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第 54 页/共 398 页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绞去滓,分三服,良。忌酢物、生葱、海藻、菘菜、羊肉、饧。(出第十六卷中)   崔氏疗心痛与冷气痛者,特相宜。乌头丸方。   乌头(三两炮) 附子(三两炮) 赤石脂(三两) 蜀椒(二两出汗) 桂心(二两)   干姜(二两)   上六物,捣筛,蜜和为丸。痛发时温清酒服三丸如梧子,觉至痛处,痛则止,若不止加至五六丸,以知为度。若早朝服无所觉,至午时又服三丸。此方丹阳有隐士出山云得华佗法,其疗略同。若久心痛,每旦服三丸,稍加至十丸,尽一剂,遂终身不发。忌生葱、猪肉。   (张文仲、《备急》同,出第四卷中)   《延年》疗冷气久,刺心痛不能食方。   当归 桂心 桔梗 吴茱萸 人参 白术 高良姜(以上各六分) 橘皮(三分)   上八味,捣筛为散,蜜和为丸,如梧子大。一服十丸,酒下,日二服,加至十五、二十丸为度。忌生葱、桃、李、猪肉、雀肉等。   又疗心痛冷痛,腹满如锥针刺,及虫啮心痛。当归汤方。   当归(三两) 桔梗(二两) 吴茱萸(三两) 桂心(三两) 芍药(二两) 大黄(二两)   上六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三合,去滓,纳鹤虱一两,搅温一沸,分三服,空腹服之,微利为度。忌猪肉、生葱。(出第十五卷中)   卷第七   恶疰心痛方三首   《广济》疗恶疰撮肋连心痛。当归汤方。   当归(八分) 青木香(六分) 槟榔(十颗碎) 麝香(一铢研)   上四味,切,以小便一大升半,煮取六大合,绞去滓,下麝香末,分温三服,服别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微微利。忌生菜、热面、猪犬肉、粘食、蒜、陈臭物。(出第四卷中)   崔氏疗疰在心腹,痛不可忍方。   取东引桃枝削去苍皮,取白皮一握。以水二大升,煮取半升。一服令尽,则瘥。如不定,更依前服之。无忌。   又疗心腹痛不可忍,似疰病者,或暴得恶疰搅刺欲死。桃仁大黄汤方。   鬼箭羽(二两) 桃仁(六十枚去皮、尖) 芍药(四两) 鬼臼(二两削去皮) 橘皮(一两)   汤成下) 麝香(一分研,汤成下) 朴硝(二两研,汤成下) 大黄(三两别浸)   上十三味,切,以水九升,急火煮取三升,温分三服。如人行相去六七里服,但得快利三四行,必瘥。忌生葱、生血物。(并出第四卷中)   卷第七   心痛症块方二首   《广济》疗心痛症块硬筑,心气欲绝。当归汤方。   当归 桔梗 芍药(各八分) 浓朴(十分炙) 橘皮(八分) 人参(六分) 高良姜(十分) 桃仁(五十枚去皮、尖) 生姜(八分)   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服别相去如人行六七里进一服不利。忌猪肉、生冷、油腻、鸡鱼、粘食、小豆、大蒜。(出第四卷中)   张文仲疗心下坚痛,大如碗,边如旋 (音盘),名为气分,水饮所结方。   枳实(七枚炙) 白术(三两)   上二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腹中软,即当散也。忌桃、李、雀肉等。   (此张仲景《伤寒论》方,《备急》、《肘后》同,出第一卷中)   卷第七   心背彻痛方四首   仲景《伤寒论》,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方。   乌头(二分炮,去皮) 附子(一分炮,去皮) 赤石脂(二分) 干姜(二分) 蜀椒(一分汗)   上五味,捣筛,蜜和丸。先食服如麻子大,一服三丸,少少加之。忌猪肉、冷水。(《千金》、《必效》、文仲、《范汪》、《经心录》等同,出第十五卷中,《千金》分两小别)   张文仲蜀椒丸 疗胸中气满,心痛引背方。   蜀椒(一升出汗) 半夏(一升洗) 附子(一两炮)   上三味,捣筛,蜜和为丸,如梧子大。一服五丸,日三。忌猪羊肉、饧等。(出第三卷中)   《范汪》疗心下切痛引背,胸下蓄气,胃中有宿食。茱萸煎方。   吴茱萸(一升) 蜀椒(五升) 甘草(二两炙) 干地黄(一斤)   上四味,以清酒三升渍三宿,绞取汁,铜器中煎令沸,麦门冬五升去心、干漆一斤纳煎,中色黄,绞去之,纳石斛五两、阿胶一斤、白蜜六升,凡九味以汤煎,令可丸,取如枣大。含,稍稍咽之,日三,甚者日五六服。膝胫重痛者,加石斛;少气,加麦门冬。服药五日愈,当下症。忌海藻、菘菜、芜荑等。(奉车都尉陈盖试有验)   又芫花汤 主卒心痛连背,背痛彻心,心腹并懊痛,如鬼所刺,绞急欲死者方。   芫花(十分) 大黄(十分)   上二味,捣下筛,取四方寸匕,着二升半苦酒中合煎,得一升二合,顿服尽。须臾当吐,吐便愈。老小从少起,此疗强实人良,若虚冷心痛,恐未必可服。(并出第十八卷中)   卷第七   卒心痛方一十四首   《肘后》疗卒心痛方先煮三沸汤一升,以盐一升,合搅饮之,若无火以作汤,仍可用水盐或半升服之。(《古今录验》同)   又方吴茱萸(二升) 生姜(四两切) 豉(一升) 酒(六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