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第 56 页/共 398 页
若为邪所伤而痛则死,若支别络为风邪所乘而痛,则经久成疹。其痛悬急懊者,是邪迫于阳气,不得宣畅,拥瘀生热,故心如悬而急烦懊痛也。(出第十六卷中)
仲景《伤寒论》,心下悬痛,诸逆大虚者。桂心生姜枳实汤主之方。
桂心(三两) 生姜(三两) 枳实(五枚炙)
上三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忌生葱。(《范汪》同,出十五卷中)
《肘后》姜附丸方附子(二两炮) 干姜(一两)
上二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服四丸,酒饮并得,日三服。忌猪肉、冷水。(本方云,治心肺伤动冷痛,出第一卷中)
《古今录验》疗人心痛懊 闷,筑筑引两乳,又或如刺,困极。桂心汤方。(通按:音绢,躁急也)
桂心(半两) 茱萸(二两) 芍药(三两) 当归(二两) 生姜(半斤无生姜,以干姜五两代之)
上五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服一升,昼三夜一,良有验。忌生葱。(出第八卷中)
《千金》心下痞,诸逆悬痛。桂心三物汤主之方。
桂心(二两) 胶饴(半斤) 生姜(二两)
上药切,以水四升,煮二味,取三升,去滓,纳饴,分三服。忌生葱。(出第十三卷中)
卷第七
心痛不能饮食方二首
《病源》心痛而不能饮食者,积冷在内,客于脾而乘心络故也。心,阳气也,冷,阴气也,冷乘于心,阴阳相乘,冷热相击,故令痛也。脾主消水谷,冷气客之则脾气冷弱,不胜于水谷也。心为火,脾为土,是母子也,俱为邪所乘,故痛,复不能饮食也。(出第十九卷中)
《广济》疗久心刺肋,冷气结痛不能食。高良姜汤方。
高良姜(十分) 当归(十分) 橘皮(八分) 浓朴(十分炙) 桔梗(八分) 桃仁(五十枚去尖、皮) 吴茱萸(八分) 生姜(八分) 诃黎勒(五分)
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八合,绞去滓,分温三服,服别相去如人行六七里,再服。忌猪肉、生冷、油腻、粘食、小豆等。(出第四卷中)
《肘后》疗常患心痛,不能饮食,头中疼重。乌头丸方。
乌头(六分炮) 椒(六分汗) 干姜(四分) 桂心(四分)
上四味,捣末,蜜丸。酒服如大豆四丸,稍稍增之。忌生葱。(出第一卷中)
卷第七
久心痛方六首
《病源》心为诸脏主,其正经不可伤,伤之而痛者,则朝发夕死,夕发朝死,不暇展疗。其人心痛者,是心之支别络为风邪冷气所乘痛也,故成疹不死,发作有时,经久不瘥也。
(出第十六卷中)
《广济》疗心痛三十年不瘥,月上旬杀虫。雷丸鹤虱散方。
雷丸(八分) 鹤虱(八分) 贯众(八分) 野狼牙(八分) 桂心(八分) 当归(八分) 槟榔(八分)
上七味,捣筛为散。空腹煮蜜水半鸡子许,服方寸匕,日二服。若重,不过三服则瘥,不利。忌生葱、生冷、油腻、猪、鱼、小豆、大蒜等。(出第四卷中)
《范汪》疗久心痛。乌头赤石脂丸方。
赤石脂 干姜 桂心 椒(汗) 乌头(炮)
上五味等分,末之,蜜和丸如梧子。服三丸,日三,以知为度。赤石脂当取斑斑赤中者。忌猪肉、冷水、生葱。(出第十八卷中)
《必效》疗三十年心痛方。
桃仁(七枚去皮、尖)
上一味,研,汤水合,顿服。酒服亦良。(《肘后》、《经心录》同,出第五卷中)
《古今录验》疗久心痛、腹痛积年,定不过一时间还发,发甚则数日不能食,又便出干血,穷天下方不瘥,甄立言为处犀角丸服之,数日则瘥方。
犀角(二分屑) 麝香(二分碎) 朱砂(四分光明者,研) 桔梗(二分) 莽草(二分炙)
花(二分熬) 巴豆(二十枚去心、皮) 赤足蜈蚣(二枚去足,炙)
上十三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饮服一丸,旦渐加至三丸,以利为度。忌生葱、猪肉、野猪肉、芦笋、生血物。(一方无附子,《千金》有雄黄二分,出第八卷中)
疗心痛如虫啮痛,宛转欲死不救方。
又浓捣地黄汁,和面作,冷淘不用盐,服一顿,虫即出。不出再服,必出便瘥。正元十年,通事舍人崔抗女患心痛,垂气欲绝,忽记此方,服便吐出一物,可方一寸以来,状如虾蟆,无目足,微似有口,盖被此物所蚀。抗云,往年见亲表患心痛,因偶食地黄 ,遂吐一虫犹动,其时亦不谓地黄冷淘,能害此虫,因盛于小竹筒,以数茎地黄冷淘,投于竹筒中,须臾视之,已化为水。然觉此冷淘杀虫,心痛无不永绝,抗自得此方,救三四人皆如神效,出手抄方。
《经心录》疗四十年心痛不瘥方。
黍米沉汁,温服随多少。(出第一卷中)
卷第七
杂疗心痛方三首
《广济》疗心痛,又心撮肋,心闷则吐血,手足烦疼,食饮不入,桃仁丸方。
桃仁(八分去皮、尖) 当归(六分) 芍药(八分) 诃黎勒(六分) 甘草(六分炙) 延胡索(四分) 人参(六分) 槟榔(十四枚)
上八味,捣筛,蜜丸如梧子。以酒空腹下二十丸,渐加至三十丸,日再服,取快利。忌海藻、菘菜、生菜、热面、荞麦、猪犬肉、粘食。(出第四卷中)
《古今录验》真心痛证,手足青至节,心痛甚者,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疗心痛,痛及已死方。
高其枕,柱其膝,欲令腹皮蹙柔,爪其脐上三寸胃管有顷,其人患痛短气,欲令人举手者,小举手问痛瘥,缓者止。(出第八卷中)
《救急》疗心痛冷热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