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196 页/共 3614 页

又方   (出圣惠方)赤马粪(半两烧为灰)石耳(半两)龙骨(半两)上捣罗为散。更研令极细。取少许吹入鼻内。未定。相续用之。   治伤寒口鼻俱出血。可及三五升。宜服此方。   (出圣惠方)乱发灰(半两)伏龙肝(一两)上件药。同研令细。每服不计时候。以新汲水调下二钱。   顿服。以瘥为度。   鸡冠花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鼻衄不止。   鸡冠花(一两)麝香(一分细研)上件。细罗为散。与麝香同研。以生地黄汁一合。   冷水半盏。搅令匀。不计时候。调下二钱。频服。以瘥为度。   治伤寒胸膈间有余热。衄血不止。   (出圣惠方)牡蛎(二两烧为粉)石膏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生姜汤调下二钱。   频服。以瘥为度。   刺蓟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毒瓦斯热盛。鼻衄不止。   刺蓟(半两)土瓜根(半两)子芩(半两)腊面茶(一分)麝香(半钱研)上件药。为细散。入麝香。研令匀。每服不计时候。以冷蜜水调下二钱。以瘥为度。   黄药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鼻衄。可及一斗以来。不止方。   黄药(一两)上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新汲水调下二钱。   犀角地黄汤   (出鲍氏方)   治鼻衄。伤寒阳气重。不得汗。或姜附侵于阴者。   芍药(七钱半)生地黄(八两)牡丹皮(一两)犀角屑(一两或升麻代)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桃仁承气汤   (出德生堂)   治伤寒鼻口出血。及大便秘结。小便黑赤如血。此小   腹中有瘀血故枳实(一钱)浓朴(二钱)桃仁(二十四个去皮尖切碎)大黄(三钱另研下)上咀。   如法修制。作一服。水盏半。煎一盏。却下大黄末。每二三沸。去滓。温服。大便内下黑白血粪。为愈。此下之重剂。   又方止血   (出德生堂)上用山栀子。乱头发。烧灰。研为细末。吹入鼻。愈。   治伤寒热毒瓦斯攻于肝心两脏。毒瓦斯烦盛。上冲于肺。血随气逆。鼻中衄血。口中吐   血。甚则耳中眼中皆有血出。   (出护命方)杏仁贝母(去心)射干连翘牡丹皮(去心)羌活玄参黄芩山栀大黄升麻荆芥穗硝石麦门冬(去心各一分)郁金(三枚)牵牛(一两)麻黄(去根半两)上细杵。罗为末。每服四钱。以水一盏半。同煎一两沸。便泻出。食后临卧。去滓。徐徐吃。   不要炼。炼过即无验。   黄芩芍药汤   (出活人书)   治伤寒衄血。   黄芩(三分)芍药甘草(各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   温服。   治大病瘥后。小劳便鼻衄。   (出肘后方)牡蛎十方味咸平。微寒毒。贝母为之使。得甘草、牛膝、远志、蛇床、良姜麻黄、吴茱萸、辛夷为之助。用东流水煮过。火烧令通赤。同捣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四。亦可蜜丸。   如梧桐大。服之。   卷一百三十四 伤寒门   伤寒后热毒攻眼(附论)   夫五脏六腑精气。皆上注于目。诸脉所属也。伤寒瘥后。余毒未尽。内乘于肝。邪热上冲。血脉壅滞。故令眼目赤痛。甚者成疮。或生翳膜。毒障瞳仁。治宜凉肝经。以消热毒。   目者。脏腑之精华。肝之外候也。伤寒热毒拥滞。熏蒸于肝。上攻于目。则令目赤肿痛。若毒瓦斯盛者。眼生翳膜。又肝开窍于目。肝气虚热。上冲于目。故目赤痛。重者。生疮翳白膜息肉。   方   麦门冬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