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统大全 - 第 267 页/共 402 页

卷之六十二 耳证门   治法   忧愁思虑则伤心,心虚血耗必致耳聋、耳鸣。房劳过度则伤肾,肾虚精竭亦必致耳聋、耳鸣。药宜泻南方补北方,滋阴降火为主。心虚当宁心顺气,宜辰砂妙香散、平补镇心丹选用之。肾虚者宜益精补肾,肉苁蓉丸。      卷之六十二 耳证门   治法   大病后耳聋及阴虚火动而聋者,宜补阴降火,四物汤加黄柏主之。又云:耳鸣、耳聋皆是阴虚火动,补肾丸、虎潜丸、滋阴大补丸之类皆好。   耳聋属少阳厥阴热多,当用开痰散风热,防风通圣散主之,滚痰丸之类,四物汤吞当归龙荟丸降火,间用复元通气散调其气。以大补丸治耳欲聋,用黄柏一味不拘多少细切盐酒拌,新瓦上炒褐色,为细末,滴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气虚以四君子汤煎汤送下,血虚以四物汤下。   耳鸣甚,当归龙荟丸,多饮酒人宜木香槟榔丸。   一法:治耳聋,以茱萸、草乌尖、大黄三味为末,津调贴涌泉穴,以引火下行。   一法:治耳聋用蓖麻子四十九粒、枣肉十枚,人人乳捣膏,石上晒干,丸如梧桐子大,绵缚塞耳中。   又方:用雄鼠胆汁滴入耳中妙,仍开痰散风热。   一方:治 耳脓出,桑螵蛸一个,炙麝二分,为末掺之,或胭脂。不尔,矾枯吹之。   一方:治耳痛,以白矾枯吹入耳中,及青矾烧灰吹之皆效。   一方:治诸虫入耳,用香油滴入耳中,其虫即出或死耳内。或用驴、牛乳或鸡冠血滴入皆好。   又方:治诸虫入耳,用桃叶卷作筒,角子切齐,其头内入耳中,其虫从角中走出。      卷之六十二 耳证门   药方   (《局方》)凉膈散(方见积热门) 防风通圣散(方见风门) 流金膏(方见火咳嗽门) 滚痰丸(方见痰门) 神芎丸(方见积热门) 木香槟榔丸(方见气门)龙荟丸(方见胁痛门)(《济生》)犀角饮子 治风热上壅,两耳聋闭,内外肿痛,脓水流出。   犀角(锉) 菖蒲 木通 玄参 赤芍药 赤小豆(各一两,炒) 甘菊花(去梗,一两) 甘草(炙,半两)上咀,每服五钱,水钟半、姜三片,煎七分,食后温服。   (东垣)蔓荆子散 治上焦火热耳鸣耳聋,及出脓汁。   蔓荆子(一钱) 升麻(六分) 木通 赤茯苓 桑白皮(蜜炙) 麦门冬 生地黄前胡 甘菊花 赤芍药(各八分) 炙甘草(三分)上咀,作一服,水钟半、姜三片、枣一枚煎一钟,去渣食后服。   (《选要》)茯神散 治上焦风热耳鸣及聋,四肢满急,昏闷不利。   茯神(去木,一钱) 羌活 防风 蔓荆子 黄 石菖蒲 薏苡仁(各五分) 甘草(炙,三分) 麦门冬(去心,一钱) 柴胡 薄荷 荆芥(各三分)上咀,作一服,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后温服。   (丹溪)鼠粘子汤 治耳痛生疮。   鼠粘子 苏木 生甘草 昆布 龙胆草 连翘 蒲黄 黄芩 当归梢(各五分) 红花(少许) 桔梗(钱半) 生地黄 柴胡 黄 (各四分) 黄连(三分) 桃仁(三粒,去皮尖另研)上水二钟煎一钟,食后稍热服。忌寒药、利大便。   解仓饮子 治气热壅闭,失音,冒暑,耳聋或痛流脓血。   白芍药 当归 甘草(炙) 大黄 木鳖子(去壳,各二钱)上咀,作二服,每服水钟半煎八分,食远服。   (《直指》)清神散 治风热上壅,头目不清,耳常重听。   僵蚕(炒去丝嘴) 甘菊花(各一两) 荆芥穗 羌活 木通 川芎 防风(各五钱)木香(一钱) 石菖蒲 甘草(各三钱)上为末,每服三钱,食后临卧茶清送下。   透水丹 治人耳痒,一日一作可畏,直挑剔出血稍愈。此乃肾虚,浮毒上攻,宜服此药。   大黄 益智仁 茯苓 茯神 山栀子 蔓荆子 天麻 威灵仙 白芷 香墨(烧醋淬研)麝(另研。各一钱) 仙灵脾叶(五钱) 川乌(河水浸半月,三日一换水。切片晒干。   盐一两、乌一两同炒,去盐用乌)上为末,炼蜜和麦饭相似,以酥涂杵臼,捣万杵和成剂。每服旋丸梧桐子大三丸,会后茶汤下。