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第 99 页/共 398 页

取车下李仁。微汤退去皮及并仁。与干面相半。捣之为饼。如犹干和淡水如常溲面。大小一如病患手掌。为二饼。微炙使黄。勿令至熟。空肚食一枚。当快利。如不利。更食一枚。   或饮热粥汁即利。以快利为度。至午后利不止。即以醋饭止之。利后当虚。病未尽者。量力一二日。更进一服。以病尽为限。小儿亦以意量之。不得食酪及牛马肉。无不效。但病重者李仁与面相半。轻者以意减。病减之后。服者亦任量力频试瘥神效。   又方大黄(十两)   上一味捣筛。醋三升和煎调。纳白蜜两匙。煎堪丸如梧子。一服三十丸。以利为度。小者减之。   又方牛黄(三大豆许) 麝香(一当门子大) 朱砂(准麝香) 生犀角(小枣许别捣末)   以上四味并研令极细汤成后纳之。   大黄(一两) 吊藤(一两) 升麻(一两) 甘草(半两炙) 鳖甲(半两炙) 丁香(五十枚)   上十味切。以水三升。先煮大黄等六味。取强半升。绞去滓。纳牛黄等四味。和绞。分为三服。每服如人行十里久。忌如药法。若利出如桃胶肉酱等物。是病出之候。特忌牛马肉。   其药及水。并是大两大升。此药分两。是十五以上人服。若十岁以下。斟量病减之。忌苋菜海藻菘菜生血物等。(并出第三卷中)   卷第十二   癖结方三首   病源此由饮水聚停不散。复因饮食相搏。致使结积在于胁下。有时弦旦起。或胀痛。或喘息短气。故云癖结。脉紧实者癖结也。(出第二十卷中)   广济疗癖结心下硬痛。巴豆丸方。   巴豆(三枚去心皮熬) 杏仁(七枚去尖) 大黄(如鸡子大)   上三味。捣筛大黄。取巴豆杏仁别捣如膏。和大黄入。蜜和丸。空肚以饮服。如梧子七丸。日一服。渐加以微利下病为度。忌生冷油腻。(出第二卷中)   千金野狼毒丸。主坚癖方。   野狼毒(五两涂姜汁炙) 半夏(三两洗) 杏仁(三两) 桂心(四两) 附子(二两炮) 细辛(二两) 椒(三两汗)   上七味捣筛。别捣杏仁蜜和饮。服如大豆二丸。(出第十一卷中)   救急中候黑丸。疗诸癖结痰饮等大良方。   桔梗(四分) 桂心(四分) 巴豆(八分) 芫花(十二分熬) 杏仁(五分)   上五味。先捣三药成末。别捣巴豆杏仁如膏合和。又捣一千杵。下蜜。又捣二千杵。丸如胡豆。浆服一丸取利。可至二三丸。儿生十日欲痫发。可与一二丸如黍米。诸腹不快。体中觉患便服之。得一两行利即好。   (肘后千金同服四神九下之亦得出第三卷中)   卷第十二   寒癖方五首   病源寒癖之为病。是饮水停积胁下 强是也。因遇寒即痛。所以谓之寒癖。脉弦而大者寒癖也。(出第二十卷中)肘后疗腹中冷癖。水谷 结。心下停痰。两胁痞满。按之鸣转逆害饮食方。   大蟾蜍(一头去皮及腹中物支解之) 芒硝(大人用一升中人七合羸小五合)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温服一升。一时顿服一升。若未下。更服一升。中人七合。羸小五合。得下者止。后九日十日一遍作之。   又方大黄(三两) 甘草(二两炙) 蜜(一升二合) 枣(二十七枚)   上四味切。以水四升。先煮三物。取二升一合。去滓纳蜜。   再上火煎令烊。分再服。忌海藻菘菜。   又方巴豆(三十枚煮) 杏仁(二十枚) 桔梗(六分) 藜芦(四分炙) 皂荚(三分去皮)   上五味捣。蜜和丸如胡豆。未食服一丸。日三。欲下病者服二丸。长将服百日都好瘥。   忌猪肉芦笋狸肉。(古今录验同并出第三卷中)   深师主久寒癖。胸满短气。心腹坚。呕吐。手足逆冷。时来时去。痛不欲食。食即为患。心冷。引腰背强急。吴茱萸丸方。   吴茱萸(八分) 附子(三分炮) 浓朴(五分炙) 半夏(五分洗) 桂心(五分) 人参(五分) 矾石(五分熬) 枳实(五分炙) 干姜(五分)   上九味下筛蜜和。酒服如梧子二十丸。日三。不知。增之。(出第十六卷中)   延年白术丸。主宿冷癖气因服热药发热。心惊虚悸。下冷上热。不能食饮。频头风旋。   喜呕吐方。   白术(六分) 浓朴(两分炙) 人参(五分) 白芷(三分) 橘皮(四分) 防风(五分)   吴茱萸(四分) 芎 (四分) 薯蓣(四分) 茯神(五分) 桂心(四分) 大麦 (四分熬) 干姜(四分) 防葵(四分炙) 甘草(五分炙)   上十五味捣筛。蜜和丸如梧桐子。酒服十五丸。日再。加至二十丸。(出第十六卷中)   卷第十二   久癖方二首   病源久癖谓因饮水过多。水气拥滞。遇寒热气相搏。便成癖。在于两胁下。经久不瘥。   乃结聚成形。段而起按之乃水鸣。积有岁年。故云久癖。(出第二十卷中)   集验疗冷热久癖。实不能下。虚满如水状方。   前胡(四两) 生姜(四两) 枳实(三两炙) 半夏(四两洗) 白术(三两) 茯苓(四两)   上八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同出第六卷中)   古今录验曾青丸。疗久寒积聚。留饮宿食。天行伤寒者服之二十日愈。久服令人延年益寿。殷仲堪云:扁鹊曾青丸。疗久癖积聚。留饮宿食。天行伤寒。咳逆消渴。随病所在。久病羸瘦。老小宜服药。或吐或下或汗出方。   曾青(二分) 寒水石(三分) 朴硝(二分) 茯苓(三分) 大黄(三分) 附子(三分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