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统大全 - 第 369 页/共 402 页

汤火伤 水磨炭末涂。   刀斧伤损 血不止痛难忍者,葱白锅内炒热捣烂,乘热缚定,痛与血随止,葱冷再换 痛处,葱叶杵碎炒热盒之。   又用多年锻石研细,加大黄为末,等分,炒粉红色为度,敷伤处。   治闪拗手足疼痛 生姜烂捣,和面炒热盒之,加葱白。   物入眼中不出 清水磨好墨点眼角即出。   耳出脓水 生白矾末吹入耳中,日三次立效。   针铁竹木刺入内不出者干乌羊屎十数粒为末,水调浓敷上,痛即止,刺自出。   冬月手足皲裂白芨末水调涂之,忌三、五日不犯水。   治寒足跟冻烂 五月五日午时,用姜、葱、艾揩一时许,更不再发矣。   牙疼 青蒿一握,水一碗,煎至半碗,待温漱之疼即止。   去虫积 槟榔一味为末,蜜水调下,令患者先日少吃饭,临晚亦勿与食,次早五更服之。   穿掌毒 新桑叶研烂,包 上即愈。   小儿五心烦热 渴欲饮水者,煮黑豆与食之安。   小儿慢惊昏沉 时或抽掣,乌药磨水,暖热与服之。   小儿急慢惊风震灵丹(二十粒) 来复丹(十粒) 白丸子(十粒)三味研匀,糯米糊丸,绿豆大者三丸,小者三丸。慢惊用北枣、陈皮煎汤吞下,急惊用生姜自然汁、百沸汤下。   小儿十种丹瘤 许学士云:此十种丹毒,如三百不治,攻入肠胃则不治也。宜逐一仔细辨认,根据此方治之万不失一。   一飞灶丹,从顶头起肿,先用葱白研取自然汁涂。   二吉灶丹,从头上红肿痛,用赤小豆末,鸡子清调搽。   三鬼火丹,从面起赤肿,用灶心土,鸡子清调涂。   四天火丹,从背起赤点,用桑白皮末,羊脂调涂。   五天灶丹,从两臂赤肿黄色,用柳木烧灰,水调搽。   六水丹,从两胁虚肿,用生铁屑末,猪粪调搽。   七胡次丹,从脐上起黄肿,用槟榔为末,米醋调。   八野火丹,从两脚赤肿,用乳香末,羊脂调涂。   九烟火丹,从两脚有赤白点,用猪槽下土,麻油调涂。   十胡漏丹,从阴上起黄肿,用屋漏处土,羊脂调搽。   治四时瘟疫 神授香苏散。方注云:昔城中大疫,有白发老人教一富人家合施城中,病者皆愈。后疫鬼问其富人家,富人遂以实告,鬼相顾曰:此老教三人矣,遂稽颡而退。   仙方三补丸 大补诸虚百损,不问老少,有疾皆效。   破故纸(二两,隔纸炒令香熟) 白茯苓(一两) 没药(一两,无灰酒浸一时)上候酒浸没药如饧糖样,用前药二味为末,药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熟水下。   仙方云:昔有人服此药者,至老颜容不衰。盖破故纸补肾,茯苓养心,没药养血,三者既壮,自然身安。   盗汗不止 五倍子末,以水调,填满脐中,以帕缚定,一宿即止。   治阴汗 绵黄 冷洗,横切细,入铫中,滴酒炒干脆为度,以猪火煮熟,点吃之妙。   治痤痱 切断黄瓜,擦痱子上安,或以枣叶煎汤浴之。   治 嗄 蓖麻子随多少去粗壳炒熟甜者,苦者吐出,多吃见效。   舌忽胀退场门外 是蜈蚣毒。用雄鸡冠割血,瓦盏盛,浸舌就咽下即缩。   人恍惚见鬼发狂 平胃散加辰砂未,枣汤调服。   