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509 页/共 3614 页
治咳嗽上气。胸膈不利。
陈橘皮(半两去白瓤)杏仁(三分汤浸去皮尖)甘草(一分炙微赤锉)紫苏叶(一两)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龙脑丸治多年上气咳嗽。
龙脑(细研一钱)诃黎勒皮(半两)皂荚(炙令黄色去皮子一把)上先捣诃黎勒皮、皂荚。细罗为末。次入龙脑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煎贝母汤下七丸。
日二夜一。
救急疗上气咳嗽。肺气胸痛。病源咳嗽上气者。肺气有余也。肺感于寒。微则成咳
嗽。肺主气。气有余则喘咳上气。此为邪搏于气。气壅滞不得宣发。是为有余。故咳嗽
而上气也。其状喘咳上气。及多涕唾。面目浮肿。则气逆也。
杏仁(三大升去皮尖双仁者)白蜜(一大升)牛酥(二大升)上杏仁捣碎。于瓷盆中研。取汁五升。净磨铜铛。勿令脂腻。先倾三升汁于铛中。刻木记其深浅。又倾二升汁。以缓火煎。减至于所记处。即纳白蜜及酥。还至木记处。药乃成。贮不津瓷器中。每日三度。
以暖酒服一大匙。不能饮酒。粥亦得。服一七日。唾色变白。二七日唾稀。三七日咳断。
此方非自疗咳。兼补虚损。去风冷。兼悦肌肤。白如瓠。妇人服之更佳。
又方
(出圣惠方)
治咳嗽上气。肺胀喘急。胸中满闷。
紫苏茎叶(一两)姜(半两炮裂锉)陈皮(二两汤浸去白瓤)上为散。每服三钱。
水一中盏。入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又方
(出圣惠方)
治咳嗽上气。语不出声。心烦闷乱。
桂心(一两)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黄研如膏)干姜(一分炮裂锉)上为细末。入杏仁。同研令匀。以枣肉和丸如枣大。不计时候。以绵裹一丸。含咽津。
又方
(出千金方)
治咳嗽。胸胁肢满。多唾上气。
姜汁(一升半)沙糖(五合)上减姜汁减半。纳糖。更煎服之。
又方
(出千金方)白糖(五分)皂荚(末一方寸匕)上先微暖糖令消。纳皂荚末。合和相得。丸如小豆大。
先
又方
(出千金方)用酒一升半。浸肥皂荚两梃。经宿。煮取半升。分三服。七日忌如药法。若吐多。以酢饭三四口止之。
桂杏丸治咳嗽上气。语声不出。心中烦闷。
疗上气暴咳。
紫苏茎叶(锉二升)大豆(一升)上以水四升。煮大豆。次下紫苏。煮取一升五合。
为三服
治久咳嗽上气。十年二十年。诸药治不瘥。
(肘后方)用猪KT三具。枣一百枚。酒三升。渍数日。服一二合。加至三四五合。服之不久。
瘥。
又方
(出肘后方)用生龟一只。着坎中。就溺之。令没龟死。因渍之三日。出烧末。以醇酒一升。和屑如干饭。顿服之。须臾大吐嗽囊出。则瘥。小儿可服半升。
又方
(出肘后方)用梨一颗去核。纳酥蜜面裹。烧令熟食之。亦用梨肉纳酥中煎。停冷食之可。
治咳嗽上气。呷呀息气。喉中作声。唾粘。
(出肘后方)用蓝实叶。水浸良久。捣绞汁一升。空腹频服。须臾以杏仁研取汁。煮粥食之。一两日将息根据前法。更服吐痰尽。瘥。
又方
(出本草)
治上气咳嗽。腹满羸顿者。
用楸叶三升。煮三十沸。去渣。煎堪丸如枣大。以竹筒纳下部中。立愈。
又方
(出本草)
治上气咳嗽。胸膈妨满气喘。
用猪肉细切作锤子。于猪脂中煎食之。又猪肪脂四两。煮百沸以来。切合酱醋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