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 - 第 482 页/共 521 页
香附子(炒,去毛,五两) 乌药(二两半) 缩砂(去皮) 粉草(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紫苏三叶,盐少许,煎沸汤调下,不拘时服。如大便秘,橘皮汤调服,又名宽气散。
卷之六十四 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人参 缩砂 香附子(炒,去毛) 三棱(煨) 莪术(煨) 青皮 陈皮 神曲(炒)
上为末,煮粳米捣烂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米汤下,盐汤服亦可。
卷之六十四 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木香 丁香 檀香 甘松 丁皮(各三钱) 陈皮(去白) 缩砂仁(去壳) 三棱(醋煮) 莪术(醋煮,各半两) 白豆蔻(二钱) 益智仁(三钱) 香附子(炒,去毛,一上为细末,水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远淡姜汤送下,米汤亦可。
卷之六十四 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糖球(四两) 陈皮 茯苓 半夏曲(各半两) 萝卜子(二钱五分) 白术 使君子上为细末,水发为丸,如萝卜子大,每服一钱,不拘时,米饮汤送下。
卷之六十四 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治小儿阴阳不和,脏腑怯弱,乳食不调,心腹胀满,呕逆气急,或肠鸣,泄泻频并,腹中冷痛,食症乳癖, 气痞结,积聚肠胃,或秘或痢,头面浮肿,不思乳食。及疗五种疳气,八种痢疾,肌肉消瘦,气粗腹大,神色昏愦,情意不乐。常服散冷热,调和脏腑,去疳积,止泻痢,进饮食,生肌肉,悦颜色,功效非常,不能尽述。
萝卜子(二两,煨炒) 陈皮(去白) 青皮(去白) 京三棱(炮) 莪术(炮,各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用萝卜煎汤,或姜汤送下,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卷之六十四 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治小儿清上实下,补脾治痰,及治伤食,乳不消化,大便酸臭。
木香(半两) 槟榔(三两) 全蝎(二十个,去毒) 枳壳(一两,去穣,面裹煨) 丁香肉豆蔻 缩砂 半夏(姜汤泡七次,各三钱)
上除肉豆蔻外,七味为细末,次入肉豆蔻,再研极细末,用米饮和丸,麻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乳汁或米汤送下。
丁奚哺露
卷之六十四 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治小儿手足极细,项小骨高,尻削体痿,腹大脐突,号哭胸陷,或成谷症,是名丁奚。
虚热往来,头骨分开,翻食吐虫,烦渴呕哕,是为哺露。二者皆因脾胃久虚,不能消化水谷,不荣血气,致肌肉销铄,肾气不足,复为风冷所伤,柴骨枯露,亦有胎中受毒,脏腑少血致之,此皆无辜种类之疾,并难治,宜服此药。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 莪术(煨) 白豆蔻仁 川芎 五灵脂 芦荟 鸡心槟榔(各半两) 木香 蛤蟆灰 使君子肉(焙,各三钱)
上为细末,用猪胆汁浸糕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不拘时米饮送下,有热薄荷汤下亦可。
卷之六十四 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治小儿脾胃衰弱,渐不能食,血气减损,肌肉不荣,羸瘦,脏气不宣,呼吸苦热,及头骨开解,翻食吐虫,烦渴呕哕,并皆治之。
麝香(另研) 当归(酒洗) 枳壳(去穣,麸炒,各半两) 木香(炮) 代赭石( )
朱砂(另研,各三钱) 巴豆(去油膜,一钱)
上为末,面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五丸,食后姜汤送下。
卷之六十四 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治小儿谷症等证。
青皮(去白) 木香 莪术 代赭石(火 淬,研极细) 五灵脂(去沙石) 大黄(各三钱) 巴豆(去油,一钱)
上为末,醋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五丸,食后姜汤送下。
鹤膝
卷之六十四 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治小儿禀受不足,血气不充,故肌肉瘦削,骨节呈露,如鹤之膝。
熟地黄(八钱,焙) 山茱萸 干山药(各四钱) 泽泻 白茯苓(去皮) 牡丹皮(各三钱) 加鹿茸(酥炙) 川牛膝(各二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三岁以下一丸,三岁以上二丸,空心温水化下。
乳癖 气
卷之六十四 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治小儿 癖疳积。
木香 莪术 砂仁 青皮 代赭石( 研) 朱砂(研细,各二钱) 大丁香 川巴豆(纸压去油,各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