中恶鬼气其证暮夜或登厕,或出郊野,或游冷室,或行人所不至之地,忽然眼见鬼物,鼻口吸着恶鬼气,蓦然倒地,四肢逆冷,两手握奉,鼻口出清血,性命逡巡,须臾不救。此证与尸厥同,但腹不鸣,心腹俱暖。几中恶蓦然倒地,切勿移动其尸,即令亲戚众人围绕,打鼓烧火,或烧麝香、安息香、苏合香、樟木之类,直候醒记人事,方可移归。   脱阳其证多因大吐大泻之后,四肢冷,元气不接,不省人事;或伤寒新瘥,误与妇人交,小腹紧痛,外肾紧缩,面黑气喘,冷汗自出,须臾不救。先以葱白数茎,炒令热熨脐下,次用附子(一枚,重一两者佳,锉八片) 白术 干姜(各半两) 木香(二钱半)上四味各研末,水二盏,煎八分,碗放令冷,灌服。须臾又进一服,合滓并服。   延寿丹(一名打老儿丸)昔日西川有一大人名陈转运,到于青城山下,见一妇人在高山上,望南行走如飞,约年三十余岁,手执棒一条,赶一百岁老儿。转运问妇人曰:因何打老儿?妇人答曰:是女之孙,吾乃五百余岁,老儿一百一十岁,是老儿不肯修炼服药,所以打之。转运下马跪拜曰:愿求此方,传留救济世人。因名为打老儿丸。能治五劳七伤,阳气不举,真气衰弱,精神短少,不能行走,小便无度,眼目昏花,腰膝疼痛,两脚麻冷,不能行立。   石菖蒲(雷公云:味辛温,去须毛,铜刀刮去皮节,嫩桑枝条相伴蒸出晒干,去桑条用,不可犯铁器,令人吐逆) 川牛膝(味苦辛平,制去头芦,用黄精自然汁浸,捞起换酒浸一宿,若无黄精汁,酒浸三日捞起焙干用) 干山药(蒸出曝干用) 远志(味苦温,去心,用甘草浸一宿,捞起晒干又浸晒)巴戟(味辛甘微温,枸杞子汤浸一宿,打去心,却用酒浸一时许,捞起菊花同包炭火焙,令黄色,去菊花不用,只用巴戟) 续断(味辛苦微温,酒浸软,去肉里硬筋,又以文火炒半干晒用) 五味子(味酸温,蜜汤浸,以铜刀劈作两半,去子,再以浆水浸一宿,焙干用) 茯苓(味甘平,去皮筋捣令细,放水盆中搅之,浮者去之,是茯苓筋,不用,若误服之,令人眼暗目昏,甚忌之) 楮实子(味甘寒,水浸三日,以杖搅,沉者用,浮者去之,然后捞起晒干,却用酒浸一时,滤出蒸,从辰至午,焙用) 山茱萸(温水泡浸软,取肉去核,每一斤取肉四两,慢火焙之,秘精固气) 熟地黄(采生者,用柳木甑蒸之,候冷,以酒拌再蒸,又出令干,又拌蒸三、四次,勿犯铜铁) 肉苁蓉(洗净,用清酒浸一宿,刷去砂土浮甲,劈破中心去白膜一重如竹丝草,饭上蒸过从午至未,再用酥炙黄得所用) 甘州枸杞子(去蒂) 小茴香(酒浸一宿,捞起炒干用) 杜仲(去皮酥炙,炒无丝用)上将前药制度为细末,各等分,酒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温酒送下,或滚白汤亦可。服五日便觉身轻,服至十日精神快爽,服二十日语言响亮,手足轻健,服一年白发转黑,行步如飞。久远服之,百病消除,长生不老。   秘传十子丸吕祖师传世度人,能治百病,修制丸成,斋戒沐浴焚香,先献天地祖宗,择六庚开成吉日,方许人服。每服五、六十丸,淡盐汤空心送下,以干物压之,服至百日,功效无穷,能添精补髓,不老不死。专治男子汞清不坚,女人血铅不足;调和阴阳,生育男女,神效立应。