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统大全 - 第 297 页/共 402 页

解诸虫兽咬伤毒方   《集验方》云:山林人家须备雄黄,每出时用梧桐大一丸,烧烟起,以薰脚布草履袍袖之类,有毒不敢侵害,百邪远避。      卷之七十七 解毒门   解诸虫兽咬伤毒方   半夏、白矾等分为末,以醋和敷伤处。   蝎怕胆矾,蛇怕雄黄。又云南方人家不可无雄黄,北方人家不可无胆矾。予亲见北方人货蝎螫药者,以活蝎数十枚,置囊中为样,取蝎安额上,或咬口中逼之螫,额舌出血而立肿,即用胆矾搓之,立消,观者肯买。可见胆矾制竭毒第一药也。   一方:鸡口沥出涎涂之瘥。   一方:南星、白矾为末敷伤处。      卷之七十七 解毒门   解诸虫兽咬伤毒方   盐搓之盐汤洗伤处痛止。   一方:吴茱萸嚼烂擦之,或取井底泥敷之。   一方:桑叶捣烂或苎叶捣烂,敷伤处。   一方:香油点灯熏患处即愈。   一方:桑白皮汁和盐敷之,或雄黄末敷之。   一法:急以手写寅字于地上,临了一点即撮上土及头一点上土撮起,擦伤处即愈。   一方:鸡冠刺热血滴于伤处愈。或干鸡粪末搽之愈。   一法:治竭螫毒,以右手食指写虎字于土地上,临了一勾,即用指撮起勾上土,擦伤处愈。      卷之七十七 解毒门   解诸虫兽咬伤毒方   昔有婢用吹火筒吹火,不知内有蜈蚣,向火一吹,蜈蚣惊窜入口,不觉下喉,求救。   人无措手。适有人云:取小鸡一只断喉取血,顿食之,复灌以清油取吐,蜈蚣随出。      卷之七十七 解毒门   解诸虫兽咬伤毒方   昔一人夜间饮水误吞水蛭入腹,经停日久,复生小蛭,能食人肝血,腹痛不可忍,面目黄瘦,全不进食,不治必死,方用田中泥一块,小死鱼三枚,同猪膏溶捣匀,用巴豆十粒去油,入泥同鱼膏四味捣匀,丸如绿豆大,用田中冷水吞下,大人五七丸,小儿三丸,须臾泻下水蛭尽,却用八珍汤调理。      卷之七十七 解毒门   解诸虫兽咬伤毒方   生紫苏叶细嚼,白汤送下无恙。      卷之七十七 解毒门   解诸虫兽咬伤毒方   好米醋细细饮之遂解。      卷之七十七 解毒门   解诸虫兽咬伤毒方   即以小便洗擦拭干,以香油搽涂,或以雄黄末搽之,或用蜂房末搽之。   《太平御览》魏志曰:彭城夫人夜之厕,虿螫其手,呻吟无赖,华佗令温汤渍手,数易,常令暖,达旦愈。      卷之七十七 解毒门   解诸虫兽咬伤毒方   蠼 ,妖虫也。隐于墙壁间,尿射人之影,令人遍体生疮,如汤火所伤。治法用乌鸡翅毛烧灰,油调敷,诸虫畏鸡,故能治之。      卷之七十七 解毒门   解诸虫兽咬伤毒方   醋磨大黄涂之愈。一方白矾涂之。      卷之七十七 解毒门   解诸虫兽咬伤毒方   即目胀而肿,痛不可忍。   清烟墨磨浓涂入眼内,少顷以笔卷之随笔出。      卷之七十七 解毒门   解诸虫兽咬伤毒方   蚕咬人毒入肉,则令发寒热。   苎叶捣敷之汁涂之,今治蚕家,以苎近蚕,则不生发也。      卷之七十七 解毒门   解诸虫兽咬伤毒方   猫毛烧存性入麝香少许,香油调敷伤处则不害。      卷之七十七 解毒门   解诸虫兽咬伤毒方   姜汁调胡粉敷疮口,或用清油搽之,内用羊乳饮之。   《本草》云:蜘蛛咬人令人一身生丝,惟羊乳饮之解。真元十年,崔员外从质云:目击有人被蜘蛛咬,腹大如孕,其家弃之,乞食于道,一僧遇之,教饮羊乳,未几日而平。      卷之七十七 解毒门   解诸虫兽咬伤毒方   形如大风,须眉脱落。   锻石泡热水凉洗患处,浸之久良。小儿多受蚯蚓毒,则阴茎及囊俱肿,如水泡,用鸭血涂之,或只以鸭口开含少时消,以鸭能食此物也。