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第 452 页/共 603 页
(一名阴胶)【主治】口舌生疮,刮敷之(时珍)。
【发明】时珍曰:雷氏《炮炙论》序云:知疮所在,口点阴胶。注云:取甑中气垢少许于口中,即知脏腑所起,直彻至患处,知痛所在,可医也。
甑带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煮汁服,除腹胀痛,脱肛,胃反,小便失禁、不通及淋,中恶尸注。烧灰,封金疮,止血,止痛,出刃(苏恭)。主大小便不通,疟疾,妇人带下,小儿脐疮,重舌夜啼癜风白驳(时珍)。
【发明】志曰:江南以蒲为甑带,取久用败烂者用之。取其久被蒸气,故能散气也。
【附方】旧五,新六。
小便不通:以水四升,洗甑带取汁,煮葵子二升半,分三服。(《圣惠方》)大小便闭:甑带煮汁,和蒲黄方寸匕服,日三次。(《千金方》)五色带下:甑带煮汁,温服一盏,日二服。(《千金方》)小儿下血:甑带灰涂乳上,饮之。(《外台秘要》)小儿夜啼:甑带悬户上,即止。(《子母秘录》)小儿重舌:甑带烧灰,敷舌下。(《圣惠方》)小儿鹅口:方同上。
小儿脐疮:甑带烧灰敷之。(《子母秘录》)五色丹毒:甑带烧灰,鸡子白和,涂之。(《卫生易简方》)沙芒眯目:甑带灰,水服一钱。(《外台秘要》)草石在咽:不出。方同上。
故甑蔽(《拾遗》。或作闭【气味】无毒。
【主治】主石淋,烧研,水服三指撮。又主盗汗(痛及食复,下死胎(时珍)。
【发明】时珍曰:甑蔽通气,理似优于甑带。雷氏《炮炙论》序云:弊 淡卤。注云:常使旧甑中 ,能淡盐味。此物理之相感也。
【附方】新二。
胎死腹中及衣不下者:取炊蔽,户前烧末,水服即下。(《千金方》)骨疽出骨,愈而复发,骨从孔中出,宜疮上灸之:以乌雌鸡一只,去肉取骨,烧成炭,以
服器部第三十八卷 服器之一
锅盖
(《纲目》)【主治】牙疳、阴疳,取黑垢,同鸡 黄皮灰、蚕茧灰、枯矾等分为末,米泔洗后频敷之(时珍)。
服器部第三十八卷 服器之一
饭箩
(《拾遗》)【释名】筐。
藏器曰:以竹为之,南方人谓之筐。
【主治】时行病后食、劳复,烧取方寸匕,水服(藏器)。
服器部第三十八卷 服器之一
蒸笼
(《纲目》)【主治】取年久竹片,同弊帚扎缚草、旧麻鞋底系及蛇蜕皮,烧灰,擦白癜风(时珍。
《圣惠方》)。
服器部第三十八卷 服器之一
炊单布
(《纲目》)【主治】坠马,及一切筋骨伤损,张仲景方中用之(时珍)。
【发明】时珍曰:按王 《百一选方》云:一人因开甑,热气蒸面,即浮肿眼闭。一医以意取久用炊布烧灰存性为末,随敷随消。盖此物受汤上之气多,故用此引出汤毒。亦犹盐水取咸味,以类相感也。
服器部第三十八卷 服器之一
故炊帚
(《拾遗》)【主治】人面生白驳,以月食夜。和诸药烧灰,苦酒调敷之(藏器)。
服器部第三十八卷 服器之一
弊帚
(《纲目》)【释名】彗。
时珍曰:许慎《说文》云:帚从手持巾,以扫除也。竹帚曰彗。凡竹枝、荆苕、黍秫、茭蒲、芒草、落帚之类,皆可为帚也。
【主治】白驳癞风,烧灰入药(时珍)。
【附方】新二。
白驳风:弊帚、弊帛、履底、甑带、脯腊、蝉颈、蛇皮等分,以月食时合烧为末。酒服方身面疣目:每月望子时,以秃帚扫疣目上,三七遍。(《圣惠方》)
服器部第三十八卷 服器之一
簸箕舌
(《纲目》)【释名】时珍曰:簸扬之箕也。南人用竹,北人用杞柳为之。
【主治】重舌出涎,烧研,酒服一钱。又主月水不断(时珍。《千金方》、《圣惠方》)。
【附方】新一。
催生:簸箕淋水一盏,饮数口。(《集玄方》)
服器部第三十八卷 服器之一
竹篮
(《拾遗》)【释名】藏器曰:竹器也。
【主治】取耳烧灰,敷狗咬疮(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