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220 页/共 3614 页
八解散
(出杨氏家藏方)
解利伤寒。治头痛发热。浑身拘急。四肢疼痛。
荆芥穗(三两)防风(去芦头)人参黄芩麻黄(去根节)肉桂(去皮)苍术(米泔水浸一宿)甘草(炙各一两半)上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大枣一枚。
淡豆豉三十粒。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并进三服。汗出即瘥。不拘时候。
葛根解肌汤
(出和剂方)
治伤寒温病。时行寒疫。头痛项强。发热。肢体拘
急。骨节烦疼。
葛根(四两)麻黄(去节三两)肉桂(去粗皮一两)甘草(炙二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枣二枚。擘破。煎至八分。去滓。稍热服。
不拘
升麻葛根汤
(出危氏方)
治伤寒时疫。头疼。憎寒壮热。肢体痛。发热恶寒。
鼻干。不得睡。小儿大人疮疹。已发未发。皆可服。兼治寒暄不时。人多疾疫。乍暖脱
衣。及暴热之次。忽变阴寒。身体疼痛。头重如石。及解伤酒。口疮咽痛。
升麻(一两)白芍药(一两)甘草(一两)葛根(二两)上锉散。每服四钱。
水一盏半。
不拘时。潮热头痛。生姜三片。葱白二根。煎。咳嗽涎盛。生姜三片。桑白皮七寸煎。上膈热。薄荷、黄芩各少许煎。斑疮未出。加紫草、楂根各半钱。葱白二根煎。挟热。酒后伤风感寒。痰盛气促。金沸草散。合和。用生姜三片。薄荷七叶。桑白皮七寸。乌梅一个煎。小儿量度多少。老人加人参。倍芍药。各五钱。大段寒。即热服。热即温服。
加减葱豉汤
(出肘后方)
治伤寒初觉头痛。内热。脉洪起。一二日便服此。
葱白(一虎口大)豉(一升)上用绵裹。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取汗。若不许汗。
更作。加葛根三两。水五升。煮取二升。
中和汤
(出杨氏家藏方)
治四时伤寒。初得病。恶寒发热。头目昏痛。肢节酸
疼。未分阴阳苍术干葛桔梗碎桂白芷(各二两)麻黄茱萸浓朴陈皮(各一两)甘草(半两)上为细末。酒汤任意调下。粗末。生姜葱头。水煎亦可。
治吹霎伤寒。头重。鼻多清涕。神思不快。胸中痰实。语声不出。喉中时时生痒。
(出杨子麻黄(去根)削术羌活川芎(各一分)甘草〔四钱(铢)〕细辛(三铢)上细罗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取八分。食后热服。
独活汤
(出济生拔粹方)
治伤寒汗下后。头痛起。目眩者。
防风独活旋复花当归(各七钱)上锉细。每服七钱。生姜同煎。
石膏汤
(出济生拔粹方)
治伤寒汗下后。头痛不止。不可再发汗。
石膏葛根麻黄(各五钱)黄芩芍药甘草(各七钱)上锉细。每服七钱。生姜同煎。
金沸草散
(出王氏博济方)
治伤寒着热。气壅盛。头目心胸不利。妇人血风朝
发。丈夫风气上攻。其状如中脘有痰。令人壮热头痛。项筋紧急。时发寒热。皆类伤
风。有寒气。则出汗。如风盛。则解利。
荆芥穗(四两)旋复花(三两)麻黄(去节三两)甘草(一两炙)半夏(一两净洗姜汁略浸)赤芍药(一两)前胡(三两)上为末。每服三(二)钱。水一盏。入生姜、枣。
同煎至六分。热服。如出汗。并三服。活人书。用赤茯苓、细辛。无麻黄、赤芍药。
治伤寒热毒攻心。头痛烦躁。面赤。舌强硬。言语不快。狂言妄语。忽思狂走入
水。烦闷。精神不定。此为伤寒病气在心。诊其脉。左手寸脉一指偏大如众脉。即可服
此方。若舌强硬。说话不明。急妙手针舌两岸出恶血。即减得病势也。切不可针舌心。
狂言恶口者。加木通草。狂走不住。加硝石。
(出杨子建护命方)升麻黄芩麦子(去心)玄参贝母桔梗硝石柴胡(去毛)牡丹皮(去心)连翘子荆芥穗羌活麻黄木香沉香(各一分)大黄(三分)牵牛(一两)半夏(三铢)木通草(三铢若狂言恶口用一两)上先将牵牛、半夏二味为末。作一处。入硝石。同研令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