又治五劳七伤,心神恍惚,梦遗鬼交,五痔七疝,诸般损疾。女人血铅不足,去柏子易香附子,加当归、川芎、生熟地黄各四两。男子酒色过度,精遗不生育,加鹿角霜八两、连珠、巴戟肉、山茱萸、生地黄、黄柏、枳壳、何首乌蒸七次,各四两或二两,共十子均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服之。三生有幸者,得传此方,真济世养身至宝,勿妄传非人。   覆盆子 枸杞子 槐角子(和何首乌蒸七次用) 桑堪子 冬青子(共蒸。各八两) 没石子菟丝子(酒蒸,捣烂) 蛇床子 五味子(炒干) 柏子仁(各四两,先捣烂入)上为末,加减如总论内,修制丸服。   人参膏治伤寒汗、吐、下后,及行倒仓法吐、下后,用此补之。韩飞霞曰:人参炼膏,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王道也。又肺虚嗽亦宜人参膏补之。如肺虚兼有邪火者,人参膏与天门冬膏对服之妙,用好人参去芦,或一斤、二斤,随意切片入砂锅,水浮于药一手背,文武火煎干一半,倾置一瓶盛之,又将渣煎,又如前并之于瓶。凡煎三次。验参渣嚼无味乃止,却将三次所煎之汁去渣乃入砂锅内,文武火慢慢熬成膏。如一斤参,只好熬得一饭碗足矣。既成膏,入碗,隔宿必有清水浮上,亦宜去之,只留稠膏。   白术膏用上好浙白术,煎法同人参膏。   当归地黄膏当归一斤,生地黄一斤,俱用竹刀切碎,亦同煎人参膏法。凡煎膏只要用慢性人,不疾不徐,不令焦与泛溢。凡盛膏须用净瓷瓶,每三、四日,在饭锅上蒸一次,使不生白花。凡服膏,须自以意消息之。自觉因言、因怒与劳伤气,精神短少,言语不接续,便服人参膏。若觉脾胃不和,饮食无味,便服白术膏。或血少生疮疡,肤燥痒,自汗遗精,便多服当归膏,平时三件间用,若嫌苦入炼蜜一、二匙。   苍术膏存精固气,通达二十四关脉,流注一身毛窍,服之半月,精满气盈,元阳壮盛,能补丹田,能减相火,阴消阳长,男子精冷绝阳,妇人胎冷不孕,服之一月,颜面如童。   苍术(十斤、米泔浸一宿,去皮舂如泥,大锅属性武火煮水二桶,约有十余碗,取出冷定,绢滤去渣,入瓷罐内加众药) 人参 生地黄 熟地黄黄柏 远志(各四两) 杜仲(炒) 川芎 核桃肉 川椒 破故纸(各四两) 碎青盐(二两)碎朱砂(一两) 当归(四两) 旱莲草(取汁,二两) 蜂蜜(二斤) 姜汁(四两)上各药共入前苍术膏,瓷罐内封固,大锅水煮香雨炷为度以出,埋地七日。每日空心,酒一盏或白汤服之。   治年久瘫痪方 昔有人患此十八年,获此方愈。   槐枝 柳枝 楮枝 茄枝 东白艾各一斤,煎水三大桶,高硕盆浸洗,冷添热洗,被覆取大汗,禁风三七日,如未愈再洗。   治鹤膝风头酒糟(四两) 肥皂(二个,去子) 皮硝 五味子(去灰) 砂糖(各一两)姜汁半盏调和,敷膝上,如干,加烧酒,搽十日就愈。   代茶汤 夏月服之以代茶,健脾止渴。   白术(一钱五分) 麦门冬(一钱,去心)上煎作汤代茶服,此一盏可当茶三盏。夏日吃茶水多必至泻泄,白术补脾燥湿,麦门冬生津止渴。   四制丸 (一名二妙丸) 滋阴降火,开胃进食,尽除周身之湿。   