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汇精 - 第 35 页/共 40 页

卷四儿科门   生地益阴煎(三十一)   元参银花赤芍白茯苓(各二钱)归身甘菊(各一钱五分)丹皮(八分)生地(五钱)   上方与后方相间服之。可投十余剂。以杜痘后诸患。   卷四儿科门   参术和脾饮(三十二)   西党参(三钱)于术(酒拌土微炒)银花(各一钱五分)橘皮(一钱)嫩桑芽(七粒无芽用上方与前方间服。   卷四儿科门   救逆痘良法(三十三)   (痘至七八朝。或十朝。或十七八朝。灰陷倒塌。抓破无血。空壳无浆。目开不损处。如焦木灰红。危笃垂死。医皆袖手者。)   老白雄鸡冠血(不拘多少多更妙)白酒酿(十匙)胡荽汁(二十匙)三味搅和。隔汤顿热。徐徐服之。停一时。皮肤红活。即有另发大痘。目复闭。面复肿。其出。渐思饮食。初与米饮。次与黄粥饮。不必更服他药也。服一次。   再服一次。必活。倘面红气喘。此痘毒由里达表。不必惊惧。误认变症。   卷四儿科门   痘疮黑陷(三十四)   凡心烦气喘。妄语见鬼。以不落水猪心血。和冰片(不拘分两。以足和为度。)丸如芡实大。   红活   卷四儿科门   痘烂生蛆(三十五)   用嫩柳叶。铺席上垫卧。蛆尽出而愈。   卷四儿科门   五福化毒丹(三十六)   (治胎毒及痘后。头面生疮。眼目肿痛。)   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元参熟地黄(各三两)甘草甜硝(各二两)青黛(一两五钱)   上为末炼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白汤。或薄荷汤下。   卷四儿科门   痘疔散(三十七)   雄黄(一钱)紫草(三钱)   上为细末。胭脂汁调。用银簪脚。挑破黑痘。入药在内。极效。   卷四儿科门   痘疹入目(三十八)   用黑狗耳刺血。滴眼中。其疮自落。   卷四儿科门   痘后目翳(三十九)   天花粉、蛇蜕、洗焙。等分为末。用羊肝披开。入药在内。米泔煎熟切食。旬日即愈。   卷四儿科门   痘风眼癣(四十)   诸药不效者。用蛔虫一条。洗净捶烂。以夏布绞取汁。加冰片少许。调搽。随愈。如无蛔虫   卷四儿科门   痘后耳内腥臭作脓(四十一)   此痘之余也。取银花甘草浓煎。调人中黄服之。耳内用麻油蘸沁之。   卷四儿科门   痘后痈毒(四十二)   用赤小豆末。鸡子清涂敷。   卷四儿科门   风热双和饮(四十三)   (治痧疹初起。发热。微觉恶寒。肌栗。面赤。咳嗽。腹微疼。)   葛根银花叶丹皮(各一钱)紫苏叶柴胡(各八分)麦芽夏曲建曲(各半)   赤芍(引新荷叶一片。芦根汁半酒杯。干胡荽四分。无新荷叶。用桑芽一钱代之。初见点。投三剂再二剂。   苏叶换苏粳(八分)、炒荆芥换桔梗(一钱二分)、赤苓减(一钱)、银花叶换银花(一钱五分)、赤引去新   卷四儿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