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 - 第 176 页/共 199 页

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匮) 治肢节痛。脚肿如脱。   桂枝汤去大枣。加麻黄二钱。白术半两。知母、防风各四钱。熟附子二钱。   炙甘草汤(玉函) 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及肺痿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虚劳不足。汗出而闷。   桂枝汤去芍药倍甘草。加人参二钱。生地三钱。麦门冬二钱。麻子仁一钱。阿胶二钱。 浑是清润调补药中。但用桂枝一味以流动经脉之滞。麻仁一味以滋润肠胃之结。而脉虚结代。心虚动悸。   一切虚劳不足。得以荣养。则脉虚自复。心悸自宁矣。   芍药甘草汤(玉函) 治营血受伤。热不止。   桂枝汤去桂枝、姜、枣。   芍药甘草附子汤 治发汗病不解。反恶寒。及疮家发汗成痉。   桂枝汤去桂枝、姜、枣。加附子一钱。(炮)   黄芩汤(玉函一名黄芩芍药汤) 治伏气发温。太阳少阳合病自利。   桂枝汤去桂枝、生姜。加黄芩三钱。   黄芩加半夏汤(玉函 金匮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治伏气发温。内挟痰饮痞满咳逆。   桂枝汤去桂枝。加黄芩三钱。半夏二钱。 黄芩汤本治春夏温热。热自内发。故于桂枝汤中。   除去桂枝、生姜之辛温。易以黄芩之苦燥。转温散为凉解。大匠运斤妙用。不可思议。后世借以治下利身热。亦不出此。其黄芩加半夏汤。治自利而呕。与夏秋下利白沫。若合符节。异病同治。总不出南阳之绳墨也。   卷十六 祖方   麻黄汤(玉函)   治寒伤营气。脉浮发热。无汗而喘。骨节痛。   麻黄(去节。三钱) 桂枝(三钱) 甘草(炙。一钱) 杏仁(二十枚。泡。去皮尖。碎)   上四味。水煎温服。暖覆取微汗。不须啜粥。以寒邪入伤营气。营气起于中焦。恐谷气反助邪热也。   麻黄加术汤(金匮) 治湿家身体烦疼。日晡发热。   黄麻汤加白术四钱。 湿家身疼烦热。浑是躯壳受伤。即用麻黄汤开发肌表。不得白术健运脾气。则湿热虽从汗泄。而水谷之气。依然复为痰湿。流薄中外矣。然术必生用。若经炒焙。但有健脾之能。而无祛湿之力矣。   古今录验橘皮汤(金匮) 治寒邪伤肺。咳嗽吐血。   麻黄汤换肉桂加橘皮、当归、紫菀、黄芩。   麻杏甘石汤(玉函) 治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   麻黄汤去桂枝。加石膏半两。 此麻黄汤去桂。而兼越婢之意。专祛上焦湿热痰气。与苓桂术甘汤互发。彼藉苓、术。专祛心下之支饮。此藉石膏。专祛膈上之湿热也。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玉函) 治风湿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   麻黄汤去桂枝。加薏苡半两。   杏子汤 治风水虚胀脉浮。发其汗即已。   麻黄汤去桂枝。(又易简杏子汤。用小青龙加人参杏子仁)   甘草麻黄汤(金匮) 亦治里水。   麻黄汤去桂枝、杏仁。方用甘草二钱。麻黄四钱。   葛根汤(玉函) 治太阳阳明合病自利。或发热无汗。喘满不食。   麻黄汤去杏仁。增桂枝一钱。加葛根四钱。芍药二钱。生姜三片。大枣三枚。 此即麻黄、桂枝二汤合用。于中但去杏仁。增葛根。为阳明经证之专药。以其能辅麻黄。大开肌肉也。去杏仁者。既开肌肉于外。不当复泄肺气于内也。圣人立法。一方一味。各有斟酌。非刻意研求。焉能测识其微而为苍生司命哉。   三拗汤(局方) 治风寒伤肺而咳。误行敛肺。而壅嗽喘急。   麻黄汤去桂枝。用麻黄、(不去节。) 甘草、(生) 杏仁(连皮尖) 等分。更加桔梗、荆芥。名加味三拗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玉函) 治少阴病。脉沉发热。及水肿喘咳。   麻黄汤去桂枝、杏仁、甘草。加附子一钱。细辛半钱。   千金附子散 治中风手臂不仁。口面 僻。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干姜、桂心、人参、防风、芎 、羚羊角。为散水煎。加竹沥。日服一剂效。   仓公当归汤 治贼风口噤。角弓反张成痉。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当归、防风独活。水酒和煎。口不开者。格口内汤。一服当苏。二服小汗。三服大汗。   麻黄附子甘草汤(玉函 金匮名麻黄附子汤) 治少阴病脉沉发热。二三日无里证。及水肿脉沉。   麻黄汤去桂枝、杏仁。加附子一钱。   千金大枣汤 治历节疼痛。   麻黄附子甘草汤。加黄 、姜、枣。日三服汗之。 发表重剂。莫如麻黄。温经峻药。首推附子。表里补泻。功用天渊。仲景于少阴病脉沉发热。二味合用。单刀直破坚垒。而建补天浴日之功。在一二日间。势难叵测。则用细辛以助其锐。二三日无里证。则用甘草以缓其治。各有权度。金匮于水肿治例。亦用二汤。喘嗽则兼细辛以开肺气之壅。脉沉则兼甘草以缓肾气之逆。与初起防变。二三日无里证互发。而仓公乃于麻附细辛方中。加当归、防、独以疗贼风口噤发痉。千金复以麻附甘草汤内加黄 、姜、枣以治历节疼痛。总赖麻黄、附子。彻外彻内。迅扫其邪。杲日当阳。何有阴霾之患乎。   麻黄升麻汤(玉函) 治冬温误行汗下。下部脉不至。咽候不利。唾脓血。   麻黄汤去杏仁。用麻黄二钱。桂枝、甘草各八分。加升麻、当归各一钱。知母、黄芩、葳蕤各二钱。天门冬、芍药、干姜、白术、茯苓、石膏各八分。此方专主阳热陷于厥阴。经脉为邪气所遏。故下部脉不至。而证见咽喉不利。唾脓血也。邪遏经脉。非兼麻黄、桂枝之制。不能开发肌表以泄外热。非取白虎、越婢之法。不能清润肺胃以化里热。更以芍药甘草参黄芩汤寒因寒用。谓之应敌。甘草干姜合肾着汤热因热用。谓之向导。以病气庞杂。不得不以逆顺兼治也。   华盖散(局方) 治肺受风寒。咳嗽声重。烦满昏眩。脉浮数。   麻黄汤去桂枝。方用麻黄、杏仁各一钱。甘草五分。加苏子、赤茯苓、橘红、桑根皮各一钱。生姜二片。红枣一枚。   九宝汤 治经年久嗽不愈。脉浮起于外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