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795 页/共 3614 页
治中风。
水银铅丹(研)丹砂(研)胡粉(研)铅霜(别研候药成入)雄黄(研)硫黄(先以铫子研)曾青(各一入湖南瓶子中。
寸。不泥合。火焰。药气起。即罗。下用筛了湿上以盆合盖。经大枣。取肉研如得汗出。慎外
附子补汤
(出圣济总录)
治中风。服前汤后服。
(案:前方系葛根汤。非大通水银丸。)附子(炮裂去皮脐)石膏(碎)干姜(炮各一两半)桂(去粗皮一两)犀角(镑一两)地骨每服五钱匕。水一盏粥投。以浓衣覆令汗药未效。宜服薏苡仁
青金丹
(出御药院方)
治中风不省。痰涎壅滞。在咽嗌间如拽锯声。连服三
两丸。或吐或利腻粉粉霜(各一两)滑石(为末三钱)水银(锡结沙子一两)半夏(汤洗过生姜汁浸为末为末。同研令
大星附汤
(一名星附散出医方大成)
中风虽能言。口不斜。而手足曳。
脉虚浮而数。风中肺也。盖风中肺。则口眼斜。风中腑则肢体废。风中脏则性命危。
凡风中腑。痰涎昏冒天南星半夏(二味切姜汁浸)黑附子白附子川乌(并生去皮)僵蚕人参白茯苓为愈。鹿
防风汤
(一名防己汤)
治证同前。
水银丸
(出圣济总录)
治中风仆地。口眼斜。涎潮语涩。手足不随。及非
时胸膈痰涎。
水银(一两)腊茶末(半两)青州枣(十枚煮取肉)上将枣肉。先同水银研令星尽。然后入下。
防风汤
(出本事方)
治中风内虚。脚弱语謇。
石斛(一两半)干地黄杜仲丹参(各一两一分)防风川芎麦门冬桂心川独活(
金箔丸
(出旅舍备要)
治中风语涩。口吐涎。头目昏。项强直。口眼。及
治痰饮肠鸣。清金箔(五十片)天南星(炮)半夏曲(各一两)白附子(炮二两)雄黄(研飞半两)牛黄(糊为丸。如绿豆大。生
茯苓汤治中风入腹。心下如刺不得卧。或在胁下。转动无常。腹满短气。欲
死。此病或中虚冷。或素有宿食。食饮不消。或素风气在内。今得他邪。往干腑脏。故
成此病。
茯苓(二两)芎干姜芍药白术当归人参(各一两)枳实(三分炙)甘草(炙一胸中有
牛黄丸
(出圣济总录)
治中急风。涎潮昏塞。不省人事。口眼斜。手足
曳。抽掣麻木。
牛黄(别研)天南星(捣罗为末内牛胆中阴干者各一两)白附子(生用半两)天麻(三分)角(镑一两)上温薄荷自然汁化下
羌活汤
(出圣济总录)
治中风。身体疼痛。四肢缓弱不遂。
羌活(去芦头半两)葛根(三分)甘草(炙一分)干熟地黄(焙三分)桂(去粗皮一分)芍钱匕。水一盏半。煎至
雄朱丹
(出和剂方)
治中风涎潮。咽膈作声。目眩不开。口眼斜。手足不
遂。应是一切风雄黄(研)朱砂(研)龙脑(研)麝香(研各一钱)白附子(生)天南星(洗生)白僵蚕(如梧桐子大。如中化一丸。揩牙龈上用豆淋酒化药。揩
八味顺气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