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514 页/共 3614 页
补肺丸治肺上壅。久病咳嗽。隔咽隘塞。语声不出。津液干燥。痰毒头痛。心神
恍惚。又劳咳咯血。呀呷等疾。
百部(焙)贝母(去心)山羊阿胶(炙令燥各二两)天门冬(去心焙)桔梗(炒各一两)防风(去叉)人参(各一两半)甘草(三两)半夏(二两捣罗为末先以鸭梨汁一盏生姜自然汁一盏同熬及一半入半夏末熬成膏)上除半夏膏外。将诸药捣罗为末。以半夏膏和匀。
如
紫菀丸治肺感风冷。咳嗽失声。
紫菀(去苗土)贝母(去心)桂(去粗皮)款冬花(各一两半)甘草(炙锉)百部白茯苓(去黑皮)人参陈橘皮(去白焙各一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黄细研各二两)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米饮下。热水亦得。
杏仁煎
(出仁存方)
治咳嗽失声。语不出。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一升研)五味子紫菀(去苗土)贝母(去心各一两)生姜汁饴糖(各一升或研糖)木通(四两)桑根白皮(五两)白蜜(三合)上先将五味咀。
分作三剂一方入牛乳一大盏。入煎熬。一方加知母、款冬花、各一两。
润肺汤
(一名人参润肺散出直指方)
治风冷寒肺。气道不利。语声不出。亦治
咳嗽喘急。痰壅鼻塞。
麻黄(去根苗)人参(各二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焙干麸炒黄)贝母(去心麸炒黄各二两半)甘草(炙锉一两)桔梗(去芦头炒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一分)阿胶(炙令燥半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一方加紫苏叶三片。同煎。小儿通服。
石菖蒲散治风冷伤肺。声嘶不出。
生石菖蒲(锉石上者)五味子(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皮)细辛(去苗叶)紫菀(去苗土)干姜(炮裂各半两)诃黎勒(泡去核)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各一两)上八味为细散。以温酒调服。每一钱。食后服。
辛甘煎治肺气为风寒所伤。语声嘶嗄。气息喘急。上气咳嗽。
酥(真者)蜜饴糖生姜百部(取自然汁)枣(砍去皮核研)柑皮(五枚为末)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各一升)上合煎和。不住搅。约一炒久。取药汁减半为止。每服温酒调
姜髓煎治肺感风邪。气道凝泣不利。声音嘶嗄。
生姜汁(六合)牛髓油(别炼各三合)桂(去粗皮一两)芎独活(去芦头)防风(去叉各三两)秦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三分)上捣罗为散。与姜髓油等和匀。于微火上煎五
桂心散治咳嗽声不出。
桂心(三分)诃黎勒皮(三分)干姜(炮裂锉三分)赤茯苓(半两)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人参(半两去芦)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黄半两)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中盏。
入枣二枚。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日进三服。又一方无人参。
百合汤治咳嗽。润益咽喉。发利声音。生津液解劳。
百合人参甘草(炙锉)甜葶苈(隔纸炒过)桑根白皮(锉)款冬花(微炒)上等分。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入去皮尖杏仁七枚。糯米百粒。乌梅一个。同煎至六分。
去滓。食后温服。
杏仁煎
(出圣惠方)
治风冷失声。语音不出。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如膏)桂(去粗皮各二两)紫菀(去苗土)五味子(炒)贝母(去心麸炒黄)细辛(去苗叶各一两)上除杏仁外。捣罗为细末。以水一盏。入生姜汁一合。
饴糖二两。蜜二合。下杏仁。慢火熬成煎。每服一匙头。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
桂心丸
(出圣惠方)
治咳嗽。咽喉干燥。语无声音。
桂心(一两)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如膏)甘草(一分炙微赤锉)干姜(一分炮)百合(一分)麦门冬(半两去心焙)上为末。炼蜜合丸。如半枣大。不计时候。
以绵裹一丸。含咽津。
温肺汤治中冷声嘶。止喘嗽。温肺气。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黄)桂(去粗皮)麻黄(去根节各半两)糯米(三合)甘草(炙锉一分)上粗捣筛。分作五服。每服用水三盏。煎取一盏。滤去滓。用鸡子白一枚。
和药温服。
贝母散
(出圣惠方)
治咳嗽上气。喘急失声。
贝母(一两煨微黄)紫菀(去苗土三分)麦门冬(一两半去心)人参(三分)杏仁(三分汤浸去皮尖炒)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日进三服。
麻黄汤治咳嗽失声。
麻黄(去根节煎去沫焙二钱)甘草(三钱生用)乌梅(七枚捣碎)杏仁(二十一枚去皮尖双仁麸炒)上咀。用水三盏。石器内煎。去滓。取一盏半。分作三服。食后温服。又一方无乌梅。
款冬花丸治塞壅咳嗽。语声不出。款肺气。化痰涎。
款冬花麻黄(不去根节)甘草杏仁(不去皮尖各一两)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樱桃大。每服一丸含化。
桂杏丸治咳。语声不出。及伤风冷气不通。温肺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