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第 232 页/共 398 页

广济疗久患疳痢不瘥,兀子矾散方。   兀子矾(八分烧) 麝香(二分研) 吴白矾(六分烧) 云母(粉五分) 桂心(二分) 龙骨(六分) 无食子(七颗烧) 黄连(八分)   上八味捣筛为散,空腹以生姜汁和三钱匕服,日再,煮姜汤下。   又疗积年疳痢羸瘦,面色痿黄方。   石硫黄(研) 黄连(各一两) 艾(一两) 蜜(一升)   上四味,以水二升先煮黄连艾,取半升,后纳石硫黄末,更煮三五沸,即绞去滓,又纳蜜更煮三五沸,下分为三服。(并出第四卷中)   必效疗积久痢成疳灌方。   樗根(一握净洗剥白皮捣绞取汁三合取时勿令见风) 麻子脂(二合烧如车脂) 酢泔淀(一合) 椒(四分汗) 豉(二合)   上五味,以水六升取椒豉和煎,绞取汁二升,和樗汁麻油泔淀等三味,分为两分。用一分灌,隔一日更取余者复灌,其药欲用时,温温即得。   又疗痢初较后脓血,或变纯白,或成鱼脑,五十日以上或一二年不瘥,变成疳,所下如泔淀方。   卷第二十五   生羊肝(一具)   上一味,取大酢一年以上者,米麦并中年深者佳,取羊肝则去上膜,柳叶切,朝旦空腹取肝大即永瘥。后一月不得食热面、油腻、酱、猪鱼鸡肉等。   又疗疳痢久不瘥,羸瘦着床欲死方。   新出羊粪(一升)   上一味,以水一升渍经宿,明旦绞汁顿服之,极重者不过三服。   又疗疳法,丈夫妇人小儿久痢,百方疗不能瘥,此方最效。   丁香 麝香 黄连(各等分)   上三味捣筛为散,以杏核大取竹筒吹入下部,小儿取核子量力减之,不过三四回瘥,积年久疳痢不瘥,蔡光州云,常用奇效。(备急同并出第三卷中)   又疗久痢变成疳,下部穷生恶疮,恶寒壮热者方。   桃白皮(切一升) 槐白皮(一升) 苦参(切五合) 艾 大枣(十枚)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纳熊胆枣许大,搅令匀。取二升灌下部,余三分服。   近效新附疗久痢及疳痢,诸方不瘥者。此方必效。   拣樗根白皮(不拘多少当取时不宜见狗及风)   上一味细切,捣如泥。取细面捻作馄饨如小枣,勿令破,熟煮,吞七枚,重者不过七八服,皆空腹服之。   又疳痢晓夜无度者方。   取樗根浓汁(一鸡子壳许)   上一味,以和粟米泔一鸡子壳许,灌下部,再度即瘥,其验若神,小孩儿减半用之。(医人褚球录上)   卷第二十五   数十年痢方一十一首   千金疗下痢丸,主数十年痢下,下气消谷,令人能食,夏月长时服之,令人不霍乱方。   黄连 黄柏 桂心 大麦 (一升半) 干姜(各三两) 吴茱萸(四两) 蜀椒(汗半两)   曲(一升熬炒) 乌梅(二升半)   上九味捣筛,蜜和,食已饮服如梧子十丸,日三服,至二十丸,亦可至三十丸。   又疗数十年下痢,消谷下气补羸,乌梅肉丸方。   曲(好者一升炒) 附子(炮二两) 大麦 (炒一升) 当归(三两) 桂心(三两)   黄连吴茱萸 乌梅肉 干姜(各四两) 蜀椒(一两汗)   上十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食已饮服十丸,日三。   又四续丸,主三十年疰痢,骨立萎黄,肠滑不疗方。   云实(五合) 蜡(五两白者) 附子(炮二两) 女萎(三两) 龙骨(二两)   上五味捣筛为末,以蜡煎烊以丸药如梧子,饮服五丸,日三,不过五六服必瘥,其云实熬令即眩倒赤石脂(二两别末) 熟艾(一升) 干姜(三两) 蜀椒(三百枚汗) 乌梅(三百枚醋浸剥取肉)   上五味,先捣筛姜椒为末,将熟艾梅肉着一斛酒,饭下蒸,令饭熟,内干姜椒末赤石脂末,合捣三千杵,蜜和丸如梧子,饮服十丸,日三,不瘥,至二十丸,加黄连一升艾一斤。   又疗三十年痢不止方。   浓朴(炙) 干姜 阿胶(炙各二两) 黄连(五两) 石榴皮 艾叶(各三两)   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又疗积久三十年常下神效方。   赤松木皮(去上苍皮二斗)   上一味为散,面粥和一升服之,日三,即止,不过服一斗永瘥,秘方,三十年痢,百日服瘥良。(并出第十五卷中)   古今录验疗三十年寒下及霍乱,诸药所不能疗,并肠滑。若是蛊疰所中方。   蓼子 艾屑(各一升) 龙胆 续断 白术(各三两) 蜀椒(汗) 附子(炮) 桂心苦参上十二味捣筛蜜和,一岁儿服一丸如梧子;三岁儿服二丸;五岁儿服三丸;大人服五丸,饮下,疗寒热气 在胸中,卒气痛绕脐神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