忌面、葱、蒜、韭、酒、鸡、鹅、猪、鱼一月。   芍药散 治热壅生风,耳内痛与头相连,脓血流出。   赤芍药 白芍药 川芎 木鳖子 当归 大黄 甘草(各钱半)上水二钟煎一钟,食后服。   犀角散 治风热上壅,胸中痰滞,两耳虚聋,头重耳眩。   犀角屑 前胡 甘菊花 石菖蒲 枳壳 生地黄 泽泻 木通 羌活(各半两) 麦门冬(去心,一两) 甘草(炙,一钱)上咀,每服三钱,水钟半煎五分去滓,食后温服。   磁石散 治暴热耳聋,心膈壅闷。   磁石 木通 桑白皮 生地黄 防风(各一两) 枳壳(三钱,麸炒)上咀,每服五钱,水一钟煎五分,空心温服。      卷之六十二 耳证门   药方   (《良方》)芎芷散 治风邪入耳,壅塞虚鸣。   川芎 白芷 苍术 石菖蒲 细辛 浓朴 半夏(制) 紫苏茎叶 辣桂 木通 甘草(炙) 陈皮(各一钱)上水二钟、姜五片、葱白一根,煎一钟,食后服。   桂星散 治风虚耳聋。   辣桂 川芎 当归 石菖蒲 细辛 木通 木香 白蒺藜(炒去刺) 麻黄(去节)甘草 白芷梢 天南星(煨制。各钱半)上水二钟、葱白二根、姜五片、苏五叶煎一钟,食后服。   (《和剂》)流气饮 治气闭耳聋,皆当调气。本方加石菖蒲、生姜煎服。   (《良方》)追风散 治耳聋闭塞不通。   藜芦 雄黄 川芎 石菖蒲 全竭 白芷 藿香 鹅不食草 薄荷 苦丁香 麝香(少许)上为细末,每用些少吹入鼻中。如无鹅不食草,加冰片少许。   (《医林》)塞耳丹 治耳聋。   石菖蒲 肥巴豆(一粒,去壳) 全蜴(一个,去毒)上为细末,葱涎为丸如枣核,绵裹塞耳中即通。或用生川乌为末,绵裹入耳内亦效。   (《千金》)通耳法 治耳聋久不闻者。   紧磁石(如大豆一块) 穿山甲(烧存性为末,一字)上二味用新绵裹塞耳内,口中衔少生铁,觉耳内如风声即愈。   (《千金》)通耳筒治耳聋,耳鸣如风声,或如钟声、钲声。   椒目 巴豆(去油) 菖蒲 松香(各五分)上为末,以腊溶化和调,乘热摊薄纸上,候冷卷作筒子塞耳内,一日一易,有效。   (《良方》)通气散 治耳聋气闭不通。   茴香 木香 全竭 玄胡索 陈皮 石菖蒲(各一钱) 羌活 僵蚕 川芎 蝉蜕(各五分) 穿山甲(二钱) 甘草(钱半)上为细末,每服三钱,不拘时温酒调服。   菖蒲散 治耳聋。   石菖蒲(十两) 苍术(五两)上锉成块置于瓶内,以米泔浸七日,取出去苍术。只将菖蒲于甑上蒸三时,取出焙干为细末。每服二钱,糯米饮调服,日进三服。或将蒸熟者作指顶大块,食后置口中,时时嚼动,津咽亦可。   磁石浸酒方 治风邪之气干于脑或入于耳,久而不散,经络痞塞,不能宣利,使人耳中 然或作旋运。   磁石(五两,捣水淘去赤汁) 山茱萸 天雄(泡去皮尖。各二两) 防风 木通山药 菖蒲 远志(去心) 芎 细辛 蔓荆子白茯苓 干姜(炮) 肉桂 甘菊花(各一两) 熟地黄是细锉,以生绢袋和匀盛贮,以酒二斗浸七日后,每日任饮之,以瘥为度。      卷之六十二 耳证门   药方   (《三因》)补肾丸 治肾虚耳聋耳鸣。   山茱萸 芍药 干姜(炮) 巴戟(去心) 泽泻 桂心 菟丝子(酒浸) 远志(酒浸) 黄 细辛 石斛 干地黄 附子(炮) 蛇床子(酒浸) 当归 牡丹 皮肉苁蓉(酒浸) 人参(各二两) 菖蒲(一两) 羊肾(二枚) 防风(半两) 茯苓(一两) 甘草(半两)上为末,以羊肾研细,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盐酒下。   (《集成》)益肾丸 治肾虚耳聋。   磁石( ) 巴戟(去心) 川椒(炒。各一两) 沉香 石菖蒲(各半两)上为末,每用二钱,以猪肾一枚细切,和以葱白,少盐并药湿纸包煨熟,空心细嚼酒送下。   地黄丸 治劳损耳聋。   川归 川芎 芍药 地黄 辣桂 菟丝子 川椒(炒) 破故纸(炒) 白蒺藜(炒去刺) 杜仲(姜炒断丝) 胡芦巴 白芷 石菖蒲(各三钱) 磁石(火 醋淬七次,三钱)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酒下五十丸。   (《圣惠》)鹿肾糜治肾气虚损耳聋。   鹿肾(一对,去脂膜) 切细入豉汁中,以粳米二合和煮粥,入椒料如法调和,空腹食之,作羹及下酒并可。   (《济生》)苁蓉丸 治肾虚耳聋,风邪入于经络耳内虚鸣。   肉苁蓉(酒浸焙干) 山茱萸肉 石龙芮 石菖蒲 菟丝子(酒蒸) 羌活 鹿茸(酒浸蒸) 石斛 磁石( ,酒淬七次) 附子(炮去皮脐。各一两) 全蝎(十个,去毒) 麝(一字,另研旋入)上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酒送下。   (《本事》)黄 丸 治肾虚耳鸣,夜夜睡着如打战鼓。   黄 (一两) 羌活 白蒺藜(炒去刺。各五钱) 黑附子(一个,炮) 羯羊肾(一对,切片焙干)右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后煨葱煎汤送下。   (《澹寮》)蜡弹丸 治两耳虚聋。   白茯苓(二两) 山药(炒,三两) 杏仁(炒去皮尖,两半) 黄蜡(一两,另溶)上为末,溶蜡为丸,弹子大。每服一丸,空心细嚼,盐汤送下。   (《三因》)菖蒲丸 治肾虚耳聋重听,过于思虑则其病尤甚。此药主之。   石菖蒲 蜀椒(去目并合口者,炒出汗。各三分) 葱子(炒,五钱) 皂荚(一锭,火炙去皮弦子) 羊肾(一对,以酒一升煮干取出,切作片子晒干)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日三服。凡欲服此药,临睡时先安铁物所患耳边,口中以牙齿咬定,却以磁石一小块安耳内,觉气微动,此能听声,然后服药。   (《千金》)煨肾丸 治肾虚耳聋。   川椒(去目并合口者,炒出汗,一钱) 附子(炮去皮脐) 巴戟(去心。各五钱)磁石( 酷淬七次,细研水飞过)上为细末。每服用猪肾一枚,去筋膜细切,葱白、薤白各分切入药一钱、盐花一字,和搅令勾。以十重湿纸裹,于溏灰火内煨熟。空心细嚼,用酒解薄粥送下,十日大效。   平胃镇心丹 治男妇心气不足,志意不定,精神恍惚,夜多异梦,惊悸烦郁,及肾气伤败,血少气多,四肢倦怠,足膝酸疼,睡卧不安,梦寐遗精,时有白浊,渐至羸,以致耳聋。   熟地黄 生地黄 干山药 天门冬(去心) 麦门冬(去心) 柏子仁 茯神(各四两)辰砂(另研为末) 苦梗(炒。各一两) 石菖蒲(一斤) 远志(甘草水煮去心,七两)当归(六两) 龙骨(一两)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饮汤下,温酒亦可,渐加至五十丸。   辰砂妙香丸(方见虚损门) 用石菖蒲煎汤送下,专治气厥虚损耳聋。      卷之六十二 耳证门   药方   益气聪明汤 治饮食不节,劳役形体,脾胃不足,得受内障耳聋之患。服此令人精神过倍,元气自益,轻身健体,耳目聪明。   黄柏(酒炒) 芍药(各五分) 蔓荆子(一钱) 升麻 葛根(各钱半) 人参 黄 甘草(各二钱半)上水二盏煎一盏,临卧服。   羊肾附子丸 治劳役耳聋。   附子(制) 肉苁蓉(酒浸去皮) 远志(去心) 菟丝子(制) 牛膝(酒洗)磁石( 令赤,醋淬七次,细研水飞,各一两)上为细末,用羊肾五对,去脂膜,细切烂研,入洒三升,于银锅内微煎如膏,然后入末药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温酒下,或盐汤下亦可。   (《良方》)肉苁蓉丸 治劳聋,肾脏虚损,腰脚无力,面黑体瘦,小便涩数。   肉苁蓉(酒浸去皮) 石菖蒲 附子(制) 磁石(制) 巴戟 鹿茸 菟丝子(制)石斛 杜仲(制) 牡蛎(制) 破故纸(炒) 桑螵蛸(微炒,五钱) 熟地黄 桂心(各两半)上为细末,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温酒下,临晚再服。   蒲黄膏 治卒耳聋。   蒲黄 细辛(各一分) 杏仁(去皮尖) 曲末(各三分)右为末,同杏仁捣如膏,和捻如枣核大,绵裹塞耳中,一日一易。      卷之六十二 耳证门   药方