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301 页/共 3614 页
(出华佗中藏经方)取雄黑豆紧小长者是。不拘多少。微以皂角汤浸发动。炒熟去皮。为细末。炼猪脂为丸。
梧
升麻补胃汤
(出东垣试效方)
治宿有阳明血证。五月间大热。因吃杏肠下
血。即远去四
经血证也。
升麻羌活(各一钱)独活防风(各半钱)柴胡(半钱)葛根(三分)肉桂(少许)牡丹草(炙半服。
益智和中汤
(出东垣试效方)
治肠下红血。或色深者紫黑。腹中痛。腹皮恶
寒。右三部
熨之。内寒明矣。
升麻(一钱)干葛(钱半)白芍药(一钱半)甘草(炙一钱)桂枝(四分)益智仁(半钱)姜(少许)肉桂
乌梅肉丸
(出东垣试效方)
治肠风下血。别无余证。但登厕便见。亦非内痔。
服之甚效。
直僵蚕(一两)乌梅肉(焙干一两)上为末。薄糊丸如鸡头肉大。每服一百丸。食前多用白
治下血不禁如刺猪者。
(肘后方)用药葛氏第一豉汁方。不瘥重作。大效。
黑玉丹
(医方集成)
治肠风积热。下血不止。
刺皮(十六两刮)猪悬蹄(一百只)牛角(十二两锉)雷丸(四两)乱发(皂角水洗碎。
用瓷罐内烧存性。研为细末。入乳香二两。麝香八钱。研和令匀。用酒打面糊丸。梧桐子大
治下血
(出传信适用方)用柏叶不拘多少。焙干为末。米饮调下。
真定总管史侯男。肢体本瘦。因畋人置酒酸。不欲食。勉强饮三两杯。少时腹痛。次转泄泻治之弦细
平胃地榆汤
(卫生宝鉴方)苍术(一钱)白术(五分)陈皮(半钱)白茯苓(半钱)浓朴(半钱制)干姜(半钱)当分)益智仁生姜三片。
枣二枚。同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此药温中散寒。除湿和胃。数服病减大半。又灸中脘三七壮。乃募原腠理中间。灸后强食生肉。又以还少丹服之。喜饮食添肉。至春再灸三里二七壮。脾温体胖。胃中生发原气。乃胃之合穴也。改服温和芳香之剂。并慎言语。节饮食而愈。
治肾虚下血。
(出澹寮方)鹿茸(酥炙)乌梅(去仁各一两)破故纸(炒)杜仲(各半两)上炒为末。粟米粥为丸。每
治肠风脏毒便血等疾。
(出澹寮方)上用温州枳壳。不拘多少。逐个刮去瓤。入去壳巴豆一粒。以线扎两片合定。入沙锅内。
米脂茶清吞下。病愈住服。痢疾亦可用。初患则留巴豆少许亦可。
双圣丸
(出澹寮方)
治男子妇人老幼下血。(案:此方缺药味及分量。)
上为细末。取乌梅肉水浸。于甑上蒸烂。捣如膏。搜和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
空
槐花散治肠风脏毒下血。
槐花(瓦焙)柏叶荆芥穗枳壳(炒各等分)上为细末。清米饮调下二钱。空心食前服。
黄连犀角散治下血如小豆汁者。
黄连(末)犀角(屑各三两)上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豉一升。更煮三沸。去滓。
分二
伏龙肝汤
(出二因方)
治先便后血。谓之远血。兼治吐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