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第 85 页/共 398 页

《深师》疗肺气不足,逆满上气,咽喉中闭塞短气,寒从背起,口中如含霜雪,语言失声,甚者吐血。补肺汤方。   五味子(三两) 干姜(二两) 款冬花(二两) 桂心(一尺) 麦门冬(一升去心)   大枣(一百枚擘) 粳米(二合) 桑根白皮(一斤)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二升,先煮枣并桑白皮、粳米五沸,后纳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忌生葱。(《千金》同,出第十八卷中)   《集验》补肺汤 疗肺气不足,咳逆短气,寒从背起,口中如含霜雪,语无音声而渴,舌本干燥方。   五味子 白石英(研,绵裹) 钟乳(同上) 桂心 橘皮 桑根白皮(各三两) 粳米(二合) 茯苓 竹叶 款冬花 紫菀(各二两) 大枣(五十枚) 杏仁(五十枚去两仁、尖、皮)   苏子上十六味,切,以水一斗三升,先煮桑白皮、枣、粳米熟,去滓,纳诸药煮取四升,分三服,日再夜一。忌大酢、生葱。(《千金》同,出第四卷中)   卷第十   肺胀上气方四首(五法)   《广济》疗患肺胀气急,咳嗽喘粗,眠卧不得,极重,恐气欲绝。紫菀汤方。   紫菀(六分) 甘草(八分炙) 槟榔(七枚) 茯苓(八分) 葶苈子(三合炒末,汤成下)   上五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绞去滓,分温三服,每服如人行四五里久进之,以快利为度。忌生葱、菜、热面、海藻、菘菜、大醋、蒜、粘食。(出第二卷中)   仲景《伤寒论》,肺胀者,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以心下有水。宜服小青龙汤加石膏主之方。   麻黄(三两去节) 五味子(半升) 石膏(绵裹) 干姜 芍药 细辛(各三两) 桂心甘草(各三两炙) 半夏(半升洗)   上九味,切,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强人一升,瘦人及老小以意减之,日三夜一。忌生葱、生菜、海藻、菘菜、羊肉、饧等。   又肺胀者,病患喘,目如脱状,脉浮大也。肺胀而咳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方。   大枣(十五枚擘)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三两) 麻黄(六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   上六味,切,以水六升,先煮麻黄三二沸,去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八合,日三。不知,更作之。忌海藻、菘菜、羊肉、饧。(并出第十八卷中)   《深师》疗咳而上气,肺胀,其脉浮,心下有水气。小青龙汤加石膏二两。设若有实者必躁,其人常倚伏。小青龙汤方。(用前仲景方)   《千金》疗肺胀,咳嗽上气,咽燥脉浮,心下有水。麻黄汤方。   麻黄(去节) 芍药 生姜(五两) 细辛 桂心(各三两) 半夏(半升洗) 石膏(四两)   五味子(半升)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忌生葱、羊肉饧、生菜。(《集验》同,出第十七卷中)   卷第十   肺气积聚方二首   《救急》疗肺气积聚,心肋下满,急发即咳逆上气方。   麻黄(三两去节) 杏仁(去双仁、尖、皮) 柴胡 生姜 半夏(洗十遍) 葶苈子(熬,研如脂各四两) 干枣(十二枚擘) 槟榔(十枚)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八合,去滓,分温三服,每服相去如人行八九里久。   七日忌食生冷、猪、鱼、羊肉。此方服一剂讫,将息满七日,则服后方。忌羊肉、饧。   又方茯苓 干苏茎菜 橘皮 麻黄(各三两) 杏仁(去尖、皮、两仁者) 柴胡 生姜(各四两)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二升七合,去滓,分温三服,每服如人行八九里久。禁酢物、蒜、热面、猪肉。五日服一剂。(并出第六卷中)   卷第十   肺痈方九首   《千金》论曰:病咳唾,其脉数,实者属肺痈,虚者属肺痿。咳而口中自有津液,舌上苔滑,此为浮寒,非肺痿也。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也。问曰,病者咳逆,师脉之,何以知此为肺痈?当有脓血,吐之则死,后终吐脓死。其脉何类?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营,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肺,其人则咳,口干喘满,咽燥不渴,唾而浊沫,时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已成则难治。寸口脉数,趺阳脉紧,寒热相搏,故振寒而咳。趺阳脉浮缓,胃气如经,此为肺痈。趺阳脉浮缓,少阴微紧,微为血虚,紧为微寒,此为鼠乳,其病属肺也。问曰,振寒发热,寸口脉滑而数,其人饮食起居如故,此为痈肿病,医反不知,而以伤寒治之,应不愈也。何以知有脓?脓之所在,何以别知其处?师曰,假令在胸中者为肺痈,其脉数,咳唾,设脓未成,其脉自紧数,紧去但数,脓为已成也。(出第十七卷中)   仲景《伤寒论》:咳,胸中满而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粳米粥者,肺痈也。桔梗白散主之方。   桔梗(三分) 贝母(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心,熬,研作脂)   上三味,捣筛。强人饮服半钱匕,羸人减之。若病在膈上者必吐,膈下者必利。若利不止者,饮冷水一杯则定。忌猪肉、芦笋等。(出第十八卷中)   《集验》疗胸中满而振寒,脉数,咽燥而不渴,时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粳米粥,是为肺痈。桔梗汤方。   桔梗(二两《千金》古今方云用一两) 甘草(二两炙)   上二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再服,朝暮吐脓血则瘥。(张文仲、《千金》、《备急》、《古今录验》、《范汪》同,此本仲景《伤寒论》方,出第四卷中)   《千金》疗咳有微热,烦满,胸心甲错,是为肺痈。黄昏汤方。   黄昏(手掌大一枚即合欢木皮)   上一味,切,以水三升,煮得一升,分再服。(《范汪》同)   又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兼疗胸胁胀满,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方。   葶苈(三熬令色紫)   上一味,捣,令可丸,以水三升,煮擘大枣二十枚,得汁二升,纳药如弹丸一枚,煎取一升,顿服。(《古今录验》、《删繁》、仲景《伤寒论》、《范汪》同,并出第十七卷中)   《备急》疗肠痈、肺痈方。   升麻 白蔹 漏芦 芒硝(各一两) 黄芩 枳实(炙) 连翘 蛇衔(各三两) 栀子(二十枚擘) 蒴 根(四两)   上十味,捣令细,以水三升,渍经半日,以猪脂五升,煎令水竭。去滓敷之,日三。若交急合水煎。(出第四卷中)   《古今录验》疗肺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