦门、五味二十剂,前证渐愈;又用前药及独参汤,瘀肉渐溃。后因劳,又少寐盗汗,以归脾汤、麦门、五味、远志而痊。后牙关胀闷,面目 赤。又似破伤风,仍以为虚,用八珍等药亦安。 有一患者,腹痛喘促,作渴寒热,臀腿糜烂,与死血相和,如皮囊盛糊,用童便煎四物、桃仁、红花、柴胡、黄芩、麦门、花粉服之顿退;彼用黑羊皮贴之益甚。后砭去脓血甚多,气息奄奄,唇口微动,牙关紧急,患处色黯,或欲用破伤风药。薛曰:此气血虚而变证也,用参、 、芎、归、白术,并独参汤,人乳汁,元气复而诸证愈,乃用十全大补汤调理而安。此证若脓瘀内 者,宜针之。若溃后口噤遗尿,而类破伤风等证者,乃气血虚极也,急用大补之剂。若素多痰患风证者,宜清痰降火。若因怒而见风证者,宜清肝降火。若人不慎房劳,而忽患前证,此由肾水不足,心火炽甚,宜滋阴补气血为主。若误作风证治之即死。
羌活防风汤 治破伤风,邪初在表者,急服此药以解之,稍迟则邪入于里,与药不相合矣。
羌活 防风 甘草 川芎 本 当归 芍药(各四两) 地榆 细辛(各二两)
上每服五钱,水煎。
防风汤 治破伤风,表证未传入里,急宜服之。
防风 羌活 独活 川芎(各等分)
上每服五钱。水煎,调蜈蚣散服,大效。
蜈蚣散蜈蚣(一对) 鳔(三钱)
上为细末,用防风汤调下。
羌活汤 治破伤风,在半表半里,急服此汤,稍缓邪入于里,不宜用。
羌活 菊花 麻黄 川芎 石膏 防风 前胡 黄芩 细辛 甘草 枳壳 白茯苓蔓荆子(各一两) 薄荷 白芷(各五钱)
上每服五钱,水煎。
地榆防风散 治风在半表里,头微汗,身无汗,不可发汗,兼治表里。
地榆 防风 地丁草 马齿苋(各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