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汇精 - 第 5 页/共 40 页

各取净末。蜜丸。每服四钱。姜一片。煎服。   卷一内症门   龙虎双降散(四十)   (治时行瘟疫。失心颠狂。一切火热蕴结重症。)   大黄天花粉(各六两)元参(十两)麦冬(去心)滑石(各五两)银柴胡荆芥丹参(各取净末。和匀。每服八钱。地浆煎服。   卷一内症门   辟瘟神方(四十一)   乳香苍术细辛川芎甘草降香檀香(各一两)   共研细末。枣肉为丸。芡实大。晒干佩之辟瘟。烧之辟疫辟秽。   卷一内症门   太乙紫金丹(四十二)   (是药解诸毒。疗诸疮。利关窍。治百病。起死回生。效难尽述。制之济人。功山慈菇(洗去毛皮净焙二两)川文蛤(一名五倍子洗净焙一两)麝香(拣去毛皮干研净三钱)   续随子仁白取上者上药各择精品。于净室中制毕。候端午七夕重阳或天月德。天医黄道。上吉之辰。修合。   凡入大乳钵内。再研数百转。方入细石臼中。渐加糯米浓汤。调和。软硬得中。方用杵捣千余下。至光润为度。每锭一钱。每服一锭。病势重者。连服二锭。以取通利。后用温粥补之。   修合时。除合药洁净之人。余俱忌见。此药总在精诚洁净为效。   一治一切饮食药毒。蛊毒。瘴气。恶菌。河豚。中毒自死牛马猪羊六畜等肉。人误食之。   必一治山岚瘴气。烟雾疠疫。最能伤人。感之才觉不快。恶寒发热。欲呕不呕。即磨一锭服之一治痈疽发背。对口疔疮天蛇无名肿毒。蛀节红丝等疔。及杨梅疮。诸风瘾疹。新久痔疮。   一治阴阳二毒。伤寒心闷。狂言乱语。胸膈塞滞。邪毒未出。瘟疫烦乱发狂。喉闭喉风。   俱一治赤白痢疾。肚腹泄泻急痛。霍乱绞肠痧。及诸痰喘。用姜汤磨服。   一治男妇急中颠邪。渴叫奔走。鬼交鬼胎鬼气鬼压。失心狂乱。猪羊颠风。俱用石菖蒲五分一治中风中气。口眼歪斜。牙关紧闭。言语謇涩。筋脉挛缩。骨节肿。遍身疼痛。行步艰难一治自缢。溺死。惊死。压死。鬼魅迷死。但心头微热。未冷者。俱用生姜一钱。续断一钱一治一切恶蛇。风犬。毒蝎。溪涧猪恶等虫。伤人。随即发肿。攻注遍身。甚者毒瓦斯入里一治新久疟疾。临发先时。取桃柳枝头。各七个。用东流水。煎汤磨服即愈。   一治小儿急慢惊风。五疳五痢。脾病黄肿。瘾疹疮瘤。牙关紧闭。用薄荷五分。煎水磨浓。   一治牙痛。酒磨涂痛上仍含少许。良久咽下。   一治小儿父母遗毒。生下百日内。皮塌烂斑。谷道眼眶损烂者。用清水磨涂。   一治跌扑损伤。松节五钱。无灰好酒。研和冲服。   一治年深月久。头胀头疼。太阳痛。偏头风痛。及时疮愈后。毒瓦斯攻注。脑门作胀者。   俱用一治妇女经水不通。红花四分。煎汤和服。加酒一杯下。   一治凡遇天行疫症。延街巷传染者。用桃根汤磨浓。擦入鼻孔。次服少许。任入病家。   再不一治传尸劳瘵。诸药不能禁忌。每早磨服一锭。至三次后。逐下恶物尸虫。异形怪类而愈。   卷一内症门   妙灵丹(四十三)   麝香蟾酥雄黄母丁香朱砂(各五钱)真茅术(一两米泔浸透剖去皮净研末)   上方宜于午月午日。或择天德。月德。天医。黄道吉日。修制。各药取净细末。用真麦烧酒一治各种急痧。用七丸。轻用五丸。姜汤下。   一治胃疼。用四五丸。   一治男妇阴症。用二十一丸。   一治伤寒时气。用七丸。   一治肚疼。用七丸。(以上俱姜汤下)   一治喉痹。用五丸。未愈。再五丸。   一治喉风。五丸。未愈。再五丸。(以上俱薄荷汤下)   一治小儿急慢惊风。一岁一丸。淡姜汤和下。   卷一内症门   六合定中丸(四十四)   藿香叶苏叶(各六两)浓朴(姜汁炒)枳壳(各三两)木香(另研细末)生甘草檀香(各研细末。炼蜜为丸。朱砂为衣。每重二钱。大人一粒。小儿半粒。   一治中暑。大人用陈皮青蒿各八分。小儿各五分。煎汤化服。   一治霍乱吐泻转筋。百沸汤。兑新汲水。和匀化服。   一治感冒头疼发热。用连皮姜三片。煎汤化服。   一治心口饱胀呕吐。用连皮姜三片。煎汤化服。   一治痢疾腹泻。用开水化。温服。(水要微温。过热不效。)   一治一切疟疾。不论远年近日。用向东桃枝一寸。带皮生姜三片。煎汤化服。   一治胃口不开。饮食少进。开水化服。   一治四时瘟疫。春冬用姜一片。夏秋用黑豆一钱。甘草五分。煎汤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