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神验良方 - 第 6 页/共 21 页

治虫痛 每日空心嚼榧子肉二十七枚,三日虫下。   治大人、小儿,痞块癖积 全蝎(酒浸洗炙)三钱,鸡肫黄皮(酒炙)三钱 □砂糖,丸,五更酒下二钱半。   又方卒急无药,以盐置刀头烧红,淬入水中,乘热饮之,吐痰而安。此法并治绞肠痧。   余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心脾痛者,内有郁热,顽痰,死血,虫物,或因恼怒,或因风邪而作九种心痛 瓦楞子(即麻蛤蜊,醋火锻)三分 香附(童便浸)三分 樟树子三分三味焙干,共为末,或酒或姜汤送下立止。   又方香附(锻石炒)、良姜(麻油炒)、苍术(盐水炒)各一两。共为末,每服二分,或酒或姜又方广木香九钱三分,明矾七分。炼饭为丸,每服一钱,烧酒下。   又方用胡椒,一岁一粒,白滚汤下。   又方兔粪焙干,烧灰存性,为末,黄酒下三钱,效。   胃痛又方核桃肉七个,连皮捣烂,入好砂糖在内调和,用热大酒一碗冲吃,愈。   治一切心痛,不问新久 用生地黄捣绞取汁,搜面作馄饨,或冷淘食之,良久,即刻出虫,长一尺许,遂不复痛。昔有痛垂死,语其子剖视之,后以此汁饲之,虫乃死,因得此方,屡治人屡效。   又方治暴心痛不可忍 用荔枝核为末,每服一钱,酒醋各半盏,煎至七分,热服。   治绞肠痧痛不可忍 展转在地欲死者 用盐一两,热汤调灌病患口中,盐气到腹,其痛即止。   栀子汤(热病) 肥栀子十枚(打碎姜汁浸炒,连壳研),川芎、香附各一钱。煎数沸,入姜汁三匙,再滚,入百草霜二匙调服。   蒲脂散(血痛) 蒲黄(炒)、五灵脂(酒炒,淘去沙)各一钱。醋调如膏,加水煎服。   盏落汤(气痛) 陈皮 香附 良姜 吴茱萸 石菖蒲各等分。   煎好,另用碗入香油三五点,将小盏盖之,将药淋下,热服。   面肿门   升麻冒风汤 升麻冒风葛芷苍,柴 蔓归草蔻羌,甘柏麻黄姜枣煮,能消面肿与牙眶。   余论阴脉至颈胸而还,惟阳脉上头,故面独耐寒。而足阳明胃经,起鼻交额中,入齿挟口环唇,倚颊上耳前,胃中风热,乘之令人面肿。(肺风、斑靥,方见外科)   头痛门   头疼即非真头疼,气火虚风痰火盛,若是真疼手足青,旦发夕兮归幽冥。加味芎归治诸痛,治头痛妙方 土茯苓四两(忌铁器) 金银花三钱 蔓荆子一钱 玄参八分 防风一钱明天麻一钱 辛夷花五分 川芎五分 黑豆四十九粒 灯心三十根 牙茶五钱。   河水井水各一钟半,煎一钟服。   羌吴汤 羌吴汤 麻升 ,黄柏芩连芎与归,细蔓红花苍术半,头顶项痛实时移。   单方闹杨花、川芎各等分。为极细末,左痛吹左鼻,右痛吹右鼻,连打数嚏鼻清水,即愈又方头风偏正最堪怜,近日奇方治远年,可取黄牛脑一个,川芎白芷各三钱,共为细末擦于脑,瓷器盛末加酒煎,顿热食之酒尽量,醉目酒醒痛安然。(一方用猪脑)   余论王节斋云:久病头痛,略感风寒便发者,内郁热而标寒也。本有郁热,毛窍常疏,故风易入,寒束其热,故痛愈甚。世人用辛散之剂,虽能散其标之寒邪,然以热济本病益深,当泻火凉血,而佐以辛温,则痛可愈,而根可除。   头晕门   天麻半夏与黄芩,橘皮柴胡草茯苓,风痰内作胸膈闷,头晕目黑自安宁。   天麻半夏汤(治头晕)   治风痰内作,胸膈不利,头旋目黑,兀兀欲吐,上热下寒,不得安卧此皆虚风内外作,故以天麻为君。偏头痛,乃少阳也,非柴胡不能治。黄芩苦寒,酒制炒锉,柴胡治上热,又为引用,故以为臣。