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324 页/共 3614 页
夫肛门有虫者。由胃弱肠虚。而蛲虫下乘之也。肛门为大肠候。蛲虫者九虫之一虫也。
在胃轻
蜣螂丸
(出圣惠方)
治肛门痒。或出脓血。傍有虫生孔窍内。
蜣螂(七枚五月五日收去足翅炙为末)新牛粪(半两)好肥羊肉(一两炒令香)上都捣如膏度。
又方
(出圣惠方)白蒺藜(半两炒)硫黄(一分细研)猪牙皂角(一两烧灰)上为末。入硫黄同研匀。用葱薤
又方
(出圣惠方)雄黄胡粉(各半两)上研以枣肉。丸如莲子大。以绵裹一丸。纳下部中。日再易之。
卷四十 大肠腑门
肛门赤痛(附论)
夫肛门大肠之候。其气虚。为风热所乘。热气击搏。故令肛门赤痛也。
槟榔散
(出圣惠方)
治大肠风壅。气毒攻肛门。赤肿疼痛。
槟榔川大黄(炙各一两)沉香赤芍药防风(去芦)芎犀角屑甘草(炙锉各半服。
牛蒡子散
(出圣惠方)
治大肠风毒。肛门赤痛。令人烦热。坐卧不安。
牛蒡子(炒)川大黄(锉炒各一两)黄(锉)白蒺藜(炒去刺)枳壳(麸炒去瓤三分)当滓食前温服。
大黄散
(出圣惠方)
治大肠风热所攻。肛门赤肿。
川大黄(锉炒)黄芩黄玄参(各一两)丹参(三分)赤芍药(半两)枳壳(一两麸炒
治大肠风壅。气毒攻肛门。赤肿疼痛。
(出圣惠方)枳壳(麸炒去瓤)芎沉香(各半两)川朴硝(一两五钱)川大黄(一两锉炒)甘草(
又方
(出圣惠方)皂荚树白皮(一两涂酥炙)甘草(半两炙锉)枳壳(二分麸炒去瓤)上为末。每服二钱。食
治谷道。赤肿痛。又痒方。
用杏仁杵作膏敷之。一方熬令黄。捣。以绵涂导之。
又方
(出本草)用雄黄涂在上良。
治肛门肿痛。
用木鳖子去壳取肉。四五枚。研如泥。安新瓷器或木盆内。以沸汤冲动熏洗了。取少许涂患
又方
(出海上名方)用枳壳烧熏。煎枳壳洗。服枳壳末为上药。
地榆散
(出御药院方)
治肛门痛痒或肿。
地榆荆芥穗蛇床子蒴苦参(各等分)上咀。每用药一匙。水一碗。煎二三沸
三黄丸
(出危氏方)
治肛门肿痛。或下鲜血。
黄连黄芩大黄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熟水吞下。
卷四十一 小肠腑门
总论
小肠腑者、主心也。舌是其候也。心合于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也。号监仓吏。重二斤十四后斗三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复耳前热。若寒甚独肩上热。及手小指次指之小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者。连睾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气盛则厥逆下之左手关前寸口阳绝者。无小肠脉也。苦脐痹。小腹中有疝瘕。主月即冷上抢心。刺手心主治小肠小肠有寒。其人下重。便脓血。有热必痔。
小肠有宿食。常暮发热。明日复止。小肠胀者。小腹胀。引腹而痛。
心前受病。移于小肠。心咳不已。则气与咳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