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792 页/共 3614 页

附子汤   (出圣济总录)   治中风欲死。身体缓急。目不得开。舌强不能语。   芍药甘草(炙)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白术(各一两)防风(去叉)防己(各一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一枚)人参黄芩(去黑心)桂(去粗皮)独活(去芦头)芎(各一两)天雄(炮裂去皮脐一枚)上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切。煎八分。去滓。空心、日午、夜卧各温服。如人行五里以热生姜粥投之。微汗出。慎外风。   五灵脂丸   (出圣济总录)   治中风精神昏昧。四肢纵缓。言语謇涩。   五灵脂(别为末)附子(去皮脐炮裂)天麻(各五两)白僵蚕(生用)天南星(生用)乌头(去皮酒浸)乌蛇(酒浸去皮骨炙各三两)地龙(去土)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各五两)白附子(生用二两)牛黄龙脑麝香(各三钱并细研)上为末。   用醇酒五升。以五灵脂末。并入细面二两。同煎成膏。与众药杵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丸。   用葱白二寸。生姜一片细锉   神照散   (出圣济总录)   治中风昏塞。肢体不收。口眼斜。   木香白茯苓(去黑皮)芎蒺藜子(炒去角)人参独活(去芦头)黄(锉各一两一分)附子(炮裂去皮脐)远志(去心各三分)萆茵芋(各一两)栀子仁(二两)上为   苦参丸   (出圣济总录)   治中风。风热未退。频服前汤。力不能攻。更服。   独活汤   (出圣济总录)   治风中五脏。奄忽不能言。四肢垂曳。皮肉痹。痛   痒不知。   独活(去芦头三两)防风(去叉)芎白茯苓(去黑皮)当归(切焙)葛根桂(去粗皮各二两)细辛(去苗叶)甘草(炙各一两)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三两)上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日午夜卧温服。若初得病自有汗。减麻黄。宿有滞气。加吴茱萸汤洗七遍。   炒。二两浓朴去粗皮。姜汁炙一两。干呕加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哕加陈橘皮汤。浸去白二两。若胸中吸吸少气。加大枣去核十二枚。心下惊悸。加茯苓去黑皮一两。若热去生姜。   加葛根。初得风不须   铁粉散   (出圣济总录)   治中风。涎潮搐搦。口眼斜。手足垂。及破伤   风。沐浴时伤风。   铁粉(研四两)天麻(一两)蝎梢(炒一分)白僵蚕(直者炒一两)白附子(炮半两)乌头(炮裂去皮脐)白花蛇(酒浸去皮与骨炙各三分)桂(去粗皮半两)麝香龙脑(各一分)丹砂(一两三味同细研)上以前八味。捣罗为末。以后三味。合研令匀。每服一钱匕。薄荷汁和酒调下。腊茶清亦得。如病势危急。研龙脑、腻粉、薄荷水调服。小儿惊风服半钱匕   防风汤   (出圣惠方)   治中风不语。两目不开。手足抽掣。发歇往来。昏塞涎   潮。   防风(去叉)羚羊角(镑)赤箭独活(去芦头)当归(切焙)麻黄(去根节)桂(去粗皮)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各一两)前胡(去芦头)甘草(炙锉)秦艽(去苗土各半两)上粗捣筛。每服四钱匕。以水一大盏。生姜半分切。煎至七分。去滓。   不计时温服。   人参顺气散   (一名通气驱风汤出直指方)   治男子妇人血气虚弱。虚风攻疰。   肌体颤掉。肩背刺痛。手足拳挛。口眼斜。半身不遂。头目旋晕。痰涎壅盛。语言謇   涩。行步艰难。心怯气短。客风所凑。四肢拘急。鼻塞头痛。脾胃不和。心腹刺痛。胸   膈不快。少力多困。精神不爽。不思饮食。呕吐恶心。霍乱吐泻。胎前产后。但是气虚   百病。皆可治之服之。常服调天台乌药(五两)桔梗(去芦)川白芷川芎甘草(炙)陈皮(去白)白术(各二两半)麻黄(去根节)枳壳(去瓤麸炒各一两半)干姜(炮七钱半)人参(去芦半两)上细末每三伤风鼻塞头痛。葱白、薄荷同煎。妇人血气。当归煎。一方去白术、人参。加僵蚕炒去丝进袭。腿膝挛痹。筋骨疼痛。大有功效。若用治气。去薄荷。增枣煎。名乌药顺气散。血虚生风。气痹之状。亦类中风。世人呼曰中风。所谓热则生风。盖大纲之论。其实疼痛瘫痪。   纵掣挛痹之证。因于血虚。气不流行者为多。间有起居不节。为贼风所中。亦必因虚而得。   故治风以暖散中通为先。通则痰气不熏蒸。风亦自得以摅散。小续命汤。古今治风良法也。   但无通气药。不可独用。复以此药兼而治之。成功必矣。一方无干姜。用紫苏木瓜汤调末服。一方治闪挫身体。不能屈伸。温酒调下。一方治瘙痒抓成疮。薄荷煎服。一方每料加天麻一两。沉香五钱。常服疏风通滞气。调营卫。进饮食。   加减续命汤   (一名小续命汤出济生方)   治中风不省人事。渐觉半身不遂。口   眼斜。手足颤掉。语言謇涩。肢体痿痹。神情昏乱。头目眩重。痰涎并多。筋脉拘   挛。不能屈伸。骨节烦疼。不得转侧。亦治香港脚弱缓热久。服之瘥。有病风人。每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