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217 页/共 3614 页

四白散   (出圣济总录)   治伤寒头痛身热。百节疼痛。   蒺藜子(炒去角)白芷白附子(炮)白僵蚕(炒各等分)上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   茶清或酒调下。不拘时候。   太阳丹   (出和剂方)   治伤寒头痛。感风气积。偏正夹脑。一切头疼。风壅痰   盛。咽膈不利。   脑子(二两别研)川芎甘草白芷(各一斤)石膏(别研二斤)大川乌(炮去皮脐一斤)上为细末。蜜同面糊丸。每两作一十八粒。朱砂为衣。每服一粒。薄荷茶嚼下。   干葛汤   (出经验良方)   治伤寒头痛。不可忍者。   石膏(二两)麻黄(去根节)干葛川芎(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四钱。姜三片。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   治三阳头痛   (出济生拔粹方)羌活防风荆芥升麻葛根白芷柴胡川芎芍药细辛上以连须葱白煎服。分两旋加。若阴证头痛。只用温中药足矣。乃理中姜附之类是也。   石膏汤太阳病。气逆。面赤。头痛目疼。不可忍者。   石膏(二两碎绵裹)防风(二两)葛根(一两)芍药(一两)前胡(一两)葱白(并根三茎)生姜(二两切)上以水七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   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风温相搏。身热如火。面赤头痛。口干舌燥。四肢拘急。引饮。   葛根(三两)防风(二两)甘草(炙)独活栝蒌根(各一两)五味子(半两)上以水五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五日三服。未愈。再作服。   表里汤主太阳、阳明合病。中风。皆大热。头痛目疼。身重。烦躁不便。小便少   者。   桂枝麻黄(去节)大黄(酒浸)甘草(炙各一两)上水煎。热服。   千秋丸主少阴病头痛。不可忍者。   芎(三两)天南星(三两)草乌头(四两生)上捣筛。以千年韭根汁。和丸梧子大。   白饮下三粒。   治伤寒四五日。头痛壮热。胸中烦痛。   用乌梅十四个。盐五合。水一升。煎取一半服。吐之。   和解汤治少阳病头痛。面赤。身体烦疼。胸中满。胁下痞。腹中痛。   前胡芍药浓朴桔梗枳实(炙)甘草黄芩半夏生姜〔各三(二)两〕葱白(四茎)上以水一斗二升。只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咳者。   加五味子二两。   治伤寒四五日。头痛壮热。四肢烦疼。不得饮食。   (出千金方)栀子仁黄连黄柏大黄(各半两)好豉(一升)葱白(七茎)上咀。以水八升。   煮上四物。六七沸。后纳入葱白、豉。煮得三升。顿服一升。日三。服汤讫。温覆令汗出。   粉之。得汗。便止后服。勿复取汗。不得汗者。复服。重发。此药无忌。特宜老小。神良。   青散   (出千金方)   治春伤寒。头痛发热。   苦参浓朴石膏(各三十铢)大黄细辛(各二两)麻黄(五两)乌头(五枚)上治下筛。觉伤寒头痛发热。以白汤半升。和药方寸匕。投汤中。熟讫去滓。尽服。覆取汗。汗出。温粉粉之。良久一服。不除。宜重服之。或当微下利者。有大黄故也。   治伤寒头痛壮热。百节疼痛。   (出千金方)柴胡栀子仁芍药知母(各四两)升麻黄芩大青杏仁(各三两)石膏(八两)香豉(一升)上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分温三服。若热盛。加大黄四两。   藿香正气散治伤寒头疼。憎寒壮热。上喘咳嗽。五劳七伤。八般风疾。五般膈   气。心腹冷痛。反胃呕逆。霍乱吐泻。脏腑虚鸣。山岚瘴气。遍身虚肿。妇人胎前产   后。小儿脾疳。并皆治之。   大腹皮白芷茯苓枳壳羌活(去芦)独活(去芦)川芎防风半夏荆芥薄荷桑白皮(各一两)上咀。如法修制。每服五钱重。水盏半。生姜三片。枣一枚。同煎八分。去滓。温服。滓再煎。不拘时。如要汗。加连须葱白一根。同煎。   治伤寒头疼至甚。不解。   (出圣惠方)藜芦栝蒌皮(各一分)上捣罗为细散。吹少许入鼻中。滴少黄水。即愈。   治伤寒头痛。并太阳头痛。及一切头风。   (出本事方)川芎防风羌活(各一两)川乌(炮)草乌(各半两)麻黄(一两半)地龙(去土)全蝎(一个)雄黄(三钱)上为细末。每服半钱。食后。茶清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