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 - 第 386 页/共 521 页
鼻通治方
治鼻中息肉。
地龙(去土,炒,二分) 猪牙皂荚(一挺)
上 存性,研为末,先洗鼻内令净,以蜜涂之,敷药少许在内,出清水尽,其息肉自除。
卷之五十九 鼻门(附论)
鼻通治方
治风冷搏于肺脏,上攻于鼻,则令鼻痛。
没药(研) 干蝎(去土,炒) 南星(炮) 白附子(炮) 雄黄(研) 当归(切焙) 丹砂(研) 胡黄连 牛黄(研) 白芷 麝香(研) 官桂(去皮) 丁香 甘草(炙,各一分) 乌蛇(酒浸,去皮骨,炙,半两)
上为细末,研匀,每服半钱,温酒调下,早晚各一服。
卷之五十九 鼻门(附论)
鼻通治方
治肺受风,面色枯白,颊时赤,皮肤干燥,鼻塞干痛,此为虚风。
白藓皮 麦门冬(去心,焙) 白茯苓(去皮) 杏仁(去皮尖双仁,研) 细辛(去苗) 白芷(各一两半) 桑白皮(切) 石膏(研,各二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三盏,先煮大豆三合,取汁一盏,去豆下药,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卷之五十九 鼻门(附论)
鼻通治方
治鼻塞眼昏,疼痛脑闷。
上取苦葫芦子,碎,以醇酒半升浸之,春三夏一,秋五冬七日,少少内鼻中。一方以童子小便浸之。
卷之五十九 鼻门(附论)
鼻通治方
治卒食物,从鼻中缩入脑中,介介痛不出。
上以牛脂或羊脂如指头大,内鼻中,以鼻吸取脂入,须臾脂消,则物逐脂俱出也。雁鸭脂亦可用。
卷之五十九 鼻门(附论)
鼻通治方
取黄水鼻中下,立效。
川郁金 川芎 青黛 薄荷 小黄米(各二分)
上为细末,每用少许,口噙冷水,搐鼻中。
卷之五十九 鼻门(附论)
鼻通治方
治脑泻臭秽。
川芎(生用,二两) 苍术(生用,一两) 草乌(生,去皮尖,半两)
上为细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后茶清送下,服药后忌热物一时。
卷之五十九 鼻门(附论)
鼻通治方
上用生附子为末,煨,葱涎和如泥,夜间涂涌泉穴。
卷之五十九 鼻门(附论)
鼻通治方
治肺伤风冷,鼻流清涕,头目疼痛,胸膈不利。
细辛(一两) 附子(炮,去皮脐) 白术 诃黎勒(煨,去核) 蔓荆子 川芎 桂心(各三分) 枳壳(麸炒) 甘草(炙,各半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后温服。
卷之五十九 鼻门(附论)
鼻通治方
治鼻常有清涕。
桂心 细辛 干姜(炮) 皂荚(一分) 川椒(去目并合口者,炒出汗,各半两)
上为细末,以羊脂和成膏,每用如枣核大,绵裹塞鼻中。
卷之五十九 鼻门(附论)
鼻通治方
治鼻流清涕不止。
上将白芷研为细末,以葱白捣烂和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时茶汤送下。
卷之五十九 鼻门(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