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征要 - 第 30 页/共 63 页

益母草   味辛,性微寒,无毒。入心胞、肝二经。忌铁。   活血行瘀,利水消肿。经闭不通,经来腹痛。临盆难产,子死腹中。   补而能行,辛而能润,为胎产要药。   此草善行走,凡崩漏者慎用。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女科   红花   味辛,性温,无毒。入心肝二经。酒喷,微焙。   通调血脉,去瘀生新。产后血晕急需,胎死腹中必用。   时珍曰:“活血润燥,行血之要药也。”   红花过用,使人血行不止,人所未知。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女科   月季花   味甘,性温。   活血调经,消肿止痛。   此花品种甚多,以每月开小红花,俗称月月红者,入药为佳。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女科   泽兰   味苦、甘,性微温,无毒。入肝、脾二经。   通达九窍,用于女科。和血有消瘀之能,利水有消蛊之效。   甘能和血,独入血海,攻击稽留。其主水肿者,乃血化为水之水,非脾虚停湿之水也。   又荀子云:“泽芷以养鼻”。盖谓泽兰白芷之气,芳香通乎肺也。   泽兰,行而带补,气味和平无偏胜之忧。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女科   艾叶   味苦,性微温,无毒。入肺、脾、肝、肾四经。苦酒、香附为使。陈久者良。   安胎气,暖子宫。止血痢,理肠风。灸除百病,吐衄崩中。   幸可利窍,苦可疏通,故气血交   艾性纯阳香燥,凡血燥生热者禁与。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女科   王不留行   味苦,性平,无毒。入大肠经。水浸、焙。   行血通乳,止衄消疔。   王不留行,喻其走而不守,虽有王命,不能留其行也。古云: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常流,乃滑利及行血之力耳。   失血后,崩漏者,孕妇并忌之。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女科   棕榈皮   味苦、涩,性平,无毒。   吐血鼻红肠毒病。十全奇效。崩中带下赤白痢,一切神功。   性涩,故止血有功,然惟血去己多,滑而不止者,宜之。若早服,恐停瘀为害。火炒烟尽,存性,窨地上,出火毒。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女科   藕节   味甘、涩,性平。入肺、胃、肝三经。   止血消瘀、吐衄崩中均可止。芎 同用,鼻渊脑泻缓能除。   《日华诸家本草》云:“产后血闷,用藕节和地黄研汁,入热酒小便饮”。可以拯危。又可开胃,解蟹毒。   藕皮:能散血。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女科   莲房   味苦、涩,性温,无毒。   入厥阴血分,能消瘀散血。经事频行不断,胎漏难于固摄。煮服解野菌毒,外治天泡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