黄柏(四制,去皮,一斤酥炙十次,一斤入乳浸十次,一斤童便浸十次,一斤米泔水浸十次,各焙干为末) 无油苍术(咀片一斤,四两) 川椒炒,四两破故纸炒,四两 川芎(炒,听用)上去炒药四味,用苍术同黄柏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早酒下,午茶汤下,晚白汤下。黄柏用六斤刮去皮,净有四斤,苍术用斤半,粳米泔浸过,割去皮,净有一斤。   山精丸 健脾去湿,息火消痰。   苍术(二斤,米泔水浸三日,竹刀刮去粗皮,切片阴干听用) 枸杞子(一斤) 地骨皮(一斤) 桑椹子(一斗,取汁去渣,将苍术片浸入汁内令透,取出晒干,如是者九次,以木捶捣细末用)上为末,与苍术一并细捣和匀,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或二丸,白沸汤下。   遇仙丹(一名一粒金丹) 王经略于开通元年,赴广东安抚,在任忽患山岚瘴气,肚腹胀满,无药可治,遍榜召。一时,有一道人揭榜,云能治此病。随付药一丸,服之,后取下一条形如蛇长尺许,当时留下本方,云:此实济世之宝。言毕转步烟雾中腾空而去。王经略疾病随痊,自此留传在世。凡人百病皆因饥饱酒食生冷过度,伤其脾胃,心腹胀满,呕吐酸水,面黄肌瘦,饮食减少,肠腹癖块。病初未觉,日久则成大患。此药能治五劳七伤,男女诸般劳嗽吐痰吐血,翻胃转食咳逆,风壅痰涎冷泪,鼻流清涕,水泻痢疾,心腹疼痛,酒疸食黄水气,宿食不化,左瘫右痪,三十六种风,七十二般风,润三焦,补精气,安五脏,安魂魄,壮筋骨,益元阳,宽胸膈,暖腰膝,止疼痛,乌须发,牢牙齿,明眼目,返老还少,行走轻健,五、七日服一服。   腽肭脐 阿芙蓉(各二分) 片脑 朱砂(各二分) 麝香 晚蚕蛾(各一分)上为末,放瓷碗内,另用火酒二钟,将射干草不拘多少,入酒内煎至八分,然后倾入碗用,放水内,以炭火滚四、五次,取出为丸,如梧桐子大,金箔为衣。每服一丸,用砂糖或梨嚼烂下之。   又方 累试累效,绝胜诸方。   黄连(三钱) 人参(一钱五分)上水盏半,煎七分温服,药入口即苏。   苍木丸 健脾去湿保长生。古云:若欲长生,须服山精,此也。   茅山苍术(一斤,米泔水浸一宿晒干) 云白茯苓(六两,去皮)上为末,东流水煮,神曲作糊为丸,如绿豆大。清晨滚汤送下七、八十丸。   治饮食不住口仍易饥饿用绿豆、糯米、黄麦各一升,炒熟共磨成粉。每服一杯,以滚汤调服,三、五日效。   育生糕芡实(去核) 白山药 白术 茯苓(白者,去皮) 人参 莲肉(去心。各八两)上为末,用粳米粉三升,仍用白蜜一斤和匀,蒸膏焙干。白滚汤调服,不拘多寡,饥时用。   琥珀散 追虫去积甚效。   黑牵牛(一两) 槟榔(一两)上为剂,忌用砂糖,调汤送下三钱,要见虫积,方饮食为妙。   贴痞膏三棱 陈皮 地骨皮 黄芩 黄连 五灵脂 苦参 玄参 赤芍药 两头尖 草乌 香附子当归 香白芷 大黄(各三钱) 木鳖子(十六个,去壳) 轻粉 巴豆(四十九粒,去壳衣)乳香 没药 麝香 血竭 阿魏(各一钱) 香油(一斤四两) 铅丹(十两,飞,焙干)上先将香油入铜锅内,即将十八味切片粗药入油内,用桑柴慢火煎之,黑黄色为度。