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第 192 页/共 398 页

上七味切,以苦酒渍一宿,以猪脂一斤煎,以附子色黄膏成,以绵裹纳鼻中,兼以摩顶   卷第二十二   鼻窒塞不通利方七首   短剧疗鼻中窒塞。香膏方。   白芷 当归 芎 细辛 辛夷 通草 桂心 薰草(各三分)   上八味 咀,以苦酒渍一宿,以猪膏一升煎,以白芷色黄成膏,滤去滓,取少许点鼻中,或绵裹纳鼻中,以瘥止。(千金无桂心不用薰草用莽草)   千金鼻塞多年,不闻香臭,清水出不止方。   取当道车辗过蒺藜一把捣,以水三升煎令熟,先仰卧,使人口含一合,灌鼻中,不过再,大嚏,出一两个息肉似烂虫,即瘥。(一方用黄连各二两)   又疗鼻窒,气息不通方。   小蓟(一把)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服。   又方绵裹瓜带末少许,塞鼻中。(并出第六卷中)   古今录验疗鼻中不通利窒塞者,香膏方。   当归 芎 青木香 细辛 通草 蕤核仁 白芷(各二分)   上七味切,以羊髓微火煎,白芷色黄膏成,去滓,以小豆许纳鼻中,日再,以瘥为度。   (千金有莽草无青木香云大热鼻中赤烂者以黄芩栀子代当归细辛)   又疗人鼻塞不通。皂荚散方。   皂荚(一分炙去皮子) 细辛 辛夷 蜀椒 附子(炮各等分)   上五味捣末,以少许吹鼻中,或以绵裹塞之,即通。   又疗鼻窒塞不得喘息。皂荚散方。   皂荚(去皮子炙) 菖蒲(各等分)   上二味,以末绵裹塞鼻中,暮卧之时,乃着,甚良。   卷第二十二   鼻塞常清涕方二首   病源夫津液涕唾,得热即干燥,得冷流溢不能自收,肺气通于鼻,其藏有冷,冷随气入乘于鼻,故使津涕不能自收。(出第二十九卷中)   肘后疗老小鼻塞,常有清涕出方。   杏仁(二分) 附子(二分) 细辛(一分)   上三味切,以苦酒拌,用猪脂五两煎,成膏,去滓以点鼻中即通,又以摩囟上佳。   必效疗鼻塞多清涕方。   细辛 蜀椒 干姜 芎 吴茱萸 皂荚(去皮尖) 附子(各三两) 猪膏(一升三合)   上八味切 咀,以苦酒浸一宿,以猪脂煎,候附子色黄,去滓膏成,凝以绵裹少许导鼻中。并摩顶。   卷第二十二   鼻生疮及疳虫蚀方九首   病源鼻是肺之候,肺气通于鼻,其脏有热,气冲于鼻,故生疮也,养生方导引法云。踞坐,合两膝张两足,不息五通,治鼻疮。(出第二十九卷中)   千金疗疳虫蚀鼻生疮方。   烧铜箸投酢中以涂之。   又方绵裹人屎灰,夜卧着之。   又方烧祀灶饭末以敷之。   又方烧牛狗骨灰末,以腊月猪脂和敷之瘥。   又方烧杏仁,压取油敷之,又乳和敷。   又方取乌牛耳垢敷之良。   又方烧故马绊末敷之。   又方取牛鼻头津敷之良。(并出第六卷中)   必效疗鼻内热气生疮,有脓臭,并有虫方。   矾石(一两烧) 生地黄(三两) 苦参(一两)   上三味切,以水八合,煮取三合,以绵滤之,微微点鼻中,日三五度,瘥止。   卷第二十二   牙疼方八首   广济疗牙疼,巴豆丸方。   巴豆(十枚去皮心熬研如膏) 大枣(二十枚取肉) 细辛(一两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