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第 338 页/共 398 页

又法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此五日亦不藏儿衣,还盛瓶中,密塞,勿令气通,挂着见生处,过此五日即埋之。亦不得更过此日。   又法甲乙日生儿,丙丁日藏衣吉,丙丁日生儿,戊巳日藏衣吉,戊巳日生儿,庚辛日藏衣吉,庚辛日生儿,壬癸日藏衣吉。(并出第十上卷中)   卷第三十五   浴儿法一十一首   崔氏初生浴儿良日,此谓初生浴儿,以后重浴亦吉,寅卯酉日大吉,壬午丁未癸巳日凶又浴儿虎头骨汤,主避除恶气,兼令儿不惊,不患诸疮疥方。   虎头骨(五两) 苦参(四两) 白芷(三两)   上三味切,以水一斗煮为汤,内猪胆汁少许,适寒温以浴儿良。   又疗儿若卒客忤中人,吐下不乳哺,面青黄色,变弦急者,以浴之方。   取钱七十文,以水三斗,煮令有味,适寒温浴儿良。   又疗儿生三日浴除疮方。   桃根 李根 梅根(各八两)   上三味切,以意着水多少,煮令三四沸,以浴儿。   又疗少小卒寒热不佳,不能服药,六物莽草汤浴儿方。   莽草 丹参 蛇床子 桂心(各三两) 菖蒲(半斤) 雷丸(一斤)   上六味 咀,以水三斗,煮三五沸,适寒温浴儿避日向阴处。   又疗少小身热,一物李叶汤方李叶无多少以水煮,去滓以浴儿良。(忌准前)   又方白芷煎汤浴儿佳,根苗皆得。   又方苦参汤浴儿良。   又凡寻常浴儿,不缘别疗诸病。只就浴者方。   汤熟添少许清浆水,一捻盐,浴儿,浴讫以粉摩儿,既不畏风,又引散诸气。   又儿不用数浴,数浴多背冷,令儿发痫,其汤必适寒温得所。   又疗少小壮热,不能服药,宜此十二物寒水石粉散方。   寒水石 芒硝 滑石 石膏 赤石脂 青木香 甘草(炙) 大黄 黄芩 芎 麻黄(去节) 牡蛎(熬)   上药各等分,捣筛,以粉一升和药屑三合,复下筛,以粉粉儿,日三,热退即止。(本方有防风无牡蛎)   又少小盗汗,三物黄连粉方。   黄连 牡蛎(熬) 贝母上药各等分捣筛,以粉粉儿良。(出第十上卷中)   剃儿头法一首崔氏初剃儿头良日,寅丑日吉,丁未日凶。   卷第三十五   哺儿法三首   崔氏初哺儿良日,以平定成日大吉,其哺不得令咸。   又方寅丑辰巳酉日良。   又方男戊巳日不得,女丙丁日不得。   攘谢法一十二首崔氏轩辕者(干神天丞相使者风伯犯之令儿惊吐可取梨枝六寸埋生处大吉)   雷公者(震神太阴使者天马犯之令儿烦闷腹满解之以三屠家肉为饼于产处谢之大吉)   咸池者(坎神天之雨师使者犯之令儿啼不止用羊脯酒于生处谢之吉)   丰隆者(艮神天之东明使者天仆也害气犯之令儿乍寒乍热大腹以白鱼二枚于生处谢之又大豆一升投井中亦大吉)   招摇者(坤神天上使者犯之令儿惊空嚼不止以酒饼生处谢之即愈)   天候者(吴神天一执法使者犯之令儿腹胀张眼以白鱼二枚于生处谢之吉)   吴时者(离神天一将军游击使者犯之令儿惊腹痛用马脯五寸于生处谢之吉又以白鱼五枚并枣饼埋其生处吉)   大时者(兑神小时北斗使者犯之令儿腹胀下痢解之以酒脯于生处谢之又以大豆一升投井中吉)   犯月杀者(小儿惊啼用丹雄鸡血于生处谢之吉)   犯白虎者(用稻米一升鸡子三枚于生处谢之吉黍米亦得)   犯大夫者(用羊肝三枚及稻米一升于生处谢之吉又用鸡羝羊皮黍米亦得)   犯日游者(令儿口噤色变欲死者用三屠家肉麦饭于生处谢之吉)   卷第三十五   拣乳母法一首   崔氏乳母者,其血气为乳汁也,五情善恶,悉血气所生,其乳儿者,皆须性情和善,形色不恶,相貌稍通者,若求全备,不可得也,但取不狐臭,瘿 ,气嗽, 疥,痴瘙,白秃,疡,沈唇,耳聋, 鼻,癫痫,无此等疾者,便可饮儿,师见其身上旧灸瘢,即知其先有所疾,切须慎耳。   卷第三十五   小儿惊痫啼壮热不吃奶吐不已不小便方五首   刘氏疗小儿眠睡不安,惊啼不吃奶,虎睛丸方。(小儿热甚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