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328 页/共 3614 页

(出本草)以小麦苗绞汁服之。   滑小肠   (出本草)用冬葵子细锉。以水煎服一盏食之。一方葵子叶煮汁服之。   治小腹坚大如盘。胸中满。能食而不消。   (出本草)用曲末。服方寸匕。晨晚日二服。   卷四十二 膀胱腑门   总论   夫膀胱者。主肾也。耳中是其候也。肾合气于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也。号水曹椽。名玉海空黄帝曰。夫五脏各一名。各一形。肾乃独两。何也。岐伯曰、膀胱为腑有二处。肾亦二形应肾合膀左手关后尺中阳绝者。无膀胱脉也。病苦逆冷。妇人月事不调。望月则闭。男子失精。   尿有右手关后尺中阳绝者。无子户脉也。病苦足逆寒。绝产。带下无子。阴中寒。刺足少阴经治左手关后尺中阳实者。膀胱实也。病苦逆冷。胁下邪气相引痛。刺足太阳经治阳。在足小趾右手关后尺中阳实者。膀胱实也。病苦小腹满。引腰痛。刺足太阳经治阳。   病先发于膀胱者。背膂筋痛。小便闭五日之肾小腹腰脊痛胫酸。一日之小肠胀。一日之脾。   膀胱病者。少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则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指外侧。   及膀胱胀者。小腹满而气癃。   若肾前受病传于膀胱。肾咳不已。咳则遗溺。   厥气客于膀胱。则梦游行。   肾应骨。密理浓皮者。三焦膀胱浓。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腠理疏者。三焦膀胱缓。   皮扁鹊云。六腑有病彻面形。肾足少阴与膀胱足太阳为表里。膀胱总通于五脏。所以五脏有疾数清   卷四十二 膀胱腑门   膀胱实热(附论)   夫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阳实者。足太阳经也。病苦逆满。腰中痛不可俯仰。面肿目黄。   体   方   赤茯苓散   (出圣惠方)   治膀胱实热。腹胀。小便不通。口舌干燥。咽肿不利。   赤茯苓瞿麦(各一两)射干(半两)子芩桑螵蛸(微炒)汉防己羚羊角屑川升麻去滓。   葵子汤   (出永类钤方)   治膀胱实热。腹胀。小便不通。口舌干燥。咽肿不利。   赤茯苓(去皮)木猪苓(去皮)冬葵子枳实(麸炒)瞿麦木通(去节)黄芩车前子(滓温服。不拘时候。   榆皮散   (出圣惠方)   治膀胱实热。小便赤涩。   榆白皮(锉)车前子葵根木通(锉)瞿麦白茅根(锉)黄芩(各三分)桑螵蛸(微炒)食前温服   大黄散   (出圣惠方)   治膀胱实热。腹胁胀满。小便不利。   川大黄(锉微炒)冬葵子瞿麦(各一两)黄芩赤茯苓(去皮)紫苏茎叶槟榔木通(食前   栀子散   (出圣惠方)   治膀胱实热。心腹烦闷。小便不利。   栀子仁(一两)石膏(二两)白茅根(一两锉)赤茯苓(一两)犀角屑(一两)木通(一两竹叶二十片   猪苓散治膀胱实热。小便不通。腰腹重痛。燥烦。   木猪苓(去黑皮)防己(锉)栀子仁(各一两)滑石(碎)车前子槟榔(生锉)大黄(生   栀子仁汤   (一名泻脬汤出千金方)   治膀胱实热。小便不通。烦闷不解。腰脊   痛。舌干咽肿。   栀子仁(二两一作瓜子仁)石膏(四两)赤茯苓(去黑皮)知母(炒各二两)生地黄淡竹去滓温服   汉防己散   (出圣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