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第 96 页/共 398 页

橘皮(三分)   上六味捣为散。清水服一方寸匕。日再服。忌酢物。   又方人参(三分) 猪苓(三分) 通草(五分) 黄连(六分) 麦门冬(八分去心) 栝蒌(八分)   上六味捣为散。浆水送方寸匕。日再服。以瘥为度。忌猪肉冷水生冷等物。   又若已觉津液竭。身浮。气如水病者方。   汉防己(六分) 猪苓(六分) 栝蒌(八分) 茯苓(四分) 桑根白皮(十二分) 白术(三分) 杏仁(六分去皮尖熬) 郁李仁(六分) 葶苈子(十二分熬紫色)   上九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空腹浆水服三十丸。日一服。肿消小便快下为度。忌酢物桃李雀肉等。   又 苈丸。疗消渴。成水病浮肿方。   甜葶苈(隔纸炒) 栝蒌仁 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黄) 汉防己(各一两)   上四味为末蜜丸。捣二三百杵。如梧子大。服三十丸。食前。茯苓煎汤送下。日三四服又瞿麦汤。疗消渴。欲成水气。面目并足胫浮肿。小便不利方。   瞿麦穗 泽泻 滑石(各两半) 防己(三分) 黄芩 大黄(各一分) 桑螵蛸(炒十四枚)   上七味切。每服三钱匕。水三升。煮一升。去滓。空心温服。良久再服。   卷第十一   虚劳小便白浊如脂方四首   病源此由劳伤于肾。肾气虚冷故也。肾主水而关窍在阴。阴为尿便之道。脬冷肾损。故小便白而如脂。或如麸片也。(出第四卷中)   崔氏饮水不知休。小便中如脂。舌干渴方。   黄连(五两) 栝蒌(五两)   上二味捣末。以生地黄汁和丸。并手丸。每食后牛乳下五十丸。日再服之。忌猪肉。   近效消渴肝肺热。焦枯消瘦。或寒热口干。日夜饮水。小便如脂。不止欲死方。   水飞铁粉(三两绝燥者别研入) 鸡 (五枚阴干末入) 牡蛎(二两熬别研如粉入)   黄连(三两)   上四味捣筛三五度。炼蜜和丸。饮汁下如梧子大五十丸。重者不过食时。轻者手下瘥。   勿传。忌猪肉。   又主消渴口干方。   黄连 豉(曝令干)   上二味一处捣。令成丸。食后饮服四十丸。日再。丸稍大如常药丸。常服有效。忌猪肉又消渴能饮水。小便甜。有如脂麸片。日夜六七十起方。   冬瓜(一枚) 黄连(十两)   右截瓜头去穣。入黄连末。火中煨之。候黄连熟。布绞取汁。一服一大盏。日再服。但服两三枚瓜。以瘥为度。一方云:以瓜汁和黄连末。和如梧子大。以瓜汁空肚下三十丸。日再服。不瘥。增丸数。忌猪肉冷水。   经验用大牡蛎不计多少。以腊日端午日将黄泥裹 通赤。放冷取出为末。用活鲫鱼煎汤调下一钱。   卷第十一   强中生诸病方六首   病源。夫强中病者。茎长兴盛不痿。精液自出是也。由少服五石。石热住于肾中。下焦虚热。少壮之时。血气尚丰。能制于石。及至年衰血气减少。肾虚不能制精液也。若精液竭则诸病生矣。(出第五卷中)   千金论曰:夫人生放恣者众。盛壮之时。不自慎惜。快情纵欲。极意房中。稍至年长。   肾气虚竭。百病滋生。又年少虑不能房。多服石散。真气既尽。石气孤立。唯有虚耗。唇口干焦。精液自泄。或小便赤黄。大便干实。或渴而且利。日夜一石以来。或渴而不利。或不渴而利。所食之物。皆作小便。此皆由房室不节之所致也。又强中之病者。茎长兴盛不痿精液自出也。消渴之后。即作痈疽。皆由石热。凡如此等。宜服猪肾荠 汤。制肾中石热。又将服白鸭通丸。便瘥。   猪肾荠 汤方。   猪肾一具(去脂膜) 大豆(一升) 荠 (三两) 人参(二两) 茯神(二两) 磁石(二两碎) 知母(二两) 葛根(二两) 黄芩(二两) 栝蒌(二两) 甘草(二两炙) 石膏(三两)   上十二味切。以水一斗五升。先煮猪肾大豆取一斗以下。去滓。纳诸药煎。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渴乃饮之。下焦热者。辄合一剂。病势渐歇即停。忌海藻菘菜酢物。   又平人夏月喜渴者。由心旺也。心旺便汗出。汗出则肾中虚燥。故令渴而小便少也。冬月不汗出。故小便多而数也。此皆是平人之候。名曰肾渴。但小便利而不饮水者。名肾实也。   经曰:肾实则消。消者不渴而利是也。所以服石之人。其于小便利者。石性归肾。肾得石则实。实则能消水浆故利。利多则不得润养五脏。脏衰则生诸病也。张仲景曰:若热结中焦则为坚热也。热结下焦则为溺血。亦令人淋闭不通。明知不必悉患小便利。信矣。内有热气者则喜渴也。除其热则止。渴兼虚者。须除热而兼宜补虚。则病愈。   又疗岭南山瘴气。兼风热毒瓦斯入肾中。变成寒热。脚弱虚满而渴方。   黄连(不限多少) 生栝蒌(汁) 生地黄(汁) 羊乳(无即用牛乳及人乳亦得)   上四味。取三般汁乳和黄连末。任多少。众手捻为丸。如梧子大。麦饮服三十丸。渐加至四十丸。五十丸。日三服。轻者三日愈。重者五日愈。若药苦难服。即煮麦饮汁下亦得。   文仲云。黄连丸一名羊乳丸。肘后同忌猪肉芜荑。   又疗消渴。浮萍丸方。   浮萍 栝蒌根(等分)   上二味捣筛。以人乳汁和为丸如梧子。麦饮服二十丸。日三服。三年病。三日瘥。(肘后文仲同主虚热甚佳)   又疗面黄。咽中干燥。手足俱黄。短气。脉如连珠。除热止渴利。补养地黄丸方。   生地黄汁(二升) 生栝蒌汁(二升) 生羊脂(三升牛脂亦得) 好蜜(四升) 黄连(末一斤)   上五味捣合。银锅中熬。成煎。可丸如梧子。饮汁送五丸。日三服。加至十丸。若苦冷而渴瘥。即令别服温药。忌猪肉芜荑。(肘后同)   又疗渴小便数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