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307 页/共 3614 页

独不虚人聚。   谷道秘者热则通利黄辈片热儒门事亲云。戴人过曹南省亲。有姨表兄病大便燥涩。无他证。常不敢食饱。饱则大便极难服药畏药继服粗溺下滑养窍。   老人脏腑秘涩。不可用大黄。老人津液少。所以脏腑秘涩。更服大黄以泻之。津液皆去。   定涩即有人因时疾瘥后。秘塞不通。遂致夭命。大不可轻之。凡大便不通。皆用滑腻之物。及冷水受盛移于肠间   方   痢圣饼子治年老人大便秘涩。   草果(去皮)石菖蒲(去皮毛)白茯苓麻黄(去根节)浓朴(姜汁制)独活枳壳(麸炒)术浸)良姜叉)半夏(空心。稍温服。老人小儿量以加减用之。忌生冷油腻之物。   京三棱丸治癖气注刺痛。大便秘涩。   京三棱(煨乘热椎碎捣为末)木香当归(切焙)桂(去粗皮)肉苁蓉(酒浸切焙)牛膝(炒)白术(郁李仁外。   利为   茱萸汤治胀满闭不下。   大黄丸治百病转失气。   川大黄(三两锉炒)木香干姜(炮锉)赤芍药白术芎羌活桂心槟榔郁李上为末。   丸。   搜风润肠丸治三焦不和。胸膈痞闷。气不升降。饮食迟化。肠胃燥涩。大便秘   硬。   沉香槟榔木香青皮(去瓤)陈皮(去瓤)京三棱萝卜子(炒)槐花(炒)枳壳(麸丸。梧桐子六十丸。食前煎木瓜汤下。常服滋润肠胃。导化风气。一方有大黄无木通。米饮汤送下。   大黄丸调理胸膈。祛逐壅滞。推陈致新。疏风顺气。   川大黄(锉炒)槟榔火麻仁郁李仁(汤浸去皮尖炒各二两)牛膝(去苗)芎枳壳末。炼蜜杵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生姜汤下。   大五柔丸治脏气不调。大便不通。和营卫。利九窍。消谷益血。   大黄芍药枳实苁蓉葶苈甘草黄芩牛膝(各一两)桃仁(一百枚)杏仁(四十   导水丸下剂。   大黄黄芩(各二两)滑石(四两)黑牵牛(四两另取头末用)加后项药。甘遂(一两去湿退热散肿柳根(临卧温水   润肠汤   (一名当归润燥汤)   治理大便闭燥不通。   (出卫生宝鉴)升麻生地黄(各二钱)当归尾熟地黄甘草大黄(炒)麻仁(各一钱)桃仁(与麻仁食前   麻仁丸   (出儒门事亲书)郁李仁(去皮另研)大麻子仁(另捣二味各六两)大黄(二两半半生半熟)槟榔(半两)干郁李仁火滑石亦妙。   大黄饮子   (出圣惠方)   治身热烦躁。大便不通。骨节急痛。   川大黄(湿纸裹煨)杏仁(去皮尖略炒)栀子仁川升麻枳壳(浸去瓤炒各半两)生地黄一粒。   小乌梅一枚。煎服。一方用枳实。   匀气丸治津液燥少。肠胃挟风。大便秘涩。气道不匀。   麻仁(另研二两)人参诃黎勒皮枳壳(去瓤麸炒)桂皮(去粗皮各一两)木香(一两半)匀。   炼蜜丸   枳壳汤治大肠壅结不通。腹胁胀满膨闷。不下食。   枳壳(去瓤麸炒)甘草(炙各一钱锉)大腹皮(锉三钱)牵牛子(炒)百合赤茯苓(去黑咀   宣气木香饮治膈气痰涎。食不消化。大便不通。腹中雷鸣。   木香桂(去粗皮)昆布(洗去咸焙)槟榔(锉一半生一半炮)大黄(锉炒)半夏(汤洗七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一片。大枣擘碎。煎八分。去滓。食后温服。日三。   五柔丸   (出千金方)   治秘涩及虚损不足。饮食不生肌肤。三焦不调。和营   卫。利脏腑。补三大黄(一升蒸斗米下)前胡(二两)半夏苁蓉芍药茯苓当归葶苈细辛(各一两)此丸加   槟榔丸   (出圣惠方)   治肠胃冷热不和。大便难、秘。食饮不消。心腹妨闷。   槟榔诃黎勒皮桂心郁李仁(汤浸去皮炒)川大黄(锉炒各一两)柴胡(去苗三分)草二十丸   凉药子丸治五脏伏热。痰涎壅塞。烦躁。口舌生疮。大便秘结。小便赤涩。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