滤去渣,方入丹,用槐柳条不住手搅千遍,将油滴入水内成珠,去火再入细药和匀,收贮去火毒,用绢摊贴。每日换一次,如痒揭去,须用净布鞋底焙至不痒,复贴之,待药力尽自落下,不可强揭。此药制贴,俱要净室避忌,禁一切生冷油腻发物。   治痞积灸方以双线系开元旧钱一个,悬于颈上适中处所,钱胸前且所而下,钱孔对脐为率,切将颈上之线悬于喉上,自背后垂下至钱孔对脐而止,用墨点孔之中,再钱之两边亦用墨点,却去铜钱写一十字,于钱之两边点出,各灸一穴至十余壮,更服他药,痞积消,其效甚速。   化痰丸天络丝(即丝瓜也),烧存性为细末,枣肉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好酒下,化痰立效。   治嗽方白糖FS (打碎,同生萝卜片间层在器中,二三日彼此得味,均食之,细嚼无时,二、三夜嗽自已治白浊方川萆 川黄柏(酒炒) 麦门冬 远志(去心) 菟丝子(制) 北五味(各等分)上加竹叶五片、灯芯十茎,大黄少许,水钟半,煎一钟,空心温服。   又方 治老人气虚而淋。   人参 白术 山栀 木通上各等分水煎服。   金樱丸 治精滑梦遗及小便后遗沥。   金樱子 鸡头石(各一两) 白莲花蕊龙骨( 。各半两)上为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汤下。   五味膏北五味一斤洗净,水浸一宿,以手拔去核,再用温水将核洗,取余味通置砂锅内,用布滤过,入好冬蜜二斤,炭火慢熬成膏,待数日后,略去火性。每服一、二匙,空心白汤调服。火候难于适中,先将砂锅秤定斤两,然后秤五味汁并蜜,大约煮至二斤四两为度。   既济方半夜子时分阳正兴时仰卧,瞑目闭口,舌顶上 ,将腰拱起,左手用中指顶住尾闾穴,(在肾囊粪门间)。右手用大指顶住无名指根拳着,又将两腿俱伸,两脚十指俱抠提起,一口气心中存想,脊背脑后上贯至顶门,慢慢直下至丹田,方将腰、腿、脚、手从容放下,再照前行,阳即衰矣。如阳未衰,再行二、三遍。如初行时,阳未兴,勉强兴之方可行。夫人之所以有虚疾者,因年少欲心太盛,房事过多,水火不能相济,以致此疾。能行此法,不惟速去泄精之病,久而肾水上升,心火下降,即水火既济,永无病矣。   熏洗痔疮五倍子 朴硝 桑寄生 莲房(又加荆芥)煎汤,先熏后洗。又冬瓜藤亦可。   治痔漏补塞方乳香 没药 辰砂(各五分) 南星 麝香(各一钱) 轻粉(五分) 血竭(三分)牛黄(三分) 冰片(二厘) 蟾酥(一钱) 斑蝥(七个) 信石(一两,先用五钱,以白矾一两盖于信上,火炼枯,生用五钱)上为末糊丸,如大麦粒样锭子。每日以锭子药插入漏孔内,渐加或三、四锭,一七日住药,其肉自腐,去其瘀肉,每日用荆芥、薄荷、黄柏、葱、艾之类凉药沃洗,后敷以收口药,用乳香 没药 黄丹(各二钱) 轻粉(一钱) 血竭(三分) 白蜡(五钱) 赤石脂(五钱)上为末,每用少许敷上,外用膏药贴之,一日一换。服药可用败毒散之类收功,后可服黄蜡解毒丸,用黄蜡三两化开,入雄黄一钱,白矾四两为末,不住手为丸,空心酒下二、三十丸。此千金不传之秘方也。   