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汇精 - 第 38 页/共 40 页
用青铜大钱一个。系绒线。另碗盛豆油。及真烧酒。和匀。将钱蘸油酒。刮手足骨节弯。
脉恶一方治痧胀。用矾和开水温饮。或灌下。取吐泻而愈。
卷五奇急门
羊毛疹方
是症所以异于痧胀者。惟于眼角辨之。痧胀、目珠青色。羊毛疹、多黄色。痧胀、指甲多青灌下
卷五奇急门
五窍出血方
凡耳目口鼻一齐出血。名曰上虚下竭。死在须臾。不及用药。先将冷水当面几口。如系妇即止
卷五奇急门
走精黄病方
(是症面目俱黄。多睡。舌紫甚而裂。若爪甲黑者死。)
淡豆豉(五钱)牛膝(一两)煎汁。以帛蘸擦舌。去黑皮一层。再浓煎豉汤饮之。
卷五奇急门
卒然肚黑方
凡大人小儿。其肚皮骤然青黑色。人事昏迷。此乃血气失养。风寒乘之。所变怪形。真危恶又有危。
卷五奇急门
治截肠方
大肠头拖出寸余。痛苦之极。直候干自退落。又拖出。名为截肠病。若肠尽则不治。但初截槐
卷五奇急门
臂窍出血方
炒甲片。研末罨之。
卷五奇急门
鹭鸶瘟方
(两腮肿胀。憎寒恶热者是。)
外用赤豆半升为末。水调敷。或捣侧柏叶敷。薄荷煎浓汤热服。
卷五奇急门
解毒散
(解一切毒。并蛇虎疯犬咬等伤。毒瓦斯内攻。眼黑口噤足僵目直。势在垂危等症。)
明矾(一两)甘草(一两)共为末。每服二钱。开水送下。并外擦患处。有起死回生之功。
卷五奇急门
疯犬咬伤方
(咬伤额角。及人中、虎口、不治。七八岁者不治。男三十日后不治。女二十七治。上部难治。下部易治。)天南星(取白而光者)防风(各切碎炒研)等分和匀。每服三钱。
日二服。若到第七日。毒瓦斯已聚腹中。于半饥时。以滚水拌药。陈酒大便中放出血块而愈。外用温茶洗。杏仁(不拘分两去皮尖)同黄砂忌食牛、羊、猪、鸡、鱼、虾、海味、生冷、油腻、面食、烧酒、赤香菌、茄子、葱蒜、辛辣。一切发风动气之物。及锣鼓声。以百二发无救。慎之慎之。
卷五奇急门
凡疯犬咬伤
最怕七日一发。发时形状天本无风。病者但觉风大。要入幔蒙头躲避。此非吉七之日。无此畏风情形。方为可治。如被咬时。即至无风处。以小便洗净齿垢。敷当即服韭菜汁一碗。隔七日再服一碗。于四十九日内。共服七碗。凡春末夏初。
人被咬者。无出上法。更须忌盐醋百二十日。一年内须忌猪肉鱼腥。终身忌狗肉保全。否则十有九死。如误服斑蝥。以致小便疼痛。急用凉水调六一散(见幼科服之。二三次。痛止。
一治毛窍节次出血。少间不出。即皮胀如臌。口鼻眼目俱胀合。病名脉溢。用生姜汁二大匙一治遍身忽肉出如锥。既痒且痛。不能饮食。此名血拥。若不早治。溃而脓出。以葱管青皮一治身上及头面上浮肿。如蛇伏状者。用雨滴磉阶上苔痕水化噙之。蛇形立消。
一治腰间忽起红泡。名白蛇缠腰。若不早治。被其缠到。不救。急用蛇壳一条。烧灰存性。
一治眼见诸般飞禽走兽。以手扑捉则无。乃肝胆邪火为患。以枣仁、羌活、元明粉、青葙子一治鼻中毛。昼夜可长一二寸。渐渐粗圆如绳。痛不可忍。虽忍痛摘去一茎。后即更生。此时。开水送下十粒。自然脱落。
一人忽然手足心。齐凸肿硬。此心脾肾三经。冷热不和所致。以花椒盐醋敷之。即愈。
一手十指节断坏。惟有筋连。皮内虫行如灯心。长数尺。遍身绿毛。名曰血余。以茯苓(五一凡指爪抓伤面目。以橄榄核磨水。搽之过宿。则无痕迹。
一人咬伤痛。用荔枝核焙研筛细糁之。外用荔肉盖贴。虽落水亦不烂。神效。再用青州柿饼一咬破牙黄入内。必至糜烂。急用人尿。浸二三时。洗出牙黄。再照前方敷糁。神效。
一咬伤指头。久则手指脱烂。急用热尿入瓶。将指浸之。一夕即愈。如烂用夹蛇龟壳。烧灰一误断指头。用降香细末糁之。包以丝棉。七日不可落水冒风。不必再换。一次即痊。
一箭头针刺。入肉不出。用蓖麻子。去壳。捣烂敷之。痒即出。
又方用巴豆仁(略炙)与蜣螂同研涂之。痛定。觉微痒。待痒不可忍。便摇动拔出。以定痛生一竹木瓦刺入肉内不出者。用煨鹿角末以水调敷之。立出。久者不过一夕即出。
又方用大活虾七个。捣烂涂之。一时刺随虾出。
一鬼箭打。用山栀(七个炒)、桃头(七个)、面(炒)共捍饼贴患上。次日取下。作七丸。
投一重物压打。青肿紫赤血痕疼痛。用苏木煎汁。磨真降香涂之。不可落水。连搽数日。
其肿消散。即愈。此药军中宜多备。以治刀斧损伤。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