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500 页/共 3614 页

人参(一两)桔梗(炒四两)甘草(炙锉一两半)白茯苓(去黑皮)恶实(慢火炒各二两)上为细散。每服一钱。不拘时。沸汤点服。   丹砂半夏丸治心咳。喉仲介介。咽肿喉痹。   丹砂(水飞半两)半夏(汤洗去滑焙捣末)知母(焙捣末)天南星(炮裂捣末各一两)巴豆(去心皮膜研如膏摊于新瓦上取霜秤三钱)上除丹砂外。拌匀。汤浸炊饼和丸。如豌豆大。以丹砂为衣。每服三丸。食后临卧。煎乌梅生姜汤下。不嚼。   鹿角胶汤治大肠咳。   鹿角胶(炙燥)甘草(炙锉)麻黄(去根节)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半夏(汤浸三七次生姜一两同捣作饼焙干各一两)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   去   黄散治大肠咳。   黄(细锉)桑根白皮(细锉炒)人参白茯苓(去黑皮各一两)甘草(炙锉三钱)上为细散。每服一钱。不拘时。沸汤点服。   半夏桔梗汤治脾肺寒热劳咳。痰盛呕哕。   半夏(浆水煮四五沸切焙二两)桑根白皮(锉炒)天南星(洗过)桔梗(炒各一两)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二盏。生姜一枣大。细切。同煎至半盏。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各一服。   沉香汤   (一名沉香阿胶散)   治肺气虚弱。咳嗽痰涎不已。大人小儿妊妇皆可   服。   沉香阿胶(炙炒各半两)人参(去芦头)桑白皮(焙各二两)上为粗末。每服三钱。   水一盏。煎七分。去滓。食后温服。日进三服。一方生姜煎。   木香散治肝咳。两下满。   木香(酥炙三两)贝母(去心酥炒二两)甘草(炙锉一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二两)上为细散。每服一钱。食后生姜橘皮汤调下。   地骨皮汤治肾咳恶热。   地骨皮百部(各二两)芍药赤茯苓(各一两)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盏。   煎七分。去滓温服。一方入竹叶一把。   四味散治肾咳。   补骨脂(炒)牵牛子(半生半炒各半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一两)郁李仁(去皮半两)上为细散。每服一钱。茶清调下。   人参散治咳嗽肺虚。不能制下。大肠泄泻。上气喘咳。服热药不效。   人参款冬花罂粟壳(等分醋炙)上为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阿胶一片。乌梅半个。同煎七分。去滓。睡正着时唤醒服。   青金丹治肺虚壅。咳嗽喘满。咯痰血。   杏仁(去皮尖二两)牡蛎(研粉入杏仁同炒黄色去牡蛎粉不用)青黛(一两)上研匀。入黄蜡一两。熔和为丸。如弹子大。压扁如饼。每次用柿一个。去核入药在内。湿纸裹煨。约药熔方取出。去火毒。细嚼糯米饮下。一方名甲乙饼。治咳出血片。兼涎内有血条。   不问久年远日。但声嘶。一服效。用青黛一分。牡蛎粉三(二)钱杏仁七粒。去皮尖。研蜡丸了。汤煎。同前服。   五味煎治肺咳恶寒。   五味子(五两)桂心(一两)川乌(炮一两)上用水五升。煎取一升。去滓。入蜜二两。   再熬成膏。温酒化下。如弹子一丸。熟水亦可。   人参丸治脾胃虚。痰壅咳嗽。   人参诃黎勒皮木香(各一两)上为细末。生蜜和作七丸。每服一丸。水二盏。煎沸。   以   立效丸治肺虚。膈热。咳嗽气急。胸中烦满。肢体倦疼。咽干口苦。燥渴欲饮   冷。肌瘦发热。减食嗜卧。音声不出。   黄蜡(滤去滓用浆水煮秤八两)蛤粉(四两研末)上件。每两作十五丸。用前蛤粉为衣养药。每服一丸。胡桃瓤半个。细嚼温水下。临卧闭口不语。   人参五味子汤治男女老稚。诸虚百损。气血伤败。痰喘咳脓。或咯血。寒热往   来。夜有盗人参五味子桔梗白术白茯苓甘草当归熟地黄(各半两)地骨皮前胡桑白皮黄枳壳(去瓤炒)陈皮(去白)柴胡(各三钱)上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   生姜五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   温中丸治脾咳恶寒。口中如含霜雪。中脘阴阴冷痛。恶寒。脉紧弱。宜服此药。   干姜半夏(各一两)白术(二两)细辛胡椒(各半两)上捣罗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食前任下三十丸。   红椒丸治肾咳恶寒。   川椒干姜款冬花紫菀(各一两)石附子细辛皂角(各半两)上为细末。   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粒。米饮下。   三黄丸治肾咳恶热。   大黄黄芩黄连(各等分)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米饮下二十丸。以知为度。   钟乳丸治脾咳恶寒。   钟乳粉(一两)桂心(去心皮)紫菀(择紫润者)款冬花黄(各半两蜜炒)桑白皮〔三两(分)〕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米饮送下。   人参汤治心咳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