经验胆槐丹十月以上取槐角子,拣肥嫩结实者,用新黄瓦盆二个如法固济,埋于背阴墙下,约二、三尺深,预先寻取黑牛胆五、六个,腊月八日取出槐子,装入胆内,高悬阴干,至次年清明日取出入好瓷瓶内盛放。每日空心滚白汤吞服,初一日一粒,二日二粒,三日三粒,加至十五日十五粒,以后日减一粒,周而复始。不问远年近日,痔疮并皆服之,其效如神,亦能补虚。   又方 用真正熊胆不拘多寡,略用麝少许研极细,填入疮口内,虽甚痛之而即愈。   又方 治心气痛及胃脘诸痛。   抚芎(一钱) 肥栀子(十枚,去壳,姜汁浸炒,如用中大,连壳用) 香附(制,一钱)红枣(三个,去核) 巴豆(三粒,去壳)上将巴豆填入枣内,文武火煨熟去枣皮,再入人参三钱为末,同擂一处凉一夜,丸如米大。   每服五、七丸,烧酒送下立止。   苍六散 治下元虚损偏坠,肾茎疼痛。   好茅山苍术(六斤。一斤老米泔水浸二日夜;一斤酒浸三日夜,切片晒干;一斤斗子青盐半斤炒黄色,去盐不用;一斤小茴香四两炒黄色,去茴香不用;一斤大茴香四两炒黄黑色,去茴香不用;一斤桑椹子二斤取汁,制过晒干)上共为末,空心每服三钱,酒下或丸服。   治脚指缝烂疮及因暑手抓两脚烂疮用细茶口嚼烂敷之,立愈。   治手足皲裂沥青(二两) 黄蜡(一两)用火熬搅匀,瓦罐盛贮,先以热汤洗令皮软,拭干,将药于慢火上略炙,擦敷。   治头风疼甚呕吐方川芎(一钱) 薄荷 白芷 防风 甘草 细辛 羌活 荆芥 本 辛夷仁(各等分)上水盏半,细茶一撮,煎七分,食后温服。   治赤白汗斑灸夹白穴即愈,或以针刺之出血亦愈。此试验者,夹白穴先于两乳头上涂黑,令两手直伸夹之,染黑处即是穴也。   青白散 治一切牙疼。   青盐(二两) 白盐 川椒(煎汁。各四两)上以椒汁拌二盐炒干为末,擦之永无齿疾。以漱出水洗目,亦无目疾。   又方春采槐牙或槐条如指大者,不拘多少,煎浓汁,同净盐熬干,研为细末少许,清晨擦牙,漱口洗眼,眼明齿固,须发亦黑。其盐以水淘去黑泥,先将盐水熬干,后入槐汁同熬。   治骨哽香椿树子阴干半碗擂碎,热酒冲调服之,良久即连骨吐出。   又方 以橄榄食之即下。或核捣为末,用流水调下。   治鸡骨哽用活鸡一只打死,趁热取出腹中鸡肫里面黄皮,洗净以灯草裹鸡肫黄皮,火上烧成灰,研末,以小竹筒吹喉中,骨哽即消化。不可见肉。   治蜴蝎 白矾、半夏等分为末,好醋调贴,痛止毒出。   又方 胆矾末涂之即愈。   兜肚方 昆山顾状元刊施二法。   白檀香(一两) 零陵香(五钱) 马蹄香 香白芷 马兜铃 升麻 血竭(各五钱)木鳖子(八钱) 羚羊角(一两) 甘松 丁皮(七钱) 麝香(九分) 分作三个兜肚内以上共十二味,用蕲艾絮绵装白绫兜肚内,初服者用三日后一解,至第五日复服,至一月后常服。专治痞积、遗精、白浊,妇人赤白带下,及妇人经脉不调久不受孕者。惟有孕妇人不可服。   益母草单一味为末,不犯铁器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久服亦令人有子,其妇人胎前产后诸疾,治无不效。服法备载于妇人门济阴返魂丹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