一方盐汤温洗之效。      卷之七十七 解毒门   解诸虫兽咬伤毒方   溪涧中射工虫专射行人形影,人中之则病如疟状,若伤寒,俗云沙发。病中之深者,死,不治。柳宗元岭南郊行诗云: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人犯之者,急用后方治之。   豆豉(半升) 葱白(一握) 葛根(二两) 升麻(二两)上锉每服五钱,水煎去渣,温服,渣再煎服。   一方:白矾、甘草等分为赤,每服二钱,凉水调下。   一方:雄黄末调酒服之,且涂患处。   《名医录》云:虎中药箭,自食清泥。野猪中箭,自 荠 而食。雉被鹰伤,自地黄叶贴之。鸟兽虫物犹知解毒,何况人乎?刘处隐居尝于斋中见一大蜂,粘于蛛网,蛛进而搏之,为蜂所螫坠地,俄顷,蛛鼓腹破裂,徐徐行入草,啮芋梗微破,以疮就啮处,磨之良久,腹渐消如故。自后人有为蜂螫者,捣芋梗敷之。      卷之七十八 诸虫门   病机   《内经》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惟饮食不节,朝伤暮损,喜啖腥脍,恣食生冷,酷嗜曲 肥甘浓味,以致脏腑自伤成积,积久成虫,而诸般奇怪之状,各从五行之气而化生矣。   经云:人身中有八万尸虫,若无即人身不成不立。此尸虫与人俱生而生者,盖尸虫即会虫是也。凡人饮食五味具焉,湿热化焉,此虫即与饮食之糟粕转化而有生,故人身中之所必有也,而亦不可绝无也。经曰八万,亦过矣。      卷之七十八 诸虫门   病机   饮食之入于胃也,非湿与热则不能腐化,化则虫之随以有其形,而与糟粕俱出于大肠者也。历家《月令》曰:腐草化为萤。斯时也,湿热俱盛,故腐即化。人之饮食可以类推。今夫饮食湿热腐化而为虫,此固理之可有而不可多也。惟其不节,恣食浓味生冷,则邪气偏盛,湿热太过,是以虫生过多,则为害,故有腹痛食少,呕吐清水之病生,而渐至于羸瘠而危者有矣。      卷之七十八 诸虫门   病机   《外台秘要》云:人腹中生虫,大率有九,皆能食人脏腑。一曰伏虫,长四寸许;二曰蛔虫,长尺许,生发多则贯心而杀人;三曰白虫,长寸许,子母相生,其形转大而长至四五寸,亦杀人;四曰肉虫,状如烂杏,食人令人烦满;五曰肺虫,其状如蚕,令人咳嗽。六曰胃虫,状如虾蟆,令人吐呕咳逆喜哕。七曰弱虫,又名膈虫,状如瓜瓣,令人多睡;八曰赤虫,状如生肉,令人肠鸣;九曰蛲虫,其形至细,如菜虫,伏居广肠,多则为痔,剧则为癞,因人疮痍即生痈疽、癣疥、 、龋蚀,无所不至,为害匪细。凡此诸虫,大则根据附脏腑之间,小则侵蚀肌肤之内。若元气尚实,未为大害,稍有虚损,遂肆其害。甚而至如劳瘵,杀人而又传疰,怪如应声、 鼠之类,而非理之可测者有矣。业医者不可以不究其治之法也。      卷之七十八 诸虫门   病机   夫劳而生虫者,由人久患,血气俱虚,惟其虚火郁蒸不退,渐成骨蒸劳热。九虫之类,惟蛔、 、寸白三虫不变。六虫既久,邪气变施,则为痨瘵,致成传尸,其曰虫疰,袭染至亲,曰尸疰、曰鬼疰、热疰、毒疰,曰 、曰复连、曰食疰,皆曰传尸,甚则至于灭门者,真可畏矣。苏游论曰:大抵传尸之候,其病在心,胸胁满闷,背膊烦痛,两目昏花,四肢无力,虽欲寝卧,睡而不寐,脊膂急痛,腰膝酸疼,多卧少起,状如徜徉。   每日早旦精神尚存,日午之后,四肢发热而无颜色,或如火薰,多烦多怒,脚弱无力,夜卧盗汗,梦与鬼交,惊悸咳嗽,唇赤鼻干,渐就羸瘦。其虫既食病患精血以尽,则骨痿不能起于床而死矣。其虫更传亲人,传之三人即自能飞,其状如禽、如鳖、如虺、如蛇、如蛀、如蟹、如鼠、如婴,奇形怪状,不可尽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