橘皮苦辛温,甘草炙甘温,以治风痰,白茯苓甘平利小便,导湿热,引而下行,故以为使。不数服而愈。   天麻一钱(为君) 黄芩(酒制)五分(为臣) 橘皮(去白)七分 柴胡七分 半夏一钱 甘草五分(炙,为佐) 白茯苓五分(为使)以上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姜三,煎至一盏,去渣温服。   耳病门   辨证忿怒动胆火,左耳聋,宜龙荟丸。色欲动相火,右耳聋,宜地黄丸。醇酒浓味动胃火,双耳聋,宜通圣散,滚痰丸。三者之中,由忿怒居多,色欲伤肾难治。丹溪曰:厥阴少阳热,当龙荟丸 聪耳泻火。   龙胆草(酒洗) 当归(酒洗) 栀子仁(炒) 青皮 黄芩各一两 芦荟 柴胡 大黄青黛各五钱 胆星三钱 木香二钱五分 麝香五分神曲糊丸如绿豆,姜汤下二十丸,日进三服,七日后用针砂、酒以通其气。   通圣散 通圣防风将军芍,薄荷芎归草朴硝,栀翘芩梗并白术,荆芥麻黄滑石膏。   地黄丸(见补损) 滚痰丸(见痰饮)针砂酒 善通耳气。穿山甲(为末)一钱,针砂一两,拌一昼夜,播去山甲,以酒一碗,浸三四日,口内噙酒,外用绵裹磁石一块塞耳,以通为度。戒怒,戒色。   一方用好磁石二块,锉如枣大,头略尖,上搽麝少许塞两耳,口噙生铁,一时两耳气通,飒飒有声,勤用五七次即愈。   通明利气汤方 治虚火上升,痰郁热,或闭或鸣。   苍术(盐水炒) 白术(瓦焙) 香附(童便炒) 生地(姜汁浸) 槟榔各五分 抚芎四分 木□二分半 甘草二分 贝母一钱半 陈皮一钱二分 栀子仁 黄柏 玄参各一钱黄连 黄芩(同用酒浸,猪胆汁拌,炙干)各七分竹沥,生姜煎,食后服。   单方治耳鸣、耳聋。黄柏(去皮)八两,人乳拌匀,晒干,再用盐水炒褐色,为末,丸如梧子。每服百丸,空心盐汤下。治耳脓,先以绵杖榐净,剪猫嗑毛,烧灰存性掺入。   又方明矾,发灰亦佳,治耳内忽大痛,或出血水,或如虫在内奔走,及干痛难忍 用蜕皮烧灰存性,以鹅管吹入耳内。   余论耳之重听,悉由于火,治之必用凉药,年少人不得不治,且能受凉剂,年高人苟非疼痛,便可以不治,倘过用凉剂,恐坏脾胃。余见一医,用巴豆、斑蝥、麝香、葱汁为丸,绵裹入耳,虽似暂开,旋又复重,而人之痛苦白受,若强用凉药,又岂止于痛苦已哉。谨识治耳臭,用干胭脂、海螵蛸,共为末,吹入耳中,愈。   又方用人发烧灰存性,每日分许,吹入耳愈。   治喉闭附方用荔枝草数茎,加牛腾草或艾叶少许,捣汁,以人乳点之,或口鼻内灌入,立可多用,用后,煎夏枯草汤饮之。   治耳肾虚耳中作风水声。   椒目 巴豆 菖蒲 松脂各一钱共为末,以纸薄卷作筒塞耳,一日一换。一方,同以蜡为丸,如枣核塞耳。一方,无松脂。   又方麝香五分,全蝎十四个。薄荷十四叶,裹上二样瓦上焙干,共为细末,滴水,捏作小塞耳内,极效。   又方松香五钱,入铁锅内溶化,巴豆二十粒,为末,入松香内,用葱汁为丸,如莲子,用绵裹塞过夜。左聋塞右,右聋塞左,左右俱聋,次第塞之,其效如神。   耳鸣风热上壅方 苍术一钱五分 防风一钱 荆芥一钱 蝉蜕一钱 川芎五分 僵蚕五分陈皮五分 白茯苓五分 栝蒌仁五分 黄芩五分 细辛三分水二钟,煎至七分,食前服。   治耳内红肿痛极 连翘 黄芩 玄参 桔梗 栀子(炒) 生甘草 牛蒡子 龙胆草炒)   板蓝根(即靛子)   如感恼,加香附,煎服。外用蛇蜕(烧灰存性)吹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