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第 194 页/共 398 页
病源牙齿痛者,是牙齿相引痛,牙齿是骨之所终,髓之所养,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若髓气不足,阳明脉虚,不能荣于牙齿,为风冷所伤,故疼痛也又有虫食于牙齿,则齿根有孔,虫广济疗牙齿疼痛,牙断肿痒,齿根宣露方。
肥松节(四分) 细辛(二分) 蜀椒(二分) 胡桐律(四分)
上四味切,以清酒四升煮十沸,承热含之,冷即吐却,更含瘥止。
又疗牙疼齿痛方。
取槐白皮(一握切)
上一味,以酢一升煮,去滓着盐少许,适寒温含。日三易之。
备急姚氏疗牙齿疼痛方。
取枯竹,烧竹一头以注钱上,得汁多着齿上即瘥。
必效疗牙齿疼痛方。
防风 附子 蜀椒(各二两) 莽草(一两炙)
上四味捣筛为散,温清酒一盏和少许含,勿咽汁,以酒嗽口,十年患亦差止。
又方独头蒜煨之,乘热截一头以熨痛上,转易之,亦主虫痛。
又矾石散,疗牙齿疼痛,风龋虫食,挺根出,齿已落者方。
矾石(烧令汁尽) 藜芦(炙) 防风 细辛 干姜 白术 椒(汗) 甘草(炙)
蛇床子 附子(炮各八分)
上十味捣筛为散,温酒半升纳散方寸匕,搅调含之,漱吐勿咽之,日三度差,百日齿已落者还生。每食时,更以空酒漱去药气,然后吃食。
又疗牙齿疼,肉宣露,风疼效方。
莨菪子捣末,绵裹着痛上,吐却汁,勿咽之良。
又方独活(十两) 生地骨白皮(切三升) 细辛(一两) 枫柳皮(一两) 甘草(二两炙)
上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细细含,勿咽,冷即吐之。
卷第二十二
齿方五首
病源齿 者,是虫蚀齿至断,脓烂汁臭如蚀之状,故谓之 齿。(出第二十九卷中)
广济疗 齿。石黛散方。
五月五日干虾蟆烧灰,石黛甘皮各等分,捣末,以敷齿上取瘥。
又疗 齿,及口疳虫食。紫蓝灰方。
取紫蓝烧作灰以涂敷之,日三五度,取瘥为度。
又疗 齿并虫,积年不瘥,从少至老方。
雀麦一名牡姓草,似牛尾草一味,苦瓠叶三十枚,净洗,露一宿,平旦取草屈,长二寸,广极热者黄必效近贵胜共敷 齿方。
细辛 当归 甘草(炙) 蛇床子(各一两) 青葙子(三两)
上五味捣,以绵裹如大豆着齿上,日三,勿咽汁,瘥止。(肘后同)
又 齿方。(韦给事处得之)
每见月拜咒云:月阿姑, 齿虫枯,月阿姨, 齿虫死,以差即止。
卷第二十二
齿风疼痛方三首
张文仲疗头面风,口齿痛不可忍方。
椒(一合) 莽草(十叶熬) 白术 崔李根(郁李根也) 独活 芎 (各二两) 细辛防风(各一两)
上八味切,以酒三升煮三五沸,去滓含之,以瘥为度。勿咽汁。(千金无白术)
救急疗齿风动痛方。
苍耳一握,以浆煮,着盐含之。
古今录验疗齿中风疼痛龋肿。芎 汤方。
细辛(一两) 芎 (二两) 附子(一两炮)
上三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含之少许,冷即吐却,日三四度。勿咽汁。
卷第二十二
龋齿方七首
病源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足太阳脉有入于颊,遍于齿者,其经虚,风气客之,络搏齿间,与血气相乘,则断肿热气,加之脓汁出而臭,侵食齿断。谓之龋齿,亦曰风龋,养生方云,朝夕琢齿,齿不龋。又云:食毕当漱口数过,不尔,使人病龋齿。(出第二十九卷中)
五月五日虾蟆(烧作灰) 石黛 甘皮 细辛 白鸡屎 麝香 干姜 熏黄上八味各等分,以薄绵裹少许,纳虫齿孔中。日三易之瘥。
集验疗龋齿方。
取松脂锐如锥,注龋孔内,须臾龋虫缘松脂出。
又方煮鸡舌香汁含之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