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圣惠方 - 第 764 页/共 791 页

上茅根捣绞取汁一大盏。食后分为四服。   卷第九十六   食治三诸方   夫 渴有三般。一者 渴。二者 中。三者 肾。若饮水多者。小便又少。名曰 渴。   若吃食多。不甚渴。小便数。渐消瘦。名曰 中。若渴饮水不绝。甚者腿膝瘦弱。小便浊。   有脂腋。名曰 肾。此盖由积久嗜食咸物炙肉。饮酒过度。皆成 渴。然大寒凝海。唯酒不冰。明其酒性酷热。物无以喻如此之味。酒徒耽嗜。不离其口。酣醉以后。制不由己。饮啖无度且方自可无他。不知此者。纵使金丹玉粒。亦不可救矣。良可悲夫。宜深思之。今以饮食调治。   以助药力也。   治 渴。饮水不止方。   黄丹(三分) 栝蒌根(一两末) 葱白(一握切) 白面(五两) 薤白(一握切)上件黄丹等末。以水和面。作 饨样。先煮葱薤白令烂熟。即纳 饨煮之。令熟。即并汁食治三 。心热气逆。不下食。宜吃杏酪粥方。   煎成浓杏酪(一升) 黄牛乳(一升) 大麦仁(三合折令细滑)上件药。依常法煮粥食之。入白锡沙糖和之。更大美也。   治 渴。栝蒌粉方。   栝蒌根多取。削去皮。二月三月八月九月造佳。   上于新瓦中磨讫。以水淘。生绢袋摆。如造米粉法。曝干。热渴时。冷水调下一钱服之。   大治三 。小便数。宜吃羊肺羹方。   羊肺(一具治如食法) 精羊肉(五两切) 粳米(半合) 葱白(五茎切) 生姜(少许) 盐醋等治 渴口干。小便数。宜吃黄雌鸡粥方。   黄雌鸡(一只治如食法。)上以烂煮取肉。随意食之。其汁和豉作粥食之。亦妙。   又方。   上取牛乳。微温饮之。生饮令人利。熟饮令人渴。故宜微温。与马乳功同。   治 渴口干。心神烦躁。宜吃栝蒌根羹方。   栝蒌根(半斤) 冬瓜(半斤)上切作小片子。以豉汁中。煮作羹食之。   又方。   上单煎豉汁停冷。渴即饮之。亦佳。   治 渴。神效煮兔方。   兔(一枚) 新桑根白皮(半斤细锉)上剥兔去皮及肠胃。与桑根白皮同煮。烂熟为度。尽力食肉。并饮其汁。即效。   治 渴。口干渴方。   鹿头(一枚治如食法)上蒸令熟。细切。入酱醋。任便食之。   治 渴饮水。日夜不止。口干。小便数方。   田中螺(五升)上以水一斗。浸经宿。每取一大盏。入米一合。煮作粥食之。如渴即饮其水。甚效。   治 渴。发动无时。饮水不足方。   生萝卜(五枚)上捣捩取汁一大盏。搅粥作饮。频吃甚效。   治 渴。舌焦口干。小便数方。   野鸡(治如食法)上以水五大盏。煮取三大盏。渴即汁饮之。肉亦任性食之。   卷第九十六   食治水肿诸方   夫肾主于水。脾胃俱主于土。土性克水。脾与胃合。胃为水谷之海。若胃脘不能传化。   使水脉闭治水气。腹大脐肿腰痛。不能转动方。   赤小豆(五合) 桑根白皮(三两锉) 白术(二两) 鲤鱼(一头三斤者净洗如常)上以水一斗。都一处煮。候鱼熟。取出鱼。尽意食之。其豆亦宜吃。勿着盐味。其汁入葱白治水肿利小便。鲤鱼粥方。   鲤鱼(一头可重一斤去肠净洗) 商陆(二两锉) 赤小豆(三合) 紫苏茎叶(二两)上于净锅中。着水五大盏。都候鱼烂熟。空腹食之。其汁入葱白生姜橘皮。及少醋。调和作治水气洪肿。宜服羊肉 方。   精羊肉(五两切) 商陆(四两切) 葱白(七茎并须) 豉(一合)上以水三大盏。煮商陆取二盏半。去滓。下肉及葱等。煮作 。空腹食之。并汁取尽。   治水气。面目及四肢虚肿。大便不通。宜服牵牛子粥方。   牵牛子(一两一半生一半炒并为细末) 粳米(二合) 生姜(一分细切)上将米煮粥。候熟。抄牵牛子末三钱。散于粥上。并入生姜搅转。空腹食之。须臾通转。   即又方。   冬麻子(二合以水研取汁一大盏半) 糯米(二合)上以麻子汁和米。煮作粥。着少葱姜豉食之。   又方。   郁李仁(一两半汤浸去皮水研取汁) 薏苡仁(二两研碎如粟米)上以郁李仁汁。煮薏苡仁。作粥。空腹食之。   又方。   鲤鱼(一头可重一斤去鳞肠肚净洗) 冬麻子(半斤水研滤取汁一升) 赤小豆(半升淘令净)上先以水四大盏。煮鱼豆欲熟。入麻子汁。更煮十余沸。出鱼。空腹食之。其豆及汁并宜食又方。   商陆汁(三合) 生姜汁(一合) 生地黄汁(二合)上相和。煎三五沸。每服二合。搅粥半盏。空心食之。   治水气。利小便。除浮肿。黑豆粥方。   黑豆(半升) 桑枝(锉半升) 构皮(枝)(锉半升)上以水五大盏。煮取二大盏。去滓。每取汁一盏。入米一合。煮作粥。空心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