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302 页/共 3614 页

伏龙肝(半斤)黄芩甘草(炙)白术阿胶干地黄(千金作干姜各三两)上为锉散。每   治下血不止。   用大古钱四百。以酒三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亦可服半剂。   治肠风下血不止。   用獭肝烧为末。服一钱匕。   治卒下血。及金创出血不止。   (出本草)以衣中故绵絮一握。煮汁温服之。   治卒下血。   (出本草)用悬钩根皮浓煮服之。   治下血不止。   以柿木皮曝干。更焙筛末。米饮和二钱匕服之。不至上冲下脱。两服可止。   治下血。   用鸡项草根。十月采。洗干。碾罗为散服。   治大下血。   用好墨细末二钱。以白汤化清阿胶。清调稀稠得所。顿服。热多者大相宜。   治肠风泻血。   (出本草)以绿矾酿鲫鱼。烧灰和服。一方为末。用酒调下即愈。   治下血如鸡鸭肝片。及治粪后鲜血。   以黄柏为末。水调服。及治男子茎上疮。为末敷之。   治肠下虫。   (出本草)取鳗鲡鱼二斤。治如食法。切作段子。入铛内。以酒三盏煮。入盐醋中食之。鱼有五色大者   治脏毒下血经年瘦者。及大肠风虚。饮酒过度。挟热下痢。浓血疼痛。多日不瘥。   (出本草)樗树根白皮人参(各一两)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温酒调下。不饮酒者。温米饮下。   忌理之方蔑如也。后以饮啖过常。蓄毒在脏。日夜二三十行。大便与脓血杂下。大肠连肛门不堪忍。医以止血痢药不效。又以肠风药则益甚。盖肠风则有血而无脓也。如此已半年余。   气血渐弱。食渐减。肌肉渐瘦。稍服热药。则腹愈痛。血愈下。稍服凉药即泄注。气羸弱。   食愈减。服温平药。则病不知。如此将期岁。医告术穷。垂命待尽。或有人教服人参散。病家亦不敢主。当漫与服之。才一服知。二服减。三服脓血皆定。自此不十服。其疾遂愈。   治肠风泻血。   用鲎尾(平微毒)烧为黑炭。研作末。酒下。先服生地黄蜜等煎讫。然后服鲎尾末。无不断也。鲎生南海。大者如扇。牡牝相随。牡无目。得牝方行。牝去牡死。   卷三十九 大肠腑门   大小便不通(附论)   夫脾胃大小肠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盖营受水谷阳之阳不关格可滑关格。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之外格。二便俱不通。为关格也。由阴阳气不和格。   格而大小便不通也。又风邪在三焦。三焦约者。则小肠痛内闭。大小便而手足寒者。为三阴俱逆。三日死也。诊其脉来。浮牢且滑直者。不得大小便难者。由冷热不调。大小肠有游气。游气在于肠间。搏于糟粕。小便不得通流。   故大大便   方   茱萸汤   (出千金方)   治腹胁胀满。关格。大小便不通。   吴茱萸(汤浸洗去涎曝干微炒)大黄(锉炒)当归(切焙)桂(去粗皮)赤芍药甘草(炙(一两炮)煎七分服三   木香散治下焦热。大小便不通。气胀满闷。   木香黄芩(去黑心)木通(锉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三分)冬葵子(研)瞿麦穗(各煎八分   治大小便难。腹肚胀满短气。   荆芥芎蒲黄当归(锉炒)桂心(各一两)虫(三十枚炒)川大黄(二两锉炒)甘服三十丸   茯苓丸治大小便不通。   赤茯苓(去黑皮)芍药当归(切焙)枳壳(去瓤麸炒)白术人参(各五两)火麻仁大   大黄汤治中焦热实闭塞。关格不通。吐逆喘急。   大黄(锉炒)前胡(去芦头)半夏(汤浸七次炒)人参黄芩(去黑心)赤茯苓(去黑皮)温服。   赤芍药丸治大小便难。脐腹妨闷。   赤芍药桂心羌活(各半两)川大黄(锉炒)郁李仁(汤浸去皮炒)川芒硝槟榔(各一下。   芍药汤   (一名大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